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国文课不再枯燥、艰涩。
让你轻松阅读、迅速累积国学基础
让我们一起展开这幅瑰丽的历史画卷,徜徉在历史的长河里
《资治通鑑》是北宋着名史学家司马光(1019年—1086年)历时19年,主持编撰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时代至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书中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纲举目张,时索事叙。为了做到叙述详备,司马光等人在编纂此书时,会在每一事件中留下一段空白,以随时补充资料,即司马光所谓「宁失于繁,毋失于略」,然后再考证异同,删除繁冗。因此,此书清晰地记述了历史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事件发生的环境,使读者能够轻易地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而无突兀之感。
司马光等人完成此书后,将其上呈神宗皇帝。神宗皇帝御览后,给予高度评价,称「有鑑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此书定名为「资治通鑑」,并且神宗皇帝亲自为此书作序,使其在后来新党对旧党的打击迫害中得以保全。
司马光以为统治者提供借鑑为出发点,希望统治者能够以前世的兴衰鑑,考证当今为政得失。然而此书的功效绝非仅止于此,甚至可以帮助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宋末元初的学者胡三省就评价此书说:
「为人君而不知《通鑑》,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鑑》,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鑑》,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资治通鑑》一书是司马光等人于17本正史以及野史、谱录、别集、碑志等三百多种杂史中,辨别异同,存是去非,撰成此书,因此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在我国史学界佔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礼乐、历数、天文、地理和历史人物评价,博大精深,详略得当,有「体例严谨,脉络清晰,网罗宏大,体大思精,史料充实,考证稽详,叙事详明,繁简得宜」的美誉。
也正是因为《资治通鑑》体大思精,导致今天的读者不可骤然全得,只当「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在这巨大的精神财富面前,读者只能像在河边饮水的鼹鼠,各取所需,各充其量。《资治通鑑故事导读》的出现,就是希望成为读者「饮水」的一个工具,帮助读者更方便地「饮水」。
因为体例的限制,原着在叙述历史事件时,不可避免地将同一事件分散地列在不同的时间下,使得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散开来。
《资治通鑑故事导读》为了聚拢线索,将原本每个在原着中分散的故事或人物串连起来,并加入一些相关知识介绍,以期成为读者进行阅读的有效工具。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唐太宗李世民也说过:「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读者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可能为其中某个故事哈哈大笑,也为其中某个人物的悲惨遭遇默默垂泪,但是当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希望读者们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现在,让我们一起展开这幅瑰丽的历史画卷,徜徉在历史的长河里吧!
典藏中国系列图书让你在轻松中阅读古文,在不知不觉提升了国学的能力。
达到对过去悠悠历史不陌生:对茫茫未来走向有定见。
作者简介
姜波
山东齐鲁人士,中文研究所硕士毕业。曾任教职、文学讲评人、文化复兴学会召集人。现任文化公司出版总监。咬笔桿是他闲暇时最大的乐趣。酽茶一杯、香菸一支在嬝嬝清烟与茶香之中悠然自得。现出版有《传习录》白话本、《史记》故事导读、《资治通鑑故事导读》故事导读、生死讲座——与智者一起聊生死……等专着。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系统了解中国古代史的书,市面上有很多介绍历史的书籍,但大多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娱乐化。《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既有《资治通鉴》严谨的历史依据,又具备了故事的趣味性。作者没有直接引用原文,而是用流畅的语言将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并且辅以精彩的点评和分析。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历史人物评价的客观性,没有一味地褒扬或贬低,而是试图展现他们多面的性格和复杂的动机。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军事策略有了更深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对历史发展规律产生了一定的思考。它让我明白,历史的进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充满了偶然与必然,充满了个人的选择与时代的洪流。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长者,用智慧和经验,引导着我去认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评分对于一个对中国古代史既好奇又感到些许畏惧的普通读者而言,《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起点。我一直觉得,《资治通鉴》太过庞杂,内容又相对严肃,很难有精力去完整阅读。但这本书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它精选了那些最关键、最精彩的历史片段,并且用现代人的语言进行了生动的解读。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剖析,比如曹操的雄才大略却又疑心重重,刘备的仁义之名背后隐藏的政治智慧。这些细节让历史人物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个体。通过这些故事,我不仅理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思考在那个特定历史背景下,这些人物为何会做出那样的选择。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很好,不会让人感到疲惫,反而越读越想继续下去,仿佛在追一部精彩绝伦的连续剧。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的连贯性,明白每一个时代的兴衰都并非偶然,而是无数个巧合与必然交织的结果。
评分我一直认为,历史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理解历史的规律和人文精神。《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堆砌史料,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军事、社会各个层面的演变。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关键转折点的分析,比如三国鼎立的形成,隋唐盛世的开端,以及五代十国的混乱。作者不仅仅是讲述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尝试解释为什么会发生,以及这些事件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导读”的性质,让我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去审视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的智慧,也让我对当下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些古人的决策和经验,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评分坦白说,在接触《资治通鉴故事导读》之前,我对历史的兴趣并不算浓厚,总觉得历史书要么过于枯燥,要么就是充斥着各种复杂的派系斗争,难以理解。然而,这本书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我通往历史殿堂的道路。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能够从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捕捉到那些微小的、动人的细节,让历史人物的情感和思想跃然纸上。例如,读到某个君王面对臣子进谏时的犹豫不决,或者某个将领在生死关头的抉择,我都会深受触动。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记录,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这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能够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资治通鉴》的精髓呈现出来,让原本遥不可及的经典,变得触手可及。它不是简单的摘抄,而是经过深入理解和再创作,让读者能够真正地“读懂”历史。
评分初次翻开《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我以为会是一本艰涩难懂的历史著作,没想到它却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将波澜壮阔的中国古代史娓娓道来。书中选取了那些最能体现历史脉络、人物命运和制度变迁的精彩故事,没有枯燥的年表和繁复的考据,而是以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将司马光先生宏大的史诗巨著,化作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读到那些帝王将相的权谋斗争,百姓的悲欢离合,以及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经历了那个跌宕起伏的年代。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让我对历史人物不再是简单的脸谱化认知,而是看到了他们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的人性挣扎。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激发读者深入了解《资治通鉴》原著的兴趣,同时又能在不阅读原著的情况下,对中国古代史有一个清晰且深刻的认识。它像是开启历史大门的钥匙,让我们得以一窥那浩瀚的历史星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