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大师的对谈:建筑大师隈研吾 VS 消费社会大师三浦展
低价格、低姿势、低依存的「三低主义」
在台湾,我们所居住的核心都会城市,如台北市、高雄市……,传统的、美好的三低城市的氛围也快速流失。而剷除原有生活纹理记忆,奖励无限上纲的粗暴都更戏码,却依然不停上演……
本书特色
站在世界第一线的建筑师──隈研吾,和消费社会研究的第一人──三浦展,针对都市、建筑、住宅、消费社会的对谈。
经济萧条、政权交替,「进步」、「近代」、「未来」等价值观发生动摇的日本,此时,人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型态呢?关键字乃是「三低」(低价格、低姿势、低依存)。最近数年来,都市的生活文化改变了。大规模的再开发依旧进行,另一方面,在年轻人之间,「下町志向」(下流志向)逐渐增加。山庄流的「三高」(高价格、高姿势、高依存)与下町流的「三低」(低价格、低姿势〔可爱的〕、低依存〔生态的〕)──此一两极化,正是现代日本都市的现状。
本书从这个「三低」的观点分析都市与消费社会的现况,思考新的都市、建筑、住宅所应有的样子与日本社会该有的姿态。反观台湾,我们所居住的核心都会城市,如台北市,传统的、美好的三低城市的氛围也流失快速,剷除原有生活纹理记忆,奖励无限上纲的粗暴都更戏码,却依然不停上演……所以,二十一世纪的都市应非「三高」而是「三低」的啊!
作者简介
隈研吾
建筑师、东京大学教授。一九五四年生于横滨。东京大学建筑研究所课程修毕。历经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等,设立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主要建筑作品:水/玻璃、那珂川町马头广重美术馆、竹屋(长城)、长崎县美术馆、Lotus House、山多利美术馆、朝日放送新公司大楼、根津美术馆等。着作=《十宅论》、《新建筑入门》、《建筑的慾望之死》、《反造型》、《负建筑》、《自然的建筑》、《新.都市论TOKYO》(共着)等。www.kkaa.co.jp/J/main.htm
三浦展
Culture Studies 研究所主持人。消费社会研究者。一九五八年生于新潟县。一桥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历经编辑长、三菱总合研究所后,设立Culture Studies研究所。着作:《下流社?》、《快速风土化的日本》、《大人专用的东京散步指南》、《「家族」与「幸福」的战后史》、《My Homeless Child》、《简朴族的反乱》(畅销书)、《吉祥寺风格》(共着)、《奇蹟的团地? 阿佐谷住宅》(编着)等。
译者简介
林铮顗
台大历史系毕业,东京大学东洋史学研究所硕士毕业。旅居西雅图十余年,为当地华文报纸《西华报》林铮顗,台大历史系毕业,东京大学东洋史学研究所硕士毕业。旅居西雅图十余年,为当地华文报纸《西华报》和《华声报》撰写评论、专栏多年。译有《住宅巡礼》、《住宅读本》、《意中的建筑》、《镜像下的日本人》、《西洋住居史》、《华丽的双轮主义》、《罪恶的代价》、《自然的建筑》、《隐私不保的年代》、《茶水间的八卦效应》等。
第一章 三低的都市,那么建筑是?
进步结束的时代
二十世纪都市的生与死
难以忍受大型购物中心化的世界
超越高压的建筑
光在那里就快乐的街区
柯比意的深层心理
都市的快速风土化
找回笑话的感觉吧
辛德勒自宅的「三低」魅力
混合之气在都市逐渐消失
「三低」的美学
连亚历山大也……
第二章 移动与建筑
翻新中古公寓,只备齐二手货
隈研吾的心象风景
现代应富于更多的阴影
不旅行的建筑系学生
移动变质为负面意义
普通的民家和商店比较有趣
「三高」又「三低」的宫□檀
郊外住宅的界限
从白昼都市往黑夜都市
从私有主义的郊外脱离
关于建筑产生新的雇用
简朴族的居住方式
第三章 租借的建筑、租借的都市
若有宛如合作租赁住宅的东西就好了
活化旧东西
东京的风土,何谓在地的?
私生活不充份的生活形态
五十年前认为近代的东西不错,然而今天全然不同
为死亡而建造的街区、让弱者生活幸福的街区
消除记忆丧失型街区
郊外化对年轻人的影响
被摆脱的建筑
分享时间的居住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