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与偿

债与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看台湾人用自己的语言书写心酸喜泪
  日治时期  二二八事件  戒严时期  民主开放

  太平洋战争激烈开打时,李嘉华正从北二中毕业,随即加入志愿兵,赶赴日本担任海军工员。实际上他是为抗议父亲有意续弦,一方面也是为排解慈母病故的忧伤。战后归来,家中企业已停摆,遭特高误逮的父亲亦已过世。嘉华有幸继承大笔遗产,却不幸受骗。此时,他二中最敬爱的学长杜恩辉虽因留日习医,避开二二八大屠杀,返台后却成为白色恐怖的受害者,与李父蒙冤一般,皆沦为外来政权的阶下囚,承担着历史的苦难,彷彿台湾人累世的恶债。

本书特色

  1. 本书主人翁经历日治时期、二次世界大战、二二八事件、戒严时期到民主开放,可看出台湾的历史转变及百姓生活的种种景象。

  2. 对白以台湾语夹杂日本语完整呈现台湾人的口味。

作者简介

陈彦亨

  台北人,生于1957年初秋,毕业于文化大学英文研究所,曾任五南出版社辞典编辑、致茂电子技术文件编辑等职。自1989年至1999年写过50余篇短篇小说及散文,登载于「一银月刊」等。于1999年文建会所办的文荟奖上,获得短篇小说佳作奖。与此同时,亦曾在已停刊的「中英文週刊」上,发表翻译作品,并编写教学专栏。1992年时也为台湾中华书局译过《法庭见证记》一书,于隔年出版后,畅销一时。目前常有小品文刊于「自由时报」,含旅游见闻等。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台湾史上所称的日本时代,从清帝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双方在日本马关(今称下关)签订条约的一八九五年算起,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败,并无条件投降的一九四五年为止,头尾正好是五十年半个世纪。起初,清帝国将本来就不太想要的台湾割让给日本,打算由台湾承担战争的恶果时,台湾人还曾起兵反抗过几回,后来,日本改採半柔性的政策,在一九二零年代左右台湾已较安定且进步。就在一九二六年,即大正十五年(也是昭和元年,因嘉仁天皇于该年十二月中病逝,由其子裕仁继位,改元昭和),今天延平北路一、二段一带,当时名为太平町通的一间店家里,有个男婴出生。

这个姓李名叫嘉华的男婴长得很健康,二岁半时就大概知道家里是从事买卖业,因为楼下店舖摆满脚踏车和车轮,常见父亲和伙计搬运货品,也常看到顾客上门。在那时购买脚踏车比现在买摩托车,甚至于轿车还稀罕,必须是有钱的仕绅阶级才买得起。当然,嘉华也知道他还有一个哥哥叫嘉隆、一个仍是小婴孩的弟弟叫嘉生,以及一个叫玉梅的大姊姊。这三个童年最初的玩伴中,玉梅份量最重,因为她比嘉华大八岁,像是小褓姆似的呵护他,疼爱他。其实,玉梅并非亲姊姊,真正有血源关系的姊姊叫淑德,但不幸未满二岁就夭折。玉梅姊姊是买来做家事,并且长大后准备和哥哥嘉隆结成夫妻的新妇仔。关于这点,父母虽没特别说起,嘉华五岁时就大约看出,心里还替哥哥高兴。

像玉梅这样从小卖给或送给人家当新妇仔的女孩,在当时的台湾很普遍,就是在同时期的日本、中国等地也是常见的社会现象。玉梅原姓郭,因家中女孩多于男孩,父母养不起,又有债款须还,经过一位李家的熟人的介绍,就将玉梅卖给李家。李太太看玉梅长得乖巧清秀,虽然比大儿子嘉隆年长二岁,心中还是有意留着将来和嘉隆成亲。李先生也表赞同,还认为也该让玉梅读些书,否则将来夫妻的教育程度差太大,对于家境不错的经商人家总是不相称。李太太对丈夫的意见不反对,只是玉梅来到李家时,已过了就学年龄,再说将来还是要当妻子持家,倒不如让她多学些家事,这样家里也等于多了个帮手。果然,玉梅伶俐聪明,家中的佣人都夸她学得快,做得又好。实际上,尚是孩子的玉梅已十分清楚,此后是在新的家庭中过活,务必勤奋刻苦些,免得让主人失望或生气。

或许就是看到玉梅会到厨房帮忙,也会替妈妈梳头,还会为爸爸烫衫裤等,聪颖的嘉华才觉得玉梅不像是父母所生的孩子,倒像是煮饭的那位老妈子阿秀,或是洗衣兼打扫的阿琴所带来的孩子,同样做着帮佣的杂事。但最大的不同是,玉梅年纪轻又生得很有人缘,家里上下都喜欢她,和哥哥嘉隆看来又像是一对很要好的小大人似,将来也会跟爸妈一样结婚生小孩吧。不过,嘉华最高兴的是玉梅不用做家事时,他可以吵着要玉梅带他去散步行街路。那时的太平町和其他主要的街道都很宽敞,除了人力车、脚踏车,或牛车走过外,行人的步行空间很大。四周环境整洁,两旁用红砖砌成的屋宇很典雅,有几分像是欧洲街上所见的旧楼房,楼下多设有亭仔骹,可避风雨并遮阳,即使是远山看来也清晰明朗、翠绿欲滴。若是碰到节庆拜拜,街头在迎闹热,看那舞龙、舞狮、踩高跷、八家将、跳鼓阵、布马阵等真是快活。

有一回,嘉华看到迎闹热的队伍中有一辆牛车,上面佈置得像漂亮的戏台,坐着或站着一些妆扮成仙女、民间传说人物等的孩童。他对这种称为艺阁的游行车台上的小孩颇有兴趣,于是就扯扯身旁玉梅的裙摆,仰起头问她说:

「阿梅!爱按怎样,遮佮顶悬ê囡仔仝款,坐咧扮戏?」
「彼是互茨内散赤ê囡仔咧做ê代志,赚淡薄仔工钱。嘛真辛苦,爱坐归半天。」
「但是听咱兜阿秀讲过,囡仔若是按尔妆做仙抑是王,坐咧游街迎闹热,神明就对伊有保庇。」

「喔!华ちゃん(即小华或阿华)真巧。不过,只要华ちゃん踮茨内时乖乖听爸母ê话,踮幼稚园时听先生ê话,后摆入学好好读册,按尔神明对汝就有保庇。」

「喔!我知影啊!」

关于嘉华上幼稚园还有段小插曲。原先他是和嘉隆当年一样,由家人送到一家天主教所办的「圣心幼稚园」就读,可是没几天他就害怕上学,赖着不想去。李太太担心他是和其他小孩相处不来,也可能是被人家欺负,就问他说:

「华ちゃん!按怎样无爱去幼稚园呢?」
「幼稚园ê先生拢是穿长长ê大领白衫,由头壳崁甲骹,看啰足惊ê,我袂想爱去啦。」嘉华一脸害怕又无可奈何地说。

「戆囡仔,姻是修女啦,外国来ê尼姑啦,人真好,犹阁有学问,免惊啦。」
「我无爱去啦!看啰足惊ê!」嘉华说完就跑掉了。

那晚,在住家二楼的房间里,李太太向丈夫提起这件事,李先生听了说:
「华ちゃん也真趣味,不过白色总是看起来无色彩,亲像病房仝款,大人就无啥爱看,感觉淡薄仔恐怖,阁袂输是囡仔。汝看叫阿梅每日佮伊斗阵去,啥款?」

「袂当啦!阿梅茨内有种种ê代志爱做。咱嘛爱顾店做生理。我看不如换一间普通ê幼稚园读,反正囡仔无阁逃走书就好。」

「是啊!幼稚园是咧学规矩,华ちゃん若乖乖每日去读就好。咱就甲换一间。」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