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说诗论诗套书

叶嘉莹说诗论诗套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诗词鉴赏
  • 叶嘉莹
  • 传统文化
  • 文学
  • 诗论
  • 国学
  • 中华文化
  • 经典
  • 文化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迦陵说诗讲稿

  本书是叶嘉莹先生融会古今中外文艺理论之精华,
  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全新解读,新颖而不偏颇,深刻而不深奥。
  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解,对中国古典诗歌做出了清晰透彻的阐释,
  并将中西方文艺理论讲解得深入浅出、平易近人。

  迦陵论诗丛稿

  本书收录叶嘉莹先生评赏诗歌的十四篇文稿,
  叶先生以其知人论世之学养,以意逆志,纵观古今、融贯中西的论诗特点,
  在本书中收录了其从主观到客观、从感性到知性、
  从欣赏到理论、从为己到为人的过程中的多篇论着,
  读者透过此书也能了解作者研读态度与写作方式的转变过程。

  叶嘉莹先生幼年学习古典诗词,对于中国古典诗词及中西文艺理论涉猎颇深。这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以其生动优美的语汇和独特细腻的兴发感受,跨越时空阻隔,去体味挖掘诗人复杂而敏感的内心世界,带领现代读者与古代诗人做了一次次的心灵发现之旅。

作者简介

叶嘉莹

  1924年生。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45年开始,任教生涯长达六十五年以上。曾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任教十五年之久,1969年赴加拿大,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并曾先后被美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学以及大陆数十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此外,还受聘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及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并获得香港岭南大学荣誉博士、台湾辅仁大学杰出校友奖与斐陶斐杰出成就奖。2012年被中国中央文史馆聘为终身馆员。

  1993年叶嘉莹教授在天津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捐献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万美金)设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用以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

  着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十七讲》等多种着作。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迦陵说诗讲稿

叶嘉莹作品集序言

一 从「赋比兴」谈诗歌中兴发感动之作用
什么是「赋比兴」
西方文艺理论中关于形象的几个名词

二 结合中西诗论看几首中国旧诗中形象与情意之关系
中西方关于形象与情意之关系的理论
从陶渊明诗看形象与情意之关系
从杜甫诗看形象与情意之关系
从李商隐诗看形象与情意之关系

三 从形象与情意之关系看三首小诗
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也应该有文学的素养
评判诗歌好坏的标准
《玉阶怨》题解

四 《古诗十九首》的多义性
《古诗十九首》意蕴丰富的原因
从《行行重行行》看《古诗十九首》的多义性
《东城高且长》赏析

五 诗歌吟诵的古老传统
诗歌吟诵的起源
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决定了诗歌的节奏
诗歌的四声与平仄
吟诵的作用

六 杜甫诗在写实中的象喻性
何谓「象喻」
从《曲江》之二看感发的层次
杜甫诗的象喻性
从《秋兴八首》看杜诗的象喻性

七 从西方文论看李商隐的几首诗
《燕台》题解
西方文论中的几个基本名词
《燕台》四首赏析
李商隐与卡夫卡的相似点

八 一位晚清诗人的几首落花诗
中国古典诗歌体式的发展变化
陈宝琛其人
陈宝琛《落花诗》赏析
《感春四律》赏析

九 阅读视野与诗词评赏

●迦陵论诗丛稿

叶嘉莹作品集序言
题记╲缪钺
简谈中国诗体之演进
中国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之关系例说
—从形象与情意之关系看「赋」、「比」、「兴」说
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特质与吟诵之传统
漫谈中国旧诗的传统
钟嵘《诗品》评诗之理论标准及其实践
几首咏花的诗和一些有关诗歌的话
从比较现代的观点看几首中国旧诗
谈《古诗十九首》之时代问题
—兼论李善注之三点错误
一组易懂而难解的好诗
—以《行行重行行》为例
从「豪华落尽见真淳」论陶渊明之「任真」与「固穷」
从元遗山论诗绝句谈谢灵运与柳宗元的诗与人
说杜甫《赠李白》诗一首
—谈李杜之交谊与天才之寂寞
从李义山《嫦娥》诗谈起
旧诗新演325
—李义山《燕台四首》
李义山《海上谣》与桂林山水及当日政局
后叙
—谈多年来评说古典诗歌之体验

图书序言

《叶嘉莹作品集》序言

  最近台湾的大块文化公司拟出版我的作品集系列,电邮传来书目计有十八种之多,嘱我为此一系列写一篇序言。本来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大陆的河北教育出版社就曾出版过我的一个系列,题名为《迦陵文集》,共收有我的作品十种。其后台湾的桂冠图书公司又重加增补编定,于世纪交替之际为我出版了另一个系列,题名为「叶嘉莹作品集」,共出版了我的作品有二十四册之多。继之则大陆的北京大学出版社于二零零七年为我出版了两个系列,其一是「着作集八种」,其二是「说词讲稿七种」。而与此同一年,北京的中华书局则为我出版了「说诗讲稿」的一个系列,计有六种之多,此外还为我出版了一册《迦陵诗词稿》。

  如今大块文化又将为我出版另一个「叶嘉莹作品集」的系列,其缘起盖由于热心文化事业的大块文化董事长郝明义先生,于二零零九年之秋,曾经举办了一个以「经典3.0」为名的两岸三地名家之系列讲座,当时我亦忝蒙邀约做了一次关于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讲演,由此遂与郝明义先生相识。郝先生不仅热心于对传统文化之宣扬,同时也热心于对幼少年文化素质之培养。他不仅将经典3.0系列讲座分别出版了成人版和儿童版两个系列,而且还曾亲到天津南开大学听过我的讲座,更曾携其公子来与我相见谈话,而且还曾邀请我为古典诗词做了一系列的演讲和吟诵录音。其关心文化之精神,使我极为感动。至于现在他所主持之大块文化公司所计划为我出版的,则是以台湾桂冠的旧版二十四册书稿为底本,更增加或参考了大陆新出的诸版本,择优而选取的一个系列,将分为两批出版。第一批将出版的有九种,计为:1.《迦陵说诗讲稿》、2.《迦陵论诗丛稿》、3.《汉魏六朝诗讲录》、4.《阮籍咏怀诗讲录》、5.《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讲录》、6.《叶嘉莹说初盛唐诗》、7.《叶嘉莹说中晚唐诗》、8.《叶嘉莹说杜甫诗》、9.《杜甫秋兴八首集说》。其中的第6、7、8三种,都是以前桂冠所没有,而据大陆新本补入的。第二批将出版的九种,计为:1.《迦陵说词讲稿》、2.《名篇词例选说》、3.《唐宋词十七讲》、4.《唐宋词名家论稿》、5.《我的诗词道路》、6.《迦陵杂文集》、7.《迦陵诗词稿》、8.《迦陵学诗笔记》、9.《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此一系列若只从书名来看,固与旧日台湾桂冠所出版的诸书多有相合之处,但事实上在内容方面已经有所增添,尤其第九种则属首次出版的全新书种。而且第八种《迦陵学诗笔记》,原来桂冠出版者曾加有一个副标题,名为「顾羡季先生诗词讲记」,分别为上下两册出版,今日大块所出版者内容则较前更为丰富。盖以桂冠所出版者只是由顾羡季先生之女之京师妹所整理的我当年听讲笔记之一部分而已,近年来,之京师妹把我所携回的多册笔记陆续整理完毕,乃是我当年听顾先生讲课的一册最完整的笔记。回忆当年在北京辅大女校旧恭王府中听顾先生讲课的往事,盖已有七十年以上之久了。人生易老而文化长存,我平生历经忧患,而今已步入耄耋之年,每念及当日羡季师对我的教诲和期许,愧疚之余,仍不敢不自勉励。而所有历年为我出版各种系列文集之友人,其关怀文化之热心,都使我极为感动。谨借此机会向大块文化公司郝明义先生与前此为我出版诸系列文集的出版社和朋友们示感谢之意。

  回首数十年来,我一直站立在讲堂上讲授古典诗词,盖皆由于我自幼养成的对于诗词中之感发生命的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的共鸣。早在一九九六年,当河北教育出版社为我出版「迦陵文集」时,在其所收录的《我的诗词道路》一书的前言中,我就曾经写有一段话说:「在创作的道路上,我未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诗人,在研究的道路上,我也未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学者,那是因为我在这两条道路上,都并未能做出全心的投入。至于在教学的道路上,则我纵然也未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教师,但我却确实为教学的工作投注了我大部分的生命。」

  我自一九四五年开始了教书的生涯,至于今日已超过一甲子。如今我已是九十岁的老人,仍然坚持站在讲台上讲课,未曾停止下来。记得我在一九七九年第一次回国教书时,曾经写有「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两句诗。我现在仍愿以这二句诗作为序言的结尾,是诗歌中生生不已的生命使我对诗歌的讲授乐此不疲的。

图书试读

大家不要觉得古代的诗词很生疏,也很遥远。我这个人,因为热爱诗词,总喜欢把我的这份欣喜跟别人分享。所以我不但给学校里边的大学生、研究生讲课,我也给幼稚园的小朋友讲课。我的朋友看到我选这样的诗词就跟我说:你讲这样的古典,他们小孩子怎么会懂呢?我说这是你们先入为主的成见,一看到古典,一看到《诗经》,一看到「赋、比、兴」,就觉得这个真是既艰难又遥远。其实,一点也不遥远。所谓古典者,就是古代的故事,古代的典故。所以,我给他们讲古典的诗,一个一个古代的故事,小朋友听得非常有兴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必不可免地会有一些艰辛苦难的遭遇。他说有朝来的寒雨,晚来的寒风。这你也不能从表面上去理解,说朝来就只有寒雨没有风,晚来就只有风没有雨。中国的文学对举的时候都有普遍包举的意思,「朝来寒雨晚来风」是自朝至暮都有冷雨寒风的吹袭。而这寒风冷雨的吹袭打击,是只对花草吗?辛稼轩的一首词中有两句:「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风雨是整个生命所遭受的挫伤。所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后主所写的是整个生命的无常,生命的苦难。他用林花这么小的一个自然界的物象,表现了对于生命的短暂无常的感悟。所以,鸟啼花落,皆与神通,都与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心灵有相通之处。

人不能悟,是我们的心死了,我们的心都被外在的那些物质的、死板的东西塞满了。因此,我们就没有一个空灵的心灵,来接受宇宙万物如此美好的种种生命迹象。物,不是一个死的物,那是生命的迹象。为什么我们说鸟啼花落,皆与神通?人不能悟,你不能够觉悟,你就不能够感受。作为一个人,你有你的心灵,你有你的感情,而对于能够真正打动你的心灵感情的,真正有生命的可以引起你共鸣的东西,你不能感受它,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我们身体虽然活在这里,但是我们的心灵、我们的感情死去了,真是「哀莫大于心死」。而我们说万物,鸟兽作为动物,当然是有生命的了;花草作为植物,也同样是有生命的。

你眼睛真的只看到物质了吗?只看到金钱了吗?只看到权力,只有这些物质的欲望了吗?你看到天上的—徐志摩所说的云影的变化了吗?

欧阳修说「雪云乍变春云簇」,写春天的云彩。我是在北京出生长大的。如果是下雪的时候,天阴得跟一块铅板一样,整片的天空都是铅灰色的。不像夏天,我们说「夏云多奇峰」,一阵暴雨快要来了,远远地看见一团乌云,汹涌而上。但是,雪云不然,它阴得那样的匀,但春天来了,它化开了。「雪云乍变」,变成了什么?是「春云簇」。这个「簇」字写得非常好,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字不只是美丽,真是写得非常奇妙!简单的一个字,带给你如此丰富的感觉。「簇」字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团一团的,一堆一堆的,所以欧阳修说「雪云乍变春云簇」。春天的云彩就柔软得像一团一团的棉花、棉絮一样。你放眼看去,你就觉得年华,一年之中的美好季节,真的是来到了,所以,当欧阳修看到这种景象的时候,他就说「渐觉年华堪送目」。你纵目远望,不管是山,不管是水,不管是树木,一切的颜色,一切的光影,都随时在转变,所以「雪云乍变春云簇」,你就「渐觉年华堪送目」。这还是一个总写,那年华如何地让你「堪送目」?欧阳修写得很美丽,他说什么呢?他说「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你真的要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那语言、那文字的美妙。

欧阳修说你就放眼一看,看到什么?他说「北枝梅蕊犯寒开」。在中国的北方,不管是柳枝,还是梅花、樱花的树枝,南边向阳的那一面就先开了;北面,背太阳的那一面,就后开。他说现在我就看到春天真的是来了,不但是南面向阳的那些花已经开了;而且,北面的树枝,背太阳的一面也「犯寒开」。冒着寒风,慢慢地在开放。后面呢?中国的文字还有奇妙的一点,它不但是「春云簇」的「簇」字写得好,「北枝」的「北」字说得好,「犯寒」的「犯」说得好,而且中国还讲究对句,对句的妙处何在?他说「北枝梅蕊犯寒开」,那「南浦」的「波纹」就「如酒绿」。「浦」,就是水边,南面的水边,冬天冻得都是冰。北京的北海、北京的什剎海,我小时候所生长的地方,冬天的时候冻了很厚的冰,大自然的冰,多少人在那里熘冰。可是等到春天来了,慢慢地那层冰薄了,化了,那水—绿波就荡漾。它荡漾就荡漾好了,说它绿颜色的绿水很美丽就好了,你看欧阳修说的是「南浦」的「波纹如酒绿」。真是写得好。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