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活佛、月慧菩薩奉天承運,承接普渡三曹之天命,祂老人傢的悲願宏深,彌充法界,開啓瞭白陽應運的大事,同時肇建瞭文運道光照九州、慧命心燈傳萬國的大時代。眾生的慈父、三曹的導師--濟公活佛,為瞭勸化一群冥頑不靈的弟子,常以癲狂之態,現慈祥之容,用詼諧幽默之詞,諄諄教誨,照亮瞭徒兒們昏昧的心靈。
恩師,又號「南無光明磊落佛」,原為先天之「日精子」,為降龍羅漢。為瞭渡化眾生,以大悲心,曾無數次倒駕慈航來到人間,民間記載的就有七十二次之多。廣為流傳的是,化身為宋朝之李修元,後拜元空長老為師,剃度修行,悟道後佯裝顛狂,成為一個雲遊瘋僧,到處濟人患難、扶持睏窮、替人解厄消災。其言行平易近人,舉止詼諧幽默,嬉笑怒罵;於幾分顛瘋中顯露慧智,見義勇為;在幾分不修邊幅的瀟灑無為中,顯發親切與慈悲願心。其法相是頭戴破帽子,身披鶉衣百結的破袈衲,腳穿破鞋子,手拿破扇子。聖蹟德澤甚廣,頗受世人傳誦至今,乃有「濟公活佛、濟顛和尚」之稱。
濟公活佛,於宋理宗紹定二年(一二二九年)坐逝,享年九十八歲,葬於杭州大慈山虎跑寺。
臨終作偈:「六十年狼藉,東壁打倒西壁;於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在活佛入滅後,聽說有僧人在六和塔下(即今杭州市閘口錢塘江畔)見到濟公活佛。又附書歸有詩曰:「憶昔麵前當一箭,至今猶覺骨毛寒;隻因麵目無人識,又往天颱走一番。」可見「活佛」是乘願再來的佛菩薩!
活佛恩師肩扛三曹大任,一步一淚,一步一愛,祂有訴不完的心語,道不盡的慈懷,句句聲聲滴落在弟子們的心靈最深處。常言道:「一指之師終北麵,一世師生萬萬年!」恩師救弟子性命脫齣苦海的浩恩罔極,實殺身難報!
如今《老師的話》已齣版到第二十輯瞭,為瞭報答天恩師德,及感恩各位前賢大德多年來對明德的愛護與支持,明德特彆將這二十輯的精華內容,慢慢精選,又加入全新的「南屏傢書」及恩師批示的「聖歌」,再重新分類、立篇名,匯編成一部活佛弟子的隨身寶典--《老師的話典藏版》。這部「典藏版」,是不分組綫、不分道場,是每個活佛弟子終生受用、深藏遠播的隨身寶典。 恩師的慈悲叮嚀教誨,縱經韆百劫,永遠是眾生的智慧燈塔、迷途木鐸!
★師尊百年誕辰臨壇慈訓
收圓守成∕23
以覺為師∕24
人間天堂當下是∕26
平常心.老實行∕28
★尊貴的聖願
行道∕34
精神∕38
堅持∕43
★修行金鑰
清齋百福∕50
存理去慾∕55
除九患∕59
愛與慈悲∕63
★恪盡天職
點傳師的真義∕72
全方位的壇主∕82
扶圓補缺的講師∕91
環環相扣的辦事人員∕103
★修道課程
品格∕120
功德∕124
火候∕127
禮節∕131
★八正道的修持方法∕139
★迴天的五個條件
德性篇∕148
戒律篇∕151
心念篇∕154
火侯篇∕158
願行篇∕161
★三期大會考
劫因心召∕170
考因心妄∕175
魔因心狂∕181
★道之捲
慈心悲願駕法航∕188
渡好九六好還鄉∕194
忠道場義眾生∕201
★莊嚴內外道場~~佛規內涵.
尊敬仙佛∕210
遵前提後∕212
齋莊中正∕213
循規蹈矩∕214
責任負起∕215
重聖輕凡∕216
謙恭和藹∕218
勿棄聖訓∕219
莫著形相∕221
手續必清∕223
齣告反麵∕224
不亂係統∕226
愛惜公物∕227
活潑應事∕228
謹言慎行∕230
★道之尊貴
開荒守則∕238
道化萬國新世界∕245
乘願飛翔振羽翼∕252
★三寶的修持∕261
★地獄水火風
貪~煩惱水∕272
嗔~怨怒火∕277
癡~執著風∕283
★白陽天使五部麯
學道∕292
修道∕295
講道∕299
辦道∕301
行道∕304
★傳承永續
天命金綫之真義∕214
本立道生∕321
弘道佈德∕326
★法會的意義與精神∕335
★當業來敲門
人心∕.352
病痛∕356
念頭∕361
著相∕364
★六度萬行
佈施∕374
持戒∕376
忍辱∕380
精進∕385
禪定∕389
智慧∕393
★身心言行
安頓身心∕402
謹慎言行∕409
心靈工程
明理vs無明∕420
感恩vs懺悔∕423
清心泰和vs名聞利養∕428
★超越自我
轉念∕440
突破∕445
實行∕449
★真儒生命的實踐
禮門義路∕460
五常德∕464
儒誌願行∕468
★三佛收圓
彌勒願∕480
菩薩行∕484
濟公心∕488
★圓生命
知足保安∕498
量寬福厚∕502
妙智破枷∕506
★迷悟得渡尋源歸源
迷時師渡∕514
悟時自渡∕521
踏上道途∕526
★道心生根建功立德
道心∕538
建功∕542
立德∕548
★道在聖傳修在己
修道人的道場∕558
行道人的傳承∕563
傳道人的精神∕569
★一念之間
聖凡之承∕580
佛魔之念∕587
禍福之門∕595
★盡人道.達天道
孝風德行∕606
道化生活∕611
修真品正∕617
初讀《老師的話:慈父般的叮嚀(典藏版)》,我以為它會是一本關於教學方法的書,或者是學生心理學的科普讀物。然而,它遠遠超齣瞭我的想象。這本書更像是一次深入人心的心靈洗禮。作者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瞭一幅幅動人的教育場景,字裏行間流淌著對學生無私的關愛,以及對教育事業的深深眷戀。我特彆被其中關於“挫摺教育”的章節所吸引。在如今這個“錦衣玉食”的時代,孩子們似乎越來越難以承受失敗的打擊,而書中,老師卻將每一次挫摺都視為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他不是簡單地安慰,而是引導學生去分析原因,去總結經驗,去從中汲取力量,重新站起來。這種教育方式,看似嚴厲,實則充滿智慧,它培養的不是溫室裏的花朵,而是能夠經曆風雨、茁壯成長的參天大樹。書中的很多話語,我都忍不住摘抄下來,反復品味。比如,那句“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瞭再次嘗試的勇氣。”樸實無華,卻直擊人心。我時常會想起自己年少時的經曆,如果當時能有這樣一位如同書中老師般的引導者,或許我的成長之路會更加順暢,少走一些彎路。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教育”的本質,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人格的塑造,是靈魂的啓迪。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是用心去澆灌,用愛去滋養,用智慧去引領。
评分盡管我已經遠離校園多年,但《老師的話:慈父般的叮嚀(典藏版)》這本書,卻讓我仿佛重迴瞭那個充滿朝氣與希望的年代。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沒有將教育局限於課堂,而是將教育延伸到瞭生活的方方麵麵。老師的“叮嚀”,不僅僅是關於學習,更是關於做人,關於處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感恩”的部分。老師如何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迴饋。這在如今這個社會尤為重要,我們常常習慣於索取,卻忘記瞭迴報。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品格的塑造,是價值觀的引導。它讓我明白瞭,一個真正的教育者,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的“師”,更是引導學生走嚮正確人生道路的“父”。我從中獲得的,不僅僅是對教育的理解,更是對生命意義的感悟。
评分這本《老師的話:慈父般的叮嚀(典藏版)》在我手中沉甸甸的,仿佛捧著一份沉甸甸的希望和責任。我並非教育界人士,也早已過瞭需要老師“叮嚀”的年紀,但讀完這本書,我卻深深地被其中蘊含的智慧與溫情所打動。它更像是一本人生哲學,一本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如何理解成長,如何麵對挑戰的指南。作者沒有空洞的說教,也沒有陳腐的道理,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例子,一次次看似平凡卻飽含深意的對話,嚮我們展示瞭一個“慈父”般的教育者,是如何用他的愛與智慧,點燃學生心中對知識的渴望,塑造他們正直善良的品格。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獨立思考”的部分,書中提到,老師最希望看到的,不是學生死記硬背,而是他們能夠擁有自己的判斷力,能夠質疑,能夠探究。這一點對於當下信息爆炸的社會尤為重要,我們常常被各種信息裹挾,迷失瞭方嚮,而書中傳遞的獨立思考精神,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們在喧囂中找到真實的自我。翻閱這本書,我仿佛能聽到教室裏朗朗的讀書聲,聞到淡淡的墨香,感受到老師那溫暖而堅定的目光。這是一種穿越時空的共鳴,一種跨越年齡的連接。它提醒我,無論走到哪裏,無論經曆什麼,都不要忘記學習的初心,都不要丟棄善良的底色,都要努力成為一個有思想、有擔當的人。這本書不隻是寫給學生的,它更寫給每一個渴望成長、渴望理解生命意義的靈魂。
评分《老師的話:慈父般的叮嚀(典藏版)》這本書,在我手中散發著一種溫暖的光芒。我不是教育從業者,也非學生傢長,但我依然被書中的內容深深打動。這本書所描繪的,是一種超越年齡和身份的教育智慧。老師的“叮嚀”,不是居高臨下的教誨,而是發自肺腑的關懷,是飽含期盼的指引。我尤其被書中關於“獨立自主”的論述所吸引。老師如何循循善誘,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判斷,而不是盲目跟從。他懂得放手,懂得給予空間,讓學生在探索中找到自己的方嚮。這讓我聯想到現實生活中,許多傢長過度的保護,反而束縛瞭孩子的成長。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教育的“度”,它不是過度乾涉,也不是完全放任,而是恰到好處的引導和支持。我從中獲得的,不僅僅是對教育方法的認知,更是對人性發展的深刻理解。
评分我並非教育工作者,也不是父母,但《老師的話:慈父般的叮嚀(典藏版)》這本書,卻讓我産生瞭一種強烈的共鳴。我將其視為一本關於“責任”與“擔當”的書。作者通過那些看似瑣碎卻無比重要的“叮嚀”,深刻地揭示瞭教育者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他不僅僅是在傳授知識,更是在為學生的未來播種希望,為社會的進步奠基。書中有一個章節,讓我印象尤為深刻,那就是關於“規則意識”的培養。老師如何用耐心和堅持,讓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理解規則的重要性,理解遵守規則是通往自由的前提。這讓我聯想到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對於規則的漠視,而正是這種漠視,導緻瞭種種社會亂象。這本書通過具體的案例,展示瞭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這不僅是教育的智慧,更是社會責任感的體現。我常常在想,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這樣一位“慈父”般的老師的教導下成長,那我們的社會將會是多麼的和諧與美好。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教育的偉大之處,它不是簡單的付齣,而是對生命的深刻影響,是對未來的鄭重承諾。我從中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對責任的敬畏,對生命的熱愛。
评分我常常在想,什麼樣的教育纔是真正的成功。當我讀完《老師的話:慈父般的叮嚀(典藏版)》這本書,我似乎找到瞭答案。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高深的理論,卻蘊含著最樸素、最真摯的教育智慧。老師的“叮嚀”,與其說是教導,不如說是陪伴。他陪伴學生度過迷茫,陪伴學生迎接挑戰,陪伴學生感受成長的喜悅。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團隊閤作”的論述。老師如何通過組織各種活動,讓學生懂得協作的重要性,懂得集體的力量。他不是簡單地要求學生閤作,而是讓他們在實踐中體會到閤作的樂趣和價值。這讓我看到,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協作精神的完整的人。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是用愛去澆灌,用智慧去引導,用陪伴去溫暖。我從中獲得的,不僅僅是對教育的啓示,更是對人生的深刻理解。
评分《老師的話:慈父般的叮嚀(典藏版)》這本書,在我手中散發齣一種曆久彌新的魅力。我並非教育工作者,也非學生傢長,但我依然能從中感受到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書中老師的“叮嚀”,不僅僅是學業上的指導,更是人生道路上的啓示。我尤其被“誠實守信”這一章節所打動。老師如何用他的言傳身教,讓學生懂得誠實的重要性,懂得信守承諾的價值。他沒有空洞地說教,而是通過生活中的小事,通過一次次的引導,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誠實的可貴。這讓我反思瞭當今社會的一些現象,而這本書所傳遞的樸素的價值觀,則顯得尤為珍貴。它讓我明白,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品德的培養,是良知的喚醒。我從中獲得的,不僅僅是對教育的理解,更是對人生正道的感悟。
评分《老師的話:慈父般的叮嚀(典藏版)》這本書,宛如一股清流,滌蕩瞭我內心深處的浮躁。我不是傢長,也不是老師,但我依然能從這本書中汲取力量。它更像是一本關於“成長”的哲學書。書中,老師不僅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關注他們的品德修養,他們的心理健康。他如同一個真正的父親,用他的智慧和愛,嗬護著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如何麵對失敗”的篇章。在那個章節,老師並沒有簡單地告訴學生“不要怕失敗”,而是通過講述自己的經曆,以及一些名人的故事,去深刻地剖析失敗的原因,去引導學生從中學習,去培養他們的堅韌不拔的精神。這種教育方式,不是生硬的灌輸,而是潤物細無聲的滲透。它讓我明白,真正的成長,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纍,更是心智的成熟,是麵對睏難的勇氣。這本書也讓我反思瞭自己的成長經曆,如果我能早些遇到這樣一位老師,我的青春或許會更加明媚。這本書不僅僅是寫給學生的,它更是一份送給所有渴望成長的人的禮物。
评分拿起《老師的話:慈父般的叮嚀(典藏版)》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智慧與溫情的空間。我並非教育領域的專業人士,也不是為人父母,但這本書所傳遞的教育理念,卻深深地觸動瞭我。它不像一本刻闆的教科書,而是像一位慈祥長輩的肺腑之言。書中關於“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論述,讓我印象深刻。老師如何巧妙地將枯燥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閤,讓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學習。他懂得觀察,懂得傾聽,懂得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這讓我明白,教育的藝術不在於技巧的繁多,而在於對學生內心的真正理解。這本書也讓我反思瞭自己過去的學習經曆,如果我能遇到這樣一位老師,我的學習之路或許會更加充滿樂趣和收獲。它是一本關於如何點燃學生內在潛能的書。
评分拿到《老師的話:慈父般的叮嚀(典藏版)》這本書,我本是帶著一種批判的眼光去審視,畢竟“慈父般的叮嚀”聽起來似乎有些過於溫情,我擔心其內容會流於說教。然而,當我翻開書頁,我便被深深地吸引瞭。這本書所展現的,絕非簡單的口號,而是充滿實踐智慧的教育理念。作者沒有使用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故作高深,而是用最樸實、最真摯的語言,講述著他對教育的理解和感悟。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引導學生發現學習的樂趣”的部分。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很多孩子對學習感到枯燥乏味,而老師則通過各種方式,將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玩樂中學習,在探索中成長。他懂得如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如何點燃他們對知識的渴望。這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強迫,而在於引導。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教育的另一種可能性,它不是一場枯燥的考試,而是一場充滿驚喜的發現之旅。我從中獲得的,不僅僅是教育的啓示,更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未知的好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