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拉汉永恆的投资智慧

葛拉汉永恆的投资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Joe Carlen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巴菲特:「只要读过他的书,没有人会沦为穷人。」

  他的投资哲学无惧多次经济衰退,八十余年来持续指引着股神巴菲特、全球投资之父坦伯顿、指数型基金教父伯格等金融大师。

  在他之前,华尔街充斥着投机与贪婪之风,没人知晓何谓真正的投资,唯有他把投资视为事业经营,认为股票市场是非理性的,要当勇敢的反向投资者……。

  他是证券分析、价值投资之父──班杰明.葛拉汉。

  作者乔.卡兰深入研究葛拉汉本身着作,并访问葛拉汉的子女、朋友、合伙人(包括华伦.巴菲特在内),据以一窥这位传奇人物的迷人风采及其不朽的投资策略;探讨葛拉汉如何运用他的中心思想,奠定令人叹为观止的个人事业成就,以及其如何对古往今来的投资巨擘,造成深远的影响力。

  本书以人性化的笔触,刻划出二十世纪传奇投资大师历久不衰的投资智慧,是所有投资人、商学院师生、证券从业人员,以及渴望深入了解「价值投资」者必读的世纪经典,更是长线赢家一致推荐的经典投资术,经济震盪时,大捡低价绩优股的最佳获利法则。

作者简介

乔.卡兰Joe Carlen 

  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商业管理及卡内基美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系统管理双硕士。

  策略顾问公司「市场先探公司」(Know Thy Market, LLC)共同创办人暨首席市场分析师;商业类传记《从救生员到防晒大王》(From Lifeguard to Sun King)的共同作者(与「香蕉船公司」〔Banana Boat〕创办人罗勃特.贝尔〔Robert Bell〕合着),为《华尔街日报》企管类畅销书。

译者简介

黄怡芳

  国立台湾大学图书资讯系毕业,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企业管理硕士(MBA),主修市场行销学,曾任职于外商科技及资产管理公司,目前专职从事翻译与行销专案工作。译作包括《2秒优势力》《但愿我18岁就懂的成功学》《总裁座上宾》、《9堂课,做自己的财务顾问》等书。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穷途末路
传统的犹太家庭∕卓越智能的优势∕悲惨事件接踵而来∕穷困日子下悟出的金钱观

第二章 寻找安全边际:投资成功的基石
投资与投机∕计算安全边际∕内含价值∕择时进场及安全边际∕安全边际及债券挑选∕保障本金的安全∕股价大幅上涨的获利潜力

第三章 跳级资优生的背后
求知慾永无止尽∕惊人的文学造诣∕宗教信仰显示其独立精神∕获益匪浅的高中生活∕在世界顶尖大学接受磨练

第四章 数字胜于雄辩
计量分析与质化分析∕独立的计量分析∕葛拉汉的量化股票筛选指标∕防御型投资人的筛选指标∕进取型投资人的筛选指标∕葛拉汉的基础量化债券筛选指标∕债券的最低覆盖率∕线上筛选工具∕分散风险及防御型投资人∕先筛选,再研究∕当数字会说谎

第五章 寻根探源:证券分析之父
经济压力导致放弃学术研究∕初入华尔街∕独树一格的选股方法∕开始涉及套利和避险交易∕巨大挫败得到的教训∕开始新事业

第六章 孤注一掷:把投资视为事业经营
价格与价值的分流∕价值与波动性∕股东=企业拥有者∕分散风险及企业主心态∕个案探讨: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先筛选,再买进∕从投资人变成业主

第七章 从云端神驰到谷底恐慌
昙花一现的葛拉哈里∕班杰明.葛拉汉联合帐户∕投资「北方油管公司」的大获全胜∕金融大亨助其一臂之力∕每况愈下的家庭气氛∕当经济大萧条来临∕沉潜时的领悟

第八章 愚昧的「市场先生」
择时能力无用论∕不理会市场杂音∕市场先生:主人还是仆人?∕勇敢的反向投资者∕最后微笑的人∕市场医生

第九章 崭新的开始
勇于赔偿投资者的损失∕为总体经济问题贡献心力∕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第一次离异∕第二次离异∕第三次婚姻

第十章 凯因斯、海耶克与葛拉汉
货币先生∕为瘫痪的货币制度献策∕商品储备的历史基础∕魔鬼里的细节:商品储备货币机制∕商品储存与全球稳定∕二十世纪的经济巨人∕商品储备货币机制:一个过于前卫的构想?

第十一章 来自奥玛哈的青年学子
将「价值」带给社会大众:智慧型投资人∕来自核心地带的价值投资学派传∕「我的顶尖名师」∕好日子又回来了吗?∕任性的孩子∕时代的终结

第十二章 价值投资门徒
嫡系门徒∕其他的嫡系门徒∕其他的顶尖价值投资者∕葛拉汉学说全球化

第十三章 比小说更奇特的跌宕人生
黄金之州的黄金年代∕谜样的女子∕家变风暴

第十四章 金钱道德观
投资人的正义使者∕葛拉汉的公民意识∕大慈善家∕蒙尘的圣人

第十五章 灿烂如新的投资哲学
「或许,是时候送我走了」∕市场先生的召唤∕葛拉汉门徒现身∕散发慈晖的文艺复兴人∕九局下半的再见全垒打∕永恆的目光∕真正的智者∕坚持逆向思考到最后∕宁静辞世∕复利效应:如雪球般愈滚愈大的影响力

图书序言

葛拉汉在《智慧型股票投资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的最后一章写道:「投资最高境界的智慧,就是将它视为事业经营。」巴菲特形容这句铿锵有力的嘉言语录,是「关于投资最重要的一句座右铭。」事实上,这句话隐含了葛拉汉、巴菲特、孟格、鲁安、许罗斯、布兰帝、卡恩,以及其他名人借以致富的投资选股架构。除了安全边际和「市场先生」,这个概念是康宁汉所谓「葛拉汉的基本观念是价格与价值为两回事」的另一个重要层面。

当几乎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是根据短线股价上涨或下跌的预测而做出投资决策时,葛拉汉是以一个潜在买方的心态,去检视股票背后所代表公司的整个经营情形。从这个角度,葛拉汉关心的是股票发行公司在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反映出来的「价值」。只有在确定该股票的价值后,他才会去看目前的股价,决定採取什么行动(即买进、卖出或继续持有)是最有利的作法。假设,当葛拉汉认为以那个价格买下整个企业合理时,他才会考虑以有利的价格买进一些持股来拥有部分经营权。同样地,准备卖出股票时,决策的重点就在整个企业的价值相对于目前的市价。

就在葛拉汉首度将此观念应用在自己的投资至少九十年后,这种企业经营的典范仍持续在定义价值投资法。就像道西这个年轻一代的价值投资人楷模告诉我的:对我来说,班杰明‧葛拉汉的核心思维,就是把股票视为企业经营的一部分,这么一来,你就能保持将注意力放在企业产生的现金及其资产负债表,而不是市场上其他投资人的意见。从葛拉汉的年代以来,这个观念的重要性至今从来没有改变。

换句话说,与其在看A公司股票时,只因为有人认为这档股票下个礼拜「可能会有动作」而犹豫是否要「买进一些持股」,葛拉汉认为比较好的作法,应该是去假设,如果你身为企业主,是否愿意把A公司整个买下来。这样的观点是非常有效的筛选机制,因为它强迫投资人更关注公司的损益表及资产负债表,而不是股价线图。此外,虽然考虑是否要买下默克(Merck,现在的市值是一千○一十三亿美元)、可口可乐(现在的市值是一千五百二十亿美元)、谷歌(现在的市值是一千八百八十四亿美元)这种大企业的全数股份,似乎是天马行空的想法,但它对于保守的投资人来说,实际上是无价的思考流程。以下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说明这个原则。

赖瑞是你认识的一个朋友,他拥有一家独立经营的汽车厂超过二十年。现在他想以四万美元的投资本金,把百分之十的股权卖给你。作为一个精明的生意人,在你将辛苦挣来的四万美元砸下去之前,绝对不想只听到赖瑞满怀信心地向你保证他的事业有多「出色」而已。你还会想详细了解这家车厂过去几年的获利情形(即损益表资讯),可能也会有兴趣知道他的资产价值以及公司目前有多少负债(即资产负债表资讯)。因此,即便你并不想买下赖瑞的整个车厂,但你有可能会从这个角度考虑。如果目前经济情况处于有利位置,你知道买进部分持股是值得考虑的。相反地,如果买下整个车厂很可能会赔钱,那么你会考虑下修买进的股份至百分之十。

面对可能要拿出四万美元投资赖瑞的汽车厂时,大部分的人可能会深入研究这种私人企业的过去获利及资金状况。但是,同样的这一群人,很多人会只因为一个电视节目三十秒广告的买进建议、朋友转寄的电子邮件(有时原始出处也是来自股票炒手),或最糟糕的只是「凭直觉」,就拿出一千美元这么大一笔钱去投资上市公司。不管是葛拉汉、巴菲特,或其他信奉价值投资法的百万富翁和亿万富豪,都不是靠这么薄弱的借口而投资致富的。

相反地,无论是购买一家公司百分之一的股份(就像巴菲特和孟格的波克夏公司,最近几十年就执行过好几次这类交易)或百分之百的股权,最重要的是,这些投资人视自己为企业经营者,并且以企业主的思维分析潜在的投资机会。就像史威格在二○○三年版本的《智慧型股票投资人》写道,一流的价值投资人「在心态上,他们买的永远是企业经营权,而不是股票。」接着他又提到:「不论是买进一家公司全数或小额股份,他们的态度都是一样的。」换句话说,真正的价值投资人,会透过同样完整的企业分析──大部分的人用来评估像赖瑞汽车厂这种私人企业投资案的仔细程度──审慎评估目前是否为买进部分默克持股的适当时机。当然,这就是为什么「多数人」的投资纪录,远远不如全心投入的价值投资人那样成功的主要理由。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