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云: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白阳经藏,乃白阳期上天降道, 老中与诸天仙佛渡化众生的经训宝藏,是无生老中及三世十方诸佛化导末法一切众生超生了死之要道,是诸佛开启众生智慧、解众生烦恼枷锁的大藏经。
诸佛菩萨所说一切法门,无非令众生出离生死、成佛道耳!但因上根者少,中下者多,故上天大开普渡,遣诸天仙佛搭帮助道、神道设教而开妙法门,使道之大机大用展现无遗。
佛以无上妙慧,观一切众生,知其根性大小不同,而以方便智,说方便法,对病根投以良药,复以彻底大悲,以殊胜之法门,或降坛垂训,或现身说法,所批训文浩瀚如烟海。历年仙佛慈示之训有应各法会因缘而宣说道奥,或应机指点之妙训、白话训、诗辞歌赋等,皆不厌其烦的谆谆教诲,篇篇直指性命根源,示导末法众生趋向成佛之路。这些训文都是上天的恩典,留给白阳修士做为末后修办道的指南;吾等蒙天恩宠,能亲睹亲聆老中及诸天仙佛之慈示外,尚且能珍藏一篇篇的圣训,实是千古难逢的机缘。
然自三曹普渡开始,仙佛之慈训若雨后春笋惠及群生,令吾们既深感天恩之浩荡,又愧觉实践得不够,知行不能相符,以致将圣训束之高阁,辜负仙佛的苦心。为此,本社将历年来之圣训,从中国大陆师尊、师母传道时期,到民国后的台湾开阐渡化,以至道传万国九洲,林林总总的圣训重新汇整成一系列的白阳大藏经。制作初期以民国三十八年之前的圣训,分类为皇及诸天仙佛的圣训,训中除加註词解之外,并将每篇圣训之主旨、心得做一前后连贯的唿应,令每篇圣训都能突显它的特色与精神,成为一系列易读、直契慧海又值得珍藏的白阳大藏经。
无生老中进云城记年代无可考∕7
皇中十嘱咐西元一九五二年民国四十一年岁次壬辰秋季圣典∕15
皇中春季圣训西元一九五三年民国四十二年岁次癸巳 春季圣典∕39
皇中五嘱告西元一九五三年民国四十二年岁次癸巳∕55
皇中秋季圣训西元一九五三年民国四十二年岁次癸巳 秋季大典∕73
皇中除夕圣训西元一九五三年民国四十二年岁次癸巳 除夕∕88
皇中秋季圣训西元一九五四年民国四十三年岁次甲午 秋季大典∕110
皇中除夕圣训西元一九五四年民国四十三年岁次甲午 除夕∕126
皇中除夕圣训西元一九五五年民国四十四年岁次乙未 除夕∕141
皇中元旦圣训西元一九五七年民国四十六年岁次丁酉 元旦∕155
皇中五可叹西元一九五七年民国四十六年岁次丁酉 中秋节∕172
皇中五声叹西元一九五八年民国四十七年岁次戊戌秋季大典∕194
皇中冬季圣训西元一九五八年民国四十七年岁次戊戌冬季大典∕211
皇中元旦圣训西元一九五九年民国四十八年岁次己亥元旦∕231
皇中秋季圣训西元一九五九年民国四十八年岁次己亥秋季大典∕250
皇中冬季圣训西元一九五九年民国四十八年岁次己亥冬季大典∕272
皇中春季圣训西元一九六○年 民国四十九年岁次庚子春季大典∕295
皇中秋季圣训西元一九六一年 民国五十年岁次辛丑秋季大典∕308
皇中元旦圣训西元一九六二年 民国五十一年岁次壬寅元旦∕323
皇中中元圣训西元一九六二年 民国五十一年岁次壬寅 七月十五日∕339
皇中中秋圣训西元一九六二年 民国五十一年岁次壬寅 中秋节∕355
皇中圣训西元一九六三年 民国五十二年岁次癸卯 正月十五日∕372
皇中圣训西元一九六四年 民国五十三年岁次甲辰 十一月十五日∕390
皇中指示训西元一九六八年 民国五十七年岁次戊申闰七月初一日∕411
皇中元宵训西元一九七○年 民国五十九年岁次庚戌元宵节∕429
皇中五告嘱西元一九七○年 民国五十九年岁次庚戌 冬季圣典∕446
皇中中秋训西元一九七一年 民国六十年岁次辛亥 中秋节∕472
老中春季指示训西元一九七二年 民国六十一年岁次壬子 春季圣486典∕
上帝心声西元一九七二年 民国六十一年岁次壬子 中秋节∕505
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接触《白阳经藏:皇中慈训[台湾时期]2》这本书,我带着点好奇,也有点小小的怀疑。毕竟,宗教经典类的书籍,有时候难免会让人觉得距离生活太远,或者理解起来有难度。但是,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的语言风格出乎意料地平易近人,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人生导师,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跟你分享他对生命、对宇宙的深刻体悟。这本书不是要你死记硬背什么条条框框,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去感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里关于“德行”的阐述,它没有空泛地讲大道理,而是结合了当时台湾社会的风貌,讲述了许多小人物如何通过一点一滴的善举,累积出人生的厚度。读着这些故事,我才真正理解到,原来“修行”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它就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藏在每一次善意的付出里。这本书带给我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启发,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思考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评分《白阳经藏:皇中慈训[台湾时期]2》这本书,对我来说,绝对是精神上的“及时雨”。最近这段时间,感觉生活压力特别大,工作、家庭,各种事情搅在一起,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无意中翻到这本书,就沉浸进去了。我发现,它并没有刻意去宣扬什么,而是用一种非常温和、包容的方式,探讨了很多关于人生终极意义的问题。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无常”的解读,它不是让人感到绝望,反而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活在当下。书里面有很多关于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化解心结的智慧,不是那种讲大话的理论,而是非常实用,很容易就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方法。比如,它提到如何调整心态去面对不如意的事情,虽然文字不多,但却直击人心。每一次读,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力量,感觉自己不再那么焦虑,而是多了一份从容和坚定。它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也让我找回了内心的平静。
评分天啊,我最近真的被《白阳经藏:皇中慈训[台湾时期]2》这本书给迷住了!作为一个从小就听长辈提起白阳信仰的人,虽然对其中的教义不至于全然陌生,但这本书的出现,真的让我觉得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的文字,我必须说,有一种很特别的温度。不是那种生硬的教条,而是像一位慈祥的长辈,循循善诱地跟你讲道理,讲人生。读的时候,常常会有那种“啊!原来是这样!”的顿悟感。特别是书里提到的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虽然背景可能是几十年前的台湾,但那种人性的挣扎、亲情的羁绊、对理想的追求,放到现在来看,依然是那么真实,那么触动人心。我尤其喜欢它在阐述一些比较抽象的道理时,会穿插一些很接地气的故事,让人感觉不那么遥远,好像这些智慧就发生在身边。而且,翻译过来的文字,很细腻,很到位,把原文那种慈悲和智慧的原汁原味都保留下来了。真的,如果你对人生有什么困惑,或者只是想找一本能让你内心平静下来的书,强烈推荐这本书。它不光是“读”进去,更是“感”进去,是一种心灵上的滋养。
评分《白阳经藏:皇中慈训[台湾时期]2》这本书,我只能说,是“相见恨晚”!我一直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说实话,很多古籍的语言都比较晦涩,读起来确实吃力。而这本书,却巧妙地将深邃的哲理与通俗的语言相结合,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轻松地领会其中的精髓。它所阐述的“道”,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抽象概念,而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以及如何看待生老病死。书中的一些句子,读起来就让人感觉心灵被洗涤了一样,非常有力量。而且,这本书的编排也非常人性化,不会让人觉得信息量过大而产生疲惫感。我常常会在睡前读几页,然后带着平静的心情入睡。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台湾地区白阳信仰,或者只是想寻找一本能够净化心灵的书籍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错过的佳作。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白阳经藏:皇中慈训[台湾时期]2》这本书并没有特别高的期待,觉得可能就是一本比较传统的经书。但翻开之后,我完全被它吸引住了!它的文字有一种很强的画面感,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而且,它在讲一些比较深奥的道理时,会用很多比喻,就像是在讲故事一样,让人很容易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孝道”和“仁爱”的论述,它不是那种强制性的要求,而是从情感的根源出发,让你感受到这些价值的重要性。我记得书里有一个章节,讲的是一个家庭在那个年代如何度过难关,里面的细节描写非常生动,我读着读着,仿佛也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台湾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也让我反思了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关系。它不仅仅是一本宗教书籍,更是一部反映时代背景下人文关怀的优秀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