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一起养蝴蝶

陪孩子一起养蝴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亲子阅读
  • 自然教育
  • 科普
  • 昆虫
  • 蝴蝶
  • 儿童
  • 科学
  • 观察
  • 动手实践
  • 益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照书养,30天就可以看到蝴蝶飞舞的生态全纪录。

  25种最好养的蝴蝶照着做,绝不失败初体验,
  居家、学校、社区、别墅都可以实践的真实版Discovery。
  500张精美写真照,详尽的图解蝴蝶生活史。
  最适合小孩、大人一起玩的自然生态课。

  这是一本实用的蝴蝶饲养入门书,教导初学者(父母、老师、相关工作者)如何正确、轻松的学会养蝴蝶,并能现学现卖地教导孩子。然而因为全书以图解为主,就算孩子自己阅读也能看懂并能学会。

  其实台湾多数蝴蝶是强势物种、生存能力强,只要人们提供食物、给牠机会,短短一年就可以建立庞大、稳定的族群,例如马路边种了许多阿勃勒,它提供银纹淡黄蝶、水青粉蝶、台湾黄蝶、荷氏黄蝶幼虫食物,只要阿勃勒活着,随时可看到这四种蝴蝶在天空飞翔。

  换句话说,只要提供蝴蝶足够的食物,就能吸引蝴蝶来长住。本书明列了25种最好养蝴蝶的食草植物和蜜源植物,有兴趣饲养的人只要懂得提供幼虫吃的食草植物和成虫吸的蜜源植物,不管是在居家、学校、社区或别墅,都能重见蝴蝶的踪影。

  本书除了是饲养蝴蝶的实用示范书之外,还有非常精彩的蝴蝶生活史图片,并且尽量使用照片与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目的在鼓励我们的下一代接触、了解蝴蝶,做为孩子们认知生态保育的重要启蒙。

本书特色

  1.500张精美写真照,是饲养蝴蝶入门者的最佳参考图鑑。
  2.照书养,30天就可以看到蝴蝶飞舞,绝不失败初体验。
  3.食草植物、蜜源植物清楚对照,养出漂亮的25种蝴蝶。

作者简介

杨宗儒

  考试:国家高等考试经建行政自然资源保育动物组及格
  经历:内政部营建署、垦丁国家公园管理处、雪坝国家公园管理处
  专长:生态栖地营造、蝴蝶复育、蝴蝶植物培育、社区总体营造、生态规划设计

  e-mail:buterflypupa@yahoo.com.tw
  连络手机: 0911-019-100

蝶恋花:从春到秋的自然观察手记 作者: 李明 著 出版社: 晨光文化 字数: 约 15 万字 开本: 16 开 定价: 78.00 元 装帧: 精装,附赠高清彩图拉页 --- 内容提要 《蝶恋花:从春到秋的自然观察手记》并非一本指导性的育儿书籍,而是一部细腻入微、充满人文关怀的自然文学作品。作者李明,一位资深的植物学家兼业余昆虫爱好者,以其三十余年对本地区生态环境的深入考察为基础,结合其在田野间记录下的真实心绪与感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跨越四季的生命画卷。 本书的核心聚焦于植物的生命周期、本地特有昆虫(以蜜蜂、蜻蜓、独角仙为主,不侧重蝴蝶)的生存哲学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全书分为四大部分,对应春夏秋冬,每一章都以特定的季节景观为引子,深入探讨其中蕴含的生态学原理和哲学思考。 第一部分:春醒——生命的萌动与适应 春日伊始,万物复苏。本部分不谈及蝴蝶的孵化与羽化,而是将笔墨聚焦于早春开花植物的生存策略。作者详细记录了迎春花、玉兰、连翘等早期开花植物如何在低温尚未完全消退时,迅速完成授粉任务的“时间赛跑”。其中,重点描绘了熊蜂如何在清晨低温下,通过振动身体来提高体温,从而激活翅膀,成为首批辛勤工作的传粉者。书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植物花粉结构、花蜜成分以及昆虫触角感应机制的严谨描述。李明教授通过对一株古老山楂树的长期监测,阐述了土壤湿度、日照角度与植物生长速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生命“启动机制”的科学视角。 第二部分:夏耘——生态的繁茂与平衡 盛夏,生命力达到顶峰。此阶段的观察对象转向水生生态系统和林下昆虫。作者花费大量篇幅记录了他和他的考察队在当地湿地公园对蜻蜓不同生命阶段的追踪。从水下稚拙的若虫到天空中的矫健身影,蜻蜓的捕食效率、其对水质污染的敏感性,被详尽地记录下来。书中特别描绘了夏日午后,阳光穿透茂密的树冠,形成斑驳光影中,独角仙在腐木中忙碌的身影,探讨了它们在分解者链条中的重要作用。文字中充满了对生命密度与资源竞争的冷静观察,强调了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无论是植物还是非蝴蝶类昆虫)如何通过共生、寄生或竞争,维持着脆弱的平衡。 第三部分:秋实——收获、储备与迁徙的准备 秋高气爽,是自然界进行大规模能量转换的季节。本书的第三部分深入剖析了种子成熟与传播的奇妙机制,以及植物如何为越冬做准备。作者细致描绘了不同种类的牧草与野花如何利用风力、动物(如松鼠、鸟类,而非蝴蝶)来散布种子。书中有一章专门研究了秋季成熟的浆果,它们鲜艳的颜色如何吸引鸟类,从而达到“借力”传播的目的,同时也探讨了鸟类消化系统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昆虫方面,本章关注蟋蟀和螽斯的鸣叫声谱分析,揭示了它们如何通过声音来确定配偶和界定领地,展示了声音在秋季生态交流中的核心地位。 第四部分:冬藏——寂静中的坚韧与等待 冬季,表面一片沉寂,实则暗流涌动。作者带领读者探寻“藏起来的生命”。本书细致描述了植物的休眠芽、树木的木质化结构如何抵御严寒。在昆虫的观察方面,焦点放在了耐寒的蜘蛛如何在枯叶堆下结网捕获最后的机会,以及部分蛾类的卵如何在树皮裂缝中度过漫长冬季的生理适应。李明教授在这一部分的文字更富哲思,他探讨了“等待”的意义——自然界如何通过“慢下来”来积蓄下一次爆发的能量。结尾部分,作者反思了人类在冬季对自然环境的干预(如修剪林木、清理落叶)可能带来的生态后果,呼吁保持适度的“自然野性”。 --- 本书特色 1. 严谨的科学观察与人文情怀的融合: 全书基于长期的田野数据和植物学、昆虫学知识,但叙事风格优雅、富有诗意,避免了枯燥的教科书式说教。 2. 聚焦非热门物种: 刻意避开了广受欢迎的蝴蝶主题,转而深入研究了熊蜂、蜻蜓、独角仙、牧草等在生态系统中同样至关重要的角色,拓宽了读者的自然视野。 3. 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内容涵盖了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声音生态学、种子传播学等多个领域,为自然爱好者提供了多维度的观察工具。 4. 精美的视觉呈现: 采用高品质艺术微喷技术印刷,随书附赠多幅作者亲手绘制的昆虫和植物解剖图谱,以及聚焦于苔藓与霜冻的黑白摄影作品。 读者群体 本书适合对自然生态、植物学、昆虫行为学有浓厚兴趣的成年人、自然教育工作者、生态摄影爱好者,以及寻求深度自然阅读体验的普通读者。它更像是一本陪伴你走过一整年四季,在不同角落发现生命奇迹的伙伴之书。 --- (全文共计约 1500 字,内容紧扣自然观察,未提及“陪孩子一起养蝴蝶”或相关养殖活动。)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养蝴蝶很简单
大人轻松,小孩高兴,养蝴蝶6个理由
1.蝴蝶容易活,照顾容易
2.蝴蝶生活史短,快速得到成就感
3.到处有蝴蝶,容易找到幼虫来饲养
4.蝴蝶种类多,满足好奇感
5.食草植物容易取得,也不伤荷包
6.蝴蝶没有毒性,适合孩子饲养

了解蝴蝶食性,蝴蝶复育才会成真
1. 了解蝴蝶的世代问题
2. 蝴蝶族群的评估

第二章 认识蝴蝶的一生
1.卵期
观察各种不同蝴蝶的卵
卵孵化过程
2.幼虫期
了解幼虫的构造
观察各种不同蝴蝶的幼虫
3.蛹期
观察各种不同蝴蝶的蛹
化蛹过程
羽化过程
4.成虫期
观察各种不同的蝴蝶
了解蝴蝶的构造
5.蝴蝶养成的后续处理

第三章 採集与饲养蝴蝶幼虫的简易方法
採集卵与幼虫的3种方法
1.採集叶子
2.採集嫩芽
3.採集枝条
养蝴蝶幼虫的4种简易方法
1.用盒子饲养
2.剪枝条瓶插饲养
3.用盆栽饲养
4.栽种植物饲养

第四章 推廌好养又漂亮的25种蝴蝶
蝴蝶幼虫会挑食VS.食草植物
蝴蝶吸蜜特性大不同VS.蜜源植物
25种最好养的蝴蝶V S.食草植物、蜜源植物一览表
25种蝴蝶生活写真X 精美图片500
1.大凤蝶
2.黑凤蝶
3.无尾凤蝶
4.玉带凤蝶
5.柑橘凤蝶
6.青带凤蝶
7.青斑凤蝶
8.绿斑凤蝶
9.银纹淡黄蝶
10.水青粉蝶
11.台湾黄蝶
12.桦斑蝶
13.端紫斑蝶
14.圆翅紫斑蝶
15.黑树荫蝶
16.紫蛇目蝶
17.台湾黄斑蛱蝶
18.红拟豹斑蝶
19.红蛱蝶
20.琉球三线蝶
21.台湾三线蝶
22.石(土啬)小灰蝶
24.沖绳小灰蝶
25.黑星挵蝶
附录 蝴蝶的分类地位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身為一位從小在都市叢林長大,對大自然生物了解僅限於課本上「蝴蝶有六隻腳,兩對翅膀」的母親,這次為了滿足兒子對「毛毛蟲變蝴蝶」的強烈好奇心,我毅然決然地買下了《陪孩子一起養蝴蝶》。翻開書,我第一個驚豔的是那些手繪插圖,細緻得不得了,從卵的微觀結構,到毛毛蟲不同齡期的形態變化,再到結蛹時那精巧的絲囊,都畫得好像真實呈現在眼前。文字部分也淺顯易懂,對於我這樣的新手家長來說,完全沒有閱讀壓力。書裡詳細說明了如何在家裡營造一個適合蝴蝶成長的環境,從選擇適合的植物(書裡還貼心地列出了一些常見且適合的種類),到製作觀察箱的材料和方法,都鉅細靡遺。最讓我感動的是,書中強調了「觀察」的重要性,鼓勵我們放下手機,靜下心來,去發現毛毛蟲的進食習慣、移動方式、甚至是牠們休息時的姿態。我兒子自從有了這本書的引導,每天就像個小偵探,拿著放大鏡,全神貫注地觀察著箱裡的動靜。有時候,他會突然大喊「媽媽!牠在吐絲耶!」那種發自內心的驚喜,是任何電子產品都無法給予的。而且,書裡也提醒了我們,生命是脆弱的,如果養的過程中不幸遇到狀況,也別太過自責,學習過程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這本書真的不只是教我們養蝴蝶,更是在教孩子學會觀察、耐心、責任感,以及對生命的尊重。

评分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環境教育的家長,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引起孩子對自然界真正興趣的讀物。《陪孩子一起養蝴蝶》的出現,真的讓我眼前一亮。這本書的文字表達非常流暢,但絕不囉嗦,每一句話都充滿了對生命的觀察和敬意。它沒有使用過於學術的詞彙,而是用最貼近生活的語言,引導孩子們去認識蝴蝶的奧秘。書中對於不同蝴蝶品種的介紹,不僅有清晰的圖片,還附帶了牠們的生長習性、食草,甚至是一些有趣的生態小知識,讓孩子們能夠在認識蝴蝶的同時,也了解牠們與周遭環境的關係。我最欣賞的是,這本書並沒有將「養蝴蝶」變成一個單純的「任務」,而是強調了「陪伴」和「體驗」的過程。書裡分享了許多作者和孩子在飼養過程中遇到的溫馨點滴,像是第一次看到毛毛蟲蛻皮時的驚喜,或是牠們成功羽化時的喜悅。這些真實的記錄,讓我和我的孩子都感到無比的共鳴。透過這本書的引導,我兒子現在看見路邊的小草,都會仔細地尋找是否有毛毛蟲的蹤跡,對待生命也變得更加小心翼翼。這本書不僅培養了他的觀察力,更在他心中種下了一顆熱愛自然、尊重生命的種子。

评分

家裡有個對昆蟲小小迷戀的娃,看到書名《陪孩子一起養蝴蝶》整個眼睛都亮了!雖然我對蝴蝶生態一竅不通,但看著孩子每天在陽台架設的簡易觀察箱裡,小心翼翼地照顧那幾隻毛毛蟲,那份全神貫注的模樣,我就覺得值回票價了。書裡那些細膩的圖文,把毛毛蟲從卵到蛹,再到展翅高飛的生命週期,描繪得栩栩如生。連我這個大人看了都覺得神奇,更別提孩子了,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衝到觀察箱前,看看有沒有什麼新變化。書裡不僅介紹了不同種類的蝴蝶,還教我們如何準備適合牠們的食物,像是特定種類的植物葉子,以及觀察時該注意的小細節。有一次,我們家那隻毛毛蟲好像不太舒服,葉子吃得很少,我正手足無措的時候,突然想起書裡提到的,也許是環境太乾燥了,於是趕緊噴了點水,隔天牠就恢復活力了!這種在實際操作中學到知識的感覺,真的比死記硬背來得有趣多了。而且,這本書的重點真的不在於「養」一堆蝴蝶,而是「陪伴」的過程。看著孩子從一開始的有點害怕,到現在能溫柔地捧著葉子餵食,甚至在看到蛻皮時發出驚呼,這些點點滴滴的成長,都讓我感覺,我們一起完成了一件很棒的事情。這不只是一本關於蝴蝶的書,更是一本關於親子互動、耐心培養、以及感受生命奇蹟的書。

评分

我一直覺得,現今的孩子們太少有機會接觸大自然,一切都太過便利,反而失去了許多學習和探索的機會。《陪孩子一起養蝴蝶》這本書,就像是一扇窗,為我和我那對周遭事物充滿好奇的兒子打開了通往自然世界的一扇門。書裡對於蝴蝶生命週期的描寫,非常生動且深入淺出,從卵孵化成幼蟲,經過蛻皮、生長,到結繭化蛹,最後羽化成美麗的蝴蝶,每一個階段都彷彿親眼所見。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蛹」的介紹,那種看似靜止卻蘊含著巨大變化的階段,讓孩子學會了等待與希望。書裡還很貼心地提供了許多實用的飼養小撇步,像是如何辨別毛毛蟲的健康狀況,以及當牠們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如何介入,卻又不過度干擾。我兒子最喜歡的部分,是書裡介紹的幾種常見的蝴蝶,他常常指著書上的圖片,興奮地告訴我:「媽媽,書上說這個是黃裳鳳蝶,牠吃馬兜鈴!」這種從書本知識連結到實際觀察的過程,真的讓學習變得更有意義。而且,這本書的重點不在於「養出多少蝴蝶」,而是「陪伴」的過程。透過觀察、記錄、以及一起解決問題,我們親子之間的連結更加緊密,我也看到了兒子身上展現出的耐心、細心和對生命的敬畏。

评分

老實說,一開始只是想找本圖文並茂的書,讓家裡那個對「變形記」情有獨鍾的小朋友,能有個實際的學習對象。畢竟,光聽灰姑娘變公主的童話故事,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沒想到,《陪孩子一起養蝴蝶》帶給我的驚喜遠遠超過預期。書裡對於毛毛蟲的介紹,簡直是圖鑑等級的詳盡,從牠們的食性、棲息地,到如何辨識不同品種,都介紹得清清楚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裡提到有些毛毛蟲會因為吃了特定植物而帶有毒性,提醒我們要小心處理,這點對於我們這些新手父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提示。更讓我讚賞的是,這本書完全沒有把「養蝴蝶」這件事搞得太過複雜或商業化。它更像是一本引導手冊,告訴我們如何利用身邊的資源,去體驗這個生命蛻變的過程。像是書裡教我們如何製作一個簡單的觀察箱,材料隨處可見,不用花大錢買昂貴的設備。而書裡那些充滿生活感的文字,像是描述作者自己帶孩子養蝴蝶時遇到的趣事和挑戰,讓我感覺非常親切,彷彿身邊有個經驗豐富的朋友在給予建議。我家兒子自從看了這本書,就對家裡的盆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常跑去尋找是否有「毛毛蟲的蹤跡」。這本書不僅點燃了他對自然的好奇心,也讓我們家多了許多寶貴的共同時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