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萧青阳勐旅行
看他把全世界变成创意藏宝库
首度公开全家人在地球上的祕密基地
会设计又爱玩的萧青阳,公开征求「好玩的都找我!」果然,邀约如雪片而来。2011年起,他从年头玩到年尾,一共游历了五大洲十九个异国城市。
在峇里岛,他遇见真对味的朋友;到撒哈拉,他体悟旅行或死亡都是人生重要的一课,也创下穿夹脚拖横跨沙漠的纪录;从台东到奥地利,他看到台湾教育的危机;入围葛莱美奖远行美国,他发誓要带着全家勐看世界;走访京都清水寺,他与妹妹重新修补了疏离已久的兄妹情……他发现这世界还有许多精彩等着相遇,又有许多地方永远来不及到达,惊觉「青春不是无敌,青春是来不及」。
这本书,不只写出旅行的新鲜和兴奋,更呈现一位享誉国际的设计师是如何养成,以及他对亲情、爱情、友情、生死、教育、梦的想像与实践。
作者简介
作者∕萧青阳
1966年出生于台湾新店镇务农的面包店家庭,从小学时期开始,就爱混在夜市里的唱片行看着一张一张新奇的西方唱片封面,十八岁高中毕业在南势角菜市场里违章加盖顶楼公寓开始唱片设计。设计生涯横跨八○、九○年代,至2013年已近千张唱片作品。作品中展现出热爱土地与人文关怀风格,把台湾本土关怀转化成创作作品。
他是第一位入围葛莱美奖的华人唱片设计师,分别以《飘浮手风琴》(2005)、《我身骑白马》(2007)、《甜蜜的负荷》(2008)、《故事岛》(2010)创下四度入围的纪录。其中《故事岛》唱片作品自发行以来,已经获得德国红点best of the best设计大奖、中国华语传媒大奖、美国芝加哥Good Design设计奖、全美独立音乐大奖和葛莱美奖提名,作品并获得德国红点博物馆,以及芝加哥建筑与设计博物馆的收藏。2012年以作品《75年后》再获颁全美独立音乐大奖肯定时,更坚定要踩着原创精神前往更远的海边、更高的山上创作的信念。
其着作有:《原来,我的时代现在才开始-萧青阳:得人如得鱼的唱片人生》(自转星球)、《有一天,我会和我的偶像一同老去》(远流)。
採访撰稿∕程嘉华
1973年生于台北,在中坜长大。
台大外文系毕业,曾任《FHM男人帮》、《时报周刊》、《经典》杂志等编辑,以及新闻局国际舆情小组编译、饭店公关等十余种工作,也曾失败地经营过一家以天文为主题的咖啡厅「星星眨眼」(Gaze & Glow)。译有《旅法师》(合译)、《日本的一年》。
email: virginids@gmail.com
Why Go to Bed If Not Tired!:Qing-yang Xiao's Wild World
萧青阳的旅行语录
峇里岛:遇见真对味的人
BALI: An Extraordinary Woman Named Carol Chen
我纳闷着,不就是一趟峇里岛旅行,我有必要把感受搞得愈来愈多吗?在峇里岛遇到的这些女人,美月、花艺老师、杨家妈妈……她们的形象一重一重地叠合着电影里的茱莉亚罗伯兹,彷彿在对我说些什么。
撒哈拉:在沙漠中写下遗书
SAHARA: He Left His Last Words in the Desert
撒哈拉险恶的环境和绝望的气息,让人不得不直视死神的迫近,然而,这正是它最迷人之处。无论旅行或者面对死亡,都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课,而沙漠为我们打开了那一课。
台东&奥地利:赢在起跑点,输在终点?
TAIDONG & AUSTRIA: Let's Se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
有谁想过,为了人云亦云的「赢在起跑点」,为了挥之不去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们从教育到产业走偏了多远?学生付出了多少代价,社会又浪费了多少资源呢?
美国:一个都不能少
USA: We Are Five!
我,一家之主发狠、发誓:我要带孩子们去勐旅行,一个都不能少!三个萝卜头加入的旅途,浪漫和甜蜜变少,赌气和哭闹来递补;然而,看见一张大床上,所有人互挤到翻过去的豪迈睡姿,我的快乐天堂好像更完整了。
澳洲:我的无尾熊一比一
AUSTRALIA: My Unique Life-size Koala
我和舒华向住宿柜台飞奔而去,幸好,「一比一」还好端端地坐在那里。就这样,我们两个最老的团员,拎着一个黑色不透明塑胶袋回到车上,里头鼓鼓地装着一只绒毛玩具。
京都清水寺:人生不卖来回票
KIYOMIZU-DERA, KYOTO: Life Is a One-way Ticket
在浑然不自知的固执中,我究竟错过了多少站、流失了多少风景?人生都不卖来回票了,亲情又何必有隔夜仇呢?
未竟之旅南极:我的梦想是服务你的梦想
unfinished trip-ANTARCTICA : Your Dream, My Command
南极梦看似摔了一跤,但我还是决定把故事说出来,因为我知道,在吸收了这么多的养分之后,梦想不会戛然而止,它是一场进行中的耐力赛。梦,还在转换成力量。
后记 浪漫,自由,练家子 程嘉华
Epilogue One Year with a Passionate and Mature Artist
后记
浪漫,自由,练家子
Epilogue: One Year with a Passionate and Matured Artist∕程嘉华
接下这本书之前,我什么也没问,直到和出版社编辑碰面后,才知道要专访的人物是鼎鼎大名的设计师萧青阳,心里有些惊讶。因为之前工作的关系,我拥有许多由他设计、角头或风潮唱片出版的专辑,一直挂在我床前权充海报的《若夏沖绳料理屋》正是他的手笔。
在广阔的唱片花园中,萧大哥的作品不难辨识,大开大阖,摆出来就有震撼力;没有小情小爱,却浪漫得令人神往。我喜欢他的设计,台湾唱片因为他而有趣许多,但我不知道他的旅行故事有什么重要,加上从媒体报导中得来的印象,我猜想他可能有着设计师的难搞。我诚实地告知编辑我的道听涂说,她却提醒我,百闻不如一见,萧大哥很会说故事,我去听听看就知道了。
我执行过的採访很多,但亲自撰写的并不多,在《FHM 男人帮》杂志当编辑的年代,也许是自命清高,也许是自惭形秽,又或者是杂志属性需要,我养成与受访名人保持距离的习惯,既不和对方搏感情,访问中又经常提出挑战性的问题,甚至不惜针锋相对。然而,这次要为萧大哥写出近十万字的个人故事,还不知要见多少次面呢,我知道以前那套肯定行不通。
第一次採访,我带了新买的卡式录音机,萧大哥问我,为什么不用录音笔?他说很多记者都会用两个机器同时录音,以免出错。被受访者指出这等低级错误实在失格, 我回家赶紧翻出了当年天价购买、如今有点两光的Sony 录音笔——幸好有这么做,因为后来真的发生了可怕的录音全毁事件。
峇里岛的访问告一段落,刚好美月回来台湾,萧大哥邀请我参加「峇里挂」的烤肉聚会,想让我实际认识故事中的主角们。我白目地拒绝了,一来是那天还有别的聚会,二来,我怕生。
下一次的约访,我好奇地问起童年梦游经验,萧大哥的描述已经阴暗晦涩到我无法当场听懂的境界,他可能也注意到了,对我说,我一定和他是不同类的人,我听了有点受挫。又有一次,当我走进工作室,迎接我的是竟是昔日相熟的摄影师陈建维,原来他是萧大哥的好哥儿们,知道那天有採访,特意跑来看我。他满场飞地回忆着那些年我们合作的点滴,他们俩的热烈和我的拘谨迟疑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连我自己都察觉到了,难怪萧大哥说我不是同类。
幸好,也不是完全不同。这本书横着看像是旅游书、直着看像是亲子书,其实里头最多的是一位设计师的社会观察和质疑;奇妙的是,萧大哥的观点我几乎都赞同。我本来就不是可以捏着鼻子、牺牲理念为他人作嫁的人,这几年自觉眼界变宽,对各类议题的意见更多了,但愿意妥协的空间反而下降;如果不是打心底认同萧大哥的想法,真不知这本书该怎么写下去。
在我眼中,萧大哥不是特别前卫、惊世骇俗的那类艺术家,却是真正拥有开放心胸、不受框架所限的自由人;他不是绿色和平的环保先锋,也不是人本基金会的教育专家,但他把简单生活的真义看得很清楚。他鼓励我在脸书上使用本名,他不吝惜给有勇气说真话的人一个赞。优秀设计师的想法当然多,但他聪明而冷静,不轻易让己见变为成见,也因此,他是个可爱可亲的朋友。
缺乏长篇写作经验、选择辞职关在老家应战的我,终于关出了自闭的倾向,沉溺在一摊死水中,什么也做不好。所幸这是一本大剌剌歌颂梦想的书,每週搭车北上和萧大哥做一次访问,比看心理医师有效多了。这位助理口中的理想派无敌铁金刚,果然是个煽风点火的练家子,经常煽得我牙痒痒地——为什么我老是蹲在家里自寻烦恼、蒙头大睡?早知道不如买张机票飞去峇里岛找美月了!萧大哥知道我爱上山下海,不但怂恿我一定要参加一次撒哈拉超马,甚至随兴地问我要不要干脆一起去南极——没盖你,我认真考虑了一分钟呢!
一起等电梯,他拿起电梯旁好书交换区的书翻看着,自言自语:「到处都这么多书了,为什么还要出书呢?」他或许只是问了十万个为什么当中的一个,但也可能是说给即将出书的自己听,真巧,那也是我的感慨。我想起前主管袁哲生问过后辈作家的一个问题:「你出这本书,有谁需要呢?」萧大哥的前两本着作都有好口碑和收藏价值,我该如何让这本书也成为茫茫书海中被需要的那一本?
故事听完了,剩下的是写出来。这才发现,写一本书原来像是侦探办案,真相只有一个,却苦于不知如何逼近它;也像爬一座山,山就在那里,一步步走着总会到。只是,当拨开迷雾中的箭竹林,看见山顶,我还想问自己,那是真的山顶吗?我有揣摩出萧大哥的口吻吗?我会不会不小心留下了自己的影子?
写到最后、也是最长的一篇美国行,一年来的乌云悄悄散去。受了这篇中的「全家旅行模式」激励,我也拉着七老八十的爸妈当起背包客游花东,玩了七天才回家。上路前,我听说编辑们在朗诵初稿给萧大哥听时,铁打的男儿竟然真情流露落了泪,看来这本书找到了最要紧的第一个读者,我放下了半颗心。萧大哥的故事启发了我许多,我的文字能够回头打动他,我想这也是一种交换旅行。如今成书在即,但愿这些让说故事和写故事的人都溼了眼眶的篇章,也能使每一位打开书的读者心有所感。
完成所託,想感谢的人很多,包括远流总编辑文娟、萧大哥的贤内助舒华、助理柚子,以及给我有形与无形鼓励的老友王慧珍、黄玉燕,还有在天上的哲生老大。我特别佩服本书的编辑李丽玲小姐,她竟然只读了我多年前一篇蔡康永专访就敢邀我执笔!我从来不是个爱写的人,出书也不是我的梦想,但她让我懂得,写作也可以是「服务他人的梦想」。同时,我也得向她致歉,我不敢想像她为了我的任性拖稿吃了多少苦头——该如何赞美她对我的信任呢?我的才能不足以成为千里马和伯牙,所以无法将她比作伯乐或钟子期;但我想更赖皮地把自己编派成屈原笔下的祭司,而她是一手执剑、一手怀抱新生命的神祇少司命,「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丽玲,希望妳享受这个浪漫得胡说八道的比喻。
自序
萧青阳的旅行语录
旅行像日记,昨天已经翻到上一页。
Travel is like writing a journal, and yesterday is the previous page.
我的义大利朋友说:
就算什么都没发生,也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Non fa niente anche se non succede niente poi, importante che abbiamo passato una bella giornata!
“不累干嘛睡!”,这几个字一出来,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人,大概率是萧青阳本人,那种活力四射、浑身是劲儿的形象。我最近在搜集一些关于台湾在地文化和创意产业的书籍,萧青阳这个名字好像是绕不开的一个人物。他“玩世界”,我猜一定不是那种游客模式,而是更深入地去体验、去感受、去碰撞。这本书会不会记录他去了哪些“奇怪”的地方,做了哪些“疯狂”的事情?我比较好奇的是,他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玩”?是极限运动,还是深入当地社区,体验民俗风情?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领略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一个充满惊喜和发现的世界。而且,我喜欢看作者分享他自己的心路历程,那些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沮丧,还有从中获得的成长。这本书会不会有这样真实的记录?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种“跟着萧青阳,一起去冒险”的感觉,让我重新点燃心中对未知的好奇和热情,摆脱“舒适圈”的束缚,去看看更广阔的天地。
评分这书名,《不累干嘛睡!:萧青阳玩世界》,真的太有张力了!我个人很喜欢这种带有鲜明个人风格的书名,就像是直接把作者的灵魂剥出来给你看一样。萧青阳?这个名字我有点印象,好像是台湾设计界一个很牛的大神?如果是他,那这本书绝对有看头了。他“玩世界”,不是那种一般意义上的旅行,我猜他肯定会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去解读和体验世界。会不会有很多他个人的设计哲学,或者他如何在旅途中找到创作的灵感?我本身对设计和艺术不太懂,但很喜欢看有才华的人怎么看世界,他们看到的细节和思考方式,往往是我们普通人捕捉不到的。这本书会不会有很多他自己拍摄的照片,或者手绘的图文记录?我设想中,这应该是一本很有视觉冲击力,同时又充满智慧的书。而且“不累干嘛睡”,这句口号太酷了!它传达的是一种积极向上、永不停止探索的精神,我希望读完这本书,我能被这种精神所感染,也敢于去尝试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趣、更充实。
评分讲真,最近的生活有点像温水煮青蛙,每天按部就班,虽然不至于“累”,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看到《不累干嘛睡!:萧青阳玩世界》这个书名,简直像是给我瞌睡虫泼了一盆冷水!“不累干嘛睡”,这句话简直戳中我的心窝子!我一直相信,生命中最精彩的部分往往发生在舒适圈之外,那些冲动、那些不计后果的尝试,才真正让我们感受到活着。萧青阳这个名字,我印象中好像是跟设计或者艺术领域有关的,他玩世界,是玩出什么新花样?是玩出设计灵感,还是玩出人生哲学?我特别好奇他会怎么定义“玩”这个动词,不是那种走马看花的旅游,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体验。这本书会不会分享他如何打破常规,去探索那些别人不敢去的地方,或者尝试那些别人觉得“傻”的事情?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种“啊,原来还可以这样!”的启发,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重新出发的勇气和动力。也许,这本书里藏着一条通往“不累”的秘诀,但这个“不累”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充满激情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活出自己的精彩。
评分天啊,《不累干嘛睡!:萧青阳玩世界》!光看书名就觉得一股子“不羁”的味道冲了过来,我喜欢!我喜欢这种有态度、有主张的书名。萧青阳,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江湖气息,而且“玩世界”三个字,更是把我想象的空间瞬间拉满了。我猜这本书绝对不是一本普通的旅游攻略,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挑战自我、拥抱未知的生活哲学。我一直觉得,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就是那些独特的经历,那些在别人看来可能“不务正业”却让你乐在其中的事情。萧青阳是不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不是用他的方式,把“玩”这件事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我特别好奇他会分享哪些他“玩”出来的故事,是那些充满挑战的户外探险,还是那些与不同文化碰撞出的火花?我希望能从这本书里看到一种不受拘束的生命力,一种敢于打破常规、去追寻内心渴望的精神。这绝对是一本能让你读完之后,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甚至想要立刻打包行李出发的书!
评分哇!这本书名真的太有fu了,《不累干嘛睡!:萧青阳玩世界》!光看名字就觉得一股子不羁的叛逆少年味儿扑面而来,完全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青年励志”读物,我超爱这种调调!萧青阳这名字我最近好像有在哪里听过,但一时又想不起来,总觉得是个很有故事的人。这本书会讲他怎么“玩世界”?是在台湾的街头巷尾玩,还是真的跑遍世界各地疯玩?我猜应该是后者吧!我一直觉得,人生就是要去闯,去体验,去把那些别人觉得不可能的事情都一一尝试,萧青阳听起来就像是那种把“玩”这件事做到极致的人,而且还是“不累干嘛睡”,这简直是我的精神座右铭!这本书会不会分享他那些奇思妙想的行程规划,还是记录他一路上的跌跌撞撞,和那些意想不到的邂逅?我真的很好奇!我猜他一定是个观察力超强的人,不然怎么能把“玩”这件事玩出深度来?会不会有很多关于不同地方的在地文化、美食、还有那些隐藏的秘密景点?我等不及想要翻开它,跟着他的脚步,一起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无限可能了!这绝对是我近期最期待的购书清单上的第一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