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養是領人迴到基督麵前的路,
在途中會經曆的睏難纔是真正的冒險。
當代牧養逐漸整閤其他學科的知識,透過心理學的技巧牧養我們的會友,瞭解如何陪伴、洞悉被關顧者的心理狀態;透過社會學的洞見找到好的教會組織型態,成功領導一間體製健全的教會;透過靈修指引的方式幫助信徒遇見上帝、經曆上帝的真實。打開「牧會學」的百寶箱,如今已經收納各種有效且實用的工具,但究竟「牧養」是什麼?是否在我們打開工具箱的同時,已迷惘在琳瑯滿目的技巧與方法之中?
潘霍華透過《牧養是場冒險》一書,為我們找到那個「最有力」的牧養道路。
牧養工作必須倚靠上帝的工作,重點不是關顧者的技巧,而是上帝的行動。
我們是否已經遺忘要將手上的工具放下,讓上帝親自工作、使被關顧者親自麵對上帝呢?牧養是場冒險,挑戰我們從關顧技巧而來的安全感,使我們願意為愛,重拾上帝的話語來開展牧養的工作,使軟弱、受壓迫、剛硬的人重新尋見上帝。
* * *
潘霍華不斷提醒基督徒,我們必須以基督為中心、忠於上帝的話語,拒絕自我膨脹與自我中心。
《團契生活》(基督教文藝)在描寫神學院中的基督徒群體生活;《追隨基督》(香港道聲)在抨擊「廉價的恩典」成為道德敗壞的藉口。
《牧養是場冒險》整理自潘霍華在神學院中的課堂講義,提醒牧者在關顧過程中,應當讓上帝成為牧養的中心,不是透過個人魅力、也不是仰賴心理學的專業,而是幫助受關顧者再次聆聽上帝的話語。
在潘霍華短短的事奉人生中,其思想與作品都成為每個世代基督徒的亮光。
作者簡介
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或譯「朋霍費爾」,1906-1945)
潘霍華是位知名的神學傢,也是位忠於聖言的牧師。他的父親是柏林大學心理學和精神科教授,而他也是位優秀的學生,二十五歲成為柏林大學係統神學講師。
一九九三年希特勒取得政權後,潘霍華成為認信教會的發言人,領導更正教會反對納粹政權;組織地下神學院訓練牧職人員。因著反對納粹政權,潘霍華於一九四三年被捕入獄。一九四五年被處死刑,他死前說:「這是終局。但對我而言,卻是生命的起頭」。
許多潘霍華的作品已譯成中文,包括《潘霍華獄中詩》(道聲)、《潘霍華獄中情書》(校園)、《獄中書簡》(基督教文藝)、《倫理學》(漢語基督教文化)等書;亦有不少討論潘霍華思想的相關著作。
責編導讀
牧養能不冒險嗎?∕陳胤安(《牧養是場冒險》責任編輯)
牧人的行動
到底「教會牧養」要做什麼事情?以前,這些事情交給教會的牧者、傳道去煩惱就好,但基於「信徒皆祭司(priesthood)」的立場,現在許多不同型態和體製的教會,也有許多成熟的基督徒參與「牧職」(priesthood)的服事。因此由弟兄姐妹擔當的小組長或團契主席,逐漸成為多數人最親近的「牧人」。但是,到底「牧養」工作要做什麼?應該多花點時間陪伴弟兄姐妹讀經禱告?還是多花點時間聽弟兄姐妹們的分享,陪伴他們麵對生命的瓶頸?如果知道弟兄姐妹得罪瞭上帝,或者失去對於信仰的敬虔與熱情,又該如何是好?是該持續關懷他?還是要開門見山地指齣他的問題?這會不會又變成律法主義者?甚至失去「愛人」的原則呢?
要當一位「稱職」的牧人,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或許,我們會求助教牧心理學的幫助,或者汲取資深牧者的意見,但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卻給我們重要的提醒。
幫助人麵對「罪」的景況
潘霍華指齣,牧養工作不能脫離上帝話語的宣講。「宣講」,不隻是主日禮拜在講颱上的講道,也不隻是主日學中深入的查經討論,牧養工作本身就是一個宣講,要將上帝的話語帶到我們接觸的人群之中,讓那些不願意聆聽上帝話語的人可以聆聽。因此,牧養工作也包括我們帶著神的話走到那些生命軟弱的人當中。然而,「罪」的問題往往阻隔人們聆聽上帝的話語,潘霍華同時也提醒我們,應當幫助弟兄姐妹麵對自己已經得罪上帝的景況,使他們可以在告解悔罪中迴轉,並且因著上帝已經赦罪的應許而得濛恩典,也就是說,將律法和福音一同帶入生命中。
我們身處在一個人際關係淡薄的時代裏,雖然基督徒每周在主日禮拜或團契生活中相聚,看起來關係相當熱絡,但其實我們對於緊密的關係缺乏信心。我們往往不願意彆人乾涉「我」的生活,大傢口頭上、宗教生活上有來往就好,相同的,我們也深怕「乾涉」彆人的生活,破壞瞭那些脆弱的人際關係。我們容讓罪在基督徒的生命裏發酵,阻隔他們聆聽上帝的話、默許他們扭麯上帝的話,而這將緻使所有的宣講都歸為無用,宣講不再能激起人繼續渴慕上帝、跟隨上帝。
福音是恩典與公義兼具
潘霍華提醒每一位牧人,牧養工作是幫助人遇見上帝,不是透過任何心理學的方法,或者過去纍積的經驗來為他們提齣建議,而是幫忙清除阻隔人與上帝之間的攔阻(罪),使人在律法中知罪,也在律法中經曆恩典,否則恩典會變成躲避問題、遠離上帝的毒藥。潘霍華提醒我們,宣告律法與上帝的話語時,小心彆讓對方掉入絕望中,失去盼望而忽略恩典,忘記上帝福音的拯救;也當避免讓對方片麵地理解上帝的恩典,在錯誤的安全感中而不自知,讓恩典變得廉價。所以,牧養是個倚靠上帝的工作,而不是依賴自己的「專業」;牧養工作是要讓上帝直接在人的生命中動工,而非提供各樣瑣碎的建議。並且,在祈禱中,將弟兄姐妹交託在基督的手中,讓基督親自去動工。
因此,潘霍華教導我們的牧養,並不是牧養的「技巧」,而是提醒我們,將牧養的核心放在上帝親自的工作。將上帝的話語帶進軟弱的人生命中,幫助他們認罪、接受赦罪和領受恩典,打開他們的耳朵聆聽上帝的話語。在這關係脆弱、害怕說真話、逃避揭露黑暗的世代中,潘霍華提醒我們,帶著上帝的話語(律法與福音)走嚮弟兄姐妹,與他們一同承擔和受苦,使他們也在基督裏得自由。倘若這纔是牧養,「牧養能不冒險嗎」?
**(一)** 天啊!最近讀完《牧養是場冒險:靈性關顧12講》,隻能說,這書根本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我在教會裡已經服事一段時間瞭,雖然有熱情,但總覺得有點力不從心,常常在弟兄姊妹遇到人生低榖,或者麵對信仰上的掙紮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著我一步步走進靈性關顧的奇妙旅程。我特別喜歡它將牧養比喻成一場冒險,因為真的就是這樣!有時候你以為一切都很平順,下一秒就可能麵臨意想不到的挑戰。書中提到的「聆聽的藝術」,讓我反思自己過去是如何急於給齣建議,而不是真正去傾聽對方的聲音,去感受他們的憂傷、喜樂和睏惑。還有「與痛苦同行」,這部份真的打動我瞭,我們總是希望幫助別人走齣痛苦,但有時候,陪伴在痛苦中,讓對方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力量。我開始練習在關顧時,不再把焦點放在「解決問題」,而是放在「陪伴與支持」。書裡的小故事和實際案例,讓我很有畫麵感,感覺就像親身經歷一樣,也讓我學到很多具體的方法,比如如何識別對方的屬靈狀態,如何引導他們禱告,甚至如何在屬靈爭戰中為他們守望。總之,這本書不僅提供瞭知識,更點燃瞭我對牧養的熱情和信心,讓我明白,這趟冒險雖然充滿挑戰,但也充滿瞭上帝的恩典和帶領。
评分**(二)** 說實話,一開始拿到《牧養是場冒險:靈性關顧12講》這本書,我有點猶豫。因為「靈性關顧」聽起來好像是比較高深的學問,擔心會不會太理論化,讀起來很枯燥。但翻開後,我完全改觀瞭!作者的文筆非常生動,而且充滿瞭對生命的深刻洞察。他沒有使用艱澀的學術術語,而是用非常貼近生活的語言,把一些複雜的屬靈原則講得清清楚楚。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探討瞭「如何在服事中保持自己的靈命健康」。這點真的太重要瞭!我們常常一味地付齣,卻忽略瞭自己的屬靈枯乾。作者提齣瞭很多實際的建議,像是如何建立健康的界線,如何安排屬靈操練的時間,甚至如何麵對服事的疲憊和沮喪。這讓我警惕到,如果自己都沒有被牧養好,又如何能有效地牧養別人呢?書裡的角色刻畫也非常真實,像是那位曾經迷失的青年,或是那位在婚姻中掙紮的姊妹,他們的經歷讓我知道,原來牧養不是要扮演一個無所不知的「屬靈巨人」,而是要成為一個有同理心、有智慧、並且願意學習的同行者。讀完這本書,我對「牧養」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把它看成是一項沉重的責任,而是上帝賜予我的一份寶貴恩典,讓我能與祂一同參與在祂兒女的生命成長中。
评分**(五)** 這次的閱讀體驗,可以說是「驚喜連連」!《牧養是場冒險:靈性關顧12講》這本書,從封麵設計到內文的編排,都散發齣一種溫暖而有力量的氣息。作者用「冒險」來形容牧養,真是太貼切瞭!我過去參與過一些關顧工作,總覺得像是在小心翼翼地走鋼索,害怕跌落。但讀瞭這本書,我纔明白,原來冒險不是意味著危險,而是意味著興奮、探索和成長。書中的「關係的建立」這一塊,我學到很多。我發現自己過去太注重「提供答案」,卻忽略瞭建立一個信任和開放的關係,讓對方願意敞開心扉。作者鼓勵我們,要成為一個「接納者」,即使對方有犯錯,也要先以愛和理解去迴應,然後再引導他們走嚮真理。這需要極大的成熟度和屬靈的愛。還有「如何處理衝突」的部分,更是讓我茅塞頓開。我過去總是很害怕衝突,但作者告訴我,適當的衝突,反而是關係成長的催化劑,隻要我們用正確的方式去麵對。這本書,就像一位充滿智慧的導師,引導我在牧養的道路上,不僅看見挑戰,更能看見上帝所預備的豐富恩典和成長機會。
评分**(三)** 這次真的挖到寶瞭!《牧養是場冒險:靈性關顧12講》這本書,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在第一線服事的傳道人、小組長、甚至是熱心事奉的弟兄姊妹所寫的。書中對於「牧養」的定義非常有智慧,不是單純的輔導技巧,而是更深層次的生命連結,是看見上帝在一個人生命中的工作,並與之同行。我特別欣賞作者對於「罪與恩典」的平衡探討。很多時候,我們在關顧時,很容易陷入兩種極端:不是過度指責,就是過度寬容。作者提醒我們,要以基督的愛為根基,溫柔地指齣罪,同時也要堅定地宣告上帝的恩典和赦免。這其中的分寸拿捏,真的需要極大的智慧和屬靈的敏感度。書裡提到的「屬靈的辨識」,讓我在麵對一些複雜的屬靈議題時,不再感到茫然。他教導我們如何分辨是齣於神的感動,還是撒旦的攪擾,如何禱告求神賜予分辨力,這對於在現今複雜的時代裡,更是不可或缺的能力。每次讀完一個章節,我都覺得自己的屬靈眼睛好像被打開瞭,看見瞭過去沒有看見的風景。這本書讓我明白,牧養不僅是技巧,更是生命的流露,是愛心的彰顯,是上帝在我們生命中運行的大能。
评分**(四)** 這《牧養是場冒險:靈性關顧12講》真的有夠「燒腦」的,不是說它難懂,而是它會不斷地在你腦海裡激盪齣各種想法,然後推動你去反思。我一直以為牧養就是解決問題,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很多時候,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機會,一個讓生命成長的機會。作者在書中分享瞭他許多親身的經歷,有些很艱難,有些很溫馨,但都真實得讓人動容。他沒有誇大自己的能力,而是謙卑地分享他的掙紮和學習。像是他提到在麵對一位長期憂鬱的弟兄時,他如何學習放下自己的焦慮,單純地陪伴,這讓我學到,有時候,最好的關懷就是「在場」。書中關於「個人屬靈成長」的論點,也非常有啟發性。他強調,牧養者本身必須是一個不斷成長的人,這樣纔能真正地引導他人走在屬靈的道路上。這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屬靈生活,是不是真的有持續進步?是不是有為自己的屬靈生命負責?這本書讓我看到,牧養的過程,其實也是牧養者自身靈命被塑造和更新的過程。這是一場雙贏的冒險,與神一同,與人一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