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身体的语言密码

图解身体的语言密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身之所向即心之所向。

★ 身体语言不会出现「口是心非」的现象,也不会撒谎。
★ 它比经过理性加工的有声语言更能表现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情感和慾望。
★ 学习并掌握运用非言语智慧的方法,有效地解读他人。

  近些年来,身体语言学在西方方兴未艾。相应地,关于身体语言的来源也逐渐引起了很多行为学家和传播学者的重视,他们中的不少人为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些行为学家认为,身体语言是通过人的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还有一些行为学家则认为身体语言来自于遗传,而很多传播学者却认为身体语言是人天生的一种能力。面对如此众说纷纭的局面,德国科学家亚伯和埃克曼以盲人和聋哑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特殊人群的观察、研究,他们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身体语言肯定不仅仅来源于人后天的学习,因为盲人和聋哑人不可能通过视觉管道或是听觉管道来学习身体语言。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身体语言主要还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如挥手表示再见或叫某人过来,向某人做OK的手势表示赞同或鼓励,等等,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同时,很多的动作和姿势的含义又是由具体的文化语境决定的,如男性用双拳叩击胸膛,在一些国家被认为是显示男性力量的意思,而在一些国家则被认为这是女性的象征。所以,切不可把仅在某一区域范围内流行姿势和动作的意义理解为全世界所有地方都一样,否则只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时候身体语言与有声语言存在着不一致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种情况中,其一即「口是心非」,由于撒谎而使用的一些动作(如小孩用手捂嘴;青少年用手触摸嘴唇;成年人用手摸鼻头)与有声语言的结合显得别扭、不协调,反映出此人的心虚和不自在;另一种情况就是突然置身于某种陌生的环境中时,或是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表现出来的很多不自在的动作。如,某个人去面试时,看见主考官后满脸通红,浑身直冒冷汗,紧紧咬住嘴唇,不断地用手挠脑袋或是不停地用手拽自己的衣角。主考官看见此人的这些身体语言后,心中已对他有了一个大概印象:此人缺少工作经验,性格较为内向,然后他会迅速决定此人是否适合招聘岗位的要求。再如,一些喜欢在课堂上「开小差」的学生为了避免老师发现自己没有认真听讲,往往会作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端坐于座位上,双眼盯着黑板。殊不知,这些身体语言正暴露了他心不在焉的状态。因为没有哪个认真听讲的学生会长时间保持一个僵硬的姿势,眼珠长时间盯着一个方向一动不动,且双眼散乱无光。

  一般来说,身体语言不会出现「口是心非」的现象,也不会撒谎,它比经过理性加工的有声语言更能表现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情感和慾望。因为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情感和慾望总是通过身体来直接表达的。身体首先会对我们的感觉和情绪作出反应和判断,然后才会作出具体的姿势。

  总体上来说,身体语言符合人们的内心活动。有声语言与身体语言的矛盾主要产生于逻辑——数位化秩序之间的对立,或是经过定型化训练与内心活动之间的对立。如果我们不能在对立之间作出抉择,就会在身体语言上出现矛盾状态。如,当一个人问别人是否需要他准备啤酒时,却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可能很少有人会相信他真的愿意去准备啤酒。因为他如果真的愿意的话,至少有一定的行动,比如从椅子上站起来。再如,当一个人想逃避别人审视的目光,或是掩饰自己的尴尬状态时,他往往会避开对方的目光。然而逃避倾向的加剧,以及害怕暴露自己的逃避意图,其逃避动作又会受到一定的遏制。

  由此可见,虽然我们能控制身体某些部位的动作,但不能同时控制身体所有部位的动作。因而一旦内心真实想法和有声语言发生矛盾,我们的身体语言就会通过我们无法控制的一些部位展现出内心和有声语言发生的种种矛盾。

  正是因为非言语行为能够比口头语言传达出更多的资讯,因此,它一方面是我们理解别人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它是打造个人和企业形象的有力工具,运用各种无声的、形象化的方式打造出来的视觉吸引力,比任何自我宣传的言语都更有说服力。我们可以学习并掌握运用非言语智慧的方法,有效地解读他人,同时正确地展现自己,进行更有效的人际沟通、提升个人形象,在生活和工作中走上成功之路。

作者简介

流沙

  自由作家,热爱生活。喜欢插花、美食、旅游。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身体语言——比交谈更可靠的解读方式∕16
一、你了解自己身体的资讯吗∕16
二、身体最懂你的心——身体可以告诉我们什么∕20
三、福尔摩斯和卓别林的启示∕24
四、身体的姿势与动作:袒露心迹的两大途径∕28
五、玄之又玄的直觉和第六感∕32
六、随年龄变化的身体语言∕36
七、受外界条件影响的身体语言∕39

第二章 身体传达的资讯——身之所向即心之所向∕48
一、身体的倾斜代表好恶∕48
二、欢不欢迎,看角度∕52
三、融洽的120°与对立的180°∕56
四、防备的姿势∕59
五、袒胸露腹——不加防卫∕62
六、拍抚肩膀——传递信心∕64
七、蜷曲身体睡觉的人压力重重∕67

第三章 手臂的权力宣言∕74
一、双臂交叉——阻碍沟通的「冰山」∕74
二、伪装起来的双臂交叉∕79
三、强化的双臂交叉∕84
四、双手紧握洩露负面情绪∕87
五、双手叉腰——不可侵犯∕91
六、自信的肘部支撑动作∕94
七、后背的双手——树立权威∕98
八、双手放在臀部两侧——做好准备∕102
九、妙不可言的触碰∕105
十、握手中的控制与顺从∕109

第四章 百变手势——股掌之间暗藏玄机∕112
一、你的手会「说话」∕112
二、资讯随手势传递∕116
三、手势有助改善记忆∕121
四、掌心的方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123
五、十指交叉的双手∕126
六、高度自信的尖塔式手势∕130
七、抚摸下巴∕134
八、抓头和拍头的姿势∕137
九、摸耳朵——反感信号∕140
十、遮蔽动作——逃避现实∕142
十一、自我抚摸——寻求安慰∕145
十二、表示自我的拇指∕148
十三、不要轻易伸出你的手指∕154
十四、巧借对方的手势获得赞同∕158

第五章 腿和脚——最诚实的部位往往被忽视∕162
一、最诚实的双腿∕162
二、叉开的双腿与交叉的双腿∕165
三、脚踝相扣——恐惧害怕∕169
四、4字腿——自信而放松∕173
五、骑跨椅子——属于男性的坐姿∕177
六、男性眼中的优美坐姿∕181
七、浅坐椅子的人小心谨慎∕183
八、头枕双手——骄傲自信∕186
九、脚尖的方向洩露真实的兴趣所在∕189
十、脚步幅度和频率∕194
十一、双腿洩露女孩的秘密∕196

第六章 一切从头开始∕202
一、头部——心灵的指挥官∕202
二、点头能够激发合作与肯定的态度∕207
三、轻易点头也许是想拒绝你的要求∕212
四、歪头——用脖子表达顺从∕214
五、低头耸肩的胆怯者∕219
六、高抬下巴的傲慢者∕223

第七章 多情多义的眼睛∕228
一、眼睛传达的资讯∕228
二、留心他人延长眨眼的时间∕231
三、瞳孔扩张暗示情绪变化∕234
四、向上看的眼睛博取同情∕239
五、目光应该投向哪里∕241
六、注视与回避∕245
七、盯着对方——你可以看对方多久∕247
八、成功地运用目光∕251
九、使用眼睛的不同方式,洩露不同的心底秘密∕254
十、眉毛的变化体现喜怒哀乐∕259
十一、轻抬眉毛表达好感∕263

第八章 表情——心灵的看板∕266
一、爱撇嘴唇——你的傲慢可能会引人反感∕266
二、挤压嘴唇——压力和不安∕269
三、读懂鼻子发出的无声「语言」∕273
四、微笑是一种顺从信号∕276
五、几种常见的笑容∕280
六、真笑还是假笑,看眼周的变化∕284
七、愤怒、悲伤的人也会笑∕287
八、女孩嫣然一笑含义深∕289
九、从笑容看对方的个性∕292
十、内向者与外向者的笑∕298

图书序言


第一章 身体语言——
比交谈更可靠的解读方式

一、你了解自己身体的资讯吗


人际沟通包括许多方面,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是其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言语沟通的两种主要方式,非言语沟通则主要包括眼神、手势、语调、触摸、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这类显性行为,以及通过空间、服饰等表露出来的非显性资讯,其中使用得最广的是眼神、手势、触摸、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这类显性行为。正因为如此,美国行为学家斯泰恩将非言语沟通中的显性行为称为身体语言,亦称体语。

体语虽然无声,但具有鲜明而准确的含义,它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譬如,星期天,忙碌了一上午的妻子吃完午饭后刚睡着,丈夫轻轻打开窗户准备让正在楼下玩耍的女儿回家做作业。为了不吵醒妻子,丈夫没有大声唿喊女儿,而是朝她招了招手,女儿看见爸爸的手势后,顿时明白了爸爸的意思,便迅速朝家走来。这时,丈夫抬手一看表,不到一点半,心想还可以让女儿再玩一会儿,于是,丈夫又向正朝家走来的女儿挥挥手。女儿看见爸爸的这个手势后,稍微一想,便又调转头,兴高采烈地和伙伴们玩去了。

整个过程丈夫没有说一个字,仅凭手的两个简单动作,便和女儿完成了两次沟通。

同理,大街上的交通警察指挥来来往往的汽车和行人,靠的也是这种无言的体语。

而一些目的性很强的动作,则完全可以看做是一种行为的信号。譬如,书店里,某一个人踮着脚去拿书架上的一本书,我们知道,他想看看这本书。尽管他已把脚踮得很高,但还是够不着。这时,他旁边身材较高的营业员注意到了他的这个动作,于是,从架上拿了那本书递给了这位顾客。营业员是怎么知晓这位顾客心理的呢?因为顾客踮脚的动作表现了一种难以被人忽视的窘境:「我需要帮助!」

不同于有声语言的蕴借性和委婉性,我们身体所表达的话语是鲜明而准确的,尽管这一点我们经常意识不到。美国的一位传播学家提出了这样一个资讯表达公式:资讯的全部表达‖五十五%表情+三十八%声音+七%语调。从这个公式中,我们至少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日常人际交往中,通过身体语言所进行的资讯沟通佔了半数以上,身体语言在资讯交流中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无独有偶,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佛洛德也认为,要想真正了解说话者的深层心理,即无意识领域,仅凭有声语言是不够的。因为有声语言往往把话语表达者所要表达意思的绝大部分隐藏了起来,要想真正了解话语表达者所述话语的意思,必须把有声语言同体语相结合。

尽管无声的体语在资讯的沟通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不能代替有声语言,因为很多理性层面的意思还得由具有蕴借性和委婉性的有声语言才能传达。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体语也很少独立担当沟通功能,它往往配合、辅助有声语言共同完成资讯的交流。完全离开有声语言的体语并不比哑语高明多少,其传播范围不仅有限,很难传达一些理性认识,也不能阐述一些抽象话题,这必然会导致资讯沟通的不顺畅。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