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说诗论诗套书

叶嘉莹说诗论诗套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迦陵说诗讲稿

  本书是叶嘉莹先生融会古今中外文艺理论之精华,
  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全新解读,新颖而不偏颇,深刻而不深奥。
  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解,对中国古典诗歌做出了清晰透彻的阐释,
  并将中西方文艺理论讲解得深入浅出、平易近人。

  迦陵论诗丛稿

  本书收录叶嘉莹先生评赏诗歌的十四篇文稿,
  叶先生以其知人论世之学养,以意逆志,纵观古今、融贯中西的论诗特点,
  在本书中收录了其从主观到客观、从感性到知性、
  从欣赏到理论、从为己到为人的过程中的多篇论着,
  读者透过此书也能了解作者研读态度与写作方式的转变过程。

  叶嘉莹先生幼年学习古典诗词,对于中国古典诗词及中西文艺理论涉猎颇深。这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以其生动优美的语汇和独特细腻的兴发感受,跨越时空阻隔,去体味挖掘诗人复杂而敏感的内心世界,带领现代读者与古代诗人做了一次次的心灵发现之旅。

作者简介

叶嘉莹

  1924年生。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45年开始,任教生涯长达六十五年以上。曾在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任教十五年之久,1969年赴加拿大,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并曾先后被美国、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学以及大陆数十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此外,还受聘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及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并获得香港岭南大学荣誉博士、台湾辅仁大学杰出校友奖与斐陶斐杰出成就奖。2012年被中国中央文史馆聘为终身馆员。

  1993年叶嘉莹教授在天津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捐献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万美金)设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用以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

  着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十七讲》等多种着作。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迦陵说诗讲稿

叶嘉莹作品集序言

一 从「赋比兴」谈诗歌中兴发感动之作用
什么是「赋比兴」
西方文艺理论中关于形象的几个名词

二 结合中西诗论看几首中国旧诗中形象与情意之关系
中西方关于形象与情意之关系的理论
从陶渊明诗看形象与情意之关系
从杜甫诗看形象与情意之关系
从李商隐诗看形象与情意之关系

三 从形象与情意之关系看三首小诗
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也应该有文学的素养
评判诗歌好坏的标准
《玉阶怨》题解

四 《古诗十九首》的多义性
《古诗十九首》意蕴丰富的原因
从《行行重行行》看《古诗十九首》的多义性
《东城高且长》赏析

五 诗歌吟诵的古老传统
诗歌吟诵的起源
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决定了诗歌的节奏
诗歌的四声与平仄
吟诵的作用

六 杜甫诗在写实中的象喻性
何谓「象喻」
从《曲江》之二看感发的层次
杜甫诗的象喻性
从《秋兴八首》看杜诗的象喻性

七 从西方文论看李商隐的几首诗
《燕台》题解
西方文论中的几个基本名词
《燕台》四首赏析
李商隐与卡夫卡的相似点

八 一位晚清诗人的几首落花诗
中国古典诗歌体式的发展变化
陈宝琛其人
陈宝琛《落花诗》赏析
《感春四律》赏析

九 阅读视野与诗词评赏

●迦陵论诗丛稿

叶嘉莹作品集序言
题记╲缪钺
简谈中国诗体之演进
中国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之关系例说
—从形象与情意之关系看「赋」、「比」、「兴」说
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特质与吟诵之传统
漫谈中国旧诗的传统
钟嵘《诗品》评诗之理论标准及其实践
几首咏花的诗和一些有关诗歌的话
从比较现代的观点看几首中国旧诗
谈《古诗十九首》之时代问题
—兼论李善注之三点错误
一组易懂而难解的好诗
—以《行行重行行》为例
从「豪华落尽见真淳」论陶渊明之「任真」与「固穷」
从元遗山论诗绝句谈谢灵运与柳宗元的诗与人
说杜甫《赠李白》诗一首
—谈李杜之交谊与天才之寂寞
从李义山《嫦娥》诗谈起
旧诗新演325
—李义山《燕台四首》
李义山《海上谣》与桂林山水及当日政局
后叙
—谈多年来评说古典诗歌之体验

图书序言

大家不要觉得古代的诗词很生疏,也很遥远。我这个人,因为热爱诗词,总喜欢把我的这份欣喜跟别人分享。所以我不但给学校里边的大学生、研究生讲课,我也给幼稚园的小朋友讲课。我的朋友看到我选这样的诗词就跟我说:你讲这样的古典,他们小孩子怎么会懂呢?我说这是你们先入为主的成见,一看到古典,一看到《诗经》,一看到「赋、比、兴」,就觉得这个真是既艰难又遥远。其实,一点也不遥远。所谓古典者,就是古代的故事,古代的典故。所以,我给他们讲古典的诗,一个一个古代的故事,小朋友听得非常有兴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必不可免地会有一些艰辛苦难的遭遇。他说有朝来的寒雨,晚来的寒风。这你也不能从表面上去理解,说朝来就只有寒雨没有风,晚来就只有风没有雨。中国的文学对举的时候都有普遍包举的意思,「朝来寒雨晚来风」是自朝至暮都有冷雨寒风的吹袭。而这寒风冷雨的吹袭打击,是只对花草吗?辛稼轩的一首词中有两句:「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风雨是整个生命所遭受的挫伤。所以,「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后主所写的是整个生命的无常,生命的苦难。他用林花这么小的一个自然界的物象,表现了对于生命的短暂无常的感悟。所以,鸟啼花落,皆与神通,都与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心灵有相通之处。

人不能悟,是我们的心死了,我们的心都被外在的那些物质的、死板的东西塞满了。因此,我们就没有一个空灵的心灵,来接受宇宙万物如此美好的种种生命迹象。物,不是一个死的物,那是生命的迹象。为什么我们说鸟啼花落,皆与神通?人不能悟,你不能够觉悟,你就不能够感受。作为一个人,你有你的心灵,你有你的感情,而对于能够真正打动你的心灵感情的,真正有生命的可以引起你共鸣的东西,你不能感受它,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我们身体虽然活在这里,但是我们的心灵、我们的感情死去了,真是「哀莫大于心死」。而我们说万物,鸟兽作为动物,当然是有生命的了;花草作为植物,也同样是有生命的。

你眼睛真的只看到物质了吗?只看到金钱了吗?只看到权力,只有这些物质的欲望了吗?你看到天上的—徐志摩所说的云影的变化了吗?

欧阳修说「雪云乍变春云簇」,写春天的云彩。我是在北京出生长大的。如果是下雪的时候,天阴得跟一块铅板一样,整片的天空都是铅灰色的。不像夏天,我们说「夏云多奇峰」,一阵暴雨快要来了,远远地看见一团乌云,汹涌而上。但是,雪云不然,它阴得那样的匀,但春天来了,它化开了。「雪云乍变」,变成了什么?是「春云簇」。这个「簇」字写得非常好,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字不只是美丽,真是写得非常奇妙!简单的一个字,带给你如此丰富的感觉。「簇」字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团一团的,一堆一堆的,所以欧阳修说「雪云乍变春云簇」。春天的云彩就柔软得像一团一团的棉花、棉絮一样。你放眼看去,你就觉得年华,一年之中的美好季节,真的是来到了,所以,当欧阳修看到这种景象的时候,他就说「渐觉年华堪送目」。你纵目远望,不管是山,不管是水,不管是树木,一切的颜色,一切的光影,都随时在转变,所以「雪云乍变春云簇」,你就「渐觉年华堪送目」。这还是一个总写,那年华如何地让你「堪送目」?欧阳修写得很美丽,他说什么呢?他说「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你真的要欣赏中国古典诗词的那语言、那文字的美妙。

欧阳修说你就放眼一看,看到什么?他说「北枝梅蕊犯寒开」。在中国的北方,不管是柳枝,还是梅花、樱花的树枝,南边向阳的那一面就先开了;北面,背太阳的那一面,就后开。他说现在我就看到春天真的是来了,不但是南面向阳的那些花已经开了;而且,北面的树枝,背太阳的一面也「犯寒开」。冒着寒风,慢慢地在开放。后面呢?中国的文字还有奇妙的一点,它不但是「春云簇」的「簇」字写得好,「北枝」的「北」字说得好,「犯寒」的「犯」说得好,而且中国还讲究对句,对句的妙处何在?他说「北枝梅蕊犯寒开」,那「南浦」的「波纹」就「如酒绿」。「浦」,就是水边,南面的水边,冬天冻得都是冰。北京的北海、北京的什剎海,我小时候所生长的地方,冬天的时候冻了很厚的冰,大自然的冰,多少人在那里熘冰。可是等到春天来了,慢慢地那层冰薄了,化了,那水—绿波就荡漾。它荡漾就荡漾好了,说它绿颜色的绿水很美丽就好了,你看欧阳修说的是「南浦」的「波纹如酒绿」。真是写得好。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