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低主义

三低主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两位大师的对谈:建筑大师隈研吾 VS 消费社会大师三浦展
  低价格、低姿势、低依存的「三低主义」

  在台湾,我们所居住的核心都会城市,如台北市、高雄市……,传统的、美好的三低城市的氛围也快速流失。而剷除原有生活纹理记忆,奖励无限上纲的粗暴都更戏码,却依然不停上演……
 
本书特色

  站在世界第一线的建筑师──隈研吾,和消费社会研究的第一人──三浦展,针对都市、建筑、住宅、消费社会的对谈。

  经济萧条、政权交替,「进步」、「近代」、「未来」等价值观发生动摇的日本,此时,人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型态呢?关键字乃是「三低」(低价格、低姿势、低依存)。最近数年来,都市的生活文化改变了。大规模的再开发依旧进行,另一方面,在年轻人之间,「下町志向」(下流志向)逐渐增加。山庄流的「三高」(高价格、高姿势、高依存)与下町流的「三低」(低价格、低姿势〔可爱的〕、低依存〔生态的〕)──此一两极化,正是现代日本都市的现状。

  本书从这个「三低」的观点分析都市与消费社会的现况,思考新的都市、建筑、住宅所应有的样子与日本社会该有的姿态。反观台湾,我们所居住的核心都会城市,如台北市,传统的、美好的三低城市的氛围也流失快速,剷除原有生活纹理记忆,奖励无限上纲的粗暴都更戏码,却依然不停上演……所以,二十一世纪的都市应非「三高」而是「三低」的啊!

作者简介

隈研吾

  建筑师、东京大学教授。一九五四年生于横滨。东京大学建筑研究所课程修毕。历经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等,设立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主要建筑作品:水/玻璃、那珂川町马头广重美术馆、竹屋(长城)、长崎县美术馆、Lotus House、山多利美术馆、朝日放送新公司大楼、根津美术馆等。着作=《十宅论》、《新建筑入门》、《建筑的慾望之死》、《反造型》、《负建筑》、《自然的建筑》、《新.都市论TOKYO》(共着)等。www.kkaa.co.jp/J/main.htm


三浦展

  Culture Studies 研究所主持人。消费社会研究者。一九五八年生于新潟县。一桥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历经编辑长、三菱总合研究所后,设立Culture Studies研究所。着作:《下流社?》、《快速风土化的日本》、《大人专用的东京散步指南》、《「家族」与「幸福」的战后史》、《My Homeless Child》、《简朴族的反乱》(畅销书)、《吉祥寺风格》(共着)、《奇蹟的团地? 阿佐谷住宅》(编着)等。

译者简介

林铮顗

  台大历史系毕业,东京大学东洋史学研究所硕士毕业。旅居西雅图十余年,为当地华文报纸《西华报》林铮顗,台大历史系毕业,东京大学东洋史学研究所硕士毕业。旅居西雅图十余年,为当地华文报纸《西华报》和《华声报》撰写评论、专栏多年。译有《住宅巡礼》、《住宅读本》、《意中的建筑》、《镜像下的日本人》、《西洋住居史》、《华丽的双轮主义》、《罪恶的代价》、《自然的建筑》、《隐私不保的年代》、《茶水间的八卦效应》等。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三低的都市,那么建筑是?

进步结束的时代
二十世纪都市的生与死
难以忍受大型购物中心化的世界
超越高压的建筑
光在那里就快乐的街区
柯比意的深层心理
都市的快速风土化
找回笑话的感觉吧
辛德勒自宅的「三低」魅力
混合之气在都市逐渐消失
「三低」的美学
连亚历山大也……

第二章 移动与建筑

翻新中古公寓,只备齐二手货
隈研吾的心象风景
现代应富于更多的阴影
不旅行的建筑系学生
移动变质为负面意义
普通的民家和商店比较有趣
「三高」又「三低」的宫□檀
郊外住宅的界限
从白昼都市往黑夜都市
从私有主义的郊外脱离
关于建筑产生新的雇用
简朴族的居住方式

第三章 租借的建筑、租借的都市

若有宛如合作租赁住宅的东西就好了
活化旧东西
东京的风土,何谓在地的?
私生活不充份的生活形态
五十年前认为近代的东西不错,然而今天全然不同
为死亡而建造的街区、让弱者生活幸福的街区
消除记忆丧失型街区
郊外化对年轻人的影响
被摆脱的建筑
分享时间的居住方式

图书序言

第一章 三低的都市,那么建筑是?



进步结束的时代




三浦 � 前几天,由国土交通省系统之财团所发行的《City & Life》杂志到我这里来取材,虽然那是一本国土交通省系统的杂志,并由阵内秀信教授和小谷部育子教授担任编辑委员,却是一本时髦又可爱的杂志。这次取材的主题是〈可爱的都市〉。



在接受访问时,我不经意开玩笑地谈到一本二○○九年出版、有关受欢迎男性的书(《非モテ!――男性受难の时代》文春新书),因为书中写道,受欢迎的男人也从过去的「三高」(高学历、高所得、高身长)转变为现在的「三低」(低风险、低依存、低姿态)【1】,还有都市也被做成像〈可爱的都市〉这样的特集,所以,或许都市和建筑也都进入「三低」才受欢迎的时代,因为人们不再认为「三高」是很棒的了。编辑部听了我这么说以后,非常高兴,而我心想,这么有趣的题目,不能和隈先生对谈吗?如果是隈先生,对这个题目不会很起劲吗?非常失礼啊(笑)!



为了让读者明白起见,先就有关「三低的都市‧建筑」稍微详细说明一下。过去的都市和建筑,以「伟大」为课题,所以是「高压的」。到了近代,就变成「高层」的建筑是好的。一到后现代,在思想上「高尚」的建筑,也受到欢迎。

可是现在,不太有人要求伟大、高层、高尚的,总之,就是那种「来自上方的视线」之建筑了。三十岁以下的年轻建筑师,不再对它们有兴趣,倒不如说,他们开始认为低层、低姿势(可爱)、低二氧化碳(环境的负荷少),或者低成本(便宜)等比较好。或者狭小住宅啦。汽车也一样,从高速、高马力比较好的时代,转变成低速亦可、小型也无妨、低公害较佳的时代。就是这样的意思。还有旧团地的风潮啦,废墟风潮啦,也是一种三低现象吧。



如果用比较社会性的字眼来说,我想这一点和「进步之结束」这个主题可以牵扯在一起。我在《シンプル族の反乱(简朴族的反乱)》(畅P书)书中写过,而且在《中央公论》杂志二○○九年七月号上,我和社会学者、东大名誉教授见田宗介先生对谈时,主题也是〈进步之结束〉。它不光是产业技术意义上的进步之结束,也不只是这样的意义──不要只追求物质的丰富,也追求心灵的丰腴吧。真正的意思是,连人际关系应有的样子也包含在内的进步,正确地说,凡是被视为进步之物的结束。例如,冷冷的人际关系也可啦,不想和公司内的上司一起去喝酒啦,男女角色分担型的夫妇已过时啦,像这样的社会意识也包含在内,如今在近代认为是好的变化,这几年来不但停止,而且还逆转喔。例如,根据〈日本人的国民性〉调查,现在年纪三十以上、想和上司一起去喝酒的人数,逐渐增加(笑)。



不但有这样的调查,同时价值观的近代化也已走到了尽头,而它的转换期就在今天。连这种事也包含在内的所谓「进步」,不也都在结束中吗?至于结束,这个说法固然有语病,但正确地说,真正想结束的是,那种想把近代的想法逐渐扩散出去的态度。因为像团地啦正是「近代的、个人的、私人的生活是好的」这种进步思想的结晶品,所以当它变得令人怀念时,或许进步思想本身就走向结束也说不定。



反之,像六本木高地一样地巨大又尊贵的高楼,令我感到十分不舒服,那形式本身是阳具性质的,而且那样的东西是,从东京任何地方也都不想看到它,却偏偏都看得见的东西,这实在是公然猥亵啊!所以,一见到六本木高地,我就厌烦极了,有着彷彿在美国的餐厅里见到有人端出十磅以上的牛排时,那种腹部涨满,整个气氛变坏的感觉呢。整个气氛变成,很够了,东京不再需要建筑了、不想再见到了的感觉。我也感觉到西洋情结、美国情结的最后状态。而我想说的是,茶泡饭就可以了,因为我是日本人。



不过这一次,我重新读了好几本隈先生的书,极端地说,隈先生从二十年前开始就一直谈着这样的事情呀。



隈� 是的。从一九八六年写《十宅论》将建筑师盖的、自以为是的家,称为「建筑师派」,并奚落一顿的时候开始,就是那样的吧。

三浦� 我重新认识到隈先生很早就注意到时代的变化。是这样吗,隈先生从一开始,就是从怀疑进步的地方开始的吧。《负建筑》也可以说是将可爱建筑、三低建筑,以三高的性质来表现的词汇。



隈� 嗯。表现上是建筑师性质的三高,也许是高尚的。

三浦� 因为有「我让步哟」这种反论的意识(笑)。果然,建筑师不容易说出「三低的建筑」这种话,毕竟建筑师希望建造漂亮的东西吧,而且也这样被期待着,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是三高的。即使建造低层建筑,也不会是三低的。不过,如果是隈先生,恐怕就算是高层,不也能建造成三低味道的吗?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