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救世的苦行者

墨子:救世的苦行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墨傢
  • 墨子
  • 先秦
  • 哲學
  • 思想史
  • 救世
  • 兼愛
  • 非攻
  • 道德
  • 曆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墨子是戰國初期一位主張言行閤一的哲學傢、科學傢和熱心救世的實行傢。在先秦諸子中,沒有一個能像墨子那樣站在民?的立場發言,並且那樣熱心謀求民?的幸福,那樣注重實踐的效果的。他的宗旨在於「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他一生為求天下和平,百姓公利而努力。他的主張對於當時社會的弊害,都能對癥下藥。

  本書以淺近的筆觸,改寫墨子一書,盡量保存墨子原書的精神,反映墨子思想的重點。有時更輔以故事的型態,希望讀者能從淺顯處瞭解墨子的為人,接觸墨子哲學。

作者簡介

周富美

  颱大中文研究所畢。

  曾任:颱大中文係教授、中山大學中文係兼任教授。二○○一年自颱大退休。

  現任:颱大中文係兼任教授。

  著作:《墨子假藉字集證》、《墨子、韓非子論集》、〈墨子虛字研究〉、〈墨子兼愛說平議〉、〈論墨子的教育〉、〈戰國策劄記〉、〈尚書假藉字集證〉、〈韓非的文學藝術〉、〈墨辯與墨學〉、〈論韓非子「以刑去刑」說〉、〈論韓非子墨傢的批判〉、〈韓非思想與墨傢的關係〉等。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齣版的話
【導讀】
前言

第一章 一個苦行者的形象
第一節 行義的精神
第二節 堅毅的性格
第三節 言行閤一
第四節 義行實錄
(一)在楚國
(二)在齊國
(三)在魯國
(四)在衛國
(五)結語

第二章 與儒者的論戰
(一)儒學的弊病
(二)不抹煞孔子
(三)古言古服
(四)述而不作
(五)君子若鍾
(六)答非所問
(七)不能兼愛
(八)行譬狗豨
(九)亂天下的賊
(十)強執有命
(十一)喪葬的叫化子
(十二)矛盾的禮
(十三)儒者強過嬰兒嗎?
(十四)無客而學客禮

第三章 對孔子的批判
(一)孔子參與白公之亂
(二)孔子報復齊景公
(三)孔子是大力士
(四)孔子僞善
(五)孔子心術
(六)結語

第四章 墨子十論
第一節 兼愛
(一)治國如治病
(二)亂起於不相愛
(三)兼相愛、交相利
(四)仁人的使命
(五)兼愛難行嗎?
(六)兼愛是夢想嗎?
(七)夏禹的兼愛
(八)商湯的兼愛
(九)文王的兼愛
(十)武王的兼愛
(十一)選擇兼愛的朋友
(十二)選擇兼愛的國君
(十三)兼愛猶如投桃報李
(十四)人類是一個整體
(十五)愛的心量無限
(十六)「誌」「功」有彆
(十七)愛人不外己
(十八)兼愛的理想
第二節 非攻
(一)「竊盜」與「侵略」
(二)「殺一人」與「殺韆萬人」
(三)「義」的混淆
(四)攻伐無利
(五)打仗該在甚麼季節?
(六)戰爭是野心傢的工具
(七)野心傢的狡辯
(八)武力能收服民心嗎?
(九)賢君須能「上中天之利,中中鬼之利,下中人之利」
(十)當今的君主多好攻戰
(十一)攻戰不利天、不利鬼、不利人
(十二)攻戰如同孩童騎竹馬
(十三)「攻」與「誅」
(十四)立義名、成大功、得厚利
第三節 尚賢
(一)尚賢使能是為政者要務
(二)如何增多賢人
(三)聖王的尚賢使能
(四)官無常貴、民無終賤
(五)任賢的「三本」
(六)賢人的作用
(七)堯舉舜、湯舉伊尹、武丁舉傅說
(八)假如賢人不在左右
(九)以聾子為樂師
(十)職事的浪費
(十一)曆史的印證
(十二)富貴為賢,得天之賞
(十三)富貴為暴,得天之罰
(十四)尚賢為政,可定天下
第四節 尚同
(一)國傢的起源
(二)上同而不下比
(三)鄉長一同鄉之義
(四)國君一同國之義
(五)天子一同天下之義
(六)天子上同於天
(七)用五刑管束人民
(八)為民興利除害
(九)尚同當輔以尚賢
(十)天子視聽如神
(十一)尚同而傢齊國治天下平
第五節 節用
(一)增加財富
(二)衣服、房屋、甲兵、舟車的製造
(三)節用的方法
(四)節衣服
(五)節飲食
(六)節宮室
(七)節舟車
(八)節蓄私
(九)人力資源
(十)以時生財
第六節 節葬
(一)仁人如孝子
(二)甚麼人閤乎仁義?
(三)厚葬久喪不能使國傢富足
(四)厚葬久喪不能使人口增多
(五)厚葬久喪不能使社會安定
(六)厚葬久喪不能禁止大國攻小國
(七)厚葬久喪不能使上帝鬼神賜福
(八)節葬短喪的方法
(九)堯舜禹三聖王的葬禮
(十)駭人聽聞的惡俗
第七節 非樂
(一)音樂能拯救天下嗎?
(二)音樂使人荒廢正事
(三)興樂喪國
(四)勤力始可生存
(五)對好樂者的懲罰
(六)聖王不作音樂
第八節 天誌
(一)得罪於天則無可逃遯
(二)以天誌為法則
(三)怎樣就是順從天誌?
(四)上天怎樣兼愛天下的人?
(五)天喜歡甚麼?厭惡甚麼?
(六)天高於天子
(七)義齣自至貴至智的天
(八)「天德」與「天賊」
(九)不仁不祥的人
第九節 明鬼
(一)信鬼神能使天下治
(二)鬼神不容置疑
(三)杜伯復仇
(四)句芒神賜福
(五)莊子儀顯靈
(六)後觀辜受神誅
(七)死羊觸斷中裏徼的腳
(八)古代聖王對鬼神的信仰
(九)先王書上的記載
(十)祭祀的功能
第十節 非命
(一)有命說的害處
(二)確立三錶法
(三)嚮曆史求證據
(四)義人在上,天下必治
(五)淆亂天下的邪說
(六)禍福不是命定
(七)「勤力」的哲學
第十一節 結語

圖書序言

齣版的話

  時報文化齣版的《中國曆代經典寶庫》已經陪大傢走過三十多個年頭。無論是早期的紅底燙金精裝「典藏版」,還是50開大的「袖珍版」口袋書,或是25開的平裝「普及版」,都深得各層級讀者的喜愛,多年來不斷再版、復印、流傳。寶庫裏的典籍,也在時代的巨變洪流之中,擎著明燈,屹立不搖,引領莘莘學子走進經典殿堂。

  這套經典寶庫能夠誕生,必須感謝許多幕後英雄。尤其是推手之一的高信疆先生,他秉持為中華文化傳承,為古代經典賦予新時代精神的使命,邀請五、六十位專傢學者共同完成這套钜作。二○○九年,高先生不幸辭世,今日重讀他的論述,仍讓人深深感受到他對中華文化的熱愛,以及他殷殷切切,不殫編務繁瑣而規劃的宏偉藍圖。他特彆強調:

  中國文化的基調,是傾嚮於人間的;是關心人生,參與人生,反映人生的。我們的聖賢纔智,曆代著述,大多圍繞著一個主題:治亂興廢與世道人心。無論是春鞦戰國的諸子哲學,漢魏各傢的傳經事業,韓柳歐蘇的道德文章,程硃陸王的心性義理;無論是貴族屈原的憂患獨嘆,樵夫惠能的頓悟眾生;無論是先民傳唱的詩歌、戲麯,村裏講談的平話、小說……等等種種,隨時都洋溢著那樣強烈的平民性格、□土芬芳,以及它那無所不備的人倫大愛;一種對平凡事物的尊敬,對社會傢國的情懷,對蒼生萬有的期待,激盪交融,相互輝耀,繽紛燦爛的造成瞭中國。平易近人、博大久遠的中國。

  可是,生為這一個文化傳承者的現代中國人,對於這樣一個親民愛人、胸懷天下的文明,這樣一個塑造瞭我們、嗬護瞭我們幾韆年的文化母體,可有多少認識?多少理解?又有多少接觸的機會,把握的可能呢?

  參與這套書的編撰者多達五、六十位專傢學者,大傢當年都是滿懷理想與抱負的有誌之士,他們努力將經典活潑化、趣味化、生活化、平民化,為的就是讓更多的青年能夠瞭解繽紛燦爛的中國文化。過去三十多年的歲月裏,大多數的參與者都還在文化界或學術領域發光發熱,許多學者更是當今獨當一麵的俊彥。

  三十年後,《中國曆代經典寶庫》也進入數位化的時代。我們重新掃描原著,針對時代需求與讀者喜好進行大幅度修訂與編排。在張水金先生的協助之下,我們就原來的六十多冊書種,精挑齣最具代錶性的四十種,並增編《大學中庸》和《易經》,使寶庫的體係更加完整。這四十二種經典涵蓋經史子集,並以文學與經史兩大類彆和朝代為經緯編綴而成,進一步貫穿我國曆史文化發展的脈絡。在齣版順序上,首先推齣文學類的典籍,依序有詩詞、奇幻、小說、傳奇、戲麯等。這類文學作品相對簡單,有趣易讀,適閤做為一般讀者(特彆是青少年)的入門書;接著推齣四書五經、諸子百傢、史書、佛學等等,引導讀者進入經典殿堂。

  在體例上也力求統整,尤其針對詩詞類做全新的整編。古詩詞裏有許多古代用語,需用現代語言翻譯,我們特彆將原詩詞和語譯排列成上下欄,便於迅速掌握全詩的意旨;並在生難字詞旁邊加上國語注音,讓讀者在朗讀中體會古詩詞之美。目前全世界風行華語學習,為瞭讓經典寶庫躍上國際舞颱,我們更在國語注音下麵加入漢語拼音,希望有華語處,就有經典寶庫的蹤影。

  《中國曆代經典寶庫》從一個構想開始,已然開花、結果。在傳承的同時,我們也順應時代潮流做瞭修訂與創新,讓現代與傳統永遠相互輝映。

時報齣版編輯部

圖書試讀

第一章 一個苦行者的形象

第一節 行義的精神

我們研究墨子,不但要研究他的學說,還要瞭解他的人格和行為,纔能認識他學說的真相。墨子的偉大,不僅在他的學說,還在他的人格。要不是墨子那種刻苦、堅毅、積極、篤實、熱烈的性格的感召,墨學不會在戰國時代興起得那麼快,而且那樣盛行。

墨子的基本精神在「救世」。梁啓超說墨子是個小基督,墨子的確具有耶穌基督那種犧牲自己拯救世人的精神。

墨子說:「萬事莫貴於義」(貴義篇),在他看來,天下事沒有比行義更重要的瞭。他周遊魯、宋、楚、衞、齊列國,並不是為瞭找尋做官的機會,而是為瞭「行義」。貴義篇說:

「義」是最重要的。譬如,有人對你說:

「我將帽子和鞋子給你,你將你的手和腳給我,怎麼樣?」

我想沒有人會答應的。雖然多麼地想要那帽子和鞋子,卻不能用手腳去交換它。
或又有人說:

「我將天下給你,你將你的性命給我,怎麼樣?」

我想也沒有人會答應。雖然多麼地想要天下,卻不值得用性命去交換它。但是,卻有人肯為一個字,而捨棄自己的性命;這一個字,就是「義」。他為著要保全他的義,情願捨棄他的性命。

所以「義」是最重要的。○1

「義」是甚麼?

墨子說:

義者,正也。(天誌下篇)

義,利也。(經上篇)

「義」包含瞭「正」與「利」兩個意思。這裏的「利」是指社會全人類的「公利」而言,而不是指個人的利,或一階層的利。換句話說:凡有「正當」而且「有利」於全體人類的事情,便叫做「義」。「義」可以說是墨傢哲學的最高理想。

如何「行義」呢?「義」的範圍很廣,墨子的兩個學生冶徒娛和縣子碩曾經問過墨子,他們說:

「如果我們要行『義』,做那一樁事是頂要緊的呢?」

墨子迴答說:


「每樁事情都重要,譬如築牆一樣。能夠建築的建築,能夠運土的運土,能夠測量的測量,這樣牆纔可以築成功。我們要行義也是如此,能談論辯說的就談論辯說,能夠解說經書的就解說經書,能夠實際工作的就實際工作。能做那樁事的就去做那樁事,這樣也就是行『義』瞭。」(耕柱篇)

社會是個群衆的集閤,社會上的事情韆頭萬緒;要各部門健全,纔有健全的社會;各部門的價值,對於社會來說都是一樣的。就好比人的身體一樣,由許多器官所組成,而各器官有各器官的功能。如果任何一個器官失去瞭功能,人的身體便不健全瞭。社會上的事,要大傢分工閤作,群策群力,纔能健全進步。因此,墨子汲汲施教,不但自己盡其所能去行義,也希望社會上每個人都能盡自己的力量行義。

墨子講求「實用」,他因不使學識與社會脫節,所以他門下設「談辯」「說書」「從事」三科因材而施教,為社會培養各方麵的有用人纔。

對於墨子行義的精神,有人相信他,有人欽佩他,但也有人以為他多事。如:

墨子從魯國到齊國,遇見一個老朋友。那個老朋友對墨子說:

「現在天下人都不肯行義,而你卻偏要苦苦地去做,你還是停止吧!」

墨子說:

「假如這裏有一個人,他有十個兒子,隻有一個兒子肯耕田,其餘的九個兒子都坐享現成,不肯做事,那麼這個耕田的就不能不更加努力去耕田瞭。為甚麼呢?因為吃的人多,耕田的人少。現在天下既然沒人肯行義,你就應當勸勉我更加努力纔是,怎麼反倒攔阻我呢?」(貴義篇)

隻有墨子纔肯如此自我犧牲,去完成大我。

又有人批評墨子,以為他太注重宣傳:

一個有名的儒傢學者叫公孟子的,對墨子說:

「倘若果真做善事的話,誰會不知道呢?何必自己宣傳呢?譬如一個能力高強的巫醫,雖深居不齣,人傢仍去求他,送米做酬勞,所以他總有吃不完的米。又如一個美貌的女子,雖深居不齣,然而人傢仍爭著去嚮她求婚。如果自我宣傳,自己去求配偶,人傢反而不要她瞭。現在你到處嚮人宣傳你的主義,不是吃力不討好嗎?」

墨子說:

「你錯瞭,現在是個亂世,人們沒有正常的是非標準。現在求美女的人很多,美女雖然不齣來,卻有很多人去追求她;但是求善的人太少,假如不勉力去勸說人,人們就不會知道瞭。

現在假定這裏有兩個人,都善於蔔卦起課,一個齣外替人蔔卦,另一個呆在傢裏不齣去;我問你,這兩個比較起來,那一個生意好呢?」

公孟子說:

「齣去給人蔔卦的生意好。」

墨子說:

「行義和這相同,齣去嚮人傢勸說,所收的功效也較多;所以,我為甚麼不齣去勸人相信我的主義呢?」(公孟篇)

墨子認為他的主義可以救世,不管彆人如何批評他多事,他總是要嚮人宣傳,他認為:
有力量的要盡量去幫助彆人,有錢財的盡量去資助彆人,有好道術的要盡量去教誨彆人。
(尚賢下篇)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