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好漢不喝水

水滸好漢不喝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為何無酒不成《水滸》?
  為何不論好女人或壞女人,都會使好漢落草?
  為何柴進送人「十貫錢外加白米一鬥」?
  為何非讓盧俊義上山落草不可?

  水滸世界雖然是一個虛擬的,卻讓我們感到異常真實,那是因為好漢們也和我們一樣經常吃吃喝喝。可是,當好漢喝酒時,他們怎麼叫酒,喝的是蒸餾酒,還是釀造酒,而配酒的牛肉──花糕也似好肥肉──又是哪種牛的肉?

  本書不僅從「酒」,還從「色」、「財」、「氣」三個麵嚮,觀察整個奇妙的水滸世界。很不幸,齣現在水滸傳裏的尋常女性,幾乎沒有一人得到善終,因此,本書得齣結論:不論好女人或壞女人,都會使好漢落草。當落草於梁山的好漢越來越多時,隨之而來的,是大型戰爭的頻發,考其原因,竟然隻是為瞭填飽肚子而已,或許宋江的接受招安,確實有其不可告人苦衷。會喝酒、不好色、不重錢財、講義氣,本是成為好漢的條件,然而這也義氣,那也義氣,有時甚至陷自己的兄弟於不義,一切隻為瞭完成聚義。

  讀完本書之後,再迴頭讀《水滸》,書中的許多描述,不再是死的,而是鮮活的,甚至我們還吃得到與阮氏兄弟當年所吃的、相同的牛肉。

本書特色

  一般人研究和閱讀《水滸傳》,考證版本、研究人物、分析座次,也拿水滸故事講管理學,而本書作者讀水滸,看到的則是「花糕也似好肥肉」、「和尚喝素酒」、「潘金蓮的尖尖小腳」、「五兩銀子可以生活三五個月」……等這些與當時社會有關的事情。本書作者另闢蹊徑,不僅從「酒」,還從「色」、「財」、「氣」三個麵嚮,觀察整個虛擬的水滸世界,卻意外發現隱藏在背後那些真實的生活習慣與社會風俗。

作者簡介

林錚顗

  颱大曆史係畢業,東京大學東洋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旅居西雅圖十餘年,為當地華文報紙《華聲報》及《西華報》撰寫評論、專欄多年。譯有《住宅巡禮》、《鏡像下的日本人》、《西洋住居史》、《罪惡的代價》、《隱私不保的年代》、《昭和史》、《自然的建築》、《隈研吾》、《日本該如何與中國打交道》等。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推薦序:從《水滸傳》中的酒「角」談起──嵇若昕(前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華岡博物館館長)
前言

酒之捲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先打四角酒來
  和尚VS行者
  和尚喝素酒
  釀造酒?蒸餾酒?
  三碗不過岡
  酒菜酒菜喝酒配菜
  花糕也似好肥肉
  羊肉、豬肉、馬肉
  食人肉
  無酒不成書

色之捲
  林沖之妻──美麗的錯誤
  金翠蓮、閻婆惜──典當自己的女人
  潘金蓮──身心受創的女人
  潘巧雲──心肝五髒掛在鬆樹上的女人
  一丈青扈三娘──牛糞上的鮮花
  盧賈氏──遭割腹剜心、淩遲處死的女人

財之捲
  梁山好漢的職業
  十貫錢外加白米一鬥
  五十兩盤纏
  十兩買得一鐵牛
  好漢也順手牽羊
  打傢劫捨、坐地分贓
  若打得此莊,倒有三五年糧食
  管營五兩,差撥也五兩
  前金五兩金子,後謝金子五兩
  兼做貸款與租賃業務的佛寺

氣之捲
  這也義氣,那也義氣
  義氣與仗義
  陷弟兄於不義
  這腔熱血隻要賣與識貨的
  大哥的條件
  聚義
  結義
  排座次的原則
  義氣之外

圖書序言

酒之捲

梁山好漢對於酒肉有種特殊的熱情【1】。
然而您可曾注意到好漢怎麼叫酒,好漢喝什麼酒,哪個好漢的酒量最好,好漢的下酒菜有哪些,花糕也似的好肥肉是什麼肉,和尚可否喝酒,真有「三碗不過崗」這種酒……等,還有一些我們在曆史課堂上老師不教或不知道的東西。

讓我們轉個身、換個角度,重讀水滸吧。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花和尚魯智深在前往開封大相國寺的路上,想到瓦官寺弄點吃的。沒想到東西還沒吃到,反倒先和假和尚、假道士崔道成和丘小乙惡鬥二、三十迴閤,弄得飢腸轆轆,渾身無力,隻好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還好在路上巧遇九紋龍史進,吃瞭他的乾肉燒餅。吃飽後,魯智深又有瞭力氣,兩人迴到瓦官寺殺瞭崔、丘二人。顯然打鬥是一件非常消耗卡路裏的事情,明明魯智深纔吃過乾肉和燒餅,兩人又去廚房,看到魚和酒肉,打水生火,把這些都煮熟,飽餐一頓。

血濺鴛鴦樓的武鬆,在連續殺掉蔣門神、張團練、張都監三人之後,看見桌子上有酒有肉,便拿起酒鍾子一飲而盡。連續喝瞭三、四鍾,然後從死屍身上割下一片衣襟,蘸著血,在白粉牆上寫下八個字「殺人者打虎武鬆也」。武鬆這一次隻喝酒,沒吃肉。

後來武鬆夜走蜈蚣嶺,殺瞭王道士之後,逃齣魔掌的張太公女兒問武鬆說:「師父,你要喫酒肉嗎?」武鬆說:「有就拿來請我。」武鬆這個時候已經在菜園子張清、母夜叉孫二娘夫婦的打扮下,成瞭冒牌行者,所以張太公女兒叫他一聲「師父」。根據書上的說法,武行者隨婦人進到尼姑庵,看見小窗邊桌子上擺著酒肉。武行者要瞭個大碗吃瞭一迴。

在《水滸傳》裏,不管是酒還是肉,它的動詞通通用「喫」這個字,不像現在固體食物用「吃」,液體食物用「喝」,所以無法知道武鬆到底吃肉瞭沒,但可以肯定他喝瞭酒,否則要來大碗做什麼呢?我懷疑,除瞭補充消耗掉的熱量之外,喝酒吃東西是否也可以消除殺人之後的緊張感呢?

也許是,但也不盡然。比方說,智多星吳用為瞭打劫生辰綱而來找阮氏三雄幫忙的時候,阮傢三兄弟招待吳用,一切就是十斤(一斤等於五九六•八二公剋)牛肉和一桶酒,這是第一輪。後來吳用迴請他們,又沽瞭一甕酒,買瞭二十斤牛肉,外加一對大雞,然後到立地太歲阮小二傢繼續大吃大喝。就在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氣氛中,短命二郎阮小五說齣瞭對「成甕吃酒,大塊吃肉,如何不快活」這種強人生活,無盡的艷羨和嚮往【2】。這一次好漢們並沒有打鬥殺人,隻是招待客人而已,結果還是大酒大肉。看樣子,好漢對酒肉真的有股強烈的熱情。

根據《水滸拾趣》一書統計,《水滸傳》寫到「酒」的地方,就有一百一十二個,點明名稱的肉食描寫,有一百零三個地方。無怪乎有人說《水滸》是一本用酒浸得濕淋淋的小說【3】。為什麼《水滸傳》裏會齣現這麼多的酒和肉呢?

有人認為,大量的飲酒吃肉,並不純粹是現實的描寫,它其實是在錶現一種夢想,一種社會底層份子對於物質豐盈,能盡情享受口腹之樂的人生夢想【4】。我認為,這些過著刀口舔血的日子,隨時可能會失去生命的強人,原本對形而上的東西、對琴棋書畫就不感興趣,所以能夠使他們直接感到滿足的、感到快樂的,不外乎吃喝聊天罷瞭。就像今天,不論在電影、電視裏,或者在現實世界裏,我們所見到的或聽到的黑道人物不也經常在路邊攤、餐廳、酒傢、卡拉OK裏吃吃喝喝嗎?

江湖好漢或黑道份子,往往也藉著酒肉來襯托他們的豪氣。印象中,不論刺客、俠客、壯士、好漢,似乎都離不開酒肉。先秦時代四大刺客之一的荊軻,喜愛喝酒,經常和好友高漸離一起喝酒,敲瓦罐唱歌;隋朝末年,「風塵三俠」之一的虯髯客,第一次和李靖、紅拂女見麵時,劈頭就問「有酒嗎?」然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楚漢相爭之時的猛將樊噲(本以屠狗為業):

項羽在戲下,欲攻沛公。沛公從百餘騎因項伯麵見項羽,謝無有閉關事。……時獨沛公與張良得入坐,樊噲在營外,聞事急,乃持鐵盾入到營。……項羽目之,問為誰。張良曰:「沛公參乘樊噲。」項羽曰:「壯士。」賜之卮酒彘肩。噲既飲酒,拔劍切肉食,盡之。……〈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

項羽欣賞樊噲是位壯士,所以賜給他酒一杯和一塊豬肩膀。樊噲先把酒一飲而盡,沒過多久又把豬肩膀給全吃瞭。不愧是太史公,寥寥數筆,就把樊噲的壯士豪情,完全錶現齣來瞭。

或許荊軻、樊噲、虯髯客等人的事蹟在民間不斷流傳,那些自以為好漢的人,便群起效尤,久而久之就變成理所當然的事,甚至進一步形成一種風格。就像許多藝術傢,留長發,蓄鬍須,穿怪異服裝,恐怕也是齣自同一心理吧。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