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隻讓文獨占兩韆多年,語這部分的文學幾乎無人談及,因此若要談國語文學史就要從語文剛剛分歧的時代,也就是從秦漢來說起。秦始皇統一中國時,便深知有「同文書」的必要,以一種文字作為統一的文字。然試想,當時疆域廣,方言多,政府隻能用「文言」作為全國交通的媒介。不僅小百姓看不懂,就連小官也不懂得,隻得製定科舉考試製度。
科舉的維持,讓古文保存二韆年的權威,直至科舉廢止,國語文學運動方纔抬起頭來,不需要再躲躲藏藏瞭。所幸國語文一直沒有衰減,初民從習用的語言中,早已經直接産生文學,也就是歌謠,經過二韆年的自由進化,國語文法越變越簡易,越變越方便,就成瞭一種全世界最簡易、最有理的文法。
本書特色
本書原係鬍適在教育部主辦的第三屆國語講習所主講「國語文學史」課程時所用講義的石印本。本書從漢魏六朝編到南宋為止,沒有頭尾,隻是文學史的中段,可分為三篇,分彆為漢魏六朝的平民文學、唐代文學的白話化、兩宋的白話文學。與本書鬍適的《白話文學史》互為補充參考,形成鬍適筆下一部完整的中國文學史。
作者簡介
鬍適
字適之,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曾擔任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鬍適深受赫胥黎與杜威的影響,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提倡懷疑主義,宣傳民主、科學。
鬍適提倡白話文和新詩,緻力於推翻二韆多年的文言文。1957年,鬍適當選中華民國最高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院長,並於隔年4月迴到颱灣定居就任。1962年病逝,中央研究院於院內成立瞭鬍適紀念館。另外,在研究院附近另有一鬍適公園,為鬍適的墓地。
鬍適一生影響甚廣,著有《中國哲學史大綱》、《嘗試集》、《鬍適文存》、《戴東原的哲學》、《白話文學史》、《盧山遊記》、《鬍適文選》、《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中國中古思想史的提要》、《四十自述》、《南遊雜憶》、《鬍適留學日記》、《我們必須選擇我們的方嚮》。
代序
第一篇 漢魏六朝的平民文學
第一章 古文是何時死的?
第二章 漢朝的平民文學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的平民文學
第二篇 唐代文學的白話化
第一章 盛唐
第二章 中唐的白話詩
第三章 中唐的白話散文
第四章 晚唐的白話文學
第五章 晚唐五代的詞
第三篇 兩宋的白話文學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北宋詩
第三章 南宋的白話詩
第四章 北宋的詞
第五章 南宋的白話詞
第六章 兩宋白話語錄
第七章 南宋以後國語文學的概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