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1
历经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她垂帘听政四十七年。
她,是慈禧太后。
她,有功、有过。
然而,面对列强侵略与朝廷腐败,即使是男人,或许也不敢介入那段乱世。
她原本只是来自满洲镶蓝旗的一般少女,通过选秀,进入后宫,开始了蜕变为慈禧太后的过程。人们说,她为了确实地掌握权力,毒死慈安皇太后;又说她不顾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准许奕□挪用海军军费,推动重修清漪园,直接造成甲午战争的失败;或是指责她的无知,相信义和团,并公然向八国联军宣战;更令人发指的是,她亲手发动戊戌政变,造成中国现代化的脚步严重落后。
这些,真的就是事实吗?是不是还有我们所不知道的慈禧,埋藏在历史里?
而在政权光环底下的慈禧,面对丈夫咸丰帝的懦弱、儿子同治帝的荒诞与早逝,她内心如何转折?当她看着一手栽培的光绪帝企图跳脱她所设的格局展开百日维新时,慈禧是否有着恨铁不成钢的遗憾?
四十七年的垂帘听政,数千年帝国王朝的终结,在面对列强环伺、帝国腐化、西风东渐的交会时刻,原本只是单纯兰贵人的慈禧太后,如何运用她的权力,面对这些压迫与挑战,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
本书特色
看「女人慈禧」走向「政治慈禧」的孤寂之路。
从慈禧可悲、可恨的一生,我们看到了权力如何迷人、如何残忍、如何腐蚀人心
作者简介
隋丽娟
哈尔滨人,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后就读于吉林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史学硕士学位。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着有《晚清巨人传.曾国藩》等三部学术着作,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相关着作
《说慈禧》
第一回 选秀入宫
慈禧,原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孩,怎么就入了后宫成了咸丰帝众多后妃中的一个?皇帝选择后妃的标准是什么?
第二回 荣为贵妃
后宫佳丽,个个优秀,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美女,皇帝身处其中,于是慈禧用一步步的精心设计制服他人,赢得皇帝的爱心。
第三回 暗争皇权
咸丰帝弥留之际,口述了两道谕旨:立载淳为皇太子;派肃顺等八大臣辅弼,赞襄一切政务。此时年仅二十七岁的慈禧,会如何应战,安排自己的未来呢?
第四回 叔嫂联手
咸丰帝遗诏的内容,并未确定两宫太后与八大臣的权责,然而,八大臣来势汹汹,权力有驾驭皇权的可能。于是,慈禧找来恭亲王奕䜣,共谋对策。
第五回 实施政变
为了让自己由幕后走到台前,代小皇帝临朝执政,除了不露声色地引导舆论外,趁恭送咸丰帝梓宫回北京时,慈禧联合奕䜣发动政变。
第六回 垂帘听政
政变成功后,为了稳定朝臣,除了封恭亲王奕䜣为「议政王」外,她如何运用权势,向世人晓谕两宫太后的权力?
第七回 整饬吏治
面对清朝千疮百孔的政局,慈禧知道,当下最为棘手的事情就是官场的腐败与官员的无能。整合帝国的领导中枢后,她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吏治整顿。
第八回 压制奕䜣
随着奕䜣的声望日益隆升,慈禧愈来愈无法容忍奕䜣权力的膨胀给她带来的威胁。于是,慈禧亲拟上谕,企图尽除奕䜣一切职务,并昭示天下。
第九回 初兴洋务
为了快速赶上世界强国,慈禧支持着洋务运动,然而,为何清朝仍是积弱不振,往后更签订了许多不平等修约?慈禧支持洋务运动的理由是什么呢?
第十回 别样舐犊
在同治帝之前,康熙帝的教育非常成功。慈禧对于载淳也有同样或更高的期望,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打造,为大清培养出一个卓越的帝王。
第十一回 归政同治
恋栈的慈禧,以同治帝「典学未成」为由,迟迟不肯撤帘归政。然而,同治帝业已成年,这是慈禧无法回避的事实。慈禧将如何归政?
第十二回 同治之死
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同治帝驾幸西苑时受凉,身体有些不适。十天后,同治帝病情突然加重。同治帝究竟得了什么病?他会一病不起吗?
第十三回 二次垂帘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晏驾了。这一突发事件又让刚刚退居幕后的慈禧走到政治舞台的中心。对于里谁来继承大统,慈禧又有何盘算呢?
第十四回 「君臣」母子
为了在小皇帝载湉心中立下威严,慈禧制定了断亲情、立威严、传孝道的生活准则和教育方针,她要以强制性的手段,用灌输的方法实现这一目标。
第十五回 慈安之死
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慈安皇太后猝然崩逝于钟粹宫,垂帘听政由两宫并列骤然变成慈禧一人独裁。她的死因朝野议论不断,纷纷将她的猝死与慈禧联系起来。
第十六回 置换军机
慈安死后,慈禧听政已无任何障碍,无冕女皇名副其实。然而,光绪帝却在一天天长大,且「学识德业」俱佳。恋栈权力的慈禧,岂能甘心让皇权回归?!
第十七回 猬集后党
做为归政前的政治准备,慈禧通过军机大换血,顺利解除了奕䜣带来的「威胁」。对于慈禧彻底置换高层,却没有引起统治集团的连锁反应,原因何在?
第十八回 曲折亲政
同治十年,同治帝十三岁,慈禧以其「典学未成」为由,迟迟不肯归政;光绪十二年,光绪帝十三岁,慈禧又将以怎样的借口与形式阻挠光绪帝的亲政呢?
第十九回 光绪大婚
慈禧虽履行诺言「归政」光绪帝,却通过《训政细则》,使自己获得操纵皇权的制度保障。但是,还有一件事情已到了无法继续拖延的地步,即光绪帝的大婚。
第二十回 六旬庆典
大婚后,光绪帝开始了他的「亲政」生涯。垂帘听政近三十年的慈禧,将怎样开始撤帘归政的生活?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她又将怎样度过六旬大寿呢?
第二十一回 釜底抽薪
光绪帝亲政以后,慈禧逐渐觉察到在光绪帝周围,已经形成一股势力。这些人除了光绪帝一直依赖的翁同龢以外,还有志锐、文廷式等台馆诸臣。
第二十二回 「规范」变法
光绪二十四年,朝廷传来罢免翁同龢一切官职的上谕。一开始,慈禧不反对变法,那她为什么将支持光绪帝变法的翁同龢开缺回籍呢?这不就是在阻挠变法吗?
第二十三回 「母子」反目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慈禧以「结党营私,莠言乱政」的罪名,将康有为革职并捉拿维新志士。慈禧为什么会在变法推行了一百余天以后,断然终止变法?
第二十四回 废帝风波
慈禧以血腥的镇压,终结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她残忍地杀害了变法义士,囚禁了光绪帝,也就此开始了她执政生涯中的第三次垂帘。
第二十五回 珍妃之死
戊戌政变以后,光绪帝被幽禁于瀛台。在这之后,光绪帝只剩下在位皇帝的虚名。光绪帝的处境尚且如此,被慈禧视为红颜祸水的珍妃处境又将如何?
第二十六回 光绪宾天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帝走完人生。第二天,慈禧在仪鸾殿撒手人寰。这对母子死亡时间如此巧合,使人觉得在光绪帝死因背后,蕴涵着惊天阴谋。
第二十七回 慈禧大葬
光绪帝离开了人世,可是仅仅过了二十个小时,慈禧也暴死宫中。慈禧是怎么死的?对于自己的死,慈禧是否有所预感?她又是如何安排自己的身后事呢?
说慈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说慈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