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孙停了半(口向),突然转过圆鼓鼓的小脸,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比着白白胖胖的小手指,「那你只有一点点老,是不是?」
摄影师用影像记录时间,作家用文字记录生活。
作家林文月曾赞连方瑀笔下世界:「写亲人、朋友以及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事与物,情思诚挚,充满爱与关怀,文章则自自然然,毫不矫揉造作,故而读其文若见其人,倍觉亲切温馨。」
作者以淡雅温馨的文字,写下生活的忧喜:亲情孺慕、夫妻深情、异国行旅、枪击案的惊恐,点点滴滴彷彿时光的刻痕。以文字凝结成永恆的记忆,为当下历史留下深刻见证。
从人母到自豪的奶奶,孙儿们天真的童言童语,种种平凡事,在其笔下尽显真诚趣味。
作者简介
连方瑀
一九四五年出生于四川重庆。台湾大学植病系学士,美国康乃狄克大学生化硕士。父亲方声恆先生,为知名物理学家,先后任教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及台湾大学二十余年。母亲汪积贤女士,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来台后任教于强恕中学三十余年,造育英才无数。
一九六二年,参加第三届中国小姐选拔,荣膺后冠。一九六五年九月与国民党主席连战结婚,育有二男二女。曾任教于东吴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
着有《欧游杂记》、《伊莲集》、《亲情》、《爱苗生我家》、《半世纪的相逢》、《与子偕行》。现为「连雅堂文教基金会」及「连震东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自序无物似情浓
【天涯寄情】
伦敦惊魂夜
行云流水
花深处
馨香满怀抱
【梦萦神州】
昭阳殿里第一人
世纪之美
千古弦歌
西出阳关
却顾所来径
【亲情触我心】
悔
我的三姐林文月
另一份父女情
婆媳缘母女情
缅怀与追思
舐犊
一夜发白
银色圣诞
【寄语白云】
顽石
读报的日子
眼镜
往日履痕
真意
【遥远的祝福】
真相
三颗子弹
友谊
最后一夜
遥远的祝福
自序
无物似情浓
战哥和我第一次被称唿为「爷爷、奶奶」,是○五年首次去大陆,回到战歌的母校--后宰门小学时,那些可爱的小朋友在校门口一声声的喊:「连爷爷,您回来啦」!那时我们的孩子们,男未婚、女未嫁,更遑论孙子。所以被「升格」称唿,听来满不习惯,我们两人相视而笑,不知如何回应。
谁知道日子一熘烟滑去,近八年后的现在,我们居然有了七个孙孙,不但别人称唿我们「爷爷、奶奶」,我们也理直气壮的以此自称,而且深深的认为当「爷爷、奶奶」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事。家里一切都要先为孙孙设想,每个桌角都贴上桌角护垫,怕孙孙玩的时候一头栽上去。家中现在只有战哥和我两人,以前孩子们的房间都空下来,于是先打通两间,成为孙孙的「游戏室」,放着汽车、摩托车、汤玛士小火车等玩具。以前婆婆的房间改成「婴儿室」,放了四张小床,以备恩捷、含璋、可真、以明四个娃娃来时可以休憩。
看小家伙们一天天成长,是非常快乐而有趣的。定捷四岁多最大,宇捷口齿最清楚,他们似懂非懂,尤其定捷,讲的话常使我们笑翻;但也使我们深思。我常常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是一个遥远、既清晰又模煳的回忆。父母俱去,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搜寻记忆的百宝匣。记得从小我就会背多首诗词,并且会唱由这些诗词编成的歌曲。我想不透这些曲调是从哪里来的,翻遍各种歌本,上网查,都找不到答案。依稀彷彿,就像定捷这么大,或者更小一点时,在和平西路日式房屋的庭园里,外公常牵着我的小手,一面散步、一面吟唱诗词,并要我跟着唸。我完全不懂它们的意思,只觉得外公吟唱的好听,就乖乖的跟着唸,当时小孩子哪里懂得外公的用心,长大后才感受到,那时背的东西,是我到现在都记得的最深刻、最清楚的。如今我再熟读新的诗文,却总会忘记,必须时常一遍一遍的复习,真是马齿徒增。中国人说「诗歌」,有诗应该就有歌,而我至今还会唱的古诗,不知是否就如外公口里吟出来的?真的记不得。但若不是,我又从哪里学来的呢?
等我上中学,父亲就在寒暑假请老师来家教我古文,父亲虽要我走科学的路,但他非常重视我的国学根基,但我开始顽皮,一心想玩,一本《古文观止》教了好久。我并未认真唸,这是我成人后一想起来就后悔的事。诗词对我的吸引,远比古文大许多。因此,看着定捷渐渐长大,聪明可爱,就想教他一些诗句,好让他长大后也牢记不忘。
我的技巧,大约远不及外公,而定捷又比我儿时活泼好动,我试着教了他一些。有一天,我要他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面在纸上画了山和太阳,小定捷站起来,
「奶奶,太阳都要下山了,不要唸了啦」!
我畅然大笑,笑他的调皮和领悟力。
胜武有一天说:「等安捷、宇捷、恩捷大一点,奶奶开班教诗词吧」!
我会很乐意的。我在等。「教学相长」,我更必须先充实自己。
不久前,定捷把我拉到家里的「婴儿室」,原本他是想去逗弄那几个妹妹,但一进去,他的小脑袋又想到别的事,小脸摆出很正经的表情,问我:
「这是我以前睡的床吗?」
「不是」,我说:「你以前的床旧了,已经丢掉了」
「那这里以前挤挤的、乱乱的。」
「没办法,因为祖奶奶一直住在这间,祖奶奶病了好久好久,她习惯住这里,是有点挤,但我们不能把东西搬来搬去,祖奶奶会怕吵的。」我想起婆婆生前在这房间,各样东西是很多。
「那为什么现在可以搬呢?」
「因为祖奶奶去天堂了,这里没有人住,我就把它拆掉,重新打扮漂亮了。」
这些答覆并没有使定捷的小心眼满足,他接着问,
「那天堂是什么地方?」
「天堂就是上帝住的地方,祖奶奶现在和上帝住在一起」。
「那你为什么没有去天堂呢?」
「因为我没有像祖奶奶那么那么老」。婆婆离世时一○三岁。
定捷停了半(口向),突然又转过圆鼓鼓的小脸,一付恍然大悟的神情,自言自语,比着白白胖胖的小手指,
「那你只有一点点老,是不是?」
我忍不住大笑起来,望着他那张稚气十足的小脸,许多复杂的思绪竟漫上心头。时光是那么快,千年如同昨夜的一声叹息,百年多是几多时,而世间谁是百年身?只有紧紧把握每一刻,活在当下,做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益的事,快快乐乐、丰丰富富过日子。
定捷不爱午睡,更怕晚上被催去睡觉,一定要玩到精疲力尽,才会不支而睡。这都和我很像,自我有记忆起,我几乎从不午休。当别的小朋友趴在桌上睡午觉时,我总是一熘烟跑去做一些捣蛋的顽皮事。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到晚上我就很急,一天又将尽,我看看面前放的唐诗宋词古诗,新出版的好书、歌谱、圣经、稿纸。圣经是必读的,其他,我恨不得每样都看看、背背、写写。不会留到白天再做吗?但白天也有白天的事。下午,我要和战哥一起去运动,週日上教堂、看电影,週三学唱歌,战哥要我选十首能唱的古诗词,录成光碟,让孙孙们反覆听了再学,我还没有开始呢?还有每年都有的旅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也是我深爱的。而平日花时间最多的,应是週而复始的和孙孙们搅和在一起。那几张可爱的小脸,那些童言童语,是我情之所至,我怎能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呢?
写到这里,我想起年轻时就会的一首歌,是电影「擒兇记」里,「雀斑歌后」桃乐丝黛所唱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QueSeraSera),这是一句西班牙文。这首歌得到一九六五年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歌曲奖。歌词是这样的:
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我问我妈妈,
我将来会怎么样?我会美丽吗?我会富有吗?她这样对我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QueSeraSera)
未来不是我能看见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QueSeraSera)
当我长大,坠入爱河,我问我的甜心
我们将会怎么样?彩虹会日复一日出现吗?
我的甜心告诉我「该怎么样,就怎么样」(QueSeraSera)未来不是我们可看见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现在我有自己的孩子,他们问妈妈
我们将来会怎么样?会英俊吗?会富有吗?我温柔的告诉他们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QueSeraSera),未来不是我们能看见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我的心沉淀下来。我侧过头来温柔的望身旁和我终生相伴的战哥,无物似情浓,我们将携手共度人间所有的甘苦。未来是看不到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有一件事可以确定,在我身边有这么多爱我也被我爱的人,我必然不会「忧伤以终老」。
这本集子里所收的,也就是这篇短文所写的相关事项的点点滴滴,并谨以此为序。
一直以来,对于连方瑀女士的文字,我总是怀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她的笔调,总是那么的沉静、温润,却又蕴含着一股强大的力量。这次的《与时光对话:连方瑀自选辑二》,单是书名就足够吸引人了。“与时光对话”,这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哲思。我猜想,这本书里一定收录了她人生中那些被时间沉淀下来的宝贵回忆,那些让她有所感悟、有所成长的片段。我特别期待她如何诠释“对话”这个概念。或许是与过去的自己进行的和解,或许是对某些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又或者是与身边重要的人之间,那些未曾说出口的、却深深刻在心底的情感交流。我相信,她的文字会带我们走进一个充满温度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韧性与美好。
评分当我看到《与时光对话:连方瑀自选辑二》这本书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连方瑀女士的文字,总有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仿佛一位饱经沧桑却依然笑容温和的长者,与你分享她的人生智慧。这次的“自选辑”,我更加期待她所选择的“对话”内容。生命中总有一些时刻,让我们想要停下脚步,回首过往,与那个曾经的自己进行一场深刻的交流。我好奇,她会在书中分享哪些关于成长、关于爱、关于失去的感悟?她又是如何与那些生命中的重要人物进行“对话”的?是那些温馨的瞬间,还是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我相信,她的文字会如同陈年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越读越能感受到其中的醇厚与深邃,带给我们关于人生、关于时光的独特体悟。
评分书名:与时光对话:连方瑀自选辑二 连方瑀女士的书,总带着一股沉静的力量,读起来像是遇见一位许久未见的老友,娓娓道来生命中的那些细微却又深刻的瞬间。这次的《与时光对话:连方瑀自选辑二》,光是书名就足够让人驻足,仿佛能窥见一段段被岁月沉淀下来的珍贵记忆。我一直觉得,能够被时光温柔以待,并且还能从中提炼出如此动人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天赋。翻开这本书,我没有急着去寻找特定的故事,而是任由自己的思绪随着连方瑀女士的笔触在字里行间流淌。她笔下的生活,或许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记,更多的是对寻常日子里人情世故的细腻体察,对生命中那些转瞬即逝却又意味深长的画面的捕捉。读着读着,我常常会停下来,回想自己的人生,那些被我忽略的、甚至遗忘的片段,似乎也在她的文字映照下,重新闪烁起微弱的光芒。这种共鸣,是读书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它让我们感受到,即使生活轨迹不同,我们依然能在大大小小的情感与体验上找到彼此。我特别期待她对于“对话”的理解,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与过去的自己、与身边的人、与整个世界,真的还有“对话”的空间吗?连方瑀女士的答案,或许就在这本书里。
评分一直以来,连方瑀女士给人的印象都是温婉而坚韧的。这次的《与时光对话:连方瑀自选辑二》,光是书名就充满了故事感。“与时光对话”,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诗意的表达。我猜想,这本书里一定收录了她人生中那些重要的、深刻的、或许有些是带有转折意义的时刻。我很好奇,她是如何看待时间的流逝的?是感叹年华易逝,还是享受岁月静好?她笔下的“对话”,又包含了哪些内容?是与过去的自己进行的和解,还是与周遭世界的真诚交流?我期待在她笔下,能够读到那些经历过风雨后的从容,那些面对挑战时的勇气,以及那些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的闪光点。我相信,她的文字一定不会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体悟。这会是一次与智者的心灵交流,一次关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一次在时光长河中寻找自己坐标的旅程。
评分说实话,初拿到《与时光对话:连方瑀自选辑二》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又是“选辑”?但转念一想,如果是连方瑀女士精挑细选的,那必然是她认为最值得与读者分享的生命片段。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拥有那种梳理过往、洞察人心的智慧。我一直认为,真正的“人生智慧”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而是从生活本身,从每一次的体验,每一次的得失中慢慢领悟的。而连方瑀女士,似乎就是一位深谙此道的智者。她的文字,常常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力量,不追求辞藻的华丽,却能在平淡朴实中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我尤其好奇她这次的“自选”标准是什么?是那些让她最感动、最感悟的时刻吗?抑或是那些对她人生有着关键启发的事件?我设想,这本书里或许会有对亲情的深情描绘,对友谊的珍视,也可能包含对过往某种选择的释怀,或是对未来某种期盼的憧憬。读她的书,就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普洱,初入口或许微涩,但细细回味,却能感受到醇厚甘甜的余韵,让人心生宁静,也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这个充斥着浮躁与喧嚣的年代,这样一本能够引导人沉静下来、向内观照的书,显得尤为珍贵。
评分我喜欢那些能够让人在阅读中找到自己影子的书,而连方瑀女士的作品,恰恰具备这样的特质。这次的《与时光对话:连方瑀自选辑二》,光是书名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总觉得,“对话”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一种心灵的共振。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看到连方瑀女士如何用她的文字,串联起生命的零散片段,赋予它们更深远的意义。也许,她会讲述一些关于成长的故事,那些在懵懂年纪里发生的,或是让我们困惑、或是让我们欣喜的经历;也许,她会分享一些关于情感的体悟,那些在爱情、亲情、友情中,让我们欢笑、让我们流泪的瞬间。我更希望能看到,她是如何在时间的洪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平静与力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外在的声音所裹挟,而连方瑀女士的文字,总能将我们拉回到内心深处,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倾听自己的声音。
评分能够阅读到连方瑀女士的《与时光对话:连方瑀自选辑二》,对我来说,是一种期待已久的慰藉。她的文字,总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魔力,将我带入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情境。这本书的题目“与时光对话”,让我联想到生命中那些不曾停歇的脚步,以及我们与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微妙联系。我猜想,在这本自选集中,连方瑀女士一定精挑细选了那些最能触动她心灵、最能引发深刻思考的篇章。我期待在她笔下,能够看到她如何用细腻的观察和温厚的笔触,描绘出那些人生旅途中重要的“对话”瞬间——或许是对亲情的深情回溯,或许是对人生选择的审慎解读,又或者是对生命中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的捕捉。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字的集合,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探寻。
评分听到连方瑀女士又出了新书《与时光对话:连方瑀自选辑二》,我感到十分惊喜。她总是能用最温和的笔触,触碰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次的“自选辑二”,我猜想,她一定是从过往的无数经历中,甄选出了那些最能代表她心路历程、最能引发读者共鸣的篇章。我个人非常喜欢她对细节的捕捉能力,常常是一些极其微小的生活片段,在她笔下就能被赋予动人的生命力。我期待这本书里能看到她对生活哲学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也或许是对某个社会现象的温和评论。尤其“对话”这个主题,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想象。她会与谁对话?是与逝去的亲人?是与年少的自己?还是与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我希望在她温润的文字中,能找到一些关于如何与不确定性共存,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希望的启示。
评分对于连方瑀女士,我总是怀有一种特别的尊敬。她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但她却始终保持着一种优雅与坚韧,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这次的《与时光对话:连方瑀自选辑二》,我期待的不仅仅是文字本身,更是她如何在那些复杂的人生境遇中,依然能够与自己、与时间进行“对话”。“对话”,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意义。它意味着沟通,意味着理解,意味着和解。我好奇,她是如何与过去的自己对话的?是否会有遗憾,是否会有释怀?她又是如何与生命中的重要人物进行“对话”的?是那些言语未尽的情感,还是那些铭心刻骨的瞬间?这本书,或许是她一次深刻的自我剖析,也可能是一次与读者心灵的连接。我相信,她的文字中一定蕴含着一种经历过风雨后的通透与豁达,一种看透世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热忱。在这个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疏离的时代,我们太需要这样的声音,来提醒我们,原来生命中还有这么多美好的、值得我们去感受和珍惜的东西。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与时光对话:连方瑀自选辑二》时,第一感觉是“哇,终于等到”。连方瑀女士的书,对我来说,就像冬日里的一杯暖茶,温暖而有力量。这次的“自选辑二”,我更加期待她的“对话”是如何展开的。生命就像一条蜿蜒的长河,我们在这条河里经历着潮起潮落,而“对话”,或许就是我们在某个平静的河湾,停下来,与曾经的自己、与周遭的世界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我很好奇,她会选择哪些“对话”的篇章来呈现?是那些充满了智慧的闪光时刻,还是那些让我们潸然泪下的情感瞬间?我期待在她笔下,能够看到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豁达,一种历经世事却依然保持纯真的心灵。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她的文字,就像一股清流,能够让我们慢下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体悟生命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