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冰果室

遥远的冰果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横跨五年,杂志连载两年,台湾第一本当代冰果室记录!

  ◇精选全台二十二家亲访冰果老店的人情故事
  ◇累积五年数万张影像,独家收录超过一百七十张珍贵照片
  ◇全台首部见证五十年来的独特冰果室饮食文化书

  寻找冰果室只是一个起点……
  低调掩饰不了美丽,常伴才见真心。
  尝一口便了然于心的,台湾人情滋味。
  台湾古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第一做冰,第二做医生。」
  从农业社会至今,一路发展以来,第一名的做冰,一直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力活。
  然而,台湾每个大城小镇却各自有着一家镇守当地住民的冰果室,
  每年夏天默默挥汗,只专事清凉人们的脾胃,
  看着客人们吃冰而漾开在脸上的笑脸,甘之如饴。
  聪明人的轻巧捷径,他们学不会;
  代代传子以来,凡事厚工亲为,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为客人的坚持。

  ★从南到北,首部台湾当代人情冰果室记录。
  ◇一场二○○八年开始追寻台湾冰果室独特饮食文化的旅行
  ◇亲访老店的成长故事,见证台湾过去五十年的人情小事
  ◇从六年万张影像,精选全台二十二家,超过一百七十张照片

  ★台湾的冰果室不但是水果店、冰店、食堂,也是咖啡店。
  ◇凉圆,肉圆,三明治,热狗,肉羹汤
  ◇相亲,交谊,最早也最高级的在地咖啡店

  ★从南至北守护台湾各乡镇的清凉圣事
  ◇冰果室指南:独家收录二十二家陪伴你每个炎炎夏日的冰果历史老铺
  ◇特别收录:冰果室背后,遇见遥远的职人
  --仅存的手敲冰杓匠、五代窑冰碗公、百年制冰厂。

  ★尝一口便了然于心的台湾人情滋味
  ◇刨冰、剉冰、绵绵冰、水冰、冷热冰,你分得清楚?
  ◇吃热又吃冰:肉圆、热狗、四果汤,冰果室只为让你吃饱又吃巧!
  ◇开水制冰,熟食配料,每一口美味都是汗水换来的真心诚意!
  ◇半夜即起备料,只为让客人从早到晚,清凉一整天!

  ★人情冰果室的风景
  ◇清心养脾的刨冰写真
  ◇头家娘的风情
  ◇在地镇守居民的冰果室一隅
  ◇百年建筑,一甲子三代传艺首次发表

  不管新闻上演着什么样的兵慌马事,
  冰果老铺依然在这个混沌的世界继续美好没有停止过,
  一如你初尝冰,脾凉的清新依旧。

作者简介

Hally Chen

  连续五年夏天, 他是吃最多刨冰的男人!

  本名陈嵩岚,专事唱片美术设计十七年,同时热情于摄影与文字。2008年开始跨足杂货书籍摄影,并于多本中文杂志撰写专栏。专注探索杂货、美食、文化旅行。目前连载中的专栏有《双河弯》「人情咖啡店」、《好吃》「小吃大餐」、《come together》「男子杂货俱乐部」。

  Hally FB:www.facebook.com/hally.chen
  Hally个人网站:www.hallychen.com.tw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文──Hally Chen

01 木质八宝冰,缤纷头城情。宜兰──小凉园剉冰
02 冰果兼食肆,人情漫洄澜。花莲──金城冰果室
03 钢管甜红茶,百万酸甘味。花莲──庙口红茶与南桥行
04 六十年蔗冰,无添加美味。花莲──丰春冰果店
05最文明调理,甜蜜为客人。台东──正东山冰店
06恆春四十载,冷热皆相宜。恆春──阿伯绿豆馔
07冰魔法阿嬷,高级的诚意。旗山。常美冰店
08杨桃杏仁露,独门家乡味。旗山──朝林冰果室
09新店顾老摊,赤手刨冰屑。嘉义竹仔脚──阿娥手工刨冰
10十年功夫,空手切圆仔。台南,江水号
11寻常的优雅,老庶民美学。佳里--美娜冰果室
12番茄沾酱油,相思鲜奶茶。新化--共益冰果室
13热情爱玉块,用心一甲子。麻豆──龙泉冰店
14遗蹟冰果室,用心循古法。盐水镇──银锋冰果室
15时代的精彩,不褪的美味。草屯──光明冰果室
16相生又相顾,人情酸甘味。雾峰──牛乳大王
17冷热皆适宜,四季都精彩。丰原──金树冰果室
18剉冰五十载,环保人情味。后龙──邱家杏仁露
19美味冷热食,澎拜四果冰。苗栗──汤记冰果室
20冰冬肉圆,个性看板娘。头份──旭光冰果店
21三代温热情,永续清凉味。中坜──益新冰果室
22高级不昂贵,华丽中登场。台北华西街──珍果冰果室

特搜【遇见遥远的职人】
一、制冰八十三载,旗山制冰厂
二、台湾现役最老,最后冰杓职人
三、手工古早味老冰碗,五代立晶窑

索引

图书序言

热情爱玉块,用心一甲子。麻豆──龙泉冰店

带着眼镜的杨老板甩动着手上的爱玉块,对我解说爱玉如何制作。随着他热情的声调起伏,晶莹剔透的爱玉跟着抖动。「固定批货给我的厂商都知道,我偏爱较小粒的爱玉果,会特地帮我过泸留下。有时上等的爱玉果一台斤贵上一百元左右,我还是坚持要买。」他脸上不禁意露出自傲的笑容,但可能那块爱玉实在有几分像猪肝,晃啊晃得一直让我分心。

好货值千金是大家都懂的道理,但是好品质的东西也往往不一定要贵,店主心存着让客人可以安心享用的同理心,咬牙把价差吃了下来,只为看到客人们吃了美味露出牙齿的笑容。杨老板说台湾的爱玉就属嘉义阿里山野生的最知名。偏偏数量有限,又分散在海拔两千公尺的山区,每年採收的厂商得先参加林务局的公开招标,再依得标区域进行採收,不同的山头爱玉的品质特色也不尽相同。这两年阿里山带壳的爱玉果一台斤约六、七百元台币上下。半台斤的爱玉洗上五、六台斤的开水,最后可洗出三十台斤爱玉。

八十年前,麻豆镇街上,夏天卖冰、冬天卖蚵嗲和汤圆的小摊子是龙泉冰店的开始。一九五一年第二代在现址挂牌开店,如今杨海龙老板已经是第三代,一年多前初访时,他人正在电信公司上班,只剩老板娘和我聊天。后来台湾经历八八水灾,麻豆淹大水的新闻一度让我担心店是否安好,好在杨老板告诉我没有造成很大损失,只是店里一袋袋来不及撤离麻布的糖化成了糖浆,他花了好大的工夫才将满地沾黏的糖粒清理干净。

老冰店就开在麻豆镇中央市场内,我第一次来时傻傻地绕着半个足球场大的市场一大圈才找到。正门紧临着市场外的马路,店内和市场相通。木柜上的佐料从粉粿、汤圆、爱玉……到芋头,清一色老板自家手工制,没有半样来自罐头或添加防腐剂,超过一甲子的真材实料让店里一整天都有客人上门。店内的老竹椅和气质优雅的老板娘让我印象深刻,临走前老板娘知道我从台北特地搭巴士来访坚持不肯收钱,她那句「乡下地方没什么好东西可以招待」的热情让人挂在心头,我一直想再回来看看。

台湾有不少冰果室随着季节更替,冬天休业或改卖热食。但是龙泉冰店四季客人络绎不绝,冷热各有所好。夏天的「粉粿冰」爽口美味,是早期当地务农人吃冰顺便填饱肚子的最爱。冬天的「面茶热汤圆」则是热汤圆撒上手炒面茶,面茶只用面粉、糖、芝麻三样原料,不加猪油直接用火干炒,老板爽朗的拍胸脯:「保证不碍胃啦。」

可能是看我这台北乡巴佬太过有趣,老板放下整店的客人,开始解释起汤圆的制作过程。他说用来切汤圆的糯米面团称为「圆仔粹」。制作前先将糯米浸泡四小时,将变软的糯米入机器碾磨出米浆,然后将米浆装入麻布袋以石镇做第一次沥干。待外缘的米浆干了里面未干之际,重新揉捏麻布袋混合两者,束紧布袋做第二次风干。说到这里,老板露出得意的笑容告诉我,现在店内风干用的压石,其实就是上一代人力碾磨的旧石磨上那对大石盘呢。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