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鎏金的盛唐,颠沛的诗人。
在他的眼中,辉煌的岁月于兵戎下化为疮痍;
在他的笔下,苦难的时代于纸墨间化为永恆。
他,是杜甫,是在盛世与动盪中望尽悲欢的诗圣。
从出生到离世,他历经了唐朝的璀璨与阴暗;
颠沛流离、漂泊四处的命运,
让他空怀满腔的热血与抱负,尽化为血泪交织而成的诗作。
让我们跟着杜甫,一起穿越时空,亲临大唐盛世。
作者简介
邓荣坤
一辈子与文字为伍,写了不少文字,得过一些文学奖与音乐小奖。在新闻媒体(杂志、出版、报纸、电视)闯荡多年,也曾经在教师、县长办公室秘书等行业中耽误一些时间,换了很多工作,头衔不少──邓记者、邓总编、邓主任、邓经理、邓副总、邓老师、邓秘书、邓大哥与邓先生......目前,仍劳碌于卖字维生的差事。代表作品:《光绪廿六年》(大旗出版社)、《一队火把向紫禁城移动》、《逆向飞行》、《螃蟹海岸》、《乙末,第三十二首》、《台北咖啡》、《菁桐》、《淡水河岸》……等多部着作。
*部落格*邓荣坤文字舖:blog.udn.com/writer326
序言 杜甫这个人
1巩县南瑶湾村
2洛阳初啼
3功名落在孙山外
4斯人独憔悴
5长安落魄行
6野无贤臣
7河西县尉
8尘埃不见咸阳桥
9安禄山笑了
10马鸣风萧萧
11麻鞋天子左拾遗
12落难的诗人
13水鸟盘飞的浣花溪
14为功名干杯
附录 杜甫诗选
后记 杜甫二三事
序
杜甫这个人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骐驎,战骨当速朽。
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一》
识字以来,喜欢阅读文字不多的书籍,如《广昔时贤文》、《千家诗》、《唐诗》、《宋词》,因为从这些可以分篇阅读的作品中,你会发现阅读是一件相当愉快与轻松的事。不像大部头的《西游记》、《红楼梦》,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读,事情忙了,搁下了,隔了几天,书中所描述的故事却淡了,似乎要快速再浏览一遍,否则,会有连不上的感觉。
读唐诗,没有这种现象。
因为唐诗可以一首一首读,直到读出趣味来。
朗读了《唐诗三百首》之后,对于这本蛮有份量的诗选,深爱之,也及之于纵横大唐文化舞台的诗人,李白、王维、白居易、孟浩然……。而对于杜甫,亦深爱之,透过他们浅显易懂的诗文,我看到了盛唐的繁华,也看到了苦难唐朝的沧桑与令人悲恸的往事。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溼声啾啾!
杜甫《兵车行》
当我读到了杜甫的《兵车行》,从文字中似乎还隐约听到车轮急促滚动的声音,听到送行者的哀号声,看到马蹄扬起的尘埃,总是忍不住地想找个地方,为那个苦难的年代痛哭一场。
年纪稍长,了解了杜甫的身世后,年少时的哭泣的冲动仍在。
杜甫年轻时,在漫游中渡过了青春岁月,二十四岁时,参加科举考试。落榜后,一直熬到十年之后,三十五岁了,才兴沖沖参加制举考试。然而,天不从人愿,在宰相李林甫*「野无遗贤」(註1)的笑闹剧中,再次落榜!
* 註1:唐玄宗想广求天下人才,令全国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师来。李林甫怕民间有才德的人士在对答试题时指责他的姦邪罪过,于是百般刁难,导致无人录取。这本是一个悲剧,但他却上书皇帝表示祝贺,声称这是「野无遗贤」。表示皇帝已圣明到把所有人才都尽皆提拔使用了,真正达到人尽其才的最高境界。
其实李林甫所为只是误国利己,但达到其目的却是顺玄宗之意而逆天行。
然而,祸不单行。
此时,担任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的父亲杜闲去世,断绝了杜甫的生活来源。
为了生活,为了能在长安城活下去,并且等待机会,杜甫不得不四处写诗献给当时的名士或权贵,希望能获得引荐。除此之外,也种了一些药草,沿街卖药,换取零星的收入过日子,或寄食于朋友家,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乞丐生活。
虽然曾经向唐玄宗进献*《三大礼赋》(註2),受到赞许,命他待在集贤院等候派官令。然而,这一等就是整整四年,胡子都等白了,最后,还是没了下文。
* 註2:杜甫是在天宝九载冬对唐玄宗进献《三大礼赋》,分别为《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是杜甫一生中最引为荣耀的一件大事。
好不容易当了个掌管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的正八品下的小官(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不料一个月过后,安禄山造反了,他也随着王人潮四处流窜,逃出了长安后,过着有一餐没一餐的生活……。
多年来,一直想写一本关于杜甫的书,把他的沧桑遭遇与忧国忧民之情怀,写成浅显易读的故事,尤其是双十年华时的青涩,阅读了林语堂撰写《苏东坡传》之后,就着手蒐集资料,没想到这些年来,一直忙于「看似平常却非寻常」的新闻或编辑工作,使得撰写工作耽搁了,直至我离开离开市公所那份如「鸡肋」般的工作,让我有更多时间阅读与写作。
《放歌纵酒话盛唐》是一本关于杜甫的点滴故事,不是历史,这是一本有点历史背景的小说,却无关史实。让我们轻松读,从阅读中找到与文字接触的乐趣,找回曾经辉煌过的那段金色岁月。
苦难的唐朝,苦难的诗人。
杜甫这个人,值得我们尊敬。
希望您也会像我一样,喜欢他的诗,从他的诗作中了解盛唐的故事,了解诗圣的悲欢生活!
邓荣坤
这本书的题目《放歌纵酒话盛唐:诗圣杜甫的鎏金岁月》立刻勾起了我对于那个风华绝代时代的无限遐想。盛唐,一个充满自信与活力的年代,一个孕育了无数伟大诗人的黄金时代。而杜甫,这位被誉为“诗圣”的伟大人物,他的生活轨迹与他的诗歌创作,无疑是理解那个时代的一把钥匙。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的“放歌纵酒”究竟是如何在杜甫身上体现的?是他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与朋友们畅饮高歌,抒发胸中壮志;还是在经历了人生起伏后,以酒浇愁,以歌抒怀?而“话盛唐”,则暗示着书中将有对那个时代方方面面的描绘,不仅仅是宫廷的繁华,或许还包括市井的喧嚣,边塞的战火,以及民间的疾苦。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展现杜甫如何将他对时代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融入到他的诗歌创作中。那些“三吏”、“三别”,那些记录战乱与民生的诗篇,都充满了沉甸甸的历史分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走进杜甫的内心,去感受他作为一个时代见证者的悲悯情怀,去理解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伟大之处,最终,能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位诗圣的“鎏金岁月”,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永恒的光辉。
评分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个时代的文化,诗歌是最直接、最生动的载体。《放歌纵酒话盛唐:诗圣杜甫的鎏金岁月》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杜甫那充满激情与力量的诗篇。我脑海中浮现的,不仅仅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情怀,还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的思乡之情,以及“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战乱之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作为一名诗人、一名官员、一名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我相信,书中的“放歌纵酒”并非简单的享乐,而可能是一种面对复杂现实的豁达,一种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而“话盛唐”,则意味着对那个时代的深刻洞察和反思。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杜甫与同时代文人墨客的交往,那些才情的碰撞,那些思想的交流,一定会非常精彩。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在那些看似辉煌的“鎏金岁月”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变迁,怎样的社会矛盾,而杜甫又是如何用他的诗歌,记录下这一切,并将其升华为不朽的艺术。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沉静而又不失磅礴的气势,就像盛唐本身一样,既有繁华的表象,也有深沉的底蕴。我尤其好奇书名中的“鎏金岁月”,这四个字勾勒出的意境,既有黄金般的璀璨,又有一种岁月的沉淀感。我猜想,书中并非简单地罗列杜甫的生平事迹,而是会通过生动的叙述,将他置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中,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杜甫。或许,作者会从他童年的成长环境开始,描绘他对诗歌的热爱是如何萌发的;接着,讲述他初入仕途的踌躇满志,以及在长安的经历,那些与李白、高适等伟大诗人的交往,想必也会是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杜甫诗歌的创作过程,不仅仅是解读诗句的字面意思,更要挖掘诗歌背后的情感、思想和社会根源。那种“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惊天地泣神灵”的创作状态,以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深切情感,我渴望能在书中找到更深刻的解读,理解诗歌如何成为他记录时代、抒发情怀的有力武器。
评分当我在书架上看到《放歌纵酒话盛唐:诗圣杜甫的鎏金岁月》时,立刻就被这个名字吸引了。盛唐,一个多么辉煌的词汇,而杜甫,更是我心中永恒的诗圣。我一直对那个时代的风貌、人物和诗歌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杜甫,他的诗歌饱含深情,既有对家国天下的忧思,也有对百姓疾苦的关怀,更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这本书的标题似乎预示着它将带领我进入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和艺术魅力的世界,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杜甫的生平,感受他创作的时代背景,或许还能从他的诗句中,窥见那个“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盛世繁华,以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实无奈。我对书中可能描绘的杜甫,并非仅仅是那个笔耕不辍的诗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人”,他的喜怒哀乐,他的志得意满与失意彷徨,都可能在这本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与这位伟大的诗人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品味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也更能体会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
评分当翻开《放歌纵酒话盛唐:诗圣杜甫的鎏金岁月》这本书时,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闻到古老墨香的韵味。盛唐,那是无数文人墨客梦想的舞台,而杜甫,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星。我对书中关于杜甫的“鎏金岁月”充满了好奇,这是否意味着将重点描绘他生命中那些光彩夺目的时刻?比如他受到唐玄宗赏识的经历,与李白诗酒唱和的潇洒,以及他在长安的仕途生涯?然而,我也知道,杜甫的一生并非一路坦途,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也饱尝了流离失所的艰辛。因此,我更期待书中能够描绘一个完整的杜甫,一个在辉煌与困顿中都保持着独立思考和人文关怀的杜甫。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他那些“致君尧舜上”的政治理想是如何在现实的冲击下逐渐演变,而“忧国忧民”的情感又是如何贯穿他一生的创作。书名中的“放歌纵酒”可能不仅仅是一种消遣,更是一种在逆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方式,一种对生命不屈的呐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的是一份对历史的敬畏,对诗歌的理解,以及对这位伟大诗人更深切的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