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大學中庸新解(無書,附24片CD)

傅佩榮大學中庸新解(無書,附24片CD)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傅佩榮
  • 中庸
  • 哲學
  • 國學
  • 傳統文化
  • 儒學
  • 講座
  • 音頻
  • 教育
  • 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大學》
序1 大學這本書
1 大學之道
2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
3 格物而後知至
4.1 所謂誠其意者
4.2 詩雲:瞻彼淇澳
4.3 康誥曰:剋明德
5 所謂脩身在正其心者
6 所謂齊其傢在脩其身者
7.1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傢者
7.2 是故君子有諸己
8.1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
8.2 詩雲:殷之未喪師
8.3 秦誓曰:若有一□臣
8.4 是故,君子有大道

《中庸》
序2 中庸這本書
1 天命之謂性
2 仲尼曰:君子中庸
3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
4 子曰:道之不行也
5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6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
7 子曰:人皆曰「予知」
8 子曰:迴之為人也
9 子曰:天下國傢可均也
10 子路問「強」
11 子曰:素隱行怪
12 君子之道
13 子曰:道不遠人
14 君子素其位而行
15 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爾
16 子曰:鬼神之為德
17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
18 子曰:無憂者
19 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
20.1 哀公問政
20.2 天下之達道五
20.3 凡為天下國傢有九經
20.4 齊明盛服
20.5 凡為天下國傢有九經,所以行之者
20.6 博學之,審問之
21 自誠明
22 為天下至誠
23 其次緻麯
24 至誠之道
25 誠者,自成也
26.1 故至誠無息
26.2 天地之道
27 大哉!聖人之道
28 子曰:愚而好自用
29 王天下有三重焉
30 仲尼祖述堯舜
31 為天下至聖
32 為天下至誠
33 詩曰:衣錦尚絅

本書特色

  《大學》
  古代貴族子弟上「大學」,是為瞭修養自己以安頓百姓。現在我們念「大學」,是為瞭明白做人處事的道理,安頓自己的身心。所謂的「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與「八目」(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在今日有何意義?我們將由邏輯的思維與有效的推論來講述其中的哲理,超越宋明學者的偏見與執著,把握儒傢「修身」的秘訣與實踐方案,由知之而好之而樂之。

  《中庸》
  「中庸」是孔子所推崇的至德,但它隻是不偏不易嗎?或者,它蘊含瞭一套完整的哲學,打通天道與人性,聯係真誠與教化,進而肯定人可以參贊天地之化育。「中庸」認為人之道是擇善固執,具體落實於五達道(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所需要的是三達德(智、仁、勇)。依本書所論,我們領悟瞭儒傢的人性嚮善論,以及此一觀點的全盤發展,可謂集其大成矣。

作者簡介

傅佩榮

  人類文明所以能不斷進步,是因為我們總能承先啓後,從學習前人的經驗與知識的基礎上,持續增進解決問題的智慧與能力。而所謂「經典」曆久彌新的價值也在於此。

  然而,往往因為時空乖隔,古人卓絕的智慧也常淹沒在這「深奧難解」的經典中,讓現代人難以一窺其堂奧。

  而當傅佩榮教授以深入淺齣、清晰易懂的方式,逐一揭開這隱晦難解的文字麵紗,總不禁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原來經典潛藏的智慧光芒,是如此地貼近人性,這些古人的諄諄教誨,更是指引人生,解決生命問題的最佳良方。

  長期沉潛鑽研國學的傅佩榮教授,擁有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的學位,他以西方嚴謹務實的治學方法來窮究探研中國哲學的深層意涵,常有令人耳目一新、發人深省的見解。不管是孔孟老莊,儒釋道、諸子百傢、西方哲學等諸多言論,他總能信口道來,親切有味,像把古人、哲人請到麵前和您聊聊天,原來人生曆程的種種,也總能在這經典中找到您的答案。

學曆: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

現任:
  颱大哲學係教授

經曆:
  比利時魯汶大學與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
  颱大哲學係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

榮譽:
  曾獲國傢文藝奬、中正文化奬、教育部教學特優奬、2008文化風雲人物

著作:
  《傅佩榮談身心靈整閤》、《哲學與人生》、《論語解讀》、《莊子解讀》、《老子解讀》、《孟子解讀》、《易經解讀》....等著作已達百本以上。

影音書著作:
  品味人生係列CD、DVD
  哲學與人生係列CD
  經典新解係列-傅佩榮論語新解CD、DVD、傅佩榮孟子新解CD、傅佩榮老子新解CD、傅佩榮莊子新解CD、傅佩榮大學中庸新解CD、DVD

東方智慧的現代迴響:一部穿越時空的國學經典導讀 書名: 傅佩榮大學中庸新解(無書,附24片CD) 內容概述: 這是一套深度探索儒傢核心經典的影音學習資源,專注於解讀《大學》與《中庸》這兩部對中華文明思想體係産生深遠影響的典籍。本套課程旨在以現代視角,結閤傅佩榮教授深厚的國學功底與清晰的闡釋能力,帶領學習者穿越曆史塵煙,直抵這兩部經典蘊含的生命智慧與實踐哲理。課程內容結構嚴謹,層層遞進,不僅是理論層麵的解析,更是關乎個人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實踐指南。 核心價值與內容精要: 一、 《大學》:格物緻知,由內而外的生命實踐 《大學》作為儒傢“四書”之首,被視為儒傢入門的必修之學。本套課程對《大學》的解讀,絕非停留在文字的錶麵,而是深入挖掘其核心的實踐路徑——“三綱領”與“八條目”。 1. 闡釋“明明德”:迴歸本心,發現人性中的光明麵 課程首先清晰界定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內涵。傅教授強調,“明明德”並非外求功利,而是指發掘和彰顯人與生俱來的良知、至善的本性。這部分講解著重於現代人如何在紛繁的社會信息中,保持內心的清明與定力,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它提供瞭一種“由內而外”的生命重建藍圖。 2. 深度解析“八條目”的遞進邏輯 “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構成瞭儒傢實踐哲學的完整鏈條。本係列課程的精妙之處在於,它不是孤立地講解每一個條目,而是揭示其內在的因果關係和遞進的必然性: 格物與緻知: 課程詳盡探討瞭“格物”的範疇。它不僅指對外部事物的認知,更包括對自身起心動念的審察。如何通過對現象世界的深入觀察,獲得真知灼見,並將其轉化為個人心智的提升,是本部分重點。 誠意與正心: 這是連接“知”與“行”的關鍵樞紐。傅教授的解讀強調瞭“慎獨”的重要性,即在無人監督之時,仍能保持意念的純正。課程生動地闡述瞭如何通過自我反省與觀照,達到意念的真實無妄。 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 這一路徑被視為一個“由小及大”的推廣過程。課程詳細剖析瞭如何從個人的品德修養齣發,推及傢庭的和諧穩定,進而影響到整個社會的治理,最終實現天下的安寜。這種將個人生命提升與社會責任緊密結閤的結構,極具當代意義。 二、 《中庸》:執兩用中,追求圓融和諧的生命境界 《中庸》被稱為“孔門心法”,其核心在於“中和之道”,追求一種在任何情境下都能保持適度、平衡的圓融狀態。本套影音課程深入淺齣地引導聽眾領悟“中”、“和”的精髓。 1. 闡釋“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課程首先從哲學的源頭入手,追溯人類存在的根本意義。對“性、道、教”的闡釋,清晰地勾勒齣瞭中國哲學的形而上學基礎,即人與天地萬物的聯係,以及人類通過學習和自我完善以迴歸本源的路徑。 2. “中”與“和”的辯證統一 “中”: 不偏不倚、恰到好處的狀態。傅教授通過豐富的實例,講解瞭“中”並非教條式的平均值,而是基於特定情境的精準把握,是動態的平衡藝術。 “和”: 中達到瞭完美狀態時所展現齣來的和諧景象。課程強調瞭“和”在人際關係、社會治理乃至個人情感處理中的指導作用,它是一種積極的、充滿生命力的和諧。 3. 貫穿始終的“誠”與“時中” 《中庸》強調“誠者,天之道也”。本套課程對“誠”的論述,超越瞭字麵上的“真誠”,深入到“成物”的層麵——即通過極緻的真誠,實現萬物與自我共同完善。同時,課程反復強調“時中”的理念,即智慧的運用必須根據時間、地點、人物等具體情況而定,體現瞭儒傢思想的極度靈活性與生命力。 三、 影音學習體驗的獨特優勢 本套資源的最大特色在於其媒介形式——附帶24片CD的音頻課程。相較於傳統的閱讀,這種形式提供瞭無與倫比的沉浸式學習體驗: 音韻與語氣的感染力: 傅佩榮教授極富磁性的嗓音和抑揚頓挫的語調,能夠將抽象的哲學概念變得生動具體。聽眾在通勤、散步或進行日常勞作時,也能隨時隨地沉浸於經典的講解之中,如同名師在耳邊細語。 結構化的知識體係: 24片CD的劃分,意味著課程內容經過瞭精心編排,邏輯層次分明,確保學習者不會因內容龐雜而感到迷失,保證瞭學習的係統性與連貫性。 強調思辨與內化: 聽覺學習更側重於“思辨”而非“速記”。它鼓勵聽眾在聆聽過程中進行反復咀嚼和內化,將古典智慧轉化為個人心性修養的一部分,真正做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總結: 這套《傅佩榮大學中庸新解》影音資源,是獻給所有渴望在快節奏現代生活中,尋迴生命定力、追求內在圓滿的有心人。它不是一套簡單的文化普及讀物,而是一場深度的心靈對話,通過對儒傢兩大基石經典的現代詮釋,指引學習者在紛繁世界中,找到通往至善的清晰路徑。它提供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關於如何“做人”的終極關懷與實踐指導。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對我而言,絕對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收獲。剛拿到手時,我帶著一絲探究的目光審視它——“無書,附24片CD”,這樣的組閤本身就頗具話題性。在如今電子閱讀和在綫課程盛行的時代,一張張CD似乎帶著一股復古的懷舊感,而“傅佩蓉大學中庸新解”這個書名,又顯得十分嚴謹和學術。我常常會在夜晚,當城市的喧囂漸漸沉寂,或者在周末的午後,給自己一個安靜的時間,戴上耳機,讓傅教授的聲音緩緩流淌進耳朵。起初,我有些擔心這種“隻聞其聲不見其字”的學習方式會讓我難以集中注意力,或者錯過一些細微之處。然而,事實證明我的擔憂是多餘的。傅教授的講解,邏輯清晰,循序漸進,他並非簡單地照本宣科,而是旁徵博引,將《中庸》的精髓與現代社會的語境巧妙地結閤起來。他對於“誠”的闡釋,尤其讓我醍醐灌頂,不再是枯燥的哲學概念,而是變成瞭可以切實指導我日常行為的智慧。那些24片CD,每一片都像是一個精心設計的章節,將復雜的思想化繁為簡,又通過語氣的抑揚頓挫,節奏的舒緩有力,將內容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裏。那種沉浸式的聽覺體驗,反而比單純閱讀更能激發我的思考,讓我反復咀嚼,品味其中的深意。

评分

我得說,這次的《中庸》學習體驗,完全顛覆瞭我對傳統學術普及的認知。傅佩蓉教授的這套“無書,附24片CD”的模式,真的是太有意思瞭!我本身是一個對傳統文化頗感興趣的人,但《中庸》這種經典,總覺得有些晦澀難懂,尤其是自己翻書看的時候,常常是看瞭一段,又得去查閱注釋,一來二去,思路就斷瞭。有瞭這套CD,情況就完全不同瞭。教授的聲音,非常有穿透力,而且他講《中庸》的那些道理,一點也不像書本上那種死闆的講解,而是帶著一種生活化的智慧,娓娓道來。他會講很多曆史故事,會用生動的比喻,讓我一下子就能明白那些看似高深的哲學概念。比如,關於“中庸之道”的解釋,我以前總是覺得它是一種“摺中主義”或者“不偏不倚”,聽瞭教授的講解後,我纔明白,它其實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境界,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找到那個最符閤道義、最能實現價值的那個點。24片CD,每一片的內容量都恰到好處,不會讓人覺得疲憊,而且講的深度和廣度都非常有分寸。我常常會在通勤的路上,或者在做傢務的時候聽,不知不覺中,那些道理就滲透進去瞭。

评分

坦白說,我當初選擇這套《中庸》的學習資料,主要是看中瞭傅佩蓉教授的名氣,以及“大學”的頭銜,想著應該會比較權威和深入。但拿到“無書,附24片CD”這個配置時,說實話,我還是有點吃不準效果。在數字化的時代,CD這種介質本身就有點老派瞭,而且少瞭書本的對照,我擔心會跟不上。然而,讓我驚喜的是,這種“聽學”的方式,反而激發瞭我前所未有的學習興趣。傅教授的講解,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人生導師,他不是在念經,而是在和你聊天,告訴你《中庸》的道理是如何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麵麵。他對於“道”的闡釋,那種“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精闢分析,讓我對人生的本源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他會用很多我們生活中能遇到的例子,來解釋那些看似玄妙的理論,比如,他講到“中庸”是如何在人際交往中體現的,如何在一件事情的處理中找到最佳的平衡點,這些都讓我覺得特彆受用。24張CD,數量看似不少,但每一張的講解都非常紮實,從開篇的“為什麼學《中庸》”,到最後的“如何踐行《中庸》”,整個過程非常完整,而且邏輯性極強。

评分

當我收到這套“傅佩蓉大學中庸新解(無書,附24片CD)”時,最先映入我腦海的,是一種既好奇又帶著點小小的忐忑。好奇在於,傅教授的學術造詣早已名聲在外,而“無書”的模式,無疑為《中庸》的學習增添瞭一抹神秘色彩。忐忑則是因為,我總覺得學習經典的最好方式,莫過於手捧書捲,細細品讀,而完全依賴聽覺,會不會少瞭些什麼?然而,事實證明,這種顧慮是多餘的。傅教授的聲音,本身就有一種讓人心安的力量,他循序漸進的講解,將《中庸》的精髓抽絲剝繭般地呈現在聽者麵前。他並非簡單地復述原典,而是以一種極具洞察力的視角,將韆年前的智慧與我們當下的生活緊密相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對於“緻中和”的解讀,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通過生動的例子,讓我們體會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達到內心的和諧與外在的平衡。24片CD的編排,也顯得十分用心,每一段的長度都恰到好處,足以讓聽者充分消化吸收,又不會感到冗長。我常常在夜晚,卸下一天的疲憊,點上一盞柔和的燈,讓傅教授的聲音引領我進入《中庸》的智慧殿堂,那種體驗,寜靜而又富有啓迪。

评分

這套“傅佩蓉大學中庸新解(無書,附24片CD)”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獨特的學習經曆。我並非一開始就對《中庸》有特彆深入的瞭解,更多的是一種好奇和對傅教授學術聲望的信任。起初,我拿到這個産品時,確實有過一絲猶豫,畢竟“無書”的形式,讓我有些擔心會缺少某種視覺上的輔助和參考。然而,當我真正開始聆聽這些CD時,我的疑慮便煙消雲散瞭。傅教授的聲音極具感染力,他的講解風格沉穩而富有條理,仿佛一位循循善誘的智者,將《中庸》中那些古老而深刻的智慧,一點點地剝離齣來,呈現給我。他並非僅僅在解讀文字,更是在引導聽者進行深度思考,去體會“君子”的修養之道,去領悟“誠”的力量,以及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寜靜和方嚮。24片CD的設計,讓我覺得學習的過程既有節奏感,又足夠深入。每一段的長度都經過瞭精心的考量,既保證瞭內容的完整性,又不至於讓聽者感到枯燥。我常常會選擇在晨起時,一杯清茶伴著傅教授的聲音,開始新的一天,這種感覺非常充實且富有啓發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