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邀請法國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L'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藝術與語言研究中心(Centre de recherches sur les arts et le langage)的Philippe Roussin、法國圖爾大學(Universite Francois-Rabelais de Tours, France)的John Pier、紐約讓.傑學院哲學係(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NYC, USA)的Kyoo Lee,及颱北的黃筱慧、陳學毅、陳界華與陶嘉代,深入研究哲學的詮釋學、敘事學與符號學之相關文本,以外文與中文對應的方式編輯齣版。書中文本針對哲學的詮釋學視野下的敘事研究、喻的研究、敘事的形構,與擬仿與擬前之物的探究,提供極具研究參考價值的文本。
本書特色
1.廣納哲學研究者的精采論述,涵括颱灣、紐約及法國作品,為哲學開啓更廣闊的視野。
2.切入哲學的多元解讀麵嚮,較以往研究更具可讀性。
作者簡介
黃筱慧 Cristal Huang
輔仁大學哲學博士。教育部公費赴比利時魯汶大學新魯汶校區,哲學人類學中心,博士後研究。現任為東吳大學哲學係副教授。專長與研究領域:詮釋學、符號學、解構理論。
導言
哲學、符號與敘事這本論文集的誕生,要迴溯到2010 年間連續在7 月與11 月,透過在東吳大學哲學係的兩次國際工作坊的籌辦,與一群在這個跨科於人文學與人文科學的同好小團隊努力之下的兩次活動。我們將此活動定位為:巴黎、颱北與紐約三城記。並邀請到在歐洲學界針對敘事學與符號學的中壯派學者Philippe Roussin 與John Pier,以及在美國任教歐陸哲學相關領域的Kyoo Lee,加上颱灣團隊的陳界華與陳學毅。自第二屆開始,我們亦訂齣主題:一緻性與論述(Congruence and Discourse)。第三屆由法國同好在巴黎Maison Suger 舉辦(Maison Suger, Centre international de recherche, d’accueil et de cooperation pour chercheurs etrangers de haut niveau de la Fondation MSH, Foundati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 Paris, France)。
第一篇是Philippe Roussin 所撰之 “Rhetorique de la metalepse, etats de cause, typologie, recit”,陳學毅從法文翻譯為中文〈轉喻修辭學、原因狀態、類型學、敘述〉。第二篇為John Pier 之“Narrative Configurations”,陶嘉代翻譯,〈敘事組構〉。第三篇Kyoo Lee 之 “Mutated Fables of God in the Philosophy of Rene Descartes: A Mini-Narrative Analysis of ‘A, or The, or Him, or It, or All But …’ ”,黃筱慧譯為中文〈笛卡爾哲學中之…:「一個,或這個,或祂,或它或所有的但唯獨…」的迷你敘事分析〉。接下來是三篇由颱灣學者群為哲學、符號與敘事撰寫的專文,分彆為:陳學毅〈擬仿物與文化間際性:於符號産生與認同過程之間〉、陳界華〈符號.敘事.宗教:「沉思哲學」文類的結構分析〉、黃筱慧〈呂格爾詮釋學之「時間『中』」的敘事研究--間際詮釋學初探〉。
最後,本書的付梓,要感謝亞洲大學的古綺玲教授,在最後階段的鼓勵,與諸位多年在相同領域互相交流、勉勵的同好好友們,纔使這本書的編輯得以完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