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探讨现代诗中关于图象诗的音乐性,包含文字与符号所组成的图象其所代表的意涵,与其中所涵盖的节奏、旋律以及整体的音乐性,跳脱以往研究图象诗的意象表征,而是找到另一个不同的方式去连结图象诗中的情绪与内容起伏。
作者简介
江依铮
台湾彰化人,国立台东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毕业。喜欢透过诗的语言来纪录生活中的小确幸。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其限制
第二章 文献探讨
第一节 现代图象诗
第二节 现代图象诗的特性
第三章 现代图象诗中的图象性及其余韵
第一节 模象式的图象性
第二节 造象式的图象性
第三节 语言游戏式的图象性
第四节 现代图象诗连带音乐性的关照
第四章 现代图象诗中的节奏与旋律表征
第一节 可以比拟交响乐
第二节 类似抒情乐
第三节 基进处有如热门乐
第五章 现代图象诗中的整体音乐美感类型
第一节 崇高∕优美∕悲壮
第二节 滑稽∕怪诞
第三节 谐拟∕拼贴
第六章 现代图象诗的发展限制及其改进途径
第一节 现代图象诗发展限制课题的缘起
第二节 现代图象诗的限制情况
第三节 现代图象诗介入音乐性的改进方向
第七章 相关理论建构的应用途径
第一节 为新诗阅读教学上开启新局面
第二节 为创作教学上提供新资源
第三节 为传播交流教学上建议新方向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要点的回顾
第二节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序
现代诗图象诗的音乐性,包含文字与符号所组成的图象其所代表的意涵,与其中所涵盖的节奏、旋律以及整体的音乐性,跳脱以往研究图象诗的意象表征,而是找到另一个不同的方式去连结图象诗中的情绪与内容起伏。
关于图象诗的研究,学者多半讨论其图象的表征与意象的研究,对于其文字的音乐性较没有提及。由于诗的结构中存在着时空特性,所以本研究将由现代图象诗的图象技巧开始分析,再从文字的排列与组合当中找到其节奏与旋律,最后借由节奏与旋律的研究而找出其整体的音乐美感。
完成这个研究,最感谢的就是我的指导教授周庆华老师。很感谢老师对我的帮助与照顾,如果没有老师的督促与提携,便无法顺利的完成论文,老师不仅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位情感富有的诗人,东海岸的景色,在你诗意的描绘后,更加的迷人。也感谢王万象老师、杨秀宫老师的帮忙,给我许多建议与改进方向。
感谢我的家人,支持我的每个决定,让我有勇气地完成每个决定与目标,不论是读书、求学、工作,总给我最大的发挥空间,让我开拓许多视野。
感谢简齐儒老师这些日子的照顾,因为有您,我获得很多正面的能量,也学习了很多处理事情的能力与智慧。透过齐儒老师牵线办的两届台东诗歌节,使我对诗的感受又更多了。感受过陈黎老师当场念〈而蜜蜂也对你歌唱〉的震撼,周庆华老师念〈一九四七〉营造出的白色恐怖氛围,硕班同学在诗作写作课朗读〈杉的过程〉,「当丝杉倒下……」那怪音怪调的创意真是永远难忘。也因此,我开始了我的图象诗音乐性的研究。
感谢研究所一路相挺的同学们:文正、尚祐、晏绫、雅音、评凯、诗惠、瑞昌、裴翎,谢谢你们给我的支持与鼓励。小兰姐、从大学开始就互相扶持的梅欣、柏甫、王大哥、若涵、佳蓉、珏青、雅琳,谢谢你们成为我最强大的后盾。
感谢总是很照顾我的彩伶跟姐姐们、陪我哭也陪我笑的珮珮、每天督促我写论文的欣伦和珊珊、用最特别的关心方式关心我的宣瑾,以及每个爱我、关心我的人,我终于完成论文了。
最后,要勉励自己的是,不管是否可以在这世界的狂澜中站得住脚,至少要当个生活的实践者,用最纯粹的的心去接纳并学习,达成每个想做的事情,永远保有活力去面对接下来的每个挑战。
江依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