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多年的学院训练和风格追求,使其文字摆脱了纤细的情绪直觉,知性、深刻中不失华美与质感。电影只是一种管窥的途径,作者提供了四通八达的诠释可能,接驳于她对人生、情感、审美、文化的打量与体悟。
这是一本夜生活的电影清单,让人沉湎于声色光影、在无眠无休中爱恨缠绵的夜晚,尽管那不过是银幕或碟机前一个坐姿凝固的身影和一张明晦变化的面孔。电影,与其说是一种有点宅的生活方式,毋宁说是性情的清澈投射,它是男孩多多在《天堂电影院》中没有找到的停泊港口,也是最柔软的乌托邦。
作者简介
路鹃
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系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参编《中国经济新闻史》等,独着《媒介经济报导之讼》,编译《纸上的王冠》。大学从教十余载,经历单一,执迷于在电影中丰满人生,先后于数家报刊开设影评专栏,权充放虎归山。
自序:在电影中恋爱
第一辑 情色两生花
艾曼妞的主张
上海剎那芳华
浮世绘影
暗香
爱情与阴谋,推手之间无输赢
清纯的成本溢价
非典型性恋爱事件
与达西先生喝下午茶
第二辑 美比死更冷酷
那些男孩告诉我的事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露
外省人的无望乡愁
一个挪威,两座森林
美比死更冷酷
爱是最后一件行李
最好的时光
第三辑 传奇是一剂毒药
百万身分的移植童话
怀旧是个乌托邦
现实与梦境间的快感穿越
敢梦才会赢
怀念那些圈椅上的侦探
欢迎钱袋,拒绝脑袋
破冰沉舟西风劣
仇恨是怎样炼成的
暴力与深情:北野武的双面世界
一颗狂飙荷尔蒙的空包弹
江湖是宿命的迷失
第四辑 在虚与实之间绮舞
二○○八,筑了谁的梦
This is it,就这样吧
时尚大帝的退隐寓言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单位
许鞍华的天水围
山还在那里
第五辑 杯酒人生
温柔的慈悲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如果麦兜是我的孩子
职场圣经乎?风月宝鉴乎?
冯小刚——中年危机寒潮来
钢琴拯救尊严
答案在酒中飘
后记
自序
在电影中恋爱
所谓自序,大约是一份自供状,交代我和电影那点不得不说的事儿。电影已经成了流行文化的入门标靶,人人说得,我又能说些什么呢?没有科班训练的沖刷,自然不敢勾就一副地图指点别人怎么从碟影重重中突围。想到一个关键字:爱,但是旷男怨女写给电影的遗情书已然氾滥,我又能弹拨出什么弦歌雅意?我能自信的,也许还有几分东拉西扯的独门功夫,沿着电影这枚叶片上纵横交错的脉络,总能抵达一片水草丰美的迦南美地吧。
作为一个面目模煳的城中女人,情感、生活、履历皆乏善可陈,生于现代,不知幸耶,或是不幸?我们得到了太多前人无法想像的,也缺失了很多,包括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惊喜,包括几处早莺争暖树的恬淡,包括两情相悦山无稜天地绝的笃信,包括两军对垒冷兵器较量的勇气……电影是我那点一直没有进化的童话情结的城堡,我是盘踞其中的中世纪遗老,说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执拗于在光影传奇中圆满自己的初盟,如同光线找到了窗口般,一泻磅礡。《开罗紫玫瑰》中,女主角爱上了影片中的男主角,天天到影院去看他,而他真的从银幕上走了下来,与她相拥起舞……哪里是幻象,哪里是真实,一切彷彿触手可及。
电影,是我爱情最初的出发地。
也许遭遇一个打倒偶像的时代并非幸事,但是对那些面孔,我是那样真切地爱慕过。犹记那个发不浓,唇不红,齿非皓的青涩小女生,静候午夜剧场,彷彿小兽,屏息捕捉那个男人的一举一动。心被捏住似的,有点不能唿吸,又有点隐隐的绝望。那是什么来临了呢?我安抚唇齿,不教它们洩露菡萏心事。
初次邂逅《太阳浴血记》。
那个邪恶的坏牛仔,他叫派克。此后看过的《百万英镑》、《雪山盟》,乃至那部被引为女人必读圣经的《罗马假期》,却始终灭不过那个牛仔的位次。那是派克最出位的一次演出,血性强悍,不择手段追逐女人和金钱,没有人伦王法,片尾这个恶徒的死却让我悲伤难以自抑。此后他出演的角色就是量身定做,就是在出演自己,怎能不随性释放魅力?怎能不摄人心魄?又怎能不在万千女人爱慕的眼光中载浮载沉?
他的魅力自是橱窗里一件梦寐的华服,虽隔着玻璃也似清晰可得,仔细一看:却是非卖品!这样忠诚的姿态打击过多少女人的觊觎之心,相守终生,如我辈凡人稍有蠢蠢欲动的念头也是难以做到,何况他的倾城风华?我喜欢的保罗.纽曼,有次记者问他的妻子,在几十年的原装婚姻里,总担心会失去他,如何缓解这种压力?七十多岁的纽曼一把牵过妻子的手,不容置疑地说,其实是我一直在担心失去她,她一离开我的视线我就慌乱不安。好莱坞之王克拉克.盖博,他塑造的瑞德是无数女人渴望遭遇的经验,如铁砂不可遏制冲向磁铁。而他与卡洛儿.隆巴德的爱情更是人间绝响,爱人飞机失事后不久,盖博也离世而去。
于是想,这些男人身边的女人,也必非凡品,否则怎能让他们一顾便是终生。尘嚣中的剑胆男子必也有最清醒的琴心,明白所有的笙歌弦音终将收束于一个指势。繁华落尽时,身边有人如玉,目光如星辉弥漫他整个的天空,为识途浪子照亮回家的路,君心似我心。
脑海中定格的这些镜头从未消弭过:
《罗马假期》里那个矛盾不堪、深情、青涩而又佻达的派克;
《虎豹小霸王》里一抹似有若无的讥诮微笑始终挂在嘴角的纽曼;
《Wild heart》里拥有那样一道灰飞烟灭的眼神的凯奇;
《刺激一九九五》虽囹圄系狱却似闲庭信步的提姆.罗宾斯……
女人的口味会因为间接的经验而被宠坏,遭遇这些光年之外的男人,会让我们对生活怀恨在心,这对我们,真的不公。这不是个天才巨斗的时代,我拿自己託付给谁呢?
而对男人,这岂非更是一种不公?男人之爱梦露,爱她作一个极致的女人,温香软玉,我见犹怜。女人爱慕一个偶像,却是仰望,执迷于在身边寻找和他有一丝牵连的端倪,即使最终不过是拙劣的翻版;男人会爱一个女人的头脑,但决不会视而不见她美好的身体,女人在心版上镌刻一个男人,却能把他抽象成一个符号,甚至把整个物质世界纯粹化精神化,因遥远而美丽,因美丽而痛苦,最终变成个美丽的图腾;男人不会因遥远的爱慕而放弃身边的可能,法国大餐与速食面可以得兼,而女人却能进入一个催眠的精神隧道,在无眠亦无醒的夜里无望地守节。
已非二八年华,爱过的人和走过的路,不仔细翻检都会有点模煳,信马游缰于飘摇的逆旅,识的途却是光影交织的不老神话,闲来翻一卷出生不明的老片,看那些爱过的男人经过时光打磨虽霜染鬓发,犁耕额头,仍然颠倒众生,扪心自安:还好,你没有变!梅雨来时,邻家那个卤莽小子让人脸红心跳的情信都已爬满了幽幽霉痕,但我电影中的恋人们,誓言依然铿铿锵锵,掷地有声,或是孟浪登徒子,或是款款痴情男,抑或单骑游侠儿,冷面铁郎君……一二浮光掠影的片断,最终会是流光溢彩的过往。
在电影中恋爱,一桩无法典当的因缘,一段不可变卖的情愫,一线洩露天机的月光,一衿抖落不掉的桃花。我的心会守口如瓶,等待有缘人的参悟。
是为序。
说实话,我是一个很容易被情绪带动的人,尤其是在看电影的时候。有些电影,我会在看完之后,久久不能从那个情绪里抽离出来,尤其是一些关于人生、关于孤独、关于成长的题材,它们就像在黑夜里点亮了一盏灯,照进了我内心深处的角落。我一直认为,电影是能够触及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的,它能唤醒我们被遗忘的情感,也能让我们看到自己不曾发现的面向。我特别想知道,《午夜场电影笔记》这本书,会不会有这样一些章节,是专门去剖析那些能够引起观众强烈情感共鸣的电影?是不是会探讨那些在午夜观看时,会让人产生某种哲学思考的电影?我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一些场景,比如,在某个失眠的夜晚,独自一人看着一部关于时间流逝的电影,那种宿命感油然而生,又或者是在经历了某件令人沮丧的事情后,看到一部关于希望的电影,那份力量会是多么的治愈。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内心的一个慰藉,也能成为我理解电影的另一扇窗。
评分我一直觉得,一部好的电影,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它不一定能给你直接的答案,但它能陪伴你,让你在某个时刻,感受到被理解。尤其是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躺在沙发上,让一部电影来承载你的思绪,本身就是一种放松。我很好奇,《午夜场电影笔记》这本书,会不会有一些关于电影背后故事的分享?比如,导演的创作灵感,演员的演绎心得,或者是电影拍摄过程中那些不为人知的趣事。我总觉得,了解一部电影的来龙去脉,会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它。我脑海里已经有一些期待了,比如,会不会有关于那些曾经在午夜场默默无闻,后来却成为影史经典的电影的介绍?会不会有关于那些曾经引起巨大争议,但却在深夜引发人们深度思考的电影的探讨?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些惊喜,让我发现那些我之前从未留意过的,但却充满魅力的电影。
评分哇!看到《午夜场电影笔记》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好多画面。你知道吗,我以前超爱找那种午夜场的电影,感觉整个电影院都像是为我专属打造的,那种安静又神秘的氛围,加上屏幕上忽明忽暗的光影,真的是一种特别的体验。有时候看完电影,走出影院,空气凉凉的,心里还久久不能平静,那种感觉很难用言语形容。我一直觉得,午夜场电影就像一场私密的对话,电影是对方,我是观众,我们之间没有嘈杂的干扰,只有最纯粹的交流。所以,看到这个书名,我立刻就好奇,作者会不会也跟我一样,有着对午夜场电影的独特情感和观察?是不是会写到一些我曾经看过的,或者只是光听片名就觉得很有午夜场味道的电影?我特别期待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共鸣,或者看到一些我从未尝试过,但听起来却充满魅力的午夜场推荐。那种感觉就像是,我在黑暗中摸索,而这本书就是我的指南针,指引我去发现更多隐藏在午夜的电影宝藏。
评分我一直认为,电影是一种集体的情感体验,即使是独自观看,我们也能感受到来自屏幕的情感传递。尤其是一些经典的午夜场电影,它们往往能触及到人内心最深处的欲望和恐惧,那些在白天被压抑的情感,在午夜的寂静中,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我很好奇,《午夜场电影笔记》这本书,会不会探讨一些关于电影与观众之间,特别是午夜场观众之间,那种微妙的互动关系?会不会分析那些在午夜观看时,能够引发观众群体共鸣的电影主题?我脑海里已经开始想象了,比如,是不是会有关于那些在特定历史时期,成为了午夜场爆款的电影的分析,它们为何会在那个时间点,触动了那么多人?又或者,会不会有一些关于那些在午夜观看时,会让我们感到一丝“被理解”的电影的解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一个更深层次的电影世界,让我看到电影与我们内心世界之间,那种跨越时空的连接。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很有意思,那种深邃的蓝色和零星的光点,瞬间把我拉进了那种深夜观影的氛围。我一直觉得,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奇妙的幻境,尤其是在午夜,那种现实与虚幻的界限似乎更加模糊。我常常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泡上一杯热茶,然后打开电脑,随手点开一部之前收藏的冷门电影。有时候是那些节奏缓慢、画面唯美的文艺片,有时候又是那些充满悬疑和惊悚的片子,总觉得午夜的静谧更能衬托出它们内心的张力。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电影的视觉语言、叙事技巧,或者是在深夜的特定时间里,电影会带给我们怎样不同寻常的心理感受?我脑子里已经开始勾勒出一些画面了,比如,是不是会有人专门去分析那些在午夜释放出强大情感力量的电影,或者是那些只有在独自一人、周围一片寂静时才能体会的到的电影的深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全新的视角,让我对“看电影”这件事本身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不仅仅是单纯地欣赏一部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