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發行明信片,至今已有百多年的曆史。明信片除作為一種傳遞消息的工具外,本身亦兼具極高的欣賞價值及紀錄曆史的功能。隨著大眾對文化和曆史的興趣日益濃厚,明信片已成為不少收藏者蒐集的重點對象。可是,由於早期香港曆史明信片大多已郵寄海外,要搜集殊不容易。
本畫冊的幾位編者均為香港曆史明信片的收藏傢。他們從大量的藏品中,精選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共一百五十多幀香港曆史明信片成書齣版,以饗讀者,實為一件難得的好事。編者對書的內容悉心安排,所述文字經嚴謹的考證,使圖文相映,渾然一體,簡要而生動地紀錄瞭近半個世紀香港外貌與社會的變遷,是不可多得的既具欣賞價值,又具參考價值的畫冊。
作者簡介
唐卓敏
公立醫院核療主管,香港收藏傢協會主席。著有《香港曆史明信片精選》(閤編)及《香港日佔時期》(閤編)。
佟寶銘
明信片、舊照片和郵票收藏傢,曾在香港兩傢博物館任職考古工作七年之久。
著有:
《香港曆史明信片精選》(閤編)
《香港明信片精選1940’s–1970’s》(閤編)
《九龍街道百年》(閤編)。
張順光
顧問公司工料測量師,香港收藏傢協會副主席、中國郵學會及香港郵學會會員。
著有:
《香港曆史明信片精選》(閤編)
《香港明信片精選1940’s–1970’s》(閤編)
《香港電車》等。
巫羽階
現職食環署清潔部門,香港收藏傢協會會員。著有:《香港曆史明信片精選》(閤編)。
序言006
第一章 成長之旅
港島中樞024
中環以西040
中環以東048
太平山上056
維多利亞港062
九龍半島068
第二章 昔日風情
衣食住行082
各行各業094
文娛消遣102
信仰習俗116
婦孺生活122
附錄 圖畫明信片齣版商名單133
地方及建築物索引134
《香港明信片(1890’s-1940’s)》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圖冊,不如說是一份沉甸甸的懷舊情書。它以一種極其細膩和動人的方式,為我們勾勒齣瞭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香港。書中那些精美的明信片,就像時間的膠囊,將百年前的城市風貌、人文氣息原封不動地傳遞過來。我特彆驚喜地發現瞭一些關於早期殖民地時期生活的場景,例如那些穿著西式服裝的紳士淑女,以及當時特有的交通工具,如電車和人力車,它們在畫麵中鮮活地躍動,讓人不禁感嘆時代的變遷。更讓我著迷的是,書中穿插瞭一些關於明信片背後故事的簡要介紹,這些零星的文字,為冰冷的圖像注入瞭人性的溫度,讓我開始思考每一張明信片的主人,他們是誰?他們為何寄齣這張卡片?這張卡片又承載瞭怎樣的情感和信息?這種“圖文並茂”的呈現方式,使得閱讀體驗更加立體和深刻。這本書不僅僅是給曆史愛好者看的,更是給所有熱愛香港、對生活有細緻觀察的人們準備的。它讓我重新審視瞭這座城市的根源,也激發瞭我對那些被遺忘的曆史片段的探索欲望。
评分這是一本真正的視覺寶藏!當我翻開《香港明信片(1890’s-1940’s)》的那一刻,仿佛穿越瞭時空,置身於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那些泛黃的明信片,每一張都承載著一段故事,喚醒瞭我對香港的無限遐想。從維多利亞港的繁忙商船,到九龍寨城的舊日模樣,再到那些如今已消失在曆史長河中的街巷建築,每一處細節都捕捉得淋灕盡緻。印刷質量非常齣色,色彩雖然隨著時間褪去,卻賦予瞭照片一種獨特的韻味,仿佛能聽到舊日街頭的喧囂,聞到海港的鹹濕氣息。作者的選材獨具匠心,不僅僅是風景的呈現,更通過這些明信片,展現瞭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他們的衣著、他們的交通方式、他們的娛樂,甚至是那些印在卡片上的簡短問候,都透露著那個時代的溫度。我尤其喜歡那些描繪節日慶典的明信片,濃濃的年味撲麵而來,讓人感受到那個時代香港居民的淳樸與熱情。這本書讓我對香港的曆史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僅僅是一堆曆史影像的集閤,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這座城市的靈魂。
评分這本《香港明信片(1890’s-1940’s)》無疑是我近期閱讀過的最令人心曠神怡的書籍之一。它以一種獨特而富有魅力的方式,將我們帶迴瞭一個遙遠的時代。書中呈現的每一張明信片,都仿佛是一首無聲的詩,一種凝固的鏇律。從那些描繪宏偉維多利亞式建築的明信片,到記錄瞭當時人們日常生活的片段,比如穿著傳統服飾的人物,以及那些如今已成為曆史遺跡的街景,都極具感染力。我非常欣賞作者在編排上的巧思,將不同主題的明信片巧妙地組閤在一起,形成瞭一個連貫而引人入勝的敘事。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對著一張明信片齣神,想象著當時的生活是怎樣的,那些畫麵中的人物是否還健在,他們的故事又將如何延續。書中的文字部分,雖然篇幅不多,卻字字珠璣,為我們提供瞭必要的背景信息,讓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這些圖像所代錶的意義。這不僅僅是一本圖集,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一次與曆史的深情對話。
评分《香港明信片(1890’s-1940’s)》是一本非常值得反復品味的著作。它不是那種讀一遍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像一本老照片集,每一次翻閱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感悟。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麵,比如孩子們在街邊玩耍的場景,或者是海邊晾曬漁網的漁民,這些樸實而動人的瞬間,讓我感受到瞭那個時代香港人民的淳樸與韌性。書中的明信片,不僅記錄瞭城市的麵貌,更摺射齣瞭時代的變遷,從早期的殖民地風貌,到二戰前的繁榮景象,再到戰爭陰影下的寜靜,仿佛一幅幅生動的曆史畫捲在我眼前徐徐展開。印刷質量堪稱一流,即便是最細微的細節,也清晰可見,仿佛能觸摸到卡片的紋理。我特彆留意瞭那些明信片上的文字,雖然大多數是簡短的問候,但字裏行間流露的情感,卻穿越瞭時空,觸動人心。這本書讓我對香港這座城市的曆史有瞭更具象、更立體的認識,它不僅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文化和情感的積澱。
评分我不得不說,《香港明信片(1890’s-1940’s)》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知識的寶庫。當我拿到這本書時,首先被其裝幀的考究所吸引,厚實的紙張,精美的印刷,都彰顯著齣版方的用心。翻開書頁,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曆史畫廊,每一張明信片都像一扇窗,讓我窺探到那個年代的香港。書中描繪的場景之豐富,令人目不暇接:有巍峨的摩天大樓初露雛形,有熱鬧非凡的街頭市集,有寜靜優美的郊外風光,更有充滿異域風情的文化融閤。我尤其對書中那些細節的捕捉感到驚嘆,例如建築物的雕花、商店的招牌、甚至人物臉上微妙的錶情,都清晰可見,栩栩如生。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其圖像資料的珍貴,更在於它所蘊含的深厚的曆史文化信息。每張明信片都不僅僅是一個靜態的畫麵,它背後可能是一個時代的變遷,一個社會的發展,或者一個傢族的記憶。這本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瞭“細節決定一切”這句話的真諦,它讓我對香港的曆史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更加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