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现代诗鉴赏》是林泉、李怡乐、和权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选取报章、杂志及诗刊上的好诗详加论析的文章结集,是菲华诗坛难得给现代诗爱好者,提供鑑赏方法和研究诗艺的书。
收入此书的论析文章,有别于一般的诗评论。作者对诗篇主题思想的表达、写作技巧的运用,进行全面深刻地逐行逐句分析,且以其独到的见解,用通俗、简明的文字,让读者理解,接受现代诗中的某些「不合常理」。书中没有艰深的理论,只有作者的经验之谈;没有艰涩的术语,只有明白易懂的词句。因此,也可以说,这是一本读诗、写诗时很实用的参考书。
综观全书,大致可概括几个观点:
*传统诗词是诗学的珍贵遗产,可供发展现代诗的借镜。
*创作诗──要做到笔墨精炼,意象清新,意境含蓄。
*欣赏诗──要动用读者平素修养的学识,生活经验,还需投入与诗人创作时一样的真情实意。
作者简介
林泉
本名刘德星。原籍福建思明。亚南逊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寰球词苑苑士,菲华现代诗研究会发起人之一。
曾获菲华、台湾各种文艺创作奖。着有《窗内的建筑》、《心灵的阳光》、《树的信仰》、《视野》、《心中的花园》和《论析现代诗》(与和权、一乐合着)。另有《梧桐词集》(传统诗词)一册。
李怡乐
笔名一乐。福建晋江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上山下乡落户于华安县,先后当作农民、锯木工人、茶场会计、中学教师等。定居菲律滨后,于一九八七年与林泉、和权发起组织「菲华现代诗研究会」。一九八八年与林泉、和权合着《论析现代诗》。
和权
原名陈和权,生于菲律滨,主编菲华现代诗研究会《万象诗刊》二十年,出版诗集、诗文集和诗评集十册。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并选入海内外各大诗选、文选。曾多次获重样诗奖,二○一二年荣获菲律滨诗圣描辘沓斯文学奖(Gawad Pambansang Alaead Ni Balaetas),该奖为菲国最高文学奖,亦为「终身成就奖」
前言
林泉
旧诗中的现代意识
试析〈夜读东坡〉
试释余光中的〈不忍开灯的缘故〉
梧桐诗话
梧桐诗话续篇
春之播种--和权诗集《落日药丸》读后感
李怡乐
听橘子的心声--和权诗集《橘子的话》读后
简析沙穗的〈深闺〉
年年相望盼亲归--读陈一匡〈相望〉
创作与再创作--读和权的诗谈心得
读庄垂明〈分梨〉
林泉的〈镜〉欣赏
独特之曲--《月曲了诗选》读后
瑰丽的杯中世界--赏析谢馨的〈Halo Halo〉
诗之美--给一位朋友的信
在探讨中学习--读和权的〈观棋〉
读王勇的诗
讽刺诗欣赏
字简语浅 情真意深--各具特色三首诗欣赏
真情实感最诗意--读月曲了诗所想到的
诗有真情更隽永
技巧各异诗趣共赏
喜读《和权诗文集》
和权
皑皑的洁白--谈林泉的〈雪的音响〉
解读林泉
赏析一乐的〈写〉
人马的情怀--析庄垂明的〈爱的面貌〉
站成一棵树--谈云鹤的〈乡心〉
析谢馨的〈丝棉被〉
读谢馨的〈杯子〉
析〈斗室〉
张香华谈诗
心中激盪过的歌--读张香华诗集《千般是情》
谈非马的三首诗
试论向明的〈上帝战士〉
还乡的狂喜--试论洛夫的〈车上读杜甫〉
迷人的光芒--试论罗门的三首诗
试论罗门的〈週末旅途事件〉
前言
一九八七年,由林泉、陈一匡、陈和权、李怡乐发起组织「现代诗研究会」。继而,在《联合日报》定期出版「万象诗刊」,由陈和权主编,风雨无阻廿年。期间,「现代诗研究会」以丛书形式,出版了:
《菲律滨万象诗选》(万象丛书之一)李怡乐、林泉等着
《论析现代诗》(万象丛书之二)李怡乐、林泉、和权合着
《树的信仰》(万象丛书之三)林泉着
《落日药丸》(万象丛书之四)和权着
《心中花园》(万象丛书之五)林泉着
《视野》(万象丛书之六)林泉着
万象丛书之一《菲律滨万象诗选》,由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并由北京华侨出版公司再版。此书收入「现代诗研究会」廿五位活跃于诗坛的菲华诗人的作品。廿五位诗人分别是:
一乐、小蓝、心宇、王勇、白雁子、林泉、林健民、明澈、和权、若艾、南根、浪村、夏牧、夏默、陈一匡、寒松、云鹤、楚复生、叶若迅、蒲公英、玮松、剑虹、郑丽玲、晓阳、谢馨等。
正如「序言」里林泉所言,「我们的一群,相互提挈,顾己及人。朝向现代诗途径,不排斥异己。自己的成就,就是本会的成就,菲华诗坛的成就。」
万象丛书之二《论析现代诗》收入「中国写作学大辞典」,附有三位诗人的小传。
万象丛书之三《树的信仰》荣获台湾侨联总会华文着述奖。
万象丛书之四《落日药丸》,诗作「落日药丸」选入香港《奇诗怪传》,同年此诗集,荣获台湾「中兴文艺奖」,获奖章壹枚,并颁奖金。
《华文现代诗鑑赏》是李怡乐、林泉、和权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选取报章、杂志及诗刊上的好诗详加论析的文章结集。增添且充实了《论析现代诗》;是迄今菲华诗坛,唯一给现代诗爱好者,提供鑑赏方法和研究诗艺的书。
收入此书的论析文章,有别于一般的诗评论。作者对诗篇主题思想的表达、写作技巧的运用,进行全面深刻地逐行逐句分析,且以其独到的见解,用通俗、简明的文字,让读者理解,接受现代诗中的某些「不合常理」。书中没有艰深的理论,只有作者的经验之谈;没有艰涩的术语,只有明白易懂的词句。因此,也可以说,这是一本读诗、写诗时很实用的参考书。
综观全书,对于创作诗和赏析诗,大致可概括几个观点:
*传统诗词是我国诗学的珍贵遗产,可供发展现代诗的借镜。
*创作诗──要做到笔墨*欣赏诗──要动用读者平素修养的学识、生活经验,还需投入与诗人创作时一样的真情实意。
和权有首精鍊的短诗:
眼镜
眼前的一切
都看得
清清
楚楚
只要
透过厚厚的
智慧
非常希望,此书能成为读者鑑赏现代诗的智慧眼镜。
菲华现代诗研究会
初次翻阅《华文现代诗鉴赏》,我便被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细腻的解读视角所折服。它并非一本为文学理论爱好者量身打造的枯燥手册,而更像是一场与诗歌灵魂的深度对话。书中对每一首诗的赏析,都仿佛是作者在与诗人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从历史背景、社会思潮,到诗人个人的生命体验,都有条理地娓娓道来。这些背景知识的引入,如同为我点亮了理解诗歌的灯塔,让我不再是凭空臆测,而是能将诗句置于更广阔的时空维度中去品味。 我尤为赞赏书中对诗歌意象的挖掘和阐释。很多时候,诗歌的美就蕴藏在那些看似平常却又充满象征意义的意象之中,而这本书的鉴赏部分,恰恰擅长将这些意象的深层含义一层层地揭示出来。它不回避诗歌中的模糊地带,反而鼓励读者去思考,去联想,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理解。这种互动式的解读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主动思考的欲望,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智力与情感的双重盛宴,每一次翻页,都伴随着新的发现和惊喜。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觉得现代诗是一个特别难“懂”的领域,总觉得那些句子写得拐弯抹角,意义不明。这本《华文现代诗鉴赏》就像及时雨,一下子就解决了我的困惑。它的讲解方式非常接地气,不像那种学院派的书,上来就抛一大堆术语,让人云里雾里。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朋友,用大白话跟你聊诗,让你听得懂,也觉得有意思。 我最喜欢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告诉你这首诗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写,以及写出来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它会一点点地拆解诗人的想法,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词,背后竟然隐藏着那么多的情感和故事。而且,它还很巧妙地将一些社会背景和文化元素融入到解读中,让我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所处的时代,以及诗人创作时的心境。读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诗歌也可以这么亲近,这么能够触动人心。它给了我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的感觉。
评分这本《华文现代诗鉴赏》就像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那些曾经只在耳边回响,却又难以捉摸的诗句背后,那一片广阔而深邃的情感天地。作为一名对现代诗怀有浓厚兴趣,却常常在阅读时感到力不从心,抓不住精髓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渴望有一位引路人,能够为我解开那些意象的迷雾,点亮那些隐喻的角落。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个需求,它并非简单地将诗歌罗列出来,然后附上几句“好”或“坏”的断语,而是以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诗人构建的心灵花园。 我尤其喜欢它在选取诗歌时的多样性,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家名作,也有一些相对小众但同样充满生命力的作品。这种精心挑选,如同一个博学的朋友,在向你展示他珍藏的宝藏。在鉴赏的部分,我看到了对诗歌语言的精妙剖析,作者并非生硬地讲解语法或词汇,而是深入到字词的跳跃、意象的碰撞,以及句式结构所带来的节奏感和情感张力。每一次的阅读,都像是在跟随着诗人的思绪进行一场精密的探险,那些曾经让我望而却步的句子,在作者的引导下,突然间鲜活起来,充满了新的含义和生命力。它让我明白,诗歌并非是遥不可及的阳春白雪,而是可以用心去感受,去理解,甚至去融入的。
评分在现代诗的世界里,《华文现代诗鉴赏》犹如一位温文尔雅的导游,带领我穿越迷宫般的意象,抵达情感的深处。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别具一格的解读路径,它不拘泥于单一的理论框架,而是灵活运用多种视角,从文本内在的逻辑结构到诗人外在的生活经历,再到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层层递进地揭示诗歌的丰富内涵。 每一次阅读,都仿佛是一场精细的考古发掘,作者耐心细致地挖掘出诗歌被掩埋的意义,让我得以窥见那些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层情感与思想。特别是在对诗歌语言进行分析时,它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的修辞技巧,而是深入探讨了词语的选择、句式的组合如何营造出独特的韵味和节奏,以及它们如何有效地传达出复杂微妙的情感。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不再为晦涩难懂的诗句所困扰,反而能从中体会到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它让我明白,好的诗歌,不仅是文字的排列,更是心灵的回响。
评分《华文现代诗鉴赏》这本书,让我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快感,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现代诗原本混沌不清的认知。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常常在阅读现代诗时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困境。它没有将自己定位为一本冰冷的学术著作,而是以一种极为亲切和人性化的方式,与读者进行交流。 我尤其欣赏它在赏析诗歌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同理心”。作者仿佛能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然后将这份理解,转化成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分享给读者。在解读过程中,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觉得抽象难懂的诗句,其实都源于诗人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深刻的情感洞察。它鼓励读者去感受,去共鸣,去在诗歌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缩影。这种方式,让我觉得阅读现代诗不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是一种舒缓身心、滋养灵魂的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