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熠熠:台湾当代诗人析论

群星熠熠:台湾当代诗人析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台湾诗歌
  • 当代诗歌
  • 诗歌评论
  • 文学研究
  • 群星熠熠
  • 台湾文学
  • 诗学
  • 文化研究
  • 文学史
  • 诗人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群星熠熠--台湾当代诗人析论》一书中,林于弘回到教授身分,以学术的观点评析十位台湾当代诗人:张秀亚、向明、管管、席慕蓉、黄荣村、萧萧、莫渝、向阳、钟乔及江文瑜。其中有创作不辍、声名远播的专业作家,但也有跨界书写、转换跑道的其他学者,他们对台湾新诗耕耘的表现与成就,都有值得你我回顾省思的重要价值。

作者简介

林于弘

  1966年生,台北市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曾任国小、国中、高职及大专教师,现为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教授,学术专长为语文教学及当代台湾文学,创作以新诗为主,并兼涉散文及传统诗。着有诗集《进化原理》、《文明併发症》、《航行,在诗的海域》及《纵横福尔摩沙》,论着《台湾新诗分类学》、并编有《大专国文选》、《现代新诗读本》等。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自序 仰望的姿态

张秀亚新诗的四季书写
向明诗作的形式特征与内容意涵--以「诗选」为例
「诗选」中的管管诗作及其特色
席慕蓉新诗的草原书写研究--以《我折叠着我的爱》为例
黄荣村诗作及诗论研究
爱在何方?情归何处?--萧萧爱情诗的思维与实践
莫渝「类型诗作」的表现方式与主题意涵
台语诗中的反讽世界--以向阳《土地的歌》为例
向阳新诗创作类型论
钟乔现代诗的书写意涵与人文理念
江文瑜诗作的主题意涵与书写策略

图书序言

自序

仰望的姿态

  摆盪于创作与学术的天秤,是所有学院作家最沉重也最甜蜜的负担。在我而言,这两项并没有主副之别,而是一种「双核」运作的模式,诗人的脑袋用来写诗,学者的思维则架构论文,二者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并行不悖,彼此互相尊重也尽量互不干涉。毕竟写作还是以感性为本,论文则需理性挂帅,共用的躯体虽然不大,但还是各有各的小天地。

  在《群星熠熠--台湾当代诗人析论》里,我暂时回到学者的身分,把近年来针对台湾当代诗人的论述总为一册,依其出生先后,共收录:张秀亚、向明、管管、席慕蓉、黄荣村、萧萧、莫渝、向阳(二篇)、钟乔及江文瑜等十位台湾当代诗人的评论。这其中多数是创作不辍、声名远播的专业作家,但也有跨界书写、转换跑道的不同抉择,但考察其于特定时空背景下,对台湾新诗耕耘的表现与成就,都有值得你我回顾省思的重要价值。

  仰望夜空,群星闪烁或有明暗,然彼此的距离如何,吾等安能想像?人之于宇宙或有此憾,谈文说艺亦难免毫釐千里。然而人生因有梦想而伟大,逐梦的历程自是一段漫长的试炼与验证,成败得失,就留与后人严肃面对或闲谈清议,自是不劳挂心。至于个人仰望的姿态,就当作是夸父逐日的莫名坚持。或许比喻寄託,或神话传说,在诗人与评论者之间,也许只是某种虚拟的切割与共享。但无论如何,我始终真诚相信—写作的快乐总是如此,评论的愉悦也不例外。

图书试读

爱在何方?情归何处?──萧萧爱情诗的思维与实践

萧萧(萧水顺,1947~)是台湾中生代着名的散文家、诗人与评论家,其个人诗集迄今共有11册出版,包括:《举目》(1978年6月)、《悲凉》(1982年11月,并收入《举目》所有的诗作)、《毫末天地》(1989年7月)、《缘无缘》(1996年3月)、《云边书》(1998年7月)、《皈依风皈依松》(2000年2月)、《凝神》(2000年4月)、《萧萧.世纪诗选》(2000年5月)、《后更年期的白色忧伤》(2007年12月)、《草叶随意书》(2008年10月)、《情无限.思无邪》(2011年3月)。关于其诗作的特点,也如陈巍仁所言:「综观萧萧的诗作,有两个特色最常被提出,一是『小』,二是『禅』」。是以历来讨论萧萧的诗作,也多聚焦于「小诗的形式」与「禅思的意境」这两大板块。然而作为一种书写的可能内涵,萧萧对于「爱情」的态度又是如何?

《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人的写作方向,是由诗人的内心主导,而主导的力量,便是一己的诗观。诗观是诗人创作的核心,自然也主导其写作的趋向,萧萧曾自述:

诗是从「诗缘情」的内在冲动,有我的、感性的开始,而后才有积极的、知性的、有我的「诗言志」。「诗缘情」是无法控御的内在冲动,是凭空而来的灵思;「诗言志」则是理性的、省思的,讲究传达方法的言说。最后希望达至「诗(思)无邪」的无我境界 。

这三个彼此承接、先后递进的层次,也正是萧萧对于新诗的创作态度,他更进一步解释:

「诗缘情」→「诗言志」→「诗无邪」,是诗的三部曲,「诗缘情」从无到有(从无情无思到有情有诗),「诗言志」从有到有(从有情无思到有物有法),「诗无邪」从有到无(从有方法到无不可用的方法,从有境界到无不可入的境界),这是我写诗的理想 。

萧萧最终虽只拈出「空白」二字作为诗观,只是「空白」的理想究竟该如何落实?是司空图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还是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就表现的方式言,「情感、思想、观念、意志、经验、体悟,都可以成为诗的内容」 。事实上,萧萧在第一本诗集《举目》就已明确指出:

从天到人的关心,从人到地的热爱,我有着很深很深的冥合为一的观念。……。这是我最新的作品,均是最老最旧,一直流盪在心中的感情 。

虽说这里的「感情」并非专指「爱情」,但作为感情的重要成分,萧萧怎能无动于衷?萧萧虽不似众多专以爱情诗而闻名的现代诗人,但是这一类诗作的书写,应该也是落实其个人创作理念的方式之一。因此针对其爱情诗的写作意图加以窥探,也当是建构萧萧写作板块中所不容忽视的一环。

用户评价

评分

《群星熠熠:台湾当代诗人析论》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学术深度和艺术气息,让我好奇这本书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来解读这些才华横溢的诗人。我设想,它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作品介绍,更像是对诗人创作思想、艺术追求以及在台湾诗歌发展脉络中所扮演角色的深入挖掘。想象一下,书中会如何细致地分析一位诗人如何从早期探索到成熟期的风格转变,他们的诗歌语言是如何随着时代和个人经历而演变的,又是如何巧妙地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来传达深邃的意境。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探讨这些诗人如何回应社会议题,他们的诗歌是否承载了对历史、政治、文化变迁的思考,又或者是在个人情感的抒发中,折射出当代台湾社会的普遍焦虑与希望。如果书中能呈现诗人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幕后故事,比如他们的灵感来源,或是与文学评论家、同辈诗人的互动,那无疑会为阅读增添更多趣味和洞见。这本书,或许能帮助我这个普通读者,拨开诗歌创作的迷雾,更清晰地理解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智慧和情感,从而真正领略到“群星”的光辉。

评分

一本读起来真让人心潮澎湃的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翻开封面,只是从朋友那里听说了它的名字——《群星熠熠:台湾当代诗人析论》,就已经被这个名字深深吸引了。光是“群星熠熠”这四个字,就勾勒出了一幅何其壮丽的诗歌星空图景,仿佛无数颗才华横溢的灵魂在夜空中闪耀,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而“台湾当代诗人析论”则精准地指明了这本书的焦点,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在现代社会语境下,用文字叩问时代、抒发情感、探索自我的声音。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展现台湾诗歌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既保持着自身的文化根基,又吸收融合了国际诗坛的养分,形成一种既有深度又不失活力的独特风格。想想看,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或者即将认识的台湾诗人,他们的诗句里藏着怎样的时代印记?他们如何用诗歌描绘台湾这片土地的风景,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心灵世界?这本书会不会带领我们深入这些诗人的创作轨迹,剖析他们如何运用独特的意象、节奏和情感张力,构建起一个个令人回味无穷的诗歌宇宙?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踏上这场文学的探索之旅,感受那些“群星”的温度与亮度,理解它们在台湾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位置。

评分

光是《群星熠熠:台湾当代诗人析论》这个书名,就已经点燃了我内心深处对诗歌的热情。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过这本书,去认识那些在台湾当代诗坛闪耀的“群星”。我设想,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对诗人作品的浅层介绍,更在于它能够深入挖掘诗人的创作理念、艺术手法,以及他们如何以诗歌的形式回应时代变迁和社会议题。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诗歌的语言创新,比如台湾诗人是如何在继承传统诗歌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汉语的特点,创造出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的诗句。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探讨诗歌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诗歌的传播途径,以及它在当下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本书,或许能帮助我这个普通读者,打开一扇理解台湾当代文化和思想的窗口,让我通过诗歌的眼睛,去观察和感受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情感和思考。我憧憬着,在这场文学的探索中,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并对台湾当代诗歌产生更深厚的兴趣。

评分

听到《群星熠熠:台湾当代诗人析论》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画面:夜空中点缀着无数闪亮的星星,每一颗都代表着一位才华出众的台湾当代诗人。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因为它承诺将带领我们深入探索这些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创作的精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超越简单的文本解读,而去触及诗人创作的深层动机,比如他们选择诗歌作为表达方式的原因,以及诗歌在他们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探讨不同代际的台湾诗人之间的传承与差异,他们是如何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的。此外,我也希望能看到书中对诗歌的社会功能进行讨论,比如诗歌如何影响读者的思维方式,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文化认同,又或者如何在社会变迁中扮演一种记录者和反思者的角色。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诗歌如何成为连接个人情感与时代洪流的桥梁,那它将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诗人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通过诗歌来理解我们所处时代的书。

评分

《群星熠熠:台湾当代诗人析论》这个书名,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台湾诗歌星汉灿烂之门。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和渴望,它预示着一场关于现代诗歌的深度对话即将展开。我想象着,书中会细致地剖析每一位诗人的代表性作品,不仅仅是找出其中的艺术亮点,更重要的是去理解这些作品是如何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以及它们又是如何试图触及人类共通的情感与思考。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台湾当代诗歌的多样性,无论是从风格、主题,还是从诗人的个体生命经验来看,都能够呈现出丰富而斑斓的图景。是否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诗人被发掘,他们的作品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品味?这本书会不会引导我们去重新审视一些我们熟悉的诗歌,发现其中被忽略的深刻含义?我渴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向导,引领我穿梭于台湾诗歌的星空,感受每一颗“星辰”的独特光辉,并从中获得精神的滋养与启迪,让我对台湾当代诗歌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