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叶嘉莹教授四次演说的整理稿,收录其受邀至北京举行「旧诗欣赏」的讲座内容。她解说诗学中的心物关系,并且融通传统与新式评论诗歌的方法,对古典诗词的欣赏与分析提出了具体、有系统的精辟见解,言简意赅地评析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位诗人的诗作,从物象的拣选、心境的变化、结构的安排等各种角度切入探讨。亲切易懂、生动活泼的讲述使读者能轻松掌握欣赏诗歌的理论与方法,以便更加贴近作家的生命历程、体会作品的美感质量。书中所举的评析要领,不仅只适用于分析此三人的诗歌,更能应用于各式文学作品的剖析上,因此出版至今,广受好评。
此次再版除了重新设计封面之外,同时校正了旧版中的一些疏漏,以使阅读更为流畅,并且补述部分诗词文句的出处,以利于查寻与探究。期望读者能借由本书浅显平易的赏析,品味古典诗歌的动人情致。
作者简介
叶嘉莹
一九二四年生于北京。一九四五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荣誉教授。早期任教于国内台湾大学、辅仁大学及淡江大学,后至美国哈佛大学和密西根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应邀在北京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等校讲学。一九九一年应天津南开大学邀讲,创辨中国文学比较研究所,一九九三年更名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任所长迄今。叶教授致力于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研究和创作,蜚声海内外,二○○八年更获颁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着有《迦陵谈诗》、《迦陵谈诗二集》、《迦陵谈词》、《清词选讲》等。
对于《好诗共欣赏: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家诗讲录(二版)》这本书,我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标题中的“好诗”二字,便是一种邀请,一种期待,仿佛在说:“来吧,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些流传千古的美好。”陶渊明、杜甫、李商隐,这三位诗人,各自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和艺术风格。陶渊明的超然物外,杜甫的忧国忧民,李商隐的缠绵悱恻,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我尤其好奇,这本书将如何串联起这三位诗人,又是如何进行“讲录”的。是分别进行深入的分析,还是在比较中找出他们的异同?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不仅学到诗歌的字面意思,更能理解诗歌背后的心境,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波动,甚至是对他们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有所了解。二版,这个词让我觉得更加安心,意味着作者在原有的基础上,一定进行了更严谨的考证,更精细的打磨,内容上可能更加充实,表达上也更加成熟。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喜。
评分说实话,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好诗共欣赏》的时候,就被它的书名深深吸引了。当时我正值对古诗词产生浓厚兴趣的阶段,尤其对唐诗宋词更是情有独钟。但很多时候,读完一首诗,总觉得意犹未尽,想要更深层次地理解其背后的含义、作者的情感以及创作的背景。这本书将陶渊明、杜甫、李商隐这三位风格迥异却又同样伟大的诗人并列,并且是“讲录”的形式,这让我看到了深度解读的希望。我一直觉得,理解诗歌,就像品味一杯好茶,初尝时或许只是甘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香会在口中慢慢舒展,余味悠长。这“讲录”大概就是那个让你能细细品味茶香的过程吧。我想,这本书可能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我一步步走近这些诗歌的灵魂,去感受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的宁静,去体会杜甫“国破山河在”的苍凉,去领略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深邃。这次是二版,更是让人期待,想必在内容上经过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一定能带来更精彩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好诗共欣赏: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家诗讲录(二版)》,仿佛在低声呼唤着每一个热爱诗歌的心灵。陶渊明的淡泊与返璞归真,杜甫的沉郁顿挫与悲天悯人,李商隐的朦胧与婉约,这三位诗人的名字,在我心中如同三颗璀璨的明星,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我一直渴望能有机会,在专业的指导下,深入地解读他们的诗作,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去理解那些意境深远的描绘。这本书的“讲录”形式,让我看到了这种可能。我猜测,这不仅仅是对诗歌的简单注释,更可能是对诗人创作心路历程的一种探索,对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细致剖析。读一本好书,就像认识一个老朋友,每一次的重逢,都能带来新的感悟。这本书的“二版”,更是让我觉得,它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作者的反复推敲,内容定然更加精炼,解读也更加深刻。我期待着,能在这本书的陪伴下,与这三位伟大的诗人进行一次灵魂深处的对话。
评分初见《好诗共欣赏: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家诗讲录(二版)》的封面,便被其书名所吸引。陶渊明、杜甫、李商隐,这三位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诗人,他们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力量与美感。一直以来,我对这三位诗人的作品都怀有深深的敬意和浓厚的兴趣。陶渊明笔下那份遗世独立的宁静与超脱,杜甫诗中那份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李商隐诗里那份若即若离的缠绵悱恻,都让我反复品味,难以忘怀。这本书以“讲录”的形式呈现,这让我非常期待。我猜测,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诗歌赏析,更可能包含对诗歌创作背景的考证,对诗人思想情感的解读,以及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分析。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系统、更深入地理解这三位大家各自独特的诗歌风格,以及他们在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二版,说明这本书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和作者的不断完善,想必内容会更加充实、观点更加成熟,一定会给我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标题,就有一种温润的亲切感。“好诗共欣赏”,这几个字仿佛自带一股清风,让人想立刻沉浸其中。陶渊明、杜甫、李商隐,这三位诗坛巨匠的名字,无论走到哪里,都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我一直觉得,读他们的诗,不仅仅是文字的解读,更是一种精神的对话,是与古人在同一片星空下,分享喜怒哀乐,感悟人生百味。这本书的二版,想来是经过了更细致的打磨,内容定然更加精炼。我特别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更深入地理解这三位大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艺术成就。比如,陶渊明的田园牧歌,那种遗世独立的淡泊与超然,总是能抚慰我内心深处的浮躁;杜甫“诗圣”的悲悯情怀,他对家国天下的深切关怀,总能引发我强烈的共鸣;而李商隐的朦胧婉约,那些欲说还休的缠绵悱恻,则像一幅幅晕染开的水墨画,在心头留下一抹淡淡的忧伤与回味。这次“讲录”的形式,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好奇。是细致的逐句解析,还是宏观的风格梳理?是结合史实背景的深入解读,还是侧重诗歌意境的诗意阐发?无论哪种方式,我都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带领我走进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