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考卷上的100分 不是生活里的100分
走!我们找答案去
周诗轩功课好得人人羡慕,每科几乎都满分,可是他趾高气昂的表现很让人不舒服。轩爸担心儿子的傲慢会影响日后的人际关系,因此设计出一趟单车环岛行。他们经过了许许多多的景点,小轩充分发挥他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也看到自己在现实社会理应对进退的不足。这趟父子同行让他找回幼时柔软的心,也懂得用不同角度看世界……
小轩的成绩好到他觉得只要科科满分,就不必分担家里或学校所有的劳动;只要科科满分,就有理由要求大家配合他;甚至可以使唤妈妈。轩爸鉴于好成绩反而使小轩丧失体贴的心,于是说服宠爱小轩的轩妈,让小轩和他来一趟「扭转心灵」之旅。
暑假期间,父子俩骑单车,从新竹出发。小轩把所有行李都交给爸爸,连水也懒得带,就吹着口哨向前去。在一个找不到7-11的地方,他初次尝到喝水是必须付出代价的。晚上他要求住豪华民宿,还在庙会前跟卖凤梨冰的店家说出不礼貌的话。他一路一直耽误行程,一直卖弄他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连向妈祖娘娘掷筊时都依近只要100分100分100分。那晚,夜宿镇澜宫香客大楼,小轩很不服气,发简讯跟轩妈告状,轩妈夜里赶到,与轩爸一番彻夜对谈后,也觉得小轩的观念确实需要调整,于是答应让父子继续上路。
爸爸以钱包搞丢为由,往下的行程要用「克难」的方式进行。他们没钱住旅馆,便借住学校,雨天在走廊搭帐棚。到了台南郊区,因为下大雨又车轮爆胎,他们只好蹲踞路边,共撑一件雨衣等待救援。一位开车经过的陈小姐,好心载他们到室内,并请他们吃「棺材板」和「清蒸肉圆」。小轩第一次有了感谢的心。
他们在一家小吃店找到一个打工筹旅费的机会。小吃店老板是位老婆婆,她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在八八水灾中丧生,她独力抚养孙女盼盼。这段期间,小轩看到盼盼的懂事、能干,相较之下,他自己除了功课好,实在太幼稚了。他教盼盼写作业,盼盼教他折衣服、煮米粉汤、炒鳝鱼、洗碗盘……在这里,小轩学会了分享。
他们筹到足够的钱,又继续上路,并相约日后再见。
绕过台湾南端,从鹅銮鼻到旭海之后,遇到突如其来的夏日暴风雨,轩爸摔下桥,手部骨折,陷入昏迷。小轩惶恐不已,独力求援。原住民朋友阿海哥哥,将他们接到台东原住民部落临时成立的救灾中心。在中心里,父子俩受到义工们妥善的照料,小轩看到「灾民」间的互助,自己也毅然发挥「长才」,为小灾民指导功课、说故事和带领玩耍等。在这里,他找到了同理心。
道路抢通后,阿海哥哥带着他们到美丽的旭海大草原,小轩看到美丽的大自然,对待万物慈悲的心也油然兴起。
轩妈在阿海哥哥的民宿里等他们。小轩看到轩妈,兴奋的投进妈妈怀抱。经过这一趟旅程,他更知道妈妈的爱是多么值得珍惜。
回到台北后,小轩和同学们碰面,会主导煮米粉汤给大家吃,会跟大家介绍盼盼……他开始做他许多「第一次」的事……
本书特色
★文辞优美、插图细腻、故事生动
★详述台湾地理知识、人文风情、新闻事件
★深具品格教育意义
作者简介
陈三义(小三子)
国立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毕业。
国家高等考试「图书资讯管理」类科及格。
能将文字化为一篇篇动人而好看的故事,是最喜乐的。
因为,那正是一份无以言谕的美好与芬芳。
于部落格上快乐的创作与写字~欢迎随时前来,欢心分享。
*小三子的写字楼~让文字化身为一篇篇故事……*tw.myblog.yahoo.com/clcsy-blog/
绘者简介
严凯信
一个爱玩、爱吃、更爱旅行,想到哪玩到哪的阿伯画家。
画过很多很多的插图与图画书,骑脚踏车走过很多很多好玩的地方。阿伯说:「人除了活到老、学到老也要玩到老!」
系列缘起
有一次,看到一群孩子放学了,在路边嬉闹,有个小孩拆开一盒糖果,包装纸顺手往地上扔,另一个孩子说:「你乱丢纸屑。」这孩子回答:「有什么关系,反正每天都有人扫马路,太干净了,清洁队员就没工作了。」其他孩子哄笑起来,大家抢着分糖吃,再没人去管那片包装纸。
可是那片纸屑一直留在我心里,像胚布上一点不经意沾染的墨,不碍事,却一个不留神就非要看到。我知道我拿不掉那个异样的点,但是,多么希望这种不经意的沾染可以少一点,单纯的布面可以更完整的留给真正要下笔的彩绘。
「关心家人」、「尊重他人」、「爱护社区」、「珍惜资源」、「体贴生命」……这样的论调经常被提起,可是,怎么付出行动呢?如果「关爱」只是一道测验题,知道作答就好,和行动不必相应的话,那将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到底要有什么准备,才能让人「理解」关爱的重要,又要「怎么付出」关爱呢?我首先想到的是,对需要被关爱的对象得先有认识,不是认识标准答案喔,而是让孩子(甚或每个人)都意识到:其实我们并不是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之后才进入社会生活,而是一出生就投入这个共生共荣的大镕炉。生病了,找医生;迷路了,问警察;冰箱空了,上市场;笔记本用完了,到文具店;电话不通,找电信局;寄信到邮局;买菜到市场;猫狗生病找兽医;要种植找土地;要救援找消防队;要分享找朋友;要温暖找家人……我们和社会上的每件事、每个人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了这层息息相关的认同,才能以自己的立场去思索行动方式。这样,要「爱屋及乌」的付出关爱,是不是会容易些呢?
基于这些理由,「阳光少年游」这个系列的构想于是成形。在这里,不是要为大人物作传,而是为小人物写精神,为寻常工作找价值。希望透过作者的笔,传达出不同岗位上的人乐天安命、认真积极的生活智慧;透过小说的形式,提供孩子一些思考的依据;更希望初探社会的孩子能因此对週遭的人事物多一分爱惜与尊重。
说「生活教育」或「生命教育」都太沉重,如同听人「说教」令人不舒服;不过,听人「说故事」却令人开心。从故事当中发现原来有许多别人的事情可以反射在自己身上,有许多别人採用的方法可以借取,有许多别人的观念值得参考,有许多别人的是非成败可以拿来反思检讨,要比让人家直指鼻子说:你就是这样那样,所以才这样那样……好多了。
价值观的养成需要靠外在的示范、经验累积和独立的探索判断,为了避免一厢情愿的置入性给予,所以除了文本之外,这个系列还增设了仿「眉批」栏,用来做提问或註解,并供路人甲乙丙发表看法,当然,所有的空白处就留待读者填补了。章末或文末的「达人笔记」是知识的整理,协助孩子有系统的、轻松的了解一个概念或技能,希望全书能达到知性、感性尽收的目的。
期待「阳光少年游」像一串钥匙,可打开不同领域的思索空间,让孩子们愿意进来驻足留连,并採撷能够滋养自己生活的养分。
导读
孩子的心理谘商师
──社团法人台北市亲职教育协会 曾家炎
从事二十几年的亲职教育,常常会听到许多人批评现在的孩子愈来愈不像话,目无尊长、态度傲慢、不懂谦卑、不知珍惜等──就如这本父子单车环岛记的100分男孩。
今天许多父母对「子女管教态度」和「个人健康管理态度」的无知程度十分雷同。年轻时总是为了赚钱失去健康,年老时又要花钱去把健康买回来。同样的,孩子的各种偏差行为,如同书中的小轩「骄傲自大、欠缺同情心、说话不管别人的感受」也是因为轩妈「面面俱到」的包容、关爱,和轩爸习惯以「奖励」来换取孩子考100分造成的。当小轩表现出让轩爸担忧、不满的各种脱序行为时,轩妈总会跳出来说:「唉!轩轩还小嘛!」「小孩有口无心,说说笑而已!」「小小轩已经够乖、够优秀了!」,直到轩爸看到小轩对待同学的态度,才觉得不设法导正,恐怕为时将晚。父子单车环岛旅行中,小轩遇到困难,执意要妈妈他带回家,不顺他的意时,竟粗鲁的把手机甩到妈妈身上,还回敬一句:「甩坏就坏吧!反正,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轩妈也才惊觉事态严重,开始愿意配合轩爸改变孩子。
其实,孩子的骄傲蛮横、不可一世的态度,仍算是良性的偏差行为,即使父母不管,将来仍会有人代管,因为社会上多得是逮着机会就想修理一下「骄傲者」的人。小轩嫌洗碗打工时薪一百元太少时,盼盼的一句「你以为钱那么好赚吗?」轩爸建议从薪水里扣除打破的碗盘钱时,小轩用力踢轩爸一脚,并说「一小时才一百元,再扣就没钱啦!」盼盼一句「不然,你以为不用负责吗?」让轩轩无言以对……社会上如盼盼者多不胜数,孩子最终都会得到教训。
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有绝对的影响力。以打骂、命令、威胁、教训、责备、嘲笑、揭穿、同情、质询、欺骗的方式管教孩子,孩子的自我评价势必低落,并可能对周遭怀有敌意,因而衍生出校园霸凌或严重破坏事件等。但是小轩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纵使有些表现不恰当,还是不失赤子心。他抱怨蹲在路边洗碗很没面子;抱怨每天搭帐棚、睡学校、吃三明治很委屈。在地图上苦搜不到回家的路时,大喊:「周老大,我恨你!」,却在轩爸连车带人掉下大雨中的桥基时,急得大叫「周老大,我说恨你不是真的!你不要当真,不要丢下我!」当阿海带领大家一起去清理水灾后的现场时,轩轩一句「周老大,我们也去帮忙好吗?」又随即改口说「不行,周老大现在是伤兵,我去就好了。」亲密的父子情感流露无遗。
看完此书,我一直觉得作者陈三义笔下的轩爸真不愧是「孩子的心理谘商师」他一路上不厌其烦的「以身作则」开导孩子,让孩子体会生活的甘苦、人的基本品德,及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在旅途中还让轩轩遇到贵人如陈小姐、盼盼祖孙、西瓜农及阿海兄,让轩轩学到了深刻的感恩和体贴。
如果您的孩子像小轩那样自命不凡、表现高傲,这本书的教育非常值得您参考;如果您就像小轩一样每科都100分,却得不到好人缘,这本书或许可以告诉你原因,让你思考该怎么改变自己;如果你的周遭有个像小轩这样的孩子,这本书或许可以让你知道100分的人也可能有弱点,也或许你愿意像盼盼一样,给他机会认清自己。
有个校长曾经语重心长的对一位年轻老师说:考10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因为他将来可能是科学家;考8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因为将来他可能是你的同事;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你要对他好,因为将来他可能会捐款给学校;考试作弊的学生你也要对他好,因为将来他可能是个政治人物;中途退学的同学,你也要对他好,因为他将来可能会是比尔盖茨或贾伯斯。是的,我们应该相信爱的存在,对每个人都尽可能的好,因为爱会把一切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谁是100分男孩?──父子单车环岛记》,在作者陈三义先生的笔下,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和画面,非常值得父母和孩子参考,我很乐意为这本书写导读。
作者序
写作缘起
学校里,有个真实故事是这样的──
风灾过后,土地千疮百孔,许多人的家没了、学校没了、赖以维生的田园没了……一位小小「资优生」在週记中非常「理所当然」的写道:「为什么他们要一直住在那里?常有水灾、不好的地方就要赶快搬家啊!」
老师相当讶异功课表现一向优异、总是名列前茅的男孩,在看待别人的恐惧、困阨与无奈时,竟是如此一副「不以为然」的态度?因此,慎重万千的评註「点醒」男孩:无论任何事,都要记得设身处的为他人想一想。有些你可能从来都不需要面对的事,别人却必须费尽心力去争取,譬如──保护自己的「家」。
然而,下一篇週记中,这次男孩只写了三句话:「该想的不是我吧?该想的是那些人,我又不住在那里。」
话说千百年前,不也有位养尊处优的晋惠帝,在听闻路上有无米裹腹的人民沦为「饿殍」时,也留下这么一句「千古名言」──何不食肉糜?
没米可吃啊?那为什么不吃肉羹粥呢!……
物质文明快速推进、少子化的冲击、考试分数几乎占据了孩子们生活中的一切。只要负责照顾好课业,其他都有父母在前面「挺」着、「扛」着。
周诗轩,小轩,就是一位如此「典型」的资优男孩。他很努力、很用功,对于功课,很少让自己马失前蹄、丢失任何不该丢失的分数。他是同学心目中的偶像,也是学校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因为他「科科100分」!
他很聪明也很活泼,习惯享受「掌声」,却很计较教室的整洁工作。身为「班长」的他,只负责「安排」,从不「参与」。因为他的时间是用来念书、背课文,不是用来做这些洒扫庭除的事。
他更是父母心中的「乖宝贝」。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天晨起只要负责背上书包、穿戴上前一天晚上妈妈为他准备妥当、折叠整齐,摆在床头的制服;每天上学,书包有妈妈帮忙携着、背着;每天中午,只要乖乖坐在教室里,一份热腾腾、香喷喷的饭盒,铁定会准时无误的送到他面前;至于每天上下学,他更是从不用担心迟到,也不用担心放学下大雨、雨衣却忘了带。因为,一直有爸爸当他的「专属司机」。
然而,这么做到底是「爱」小轩?还是「剥夺」了小轩的成长呢?
爸爸,开始担心了。因为,除了考卷上,「周诗轩」名字旁边那100分的醒目数字之外,他看不到小轩的慈悲心怀、同理心、以及处理生活琐事的能力。
最常听见小乐挂在嘴边的发语词,便是:「妈──帮我──」;「爸──你来一下啦──」
有一天,小轩看着电视新闻,新闻正赞扬报导着一对父子成功完成单车环岛的动人情事。看着新闻画面的小轩,只是耸了耸肩、带着嗤之以鼻的态度说:「骑骑脚踏车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
「哦?那如果是你,你行吗?」一旁的爸爸借机问道。
「废话,别忘了我周诗轩可是三岁就学会骑脚踏车了,不带辅助轮那种的哦。」
爸爸微微一笑,心中有个「想法」犹如春芽一般,探出土泥。
于是,故事开始了……
这是一段关于小轩初次走下父母捧护的「手掌心」,凡事都得自己来、体会生活、体验生命的故事。
为避免叙述架构流于说教,我以父子单车环岛这件事,作为认识世界的触媒。其中穿插有趣、有特色的风土民情,并在人我交流互动,以及路程上无法逆料的各式「插曲」间,送给主角「周诗轩」更深刻的成长与反思机会。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颇具巧思,作者将环岛的路线与父子关系的转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每一段路程的描写,都对应着父子二人内心的一次成长与蜕变。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台湾不同地区的风貌描写,从繁华的都市到宁静的乡村,从陡峭的山路到蜿蜒的海岸线,每一个地方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书中对于台湾历史文化的融入,也使得故事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作者通过父子二人的环岛之旅,向我们展示了台湾的多元文化和丰富历史。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旅行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亲情、关于成长、关于文化认同的作品。读完之后,我不仅感受到了台湾的美丽,也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更对台湾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让我明白,旅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欣赏风景,更在于感受文化,体验生活,以及与家人一起创造美好的回忆。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相当独特,作者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将回忆、对话、以及旅途中的见闻穿插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节奏感。一开始,我有些不适应,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这种叙事方式所吸引。它就像一幅拼图,每一块碎片都承载着一段记忆,一段情感,而只有将它们拼凑在一起,才能看到完整的画面。书中对于人物心理的描写非常细腻,作者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并将它们用文字表达出来。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儿子内心世界的刻画,他从最初的叛逆、迷茫,到后来的逐渐成长、释怀,这个过程非常真实,也非常感人。这本书也让我对台湾的地理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些高山、大海、河流、田野,都成为了故事的背景,也成为了父子二人心灵交流的场所。作者用镜头般的视角,记录下台湾的美丽与哀愁,也记录下父子二人之间的点点滴滴。读完这本书,我仿佛也跟随他们一起完成了这场环岛之旅,感受到了台湾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评分读完这本书,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涤。作者细腻的笔触,将父子之间那种深沉而又微妙的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故事并非惊天动地,而是围绕着一次单车环岛的旅程展开,但正是这份平淡,才更显珍贵。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台湾各地风土人情的描写,那些路边的小吃、淳朴的居民、以及一路上遇到的各种挑战,都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书中父亲的角色塑造尤其成功,他不再是传统观念中严厉的父亲形象,而是一个愿意放下身段,与儿子共同成长、共同面对困难的伙伴。他默默地付出,用行动去表达对儿子的爱,这种爱不张扬,却温暖人心。读到后来,我甚至开始反思自己与父亲之间的关系,是否也应该抽出时间,去陪伴他们,去了解他们的想法。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旅行的记录,更是一部关于亲情、关于成长、关于寻找自我的作品。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旅程,不仅仅在于到达目的地,更在于沿途的风景和陪伴你的人。看完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也踏上了一段属于自己的旅程。
评分这本书读起来,就像在听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一段尘封的往事。作者的文笔朴实无华,却充满了真情实感。他没有刻意地去煽情,而是用平淡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关于成长的故事。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细节的描写,那些路边的风景、路人的表情、以及父子二人的对话,都栩栩如生,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发生。书中父亲的形象,让我感到非常亲切。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也有缺点,但他却用自己的方式,去爱着自己的儿子。他愿意倾听儿子的心声,尊重儿子的选择,并给予他足够的空间去成长。这种父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也是令人感动的。这本书也让我反思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我是否也应该抽出时间,去陪伴他们,去了解他们的想法。读完这本书,我感到内心充满了温暖,也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吸引了我,简洁而富有诗意,让人忍不住想要翻开它一探究竟。然而,真正读完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语言流畅自然,富有感染力。他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将平凡的场景描写得生动有趣,将抽象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书中对于台湾本土文化的描写,也让我受益匪浅。那些传统的节日、习俗、以及美食,都让我对台湾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台湾人精神风貌的刻画,他们热情好客、勤劳善良、乐观向上,这些品质都深深地感染着我。这本书也让我思考了人生的意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挑战,如何珍惜亲情,如何寻找自我。作者通过父子二人的环岛之旅,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向我们传递了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读完这本书,我感到内心充满了希望,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