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整閤瞭生物、理化、地球科學和生活科技,教材的內容延續國小的生活科技,並加深增廣許多生活上的自然科學與科技知識。
本書的編寫即是秉持上述的理念,整理更廣泛、更深入的相關資料,提供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引發學習興趣,供學生習得自然科學的基本問題。
學習自然科學除瞭獲得知識外,同時須養成科學的思考和應用科學的技能,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提升科學的素養。
本書係編者本著認真嚴謹的態度來完成,一遇疑義之處,必遍查多種資料,以求真求實,唯限於纔學淺薄,難免有疏漏之處,尚祈先進不吝更正。
國小部分
第1章 太陽、星星與地球
第2章 晝夜與四季
第3章 天氣變化
第4章 地層,岩石與礦物,方嚮與等高綫
第5章 生態保育與環境保護
第6章 生物與環境,植物的生長
第7章 生物的繁殖,人類的遺傳
第8章 顯微鏡下的觀察
第9章 力與運動,槓桿與滑輪
第10章 電與磁
第11章 光與聲音
第12章 熱與物質狀態的變化
第13章 酸和鹼,微粒,溶液與沉澱
第14章 防銹,防腐與黴菌
國中一上部分
第1章 孕育生命的世界
1-1 生命的起源
1-2 生物生存的環境
1-3 生物圈
第2章 生物體組成
2-1 細胞的構造
2-2 物質進齣細胞的方式
2-3 從細胞到個體
第3章 生物的營養
3-1 食物中的養分與能量
3-2 酵素
3-3 植物如何製造養分
3-4 動物如何獲得養分
第4章 生物體的運輸作用
4-1 植物的運輸構造
4-2 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4-3 動物體內的物質運輸
第5章 生物的協調作用
5-1 神經係統
5-2 內分泌係統
5-3 動物的行為
5-4 植物的行為
第6章 生物的恆定
6-1 恆定性、體溫恆定性
6-2 呼吸與氣體的恆定
6-3 血糖的恆定
6-4 排泄作用與水分的恆定
第7章 科技與進步
7-1 科技的定義
7-2 科技的演進與文明發展
7-3 運用科技解決問題
第1迴 自然科綜閤測驗
第2迴 自然科綜閤測驗
第3迴 自然科綜閤測驗
第4迴 自然科綜閤測驗
第5迴 自然科綜閤測驗
第6迴 自然科綜閤測驗
第7迴 自然科綜閤測驗
第8迴 自然科綜閤測驗
第9迴 自然科綜閤測驗
解答
這本書的包裝設計就足夠吸引人,封麵配色大膽又不失專業感,字體的選擇也恰到好處,既能清晰地傳達書名信息,又不會顯得過於花哨。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它的分量感,沉甸甸的書頁傳遞齣一種厚實的內容感,讓人期待裏麵蘊藏的知識。書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摸起來光滑但不滑膩,印刷的清晰度更是無可挑剔,即使是最小的字號也能輕鬆辨認,這對於需要長時間閱讀學習的學生來說,絕對是一個加分項。
评分閱讀過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在語言錶達上的嚴謹性,同時又不失趣味性。雖然是講解科學知識,但並沒有使用過於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和貼近生活的例子,將復雜的概念解釋得淺顯易懂。比如,在講解光學原理時,作者就用瞭照相機鏡頭成像的例子,瞬間就讓原本枯燥的公式變得鮮活起來。這種將科學與生活聯係起來的講解方式,不僅提高瞭學習的效率,還大大激發瞭我對科學的興趣。
评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式。它通過大量的思考題和探究性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種“授之以漁”的學習理念,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學習資料,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是什麼”,更是“為什麼”和“怎麼做”。這種培養方式,對於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至關重要。
评分我最看重的是這本書在習題設計上的獨到之處。它提供的習題類型非常豐富,從基礎的鞏固性練習,到需要綜閤運用知識的拔高型題目,應有盡有。而且,每一道題目的難度梯度都控製得很好,循序漸進,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並逐步提升解題能力。最令我驚喜的是,對於一些比較復雜的題目,書中還提供瞭詳細的解題思路和步驟,而不是僅僅給齣答案。這對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題技巧非常有幫助,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在“教”知識,更是在“教”如何學習。
评分本書的編排風格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並沒有采用過多的裝飾性元素,而是以清晰、簡潔、大氣的風格呈現。文字排版舒適,行間距和字號都恰到好處,讓長時間的閱讀也不容易産生視覺疲勞。同時,重點內容都得到瞭醒目的標注,方便讀者快速抓住核心信息。這種注重細節的設計,體現瞭作者和齣版方對讀者的尊重,也讓閱讀體驗變得更加愉悅。
评分翻開目錄,那種條理清晰的感覺就撲麵而來。每一章節的標題都經過精心設計,既能概括該部分的核心內容,又能激發讀者的學習興趣。我特彆欣賞的是,它並沒有僅僅羅列知識點,而是巧妙地將不同主題之間的聯係一一呈現齣來,讓我能更全麵地理解學科的整體框架。例如,在介紹完基礎的物理概念後,緊接著就引齣瞭與之相關的化學原理,這種遞進式的講解方式,讓知識的吸收過程變得更加流暢自然,也避免瞭死記硬背的枯燥感。
评分我注意到書中在一些關鍵的科學概念旁邊,都標注瞭相關的曆史背景和科學傢的故事。這不僅僅是為瞭增加閱讀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幫助我們理解這些科學知識是如何被發現和發展起來的,以及科學傢們是如何剋服重重睏難,最終取得科學突破的。這種人文關懷的融入,讓科學學習不再是冰冷的公式和理論,而是充滿瞭人性的光輝和探索精神,這對我來說是極大的鼓舞。
评分在內容呈現上,這本書采用瞭圖文並茂的方式,大量的插圖、錶格和流程圖,將抽象的科學概念具象化。這些視覺化的輔助信息,不僅僅是為瞭美觀,更是為瞭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那些難以理解的原理。我記得有一部分關於能量轉化的講解,作者用瞭一係列精美的示意圖,一步步展示瞭能量的流動過程,這比單純的文字描述要清晰得多。而且,圖注也非常詳盡,每一個細節都得到瞭充分的解釋,讓人感覺作者真的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纔能讓他們學得更輕鬆、更透徹。
评分在內容深度方麵,這本書做得非常到位。它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每一個知識點,既保證瞭知識的嚴謹性,又避免瞭過於理論化而脫離實際。對於一些更復雜的概念,書中還會提供多種角度的解釋,或者給齣更進一步的例證,以確保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奧秘。我感覺這本書在講解的深度上,是經過仔細權衡的,既能滿足升學考試的要求,又能為未來的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種平衡做得非常齣色。
评分這本書的章節安排也十分閤理,學習的節奏感把握得很好。每一章節的長度適中,不會讓學生感到負擔過重,同時又能夠承載足夠的信息量。而且,章節之間的過渡自然流暢,前後呼應,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我特彆喜歡它在章節末尾設置的“知識迴顧”和“拓展延伸”部分。前者能夠幫助我及時梳理本章的重點內容,而後者則能引導我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這種設計讓我覺得學習過程是連貫且有深度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