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好汉不喝水

水浒好汉不喝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为何无酒不成《水浒》?
  为何不论好女人或坏女人,都会使好汉落草?
  为何柴进送人「十贯钱外加白米一斗」?
  为何非让卢俊义上山落草不可?

  水浒世界虽然是一个虚拟的,却让我们感到异常真实,那是因为好汉们也和我们一样经常吃吃喝喝。可是,当好汉喝酒时,他们怎么叫酒,喝的是蒸馏酒,还是酿造酒,而配酒的牛肉──花糕也似好肥肉──又是哪种牛的肉?

  本书不仅从「酒」,还从「色」、「财」、「气」三个面向,观察整个奇妙的水浒世界。很不幸,出现在水浒传里的寻常女性,几乎没有一人得到善终,因此,本书得出结论:不论好女人或坏女人,都会使好汉落草。当落草于梁山的好汉越来越多时,随之而来的,是大型战争的频发,考其原因,竟然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或许宋江的接受招安,确实有其不可告人苦衷。会喝酒、不好色、不重钱财、讲义气,本是成为好汉的条件,然而这也义气,那也义气,有时甚至陷自己的兄弟于不义,一切只为了完成聚义。

  读完本书之后,再回头读《水浒》,书中的许多描述,不再是死的,而是鲜活的,甚至我们还吃得到与阮氏兄弟当年所吃的、相同的牛肉。

本书特色

  一般人研究和阅读《水浒传》,考证版本、研究人物、分析座次,也拿水浒故事讲管理学,而本书作者读水浒,看到的则是「花糕也似好肥肉」、「和尚喝素酒」、「潘金莲的尖尖小脚」、「五两银子可以生活三五个月」……等这些与当时社会有关的事情。本书作者另辟蹊径,不仅从「酒」,还从「色」、「财」、「气」三个面向,观察整个虚拟的水浒世界,却意外发现隐藏在背后那些真实的生活习惯与社会风俗。

作者简介

林铮顗

  台大历史系毕业,东京大学东洋史学研究所硕士毕业。旅居西雅图十余年,为当地华文报纸《华声报》及《西华报》撰写评论、专栏多年。译有《住宅巡礼》、《镜像下的日本人》、《西洋住居史》、《罪恶的代价》、《隐私不保的年代》、《昭和史》、《自然的建筑》、《隈研吾》、《日本该如何与中国打交道》等。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序:从《水浒传》中的酒「角」谈起──嵇若昕(前国立故宫博物院器物处处长、华冈博物馆馆长)
前言

酒之卷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先打四角酒来
  和尚VS行者
  和尚喝素酒
  酿造酒?蒸馏酒?
  三碗不过冈
  酒菜酒菜喝酒配菜
  花糕也似好肥肉
  羊肉、猪肉、马肉
  食人肉
  无酒不成书

色之卷
  林沖之妻──美丽的错误
  金翠莲、阎婆惜──典当自己的女人
  潘金莲──身心受创的女人
  潘巧云──心肝五脏挂在松树上的女人
  一丈青扈三娘──牛粪上的鲜花
  卢贾氏──遭割腹剜心、凌迟处死的女人

财之卷
  梁山好汉的职业
  十贯钱外加白米一斗
  五十两盘缠
  十两买得一铁牛
  好汉也顺手牵羊
  打家劫舍、坐地分赃
  若打得此庄,倒有三五年粮食
  管营五两,差拨也五两
  前金五两金子,后谢金子五两
  兼做贷款与租赁业务的佛寺

气之卷
  这也义气,那也义气
  义气与仗义
  陷弟兄于不义
  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
  大哥的条件
  聚义
  结义
  排座次的原则
  义气之外

图书序言

酒之卷

梁山好汉对于酒肉有种特殊的热情【1】。
然而您可曾注意到好汉怎么叫酒,好汉喝什么酒,哪个好汉的酒量最好,好汉的下酒菜有哪些,花糕也似的好肥肉是什么肉,和尚可否喝酒,真有「三碗不过岗」这种酒……等,还有一些我们在历史课堂上老师不教或不知道的东西。

让我们转个身、换个角度,重读水浒吧。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花和尚鲁智深在前往开封大相国寺的路上,想到瓦官寺弄点吃的。没想到东西还没吃到,反倒先和假和尚、假道士崔道成和丘小乙恶斗二、三十回合,弄得饥肠辘辘,浑身无力,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还好在路上巧遇九纹龙史进,吃了他的干肉烧饼。吃饱后,鲁智深又有了力气,两人回到瓦官寺杀了崔、丘二人。显然打斗是一件非常消耗卡路里的事情,明明鲁智深才吃过干肉和烧饼,两人又去厨房,看到鱼和酒肉,打水生火,把这些都煮熟,饱餐一顿。

血溅鸳鸯楼的武松,在连续杀掉蒋门神、张团练、张都监三人之后,看见桌子上有酒有肉,便拿起酒钟子一饮而尽。连续喝了三、四钟,然后从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蘸着血,在白粉墙上写下八个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武松这一次只喝酒,没吃肉。

后来武松夜走蜈蚣岭,杀了王道士之后,逃出魔掌的张太公女儿问武松说:「师父,你要喫酒肉吗?」武松说:「有就拿来请我。」武松这个时候已经在菜园子张清、母夜叉孙二娘夫妇的打扮下,成了冒牌行者,所以张太公女儿叫他一声「师父」。根据书上的说法,武行者随妇人进到尼姑庵,看见小窗边桌子上摆着酒肉。武行者要了个大碗吃了一回。

在《水浒传》里,不管是酒还是肉,它的动词通通用「喫」这个字,不像现在固体食物用「吃」,液体食物用「喝」,所以无法知道武松到底吃肉了没,但可以肯定他喝了酒,否则要来大碗做什么呢?我怀疑,除了补充消耗掉的热量之外,喝酒吃东西是否也可以消除杀人之后的紧张感呢?

也许是,但也不尽然。比方说,智多星吴用为了打劫生辰纲而来找阮氏三雄帮忙的时候,阮家三兄弟招待吴用,一切就是十斤(一斤等于五九六•八二公克)牛肉和一桶酒,这是第一轮。后来吴用回请他们,又沽了一瓮酒,买了二十斤牛肉,外加一对大鸡,然后到立地太岁阮小二家继续大吃大喝。就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气氛中,短命二郎阮小五说出了对「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这种强人生活,无尽的艳羡和向往【2】。这一次好汉们并没有打斗杀人,只是招待客人而已,结果还是大酒大肉。看样子,好汉对酒肉真的有股强烈的热情。

根据《水浒拾趣》一书统计,《水浒传》写到「酒」的地方,就有一百一十二个,点明名称的肉食描写,有一百零三个地方。无怪乎有人说《水浒》是一本用酒浸得湿淋淋的小说【3】。为什么《水浒传》里会出现这么多的酒和肉呢?

有人认为,大量的饮酒吃肉,并不纯粹是现实的描写,它其实是在表现一种梦想,一种社会底层份子对于物质丰盈,能尽情享受口腹之乐的人生梦想【4】。我认为,这些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随时可能会失去生命的强人,原本对形而上的东西、对琴棋书画就不感兴趣,所以能够使他们直接感到满足的、感到快乐的,不外乎吃喝聊天罢了。就像今天,不论在电影、电视里,或者在现实世界里,我们所见到的或听到的黑道人物不也经常在路边摊、餐厅、酒家、卡拉OK里吃吃喝喝吗?

江湖好汉或黑道份子,往往也借着酒肉来衬托他们的豪气。印象中,不论刺客、侠客、壮士、好汉,似乎都离不开酒肉。先秦时代四大刺客之一的荆轲,喜爱喝酒,经常和好友高渐离一起喝酒,敲瓦罐唱歌;隋朝末年,「风尘三侠」之一的虬髯客,第一次和李靖、红拂女见面时,噼头就问「有酒吗?」然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楚汉相争之时的勐将樊哙(本以屠狗为业):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项羽欣赏樊哙是位壮士,所以赐给他酒一杯和一块猪肩膀。樊哙先把酒一饮而尽,没过多久又把猪肩膀给全吃了。不愧是太史公,寥寥数笔,就把樊哙的壮士豪情,完全表现出来了。

或许荆轲、樊哙、虬髯客等人的事蹟在民间不断流传,那些自以为好汉的人,便群起效尤,久而久之就变成理所当然的事,甚至进一步形成一种风格。就像许多艺术家,留长发,蓄胡须,穿怪异服装,恐怕也是出自同一心理吧。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