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不但對於人類的生活帶來諸多影響,也對於教育現場造成莫大的衝擊,特彆是教師的教學及輔導。「數位原生」是指1980年代後齣生的「網路世代」或「N世代」,習慣於同時存在、同時操作的多種科技與多重任務,其溝通與學習的方式,甚或價值觀與人際互動模式,都與按部就班、逐步學習科技操作的「數位移民」大不相同,自然也帶來莫大的挑戰。目前中小學學生都屬「數位原生」,但多數教師與教育行政人員仍屬「數位移民」,更甚者為排斥科技、拒絕學習的「數位難民」。究竟數位原生的認知與心理特質為何?他們慣於使用哪些新興科技?學習什麼?如何學習?教育人員如何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促進他們的學習?如何處理新科技帶來的倫理議題?這些都是亟需麵對與解決的問題。本書邀集國內教育科技領域的專傢,曆經兩年的籌畫與研究,提齣研議與可能,是國內第一本針對數位原生學習全方位觀點的教學指引。
作者簡介
主編∕高熏芳
現職: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係暨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學曆:美國密蘇裏大學課程與教學博士
經曆:淡江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淡江大學教育發展中心教育學程組組長.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係係主任.颱北市議會議員.颱北市政府教育局專員
專長領域:課程與教學設計.教育創新推廣.師資培育與人力發展
高熏芳
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暨教育科技學係教授
陳慶帆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係副教授
季振忠
淡江大學學習與教學中心遠距教學發展組研究助理
柯誌恩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教授兼學務長
黃盈傑
桃園縣鶯歌國小教師
黃一庭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研究生
李麗君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副教授
顧大維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係副教授
黃雅萍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係副教授
張瓊穗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係教授兼係主任
吳純萍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係助理教授
瀋俊毅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係副教授兼學習與教學中心遠距教學發展組組長
黃雅靖
淡江大學學習與教學中心計畫案專任助理
賴婷鈴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係助理教授
鄭宜佳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係副教授
陳劍涵
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第01章 科技發展與教育改革∕高熏芳
第一篇 數位原生的學習環境與學習特徵
第02章 數位原生的學習工具與學習環境∕陳慶帆、季振忠
第03章 數位原生圖像認知之探究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柯誌恩
第04章 數位原生的特徵及其學習動機∕李麗君
第05章 數位原生的學習特性與風格∕顧大維
第二篇 數位原生的教學策略與相關議題
第06章 提升數位原生綫上探索能力的教學策略∕黃雅萍、張瓊穗
第07章 提升數位原生代創意産齣能力的3C導嚮教學策略∕吳純萍
第08章 數位原生悅趣式學習的教學∕瀋俊毅
第09章 麵對數位原生的教師科技知能及素養∕賴婷鈴
第10章 數位原生的網路使用、數位素養、數位落差以及資訊超載∕鄭宜佳
第11章 數位公民素養的教與學∕陳劍涵
《數位原生的學習與教學》這個書名,立刻勾起瞭我這個教育工作者的好奇心。我深刻感受到,我們現在麵對的學生群體,他們的成長環境與我們過去有天壤之彆。他們是真正的“數位原生代”,從小就與各種數位産品為伍,信息獲取的方式、思考的模式,都可能與我們有所不同。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深入探討這個課題的絕佳機會。我非常期待它能深入剖析“數位原生代”的學習特質,例如他們的注意力模式、信息處理能力,以及他們對學習內容的期望。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指導我們如何在課堂上有效地融閤數位科技,設計齣更能吸引他們、激發他們學習熱情的課程。我設想書中會包含許多具體的教學案例,展示如何運用多媒體、互動式教學、閤作學習平颱等方式,打破傳統課堂的僵化模式。此外,我也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觸及到如何培養這些學生在數位時代的批判性思維、信息辨彆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我深信,這本書將為我提供寶貴的知識和實用的工具,讓我能夠更好地適應教育的變革,成為一個更稱職的“數位時代”的教育者。
评分最近我在找一些關於教育創新的資料,無意間看到瞭《數位原生的學習與教學》這本書。我一直覺得,現在的孩子跟我們那時候的學習方式差很多,他們從小就在網路上衝浪,接受各種訊息,這肯定會對他們的學習方式和習慣産生很大的影響。所以,這本書的書名就特彆吸引我,讓我很好奇它到底會怎麼闡述“數位原生代”的學習特點,以及在教學上要怎麼去適應這種改變。我猜書中應該會分享很多結閤數位科技的教學方法,例如怎麼利用社群媒體、綫上學習平颱,甚至是虛擬實境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培養這些學生在數位時代所需的關鍵能力,像是信息素養、邏輯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畢竟,我們不能隻用舊的教學模式去教新世代的學生。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實際的啓發,讓我能在教學實踐中找到新的方嚮,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順利、更有趣,也更能跟上時代的腳步。
评分我最近對數位學習這個領域很感興趣,所以就注意到《數位原生的學習與教學》這本書。我總覺得,現在這一代的孩子,他們是從小就活在數位世界裏,跟我們以前的學習經驗很不一樣。這本書的標題就很直接地點齣瞭這個重點,讓我很好奇它會如何探討“數位原生代”的學習特質,以及在教學上應該如何因應。我猜書中應該會包含很多關於科技如何融入教學的案例,比如如何使用互動白闆、綫上學習平颱,甚至是遊戲化學習等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效。此外,我也很想瞭解,在數位化的大環境下,老師的角色會不會有所轉變?是不是需要更多地扮演引導者和學習夥伴的角色,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這本書會不會也談到,如何培養學生在數位時代所必需的關鍵能力,像是信息素養、協作能力和創新思維?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教學策略和方法,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並實踐“數位原生”的學習與教學,讓我在教學過程中能更有方嚮感,也更有信心去應對未來的教育挑戰。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數位原生的學習與教學》聽起來就很吸引我,因為我一直覺得現在的孩子跟我們小時候真的不太一樣瞭。他們從小就接觸手機、電腦,很多東西都是上網找,上課也可能會用到平闆。這讓我很好奇,對於他們來說,學習的方式是不是也完全變瞭?書裏會不會講到,老師怎麼纔能跟上這種變化?我猜書裏應該會探討很多實際的教學方法,比如怎麼利用網路上的資源來設計課程,讓學生覺得學習更有趣,而不是死記硬背。會不會提到一些新的教學理論,或者是已經成功的案例?我很期待能從中找到一些啓發,讓我的教學生涯能更貼近這些“數位原生代”的需求。畢竟,如果教的方法跟不上時代,孩子可能就會覺得枯燥,甚至産生排斥。這本書應該會提供一些具體可行的建議,讓我在課堂上能夠更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而且,“數位原生”這個詞本身就很有代錶性,它意味著這群孩子在思考模式、獲取信息的方式上,都跟我們有顯著的差異。如何在這個基礎上去引導他們,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絕對是當前教育麵臨的一大挑戰。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深入的見解,讓我對這個議題有更全麵的認識,並能實際應用到教學中。
评分在一次教育相關的講座中,我聽到瞭關於“數位原生代”的討論,當時就覺得這正是當前教育麵臨的核心議題。因此,當我在書店看到《數位原生的學習與教學》這本書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瞭它。我猜這本書會深入探討,在數位化浪潮席捲之下,傳統學習模式所麵臨的挑戰,以及如何轉型以適應新一代學習者的需求。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剖析“數位原生代”的學習特質,比如他們的信息獲取習慣、認知模式、社交方式,以及他們對學習內容和教學形式的期望。更讓我感興趣的是,本書是否會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教學方法論,指導教育者如何在課堂中有效地融入數位科技,設計齣更具吸引力、更具成效的學習體驗。例如,是否會介紹如何運用遊戲化學習、翻轉教室、項目式學習等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同時,我也好奇這本書是否會觸及到如何培養這些學生在數位時代所必需的關鍵能力,例如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協作能力以及信息素養。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理解和實踐“數位原生”教育的寶貴參考。
评分我是在社群網站上看到有人推薦《數位原生的學習與教學》這本書的,當時看到標題就覺得很有共鳴。我常常在想,現在的學生跟我們以前差好多,他們好像天生就會用各種數位設備,學習好像也變得不一樣瞭。這本書會不會講到,老師們要怎麼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纔能跟上這些“數位原生代”的節奏?我感覺裏麵應該會分享很多跟數位科技結閤的教學策略,比如怎麼設計互動式的課程,怎麼利用綫上平颱來促進學生之間的閤作學習,甚至是怎麼培養學生在網路上辨彆信息真僞的能力。我很好奇,它會不會也探討一些教育的理念,像是怎麼樣在這種新環境下,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畢竟,我們不能隻用過去的方式去教現在的學生。而且,我猜書裏可能還會提到一些傢長該如何配閤學校,共同引導孩子在數位時代健康成長的議題。畢竟,傢庭和學校的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我非常期待能從這本書裏獲得一些實際的教學靈感,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地麵對教育的挑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並且讓學習變得更有意義。
评分我一直對“數位原生代”這個概念很著迷,因為我自己的孩子就是其中的典型。他們似乎天生就對手機、平闆等數位産品瞭如指掌,學習方式也越來越依賴網路。所以,《數位原生的學習與教學》這本書的書名,就像是為我量身打造的一樣,讓我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我猜書中會詳細分析這些孩子們在學習上的獨特之處,比如他們可能更偏好視覺化、碎片化的信息,更擅長多任務處理,但也可能在深度閱讀和專注力上有所欠缺。更重要的是,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指導我們如何在這種新環境下,更好地進行教學和引導。例如,如何設計齣能夠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數位課程,如何利用社群媒體和互動平颱來促進學習,以及如何幫助他們建立健康閤理的數位使用習慣。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幫助教育工作者,也能為傢長們提供實用的建議,讓我們都能更有效地支持“數位原生代”的學習與成長,讓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成功。
评分最近教育界關於數位學習的討論非常多,而《數位原生的學習與教學》這本書的齣現,可以說是恰逢其時。我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我一直對如何有效地引導“數位原生代”學習感到好奇。他們成長於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方式都與我們過去截然不同。我猜這本書會深入探討這些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習習慣,以及他們對於學習內容和形式的偏好。尤其讓我期待的是,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教學策略,說明如何在課堂上、傢庭教育中,有效地運用數位工具來輔助學習,而不是僅僅將科技視為一個附加的工具。例如,如何設計更具互動性、更個性化的學習內容,如何利用綫上平颱促進學生之間的閤作與交流,以及如何培養他們成為主動的學習者。此外,我也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觸及到如何在這種新的學習模式下,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適應未來快速變化的社會所需的關鍵技能。我渴望從中獲得更深刻的理解和實用的指導,以便我能更好地支持這些年輕一代的成長。
评分我一直覺得,現在的孩子們跟我們小時候的學習方式完全不一樣瞭,他們從小就接觸各種數位産品,學習也變得越來越“數位化”。《數位原生的學習與教學》這本書的名字,就直接點齣瞭我一直以來很關心的問題。我猜這本書會深入剖析“數位原生代”的學習特點,例如他們可能更習慣於快速獲取信息,更偏好互動式的學習方式,也更容易受到新科技的吸引。而且,我更期待的是,它能提供一些實際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幫助老師們如何更好地將數位科技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讓學習變得更有效率、更有趣。比如說,會不會介紹一些好用的教學APP,或者是在綫學習平颱的使用技巧,又或者是如何設計齣更吸引學生的互動式課程。此外,我也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也談到,在數位時代,老師的角色應該如何轉變,以及如何引導學生在享受數位便利的同時,也能培養齣紮實的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新的啓發和實用的建議,讓我能夠更好地應對當前教育的挑戰,並幫助我的學生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评分當我在書店翻到《數位原生的學習與教學》這本書時,立刻就被它所吸引。我身為一名傢長,深刻感受到我的孩子看待世界、學習知識的方式,與我成長過程中所經曆的截然不同。他們仿佛與生俱來就懂得如何操作各種電子設備,如何從海量的網絡信息中搜尋他們需要的東西。因此,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如何深入剖析“數位原生代”的學習特質,以及教育工作者和傢長應該如何與之互動。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說明如何將數位工具巧妙地融入日常教學和親子互動中,而不是一味地排斥或擔憂。例如,如何引導孩子在享受數位便利的同時,培養專注力、深度思考的能力,以及辨彆網絡信息真僞的批判性思維。我也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創造一個既能發揮數位優勢,又能兼顧傳統教育精髓的學習環境,讓孩子能在其中茁壯成長,真正地為未來的挑戰做好準備。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是瞭解新一代的指南,更是一份關於如何陪伴他們適應並駕馭數位時代的實踐寶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