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是人类想像力下的产物,阅读科幻小说不仅能拓展我们的视野,更可以驰骋我们的想像力。从阅读科幻小说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一些人类对科技文明的态度、对于未来的想像。在中西方文化薰陶下的科幻小说,已经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文化性。因此,就中西方科幻小说中的文化性差异来作比较,本书以张系国《星云组曲》、倪匡《后备》、叶李华〈戏〉、黄海《鼠城记》、艾西莫夫《正子人》、海莱因《4=71》、威尔斯《时间机器》和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为例,正可以探得科幻小说的秘辛及其境界所在。
作者简介
蔡秉霖
台东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硕士。现任国小教师。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其限制
第二章 文献探讨
第一节 科幻小说
第二节 中西科幻小说的比较探讨
第三章 科幻小说的文化性
第一节 文化性界定
第二节 科幻小说文化性的涵盖范围
第三节 世界观作为科幻小说深层文化性的标志
第四章 中西科幻小说文化性中的世界观差异
第一节 世界观差异的差异性
第二节 西方科幻小说源自深具驰骋想像力的创造观
第三节 中方科幻小说源自但凭内感外应的气化观
第五章 西方科幻小说的文化性举隅
第一节 英雄历险的系统内部差异
第二节 艾西莫夫《正子人》的变身历险
第三节 海莱因《4=71》的穿梭太空历险
第四节 威尔斯《时间机器》的未来历险
第五节 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的海底历险
第六章 中方科幻小说的文化性举隅
第一节 困境纠缠的系统内部差异
第二节 张系国《星云组曲》的爱情纠缠
第三节 倪匡《后备》的命限纠缠
第四节 叶李华〈戏〉的虚拟世界纠缠
第五节 黄海《鼠城记》的毁灭纠缠
第七章 中西方科幻小说文化性差异的运用途径
第一节 在阅读教学上的运用途径
第二节 在科幻小说写作教学上的运用途径
第三节 在相关传播教学上的运用途径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要点回顾
第二节 未来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