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5
新科技带来新机会,却无法自动成为解放力量。面对传播新科技,过去学界分析多半集中在传播内容形式的改变,而国家政策规划则多半以提升产值为中心。在媒体科技推陈出新的丰盛表象下,公民的传播权利是否因此提升,欠缺足够的分析与规划。这样的「匮乏」,促使媒改社重回传播领域中的规范性研究,反思「传播权」的意义与落实的可能性。本书是由媒改社成员将研究与社会实践结合,探讨及分析传播相关主题,包括公共媒体发展、商营媒体的结构与内容规范、与传播内容产业的提升等面向,并提出政策建议以供行动者参考与讨论。
作者简介
媒改社
全名为「媒体改造学社」,于2003年5月4日,由学术圈、新闻界、社运团体等立志改善本地媒体环境的各界人士共同创立。旨在改造台湾媒体结构、提升全民媒体素养、保障传播从业人员工作权,以及健全本土传播生态。媒改社相信,要为台湾带来真正的民主,必需从改造媒体开始,于是积极发掘台湾媒体问题、推广媒体改造理念、提昇媒体工作者权益、参与并促成相关政策立法活动,并致力于增进公民传播参与权、积极改造台湾传播生态。
刘昌德
媒体改造学社成员,现任政大新闻系副教授,研究兴趣为传播政治经济学、新闻工作与社会、文化全球化、运动社会学。
推荐序 匮乏中的丰盛∕翁秀琪
推荐序 改造媒体 改造台湾∕胡元辉
编者序 数位盛宴中,如何让匮乏的人民得以安身?∕刘昌德
第1章 三十年崎岖路:我国公视的演进、困境与前进∕魏玓、林丽云
第2章 台湾公共电视数位化与新媒体发展潮流之冲撞研析报告∕程宗明
第3章 有线电视产业发展脉络与其管理体制变革∕陈炳宏
第4章 商业媒体内容管制:从国家威权到社会共管∕洪贞玲、刘昌德、唐士哲
第5章 新科技下的报业与未来∕王维菁、林丽云、罗世宏
第6章 音乐是公民文化权的实践:流行音乐政策的回顾与批判∕简妙如、郑凯同
第7章 国际移工∕民传播权的在地思考∕陈春富
第8章 汇流年代的通传会权责:广电节目的传输、生产与使用(代结语)∕冯建三
附录1 媒体改造学社《公共电视法》修正草案(要点节录)
附录2 「我要好总统公民连线」向总统候选人提问:媒体改造学社、媒体观察基金会、台湾记者协会提出之新闻传播政策四大问题(并附建议)
附录3 「我要好总统公民连线」向总统候选人提问〈三〉表格(扣除附件二第四题)
附录4 蔡英文、宋楚瑜两位总统候选人针对「我要好总统公民连线」问题(三)之回覆
附录5 媒改社∕媒观∕记协∕传学斗参加「我要好总统」连线对三党回应「新闻传播政策」提问的评论
附录6 传播政策的反思与重构:媒体改造学社校园巡回座谈系列
第一章 三十年崎岖路:我国公视的演进、困境与前进
魏玓、林丽云
壹、前言
1997年立法院通过《公共电视法》,隔年我国公共电视台正式建立。不过公共广电服务的设置作为一种传播媒体政策,可以追溯到前行政院长孙运璇在1980年提出的建立公共电视台主张,因此可以说,到今年(2012年)为止,我国公视的推动与发展,已逾三十年。然而这个过程却是荆棘遍佈、险象环生,以致往往进一步退两步。
尤其是在2008年二度政党轮替之后,国民党掌握行政立法优势,并从2009年下半年起,发动包括修法以及更动管理阶层人事等多项措施,致使公视内部纷争陡然升高,治理问题层出不穷,甚至与主管机关新闻局之间兴讼不止。从各个方面来说,我国公视体制已出现种种严重病征。是以关心公视的人,对这个情况无不感到痛心忧虑。
然而,公视的发展尚不到被宣告死亡的地步。相反的,我们仍认为公视的改革不但可能而且必要、急迫。本文透过对于我国公视发展历程的细部耙梳,试图掌握公视发展困境的核心问题,以发掘病灶,提出诊断,希望能够对公视改革提供一些思想和行动的动力。
贰、建台前:错误的开始─缺乏公共性的想像
回顾过去三十年来公共电视在台湾的发展轨迹,国家向来是关键性的引导因素。1987年解严之前,所有广电媒体的体制建立和运作,包括公共电视政策概念在1980年代初期的提出,皆是由国民党的党国机器主导。解严之后,国家的内涵和角色出现巨大变化,但公共电视作为一种有别于主导性商业广电体制的「非主流」建制,其发展、存续以及展现的样貌,主要有赖国家在政策上的定锚和执行上的履践。同时在此过程中相关行动者(如文化界、传播学界、媒体改革团体等)也多有着力。因此本文剖析国家这个关键性角色(包括其特性、施为与演变)并及相关行动者,以釐清我国公视发展问题并进而提出政策层次的改革之道。本节以下的讨论,以1980年代公共电视政策理念被提出之后的演进为主,不过为了要能够较充分地理解我国广电政策思维脉络,有必要先略为铺陈1980年代之前的电视发展脉络。
丰盛中的匮乏:传播政策的反思与重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丰盛中的匮乏:传播政策的反思与重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