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风情画

科学风情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般的科普着作,往往是将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通俗化。科普作家、科学史家张之杰的《科学风情画》一书,与一般科普着作不同,主要来自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并採用了大众易于接受的撰写方式,作品的原创性是显而易见的,可说这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科普图书,亦可说是一本普及型的学术着作。本书以《科学月刊》最受欢迎的专栏「画说科学史」为基础,加上同类的文章汇集而成。作者像是经营一篇篇侦探故事,文字功力及写作技巧让人拍案叫绝。 

本书特色

  ★ 将过去四十年中《科学月刊》所刊载的各学科文章按编成专书。
  ★ 学术性的科普图书,普及型的学术着作。

编者简介

张之杰

  字百器,资深编辑人,作家,世新兼任副教授。业余研究科学史,为中华科技史学会发起人、中研院科学史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史学会理事,另研究美术史、民间宗教、民间文学、西藏文学等。写作面向较广,各类代表作有:《台湾善书小说选》(民间宗教暨民间文学)、《西藏文学精选》(西藏文学)、《画说科学》(科学史暨美术史)、《生命》(科普)、《走出实验室》(杂文)、《寂静的河堤》(散文)、《自然札记》(小品文)、《名人的话》(童书)、《绿蜻蜓》(科幻)、《江湖行》(武侠)、《赤崁行》(历史小说)、《世界屋嵴》(翻译)。主编书刊以《环华百科全书》、《百科大辞典》两巨构为代表。「商务科普馆」已出版《科学史话》、《生肖动物摭谈》、《科学史话Ⅱ》。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洪序:科学史与美术史结合的文化意义
自序

代前言:谈谈绘画的史料价值
职贡图中的鹦鹉
从周昉蛮夷执贡图说起
狮乎?獒乎?─从元人画贡獒图说起
像不像,有关系─谈我国传统科技插图的缺失
为李约瑟补充一点点─古画中的水磨
狂乱的心灵,骚动的笔触─为徐文长看看病
猎豹记─古画中找猎豹
哈剌虎剌草上飞
野牛沧桑
如翚斯飞─看画,看屋顶
中国犀牛浅探
海的六○○年祭—为郑和下西洋六○○週年而作
单眼皮,双眼皮─由士女图引发的观察和思索
见笑花,含羞草
万家都饱芋田饭
耶尔辛在中国—意外拾获的史料遗珍
我与《台海采风图考》—意外的殊胜因缘
青冥宝剑胜龙泉?
吴哥行─给周达观先生的一封信
志谢

图书序言

职贡图中的鹦鹉

画家因为没看过白鹦鹉所留下的破绽,成为我们了解这幅职贡图的重要线索。这幅画不是阎氏手笔,甚至也不是根据真迹的摹本。

做任何事都离不开因缘。以我写这篇短文为例吧,多亏两件因缘才能着笔。第一件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了大八开的《故宫藏画大系》,由于版面够大,我才能看清阎立本〈职贡图〉中鹦鹉的轮廓;第二件是:今年4月26日访北京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一位青年学者王扬宗先生送我一本美国汉学家谢弗(E.H.Schafer)的名着《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译)。因缘和合,这篇短文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除了一个红点,什么也没看到
笔者对阎立本〈职贡图〉产生兴趣大约是十五年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从故宫副院长李霖灿先生的文集《中国名画研究》中,看到李先生研究阎立本〈职贡图〉的论文,这才知道:图中右端两名崑崙奴(矮黑人)所扛的笼子,里面装的是只鹦鹉。我当中学生的时候就在画册上看过这幅〈职贡图〉了,但在《故宫藏画大系》之前,各种画册上的〈职贡图〉都缩得很小,根本就看不出笼子里有什么东西。看完李先生的大作之后,我曾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家里的《故宫名画选萃》,结果除了笼中有个红点,什么也没看到。

所画的故事合于正史
李霖灿先生大作的重点是「发现其所画的故事合于正史」,即贞观五年(西元631年)林邑(今越南)等国入贡的史实。贞观五年的那次入贡,在历史上颇为有名。那年林邑献给唐太宗一只「五色鹦鹉」和一只「白鹦鹉」,那只白鹦鹉聪明伶俐,屡屡向太宗「诉寒」,太宗心生恻隐,就将白鹦鹉和五色鹦鹉一同交还使者,送回本国。阎立本(?~673)是初唐宫廷画家,这件史实由他形诸丹青,可说是自然不过的事。

李先生还有一大证据,就是苏东坡曾经写过一首题为〈阎立本职贡图〉的诗,诗曰:
贞观之德来万邦,浩若沧海吞长江,
音容獊狞服奇尨,横绝岭海逾涛泷,
珍禽瑰产争牵扛,名王解辫却盖幢,
粉本遗墨开明窗,我喟而作笔且降,
魏征封伦恨不双。

传世本阎立本〈职贡图〉画有二十七个相貌奇特的异国人物,看来都是从海上来的,其中有人「牵」异兽,有人「扛」鸟笼(笼中又有一只鹦鹉),和东坡诗一一相合,表示远在北宋时,东坡居士就看过这幅画了。因此,李先生得出结论:「即令这幅画不是阎氏的原作,当亦是唐宋以来流传有绪的一个摹本。」

想为李先生代庖
笔者对鸟类略知一二,当年看完李先生大作后,心想:李先生洋洋洒洒地写了万余言,为什么却吝于一谈那只鹦鹉的颜色?贞观五年林邑所贡的不是五色鹦鹉和白鹦鹉吗?李先生为什么不求证一下?笔者很想越俎代庖,可惜无缘看到原画,又看不到较大本的画册,所以空有代庖的想法,却不得不将代庖的念头搁置起来。

就在今年3、4月间,因缘成熟了。3月初,在《故宫藏画大系》上看清了笼中鹦鹉的轮廓,4月27日在回程的飞机上又翻阅了谢弗的《唐代的外来文明》,两者一连系立刻豁然贯通。利用一点三脚猫的动物学知识,没想到解决了一段千年公案,不亦快哉!不亦快哉!

史书上的鹦鹉,变成动物学的鹦鹉
原来在谢弗的大作中,有专章讨论外来的飞禽,在鹦鹉一项中,经其考证,五色鹦鹉即lory(吸蜜鹦鹉亚科之通称,译者吴玉贵将之译为猩猩鹦鹉,笔者认为可遵古译),白鹦鹉即cockatoo(凤头鹦鹉亚科之通称,一般译作凤头鹦鹉)。谢弗的考证,使我将史书上的鹦鹉,转变成动物学上的鹦鹉了。

在地理分布上,五色鹦鹉和凤头鹦鹉主要分布在澳洲区,但少数凤头鹦鹉可以越过华莱士线(界于东亚区和澳洲区的假想线)分布至菲律宾;少数五色鹦鹉更可以越过华莱士线,向西分布至印度。在形态上,五色鹦鹉体型小,色彩艳丽,同一个体上有红、黄、蓝、绿等色;有长尾、短尾两型。凤头鹦鹉体型大,体色多为白色,头顶有冠羽,尾宽而短,有白喙、黑喙两型。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