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所记的是当时各国的重要史事,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内容广博,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左传》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着作。
作者简介
孙铁刚
台大历史系学士、硕士、博士。
现任:政大历史系教授。
着作:《古代的士和侠》等书。
出版的话
时报文化出版的《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已经陪大家走过三十多个年头。无论是早期的红底烫金精装「典藏版」,还是50开大的「袖珍版」口袋书,或是25开的平装「普及版」,都深得各层级读者的喜爱,多年来不断再版、复印、流传。宝库里的典籍,也在时代的巨变洪流之中,擎着明灯,屹立不摇,引领莘莘学子走进经典殿堂。
这套经典宝库能够诞生,必须感谢许多幕后英雄。尤其是推手之一的高信疆先生,他秉持为中华文化传承,为古代经典赋予新时代精神的使命,邀请五、六十位专家学者共同完成这套鉅作。二○○九年,高先生不幸辞世,今日重读他的论述,仍让人深深感受到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以及他殷殷切切,不殚编务繁琐而规划的宏伟蓝图。他特别强调:
中国文化的基调,是倾向于人间的;是关心人生,参与人生,反映人生的。我们的圣贤才智,历代着述,大多围绕着一个主题:治乱兴废与世道人心。无论是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各家的传经事业,韩柳欧苏的道德文章,程朱陆王的心性义理;无论是贵族屈原的忧患独叹,樵夫惠能的顿悟众生;无论是先民传唱的诗歌、戏曲,村里讲谈的平话、小说……等等种种,随时都洋溢着那样强烈的平民性格、乡土芬芳,以及它那无所不备的人伦大爱;一种对平凡事物的尊敬,对社会家国的情怀,对苍生万有的期待,激盪交融,相互辉耀,缤纷灿烂的造成了中国。平易近人、博大久远的中国。
可是,生为这一个文化传承者的现代中国人,对于这样一个亲民爱人、胸怀天下的文明,这样一个塑造了我们、呵护了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母体,可有多少认识?多少理解?又有多少接触的机会,把握的可能呢?
参与这套书的编撰者多达五、六十位专家学者,大家当年都是满怀理想与抱负的有志之士,他们努力将经典活泼化、趣味化、生活化、平民化,为的就是让更多的青年能够了解缤纷灿烂的中国文化。过去三十多年的岁月里,大多数的参与者都还在文化界或学术领域发光发热,许多学者更是当今独当一面的俊彦。
三十年后,《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也进入数位化的时代。我们重新扫描原着,针对时代需求与读者喜好进行大幅度修订与编排。在张水金先生的协助之下,我们就原来的六十多册书种,精挑出最具代表性的四十种,并增编《大学中庸》和《易经》,使宝库的体系更加完整。这四十二种经典涵盖经史子集,并以文学与经史两大类别和朝代为经纬编缀而成,进一步贯穿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在出版顺序上,首先推出文学类的典籍,依序有诗词、奇幻、小说、传奇、戏曲等。这类文学作品相对简单,有趣易读,适合做为一般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的入门书;接着推出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史书、佛学等等,引导读者进入经典殿堂。
在体例上也力求统整,尤其针对诗词类做全新的整编。古诗词里有许多古代用语,需用现代语言翻译,我们特别将原诗词和语译排列成上下栏,便于迅速掌握全诗的意旨;并在生难字词旁边加上国语注音,让读者在朗读中体会古诗词之美。目前全世界风行华语学习,为了让经典宝库跃上国际舞台,我们更在国语注音下面加入汉语拼音,希望有华语处,就有经典宝库的踪影。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从一个构想开始,已然开花、结果。在传承的同时,我们也顺应时代潮流做了修订与创新,让现代与传统永远相互辉映。
时报出版编辑部
说实话,我当初选择《左传:诸侯争盟记》是因为它的书名听起来很有气势,但真的开始读,才发现它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不仅仅是记录事件,更像是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个历史现场。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不同国家之间那种既是竞争又是合作的微妙关系,每一次的“争盟”都充满了戏剧性。作者非常擅长刻画人物的性格,我看到了鲁国的隐忍,看到了郑国的灵活,看到了卫国的动荡。每一个诸侯国都仿佛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它们在历史的舞台上,为了生存与发展,不断地寻求新的盟友,对抗新的敌人。我尤其被书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所吸引,它不是那种血腥暴力的堆砌,而是将战争的策略、士卒的士气、甚至天气的影响都考虑在内,让整个战斗过程变得真实可信。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在观看一场宏大的历史话剧,每一幕都充满了张力与看点。
评分这本《左传:诸侯争盟记》简直让我如痴如醉!我本来对古代史料的阅读有些畏惧,总觉得枯燥乏味,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通过生动的人物对话、细腻的心理刻画,将那些遥远的年代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眼前。我仿佛看到了那些身披战甲的将军们运筹帷幄,也听到了他们在沙场上慷慨激昂的誓言。书中对于诸侯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尤其是合纵连横的政治博弈,描写得鞭辟入里,让我深刻理解了春秋时期那种风云变幻、波诡云谲的时代特征。每一次联盟的达成,每一次背叛的发生,都牵动着我的心弦。作者的笔触时而如疾风骤雨,展现出战争的残酷与激烈;时而又如涓涓细流,描绘出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情感的纠葛。我常常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与他们一同经历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理解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评分这本《左传:诸侯争盟记》给我的阅读体验是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我过去对历史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教科书上的概括性描述,但这本书不一样,它就像一部精良的史诗级纪录片,将文字转化为影像,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各国政治格局的细致梳理,从楚国的崛起,到晋国的衰落,再到齐国的谋略,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命运轨迹,而这些轨迹又相互交织,形成了当时整个东亚大陆的政治版图。书中对“盟约”的探讨,更是让我耳目一新。盟约的签订并非简单的协议,其中包含了复杂的利益交换、政治考量,甚至是个人情感的博弈。我看到了各国君主为了国家利益,如何运用智慧与手腕,如何在诚信与背叛之间游走。这种对历史细节的深入挖掘,让我对当时的政治运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仿佛变身成为一名幕后观察者,洞悉着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忽略的细微之处,感受着那个时代决策者的压力与无奈。
评分《左传:诸侯争盟记》这本书,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厚重”。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是一本关于政治智慧、战略眼光以及人性洞察的百科全书。我非常欣赏作者对于当时社会伦理、文化风貌的描绘,这些细节让整个历史场景变得更加丰满。书中对于“礼”与“义”在国家关系中的作用,也有着深刻的探讨。我看到了许多君主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努力去遵循当时的道德规范,而另一些君主则为了权力,不惜打破一切规则。这种道德与利益的冲突,在书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反复思考当时的决策者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最终做出的选择。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并非偶然,而是由无数个个体选择汇聚而成的必然。它教会我如何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历史的脉络,以及那些看似遥远的过去,如何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今天的世界。
评分这本《左传:诸侯争盟记》绝对是我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读过的最令人振奋的读物之一。它以一种极其引人入胜的方式,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呈现在我面前。我被书中对各国联盟与冲突的详细描写深深吸引,仿佛亲眼目睹了那些历史性的时刻。作者的叙事逻辑清晰,但又充满了细节,让我能够清楚地理解每一个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外交辞令、谋略策略的刻画,那些言辞犀利、步步为营的对话,展现了当时政治家们的智慧与胆识。这本书让我对“合纵”与“连横”这两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枯燥的政治术语,而是充满了生命力的历史实践。我仿佛置身于那些诸侯的朝堂之上,聆听他们的辩论,感受他们的决策。每一次的联盟,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一次的背叛,都带来了巨大的震动。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有了更深刻的敬畏,也让我对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