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新加坡工作正夯,以世界人才市场为目标,前方之路无限宽广
本书献给愿意大胆梦、勇敢飞的新世代台湾青年。
作者许大花本来是在台湾月领25K的小资女,四年前因缘际会前往新加坡知名赌城,担任月薪50K的荷官工作二年,作者以其所见所闻,用幽默的文笔写下第一手的新加坡工作与生活直击经验,同时,为嘉惠有意前往新加坡工作的台湾青年,本书也提供诸多关于当地工作证、租房与生活的重要情报。
大花的新加坡工作经历,竟然这么惊奇又爆笑:
★超冏的面试:虾米,猎人头公司来面试,地点刚好选到我正在工作的商务旅馆!
★宿舍大惊奇:宿舍夜间总是传出叽叽嘎嘎声,到底是......
★新手荷官上路:第一把牌就被抓住小把柄,黑心赌客为什么可以输钱不认帐?
★赌场里的人都寂寞:明明知道来赌场只会输更多,安哥们为什么每天都来?
★消失的筹码:客人赌很小,荷官赔很大,筹码怎么会无故消失了?
★新娘不是我:看FB意外发现在台湾的男友结婚了,我们有说好要分手吗?
作者简介
许大花
充满热情与理想的七年级生,国立台北大学毕,2010年第一次走进新加坡赌场,对赌桌上金钱与人性的爱恨纠葛产生浓厚兴趣。现为婚礼顾问,中国民国健言社认证讲师,奥瑞冈辩士。
自认聪明绝顶而又自相矛盾的双斗性格,只带自己旅行的出走模式上瘾者,随时准备出发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目标不是环游世界,而是享受每个当下。
对于人生,有原则,没有设限;要努力,不要太认真
自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推荐序》大胆梦 勇敢飞
第一篇 假戏成真 我要当荷官
1-1故事从这里开始
第1张良民证/「荷官」源自香港/新鲜人囧问答
1-2想蜕变蝴蝶就必须离开
毛虫还是蝴蝶?/一切都是缘份/内定?意想天开
1-3前往梦想的路上
善意的谎言/入场券到手/假戏演成真
1-4又爱又恨的第一夜
抢房间大作战/不能说的祕密/吹电扇上茅坑
1-5新加坡,我可能不会爱你
靠人人跑不奇怪/飘洋过海的温暖/这份爱有点沉重
1-6成为荷官的第一步
重新认识洗牌/被拆散的7公主
1-7来玩场扑克牌游戏吧!
英式还是美式/以筹码作单位
1-8我真的好想家
干柴遇上烈火/和着泪水的粥/将真心换绝情
1-9震撼毕业考
补牌得做手势/放筹码有顺序/挨轰整组悔过
第二篇 菜鸟荷官 赌界初体验
2-1新手上路,请多指教
菜鸟的震撼教育/吃错筹码发错牌/新「官」上任三把火/牌桌上我是老大
2-2赌场蜘蛛网之旷女与怨妇
欢迎光临动物园/念经作法还是输/要借赌不如戒赌
2-3赌场蜘蛛网之搭注寄生虫
输小赢小过干瘾/团结作乱力量大/耐力EQ真考验
2-4赌场蜘蛛网之赌徒的迷信
忌讳换钱开抽屉/赢在人性的弱点/输怕了才小心眼
2-5赌场蜘蛛网之屠夫与羔羊
自私的500元/丑陋的人类
2-6赌场蜘蛛网之鸭店狂想曲
帅不帅没关系/最高明的说谎家
2-7赌场蜘蛛网之爱上不回家的人
恩客较劲谁输的多?/收费难挡坚强赌魂
2-8赌场蜘蛛网之孕气拼运气
孕妇加持赢7万块/没有百分百的赢家/为赌牺牲胎儿健康
第三篇 我在新加坡的日子
3-1当爱已成往事
过去式vs.进行式/原来新娘不是我
3-2房事搞不定—宿舍变Motel
三更半夜闯空闺/投诉信中英双语/找人传话装可怜/菜鸟上阵头一遭/拖棚歹戏终落幕/怕事卒仔假高贵
3-3赌场人生—享受现实的残酷
从态度决定高度/靠赌致富一场空/嫁入豪门别傻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3-4一夜富豪白日梦
一叠美金的唿唤/众里寻他千百度/三两下搞定吃住/跟着富豪逛大街/继续未完的旅程
第四篇 赌场上的天使、恶魔缠斗战
4-1讨人厌的安哥
手风不顺飙国骂/别被表象所蒙蔽
4-2百家乐—终有一天等到你
赌博竟有保险买
4-3我不是菜鸟
出师未捷惨被阴/张牙舞爪的安娣/苦中作乐小确幸
4-4 Hello,Mr. King.
从赌品窥见人品/落魄的国王先生/牌桌上人性试炼
4-5赌场不思议之无形的那双手
没人下的1,000块/赌鬼穷鬼无头鬼
4-6赌场不思议之幸运女孩
下注万元起跳/杀到底犯众怒/谁才是真幸运
4-7赌场不思议之自扫门前雪
同乡情谊晾一旁/多管闲事一身腥/保护自己最首要
4-8赌场不思议之天兵与屎案
最后一根稻草/地毯上有坨屎/到底甘谁屁事/请不动大姨妈
4-9赌场不思议之消失的筹码
是我的有多好/偷筹码被抓包/ 3个月捞200万/贪念毁误一生
4-10寂寞的人在这里
我的忘年之交/填满欲念黑洞/孤单还是温暖
4-11爱投诉的新加坡人
无福消受的爱慕/不解风情不是错/懂投诉才有进步
4-12曲终人散—再会啦新加坡
不料大势已去/来不及说再见/离开不是结束
新加坡工作与生活准备篇
1.赚新币没你想的简单
为什么想去新加坡?/对未来有何打算?
2.工作篇
签约注意事项
3.食住行篇
4.生活小帮手篇
后记》享受过程的美好
一入赌场深似海/蓄积生命的养份
自序
三年前,我25岁,放下台北的家人、男朋友与饭店的稳定工作,拎着一只行李箱,来到新加坡,接受一份为期二年的赌场荷官工作合约。
荷官,就是赌场发牌员,在此之前,我从没进过赌场,没想到第一次进赌场,却是以员工身份进入。根据合约,只要我能通过荷官执照的考试,成为赌场正式员工之后能够领到的月薪有五万元,坦白说,这薪水真不赖,足足是我在台北工作的两倍,但是吸引我来到这里的,更多的是一份渴望冒险与体验人生不同风景的心情。
两年后,我拖着两卡鼓胀得像是随时会爆开的29吋大行李箱,回到台湾。当初过去时才一箱就足以装下我全部家当,如今它竟给我带了个伴回来。我吃力而笨拙的从行李输送带上拖下其中一个,丢在地板上,再小跑步追上另一个重复同样动作,然后站着吁了口气。一位男士一声不响,轻松的帮我把这两卡大约等同他体重的箱子堆上行李车,露出淡淡的微笑,转过身去继续等待他的行李。
那不做作的热心,那亲切的笑容,是台湾人没错。我终于回来了。
从小到大,我接受的教育不曾教导学生如何思考自己的人生,我想这也许是一门很艰深的学问,没有老师知道如何教,就算教了,台下的学生大概也会睡着。
升大二的那年暑假,我在饭店柜台凑学校规定的实习时数,开学之后,主管问我可否课余回来兼差。生活费有着落,我喜不自胜的答应,开始了放学之后就急匆匆的,从三崃赶往中山北路上的饭店,打工像正职,学生像兼差的日子。
我的成绩一直没有好过,每学期都有一两个科目要重修,名次也都在倒数前五,所幸学校将成绩和名次调为只有本人才得见的加密模式,维护了脆弱的自尊。
念书如果是为考试,那么考高分一定也是有目的。国三那年,我拼命念书,只因为某女校的仪队耍枪时超帅气;高三那年,我也拼命念书,只为考上学费便宜的公立大学。那么考上大学之后,我念书的目的又是什么?当年的考试分数将我分进了管理相关科系,但,我要管理谁?我连管理自己专心啃书一小时都无法办到,我还能管里什么?
在茫茫然中,我毕业了,进入另一家饭店工作,只因为对这个产业已经熟悉,对这份工作也还算喜欢,但其实更因为还不太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会做什么。
对于已经熟悉且固定的工作内容,我很快就疲乏了,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现况,一想到自己未来十年、二十年可能都会待在饭店业,我竟感到莫名恐慌。
直到当时的男友提供了新加坡的征才讯息。即使他的本意是要我去增加面试经验,作为转职前的练习,但从未想过能出国工作的我,却忍不住思考起这样的可能性:也许到了另一个地方,换了另一个环境,我就能成为另一个人--一个连自己都会深深爱上的人。
会让人愿意放下一切的,往往只是一个未知的可能。
于是,我满心期待的打包,出发。
只曾在电影中出现的场景总是特别神秘,进入赌场工作更像是进入一个电影般的世界。但这部电影却似在诉说一个初恋的故事。人们对恋爱的幻想和憧憬,总是在进入这段关系之后一一破灭,我们不是电影里的男女主角,不须吃饭睡觉只负责谈情说爱,现实不停的残酷破坏那些唯美画面。正如赌场总是被五光十色的绚丽所包装,直到拨开一层又一层的外壳亲身踏进,才发现这里有着最多变的人性,多得让我有时候会找不到自己。后来回想,找不到的原因也许是,我终究不会属于那里。
回台的几个月之后,一个台湾赌场同事聚会里,有人问我,这两年的赌场生涯,到底像什么?
嗯…就像当兵吧!我说。虽然我没当过兵,但我明白。当身在其中时,总有许多不满与辛酸,其中再夹杂些许欢乐与温馨。期满,想要稳定的人选择签下去,另有想法的则会离开。待在里面时,我们觉得辛劳无比,总是互相抒发心中怨气;一旦脱离了,却又无止尽的怀念,一见面就是回忆过往,说说笑笑个不停。
当过兵的同事听完,用力拍了下手,「说得没错!比喻得太贴切了!所以我们都是有着革命情感的同梯!」
是啊,我说。没有那段经历,我不会懂得珍惜所有看似理所当然的人事物,不会成长得如此迅速,不会知道当机会来了,就该用力抓紧。
我总是不断怀疑自己正走上的路是否正确,以及到底有何意义。但当我回头望向走过的路,才发现一切似乎早已有所安排──若不是莫名其妙念了那个科系,我也许不会进饭店实习;若不是在饭店的工作,我不会结识当时的男友;若不是他和当时的同事,我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想到国外工作;若不是那两年的磨练,我无法像现在如此认识自己,明白自己想做什么。
于是我相信,自己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所有风景与阻碍都是最美好的安排。
我最终没有变成另一个人。独立与智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隐性特质,需要一些刺激,才能够显现出来,
原来,带回的另一卡行李箱,装的不只是满满的回忆、经历、友情,还有我会爱上的那个自己。
这是一本关于一段荷官生涯的故事书,记录了我所见的各式人物与事件,还有我最真实的体会。这里没有童话,结局也不是很完美,但一定能带给你一些勇气。书中的每件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但为了保护当事人与公司的隐私,我将相关的名字做了修改。
如果你觉得我很独立,很勇敢,那么我要说,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
推荐序
《Smart智富》月刊总编辑 朱纪中
在为本书写推荐文的期间,适逢《商业周刊》1343期以台湾人赴新加坡工作为题,写成封面故事,文中的主角,才18岁,刚毕业就出国工作,她说:「年轻是最大本钱,我输得起。」其父虽心有不舍,但对于女儿勇敢的选择,还是说了:「现在是什么时代了,该出去闯一闯!」
非常类似的场景,也发生在本书的作者许大花身上,只是提早了4年,她来自单亲家庭,下定决心到新加坡赌场工作时,台湾有不舍她的母亲,以及非常爱她的男朋友,甚至在她刚到新加坡,从生活到工作都极不适应时,男友还一度想带着钱飞到新加坡将她「赎」回来。(编按:因提前解除工作契约的罚金)
勇敢的大花婉谢了男友的好意,不服输的她要证明自己一定能够熬过二年的工作契约,为自己存下第一桶金,并赚到许多人没有的工作资历,这份豪气亦如同《商业周刊》封面故事的女主角所说,要在二年后跳升二级。
一批接一批的台湾孩子往外地去工作,该叹息台湾的经济停滞?还是鼓励他们展翅高飞?撇除不必要的伤感情怀,这就是现在的客观现实。七、八年级生说,他们在台湾职场没有好位置,都被四、五年级生佔住了。身为五年级生的一份子,坦白说,我们这个世代的幸运,是在辛苦投入工作的过程中,赶上台湾经济的起飞与繁荣期,因而只要肯付出,就有回报。而现在的年轻人所碰到的困境,则是台湾长达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疲态与薪资成长停滞。
一个装有半瓶水的瓶子,是半空?还是半满,如果都往坏处看,人生只会愈振乏力,新世代们,你们不是也拥有比上一世代更好的求学环境与十多岁就能出国旅游、求学与工作的机会?这些可都是当年我们羡慕而不可得。
接触乐观而开朗的大花,我可以感受到她正向的力量,在工作二年约满后,她回到台湾,在部落格上发表不少在新加坡工作的第一手体验、赌场内的各种趣闻奇谭,以及早熟却不世故地反省人生所追求的价值。返台后的她,不仅一如预期存到一笔钱、赚到工作经验,更重要的,她说,是在多元文化、种族与宗教信仰的环境里学到如何包容与尊重,以及当偶而碰上歧视或冲突时,如何坚强并维护自尊地化解。
这本书是她的真实生活经历,用类小说的方式来发表,很多故事实在太有趣,让我只花一个晚上就欲罢不能地读完,留下一次美好的阅读经验。
为了便利想到新加坡工作的人,这本书中也提供大量有用的当地生活与工作资讯,希望有心以全球人才市场为挑战目标的读者们,能跟作者一般,大胆梦、勇敢飞。
后记
荷官这个职业,对许多人来说,充满神祕感;而这种神祕感,却是源自对赌场的不熟悉,以及过多的想像与憧憬。
两年前某新加坡人力资源公司受当地知名赌场委託来台征才,于是这唯一一批台籍荷官,在预先缴清两个月薪水的仲介费之后,便一起飞了过去。
一般人认为,荷官最辛苦之处在于,要计算复杂的赔率,还要应付各式各样的客人。其实荷官工作性质有点类似技术员。虽然桌上赌戏十余种,但长期重复相同的动作,只要做久了,几乎闭着眼睛都能发牌。有些同事上班精神不济,边打瞌睡边发牌,倒也没出什么大错;而许多游戏的赔率一旦熟悉了,看到筹码就知道该赔多少,根本无须动脑。
形形色色的赌客们,才是我认为这份工作最有趣的地方。大部分时间我都能够冷静应对,即使客人就在面前大发雷霆、使劲拍桌,只要当他们是在耍猴戏,未尝不是一种享受。
其实我认为,荷官最大的压力来源,是经常性的轮班与吸菸区工作。有时休假就是为了睡觉调时差,轮到夜班时,大白天即使睡不着,也得逼自己躺在床上,否则晚上上班一定会出错,标准的为上班而睡觉,若生理时钟无法调适,生活品质会一团糟。
就算全世界都规定公共区域禁止抽菸,仍会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赌场。在我们与公司的合约上清楚写明:可接受在吸菸区工作。但赌场所谓的吸菸区与我们认知上有很大出入。如果只是一两个人在旁边吸菸,那是可以忍受的,但当一张桌子,有五六个客人同时吸菸,并将烟朝我们面前吹时,那可真是雾里看花,令人窒息程度有如原子弹爆炸,瞬间会有种自己被客人当成神在拜,快要升天的感觉。尤其在吸菸区内内,客人几乎人手一支烟,香火鼎盛的程度比起龙山寺毫不逊色,再加上密闭式的空调,许多荷官在吸菸区待上一天就支气管发炎,体弱一点的,一个小感冒拖上几天都好不了。
每个人都知道吸二手菸对身体的危害更甚于自己吸菸,所以我丝毫不觉得荷官薪水优渥,因为我们是用自己无价的健康,在换取微薄的补偿。
但每当我看到客人转头将烟往旁边或上方唿,而非直接对着荷官的时候,心中仍然充满感激。只有在那一刻,我才感觉自己被当成人在看,而非神,或机器。
Kitty曾经对我说:一入赌场深似海。直到上桌一段时间之后,我才了解这句话的涵义。
亚洲赌城澳门会产生「荷官世代」现象,正是因为荷官工作内容的制式化,学历上也不太要求,如果国中毕业就能进入赌场,轻松工作赚取高薪,谁还愿意浪费赚钱的宝贵时间在学校呢?也因为如此,造成澳门荷官的学历素质偏低,一个没有其他专长或是好学历的荷官,也许能够在赌场里赚取还不错的薪金,但,也就只有这样了,没有升迁,薪水够餬口,出去也找不到更好的。
而赌场里的主管们,随便挑一个都可能有十年以上资历,再高层一点的,二十年、三十年都不稀奇。这说明了一个现象,他们都是一出社会就踏入赌场,至今未曾离开过,他们的职位是靠资历累积而来。但可不是做得越久,升得越高,做了二十年还在当supervisor的,大有人在。尤其是在员工千人以上的大型赌场,有好的学历和工作表现,不一定足够,如何让上司注意并提拔,才是加官晋爵的窍门。所以不喜欢搞人际关系那一套的,十分不建议进赌场工作,否则不但自己做得闷,还很可能被别人气死。
但若是个性能屈能伸、八面玲珑,又懂得向上管理的技巧,这一行可说是如鱼得水。职位的取得,本来就存在许多黑暗面,一般职场皆如此,赌场更甚。一个人不论是靠金钱、尊严、肉体,来得到他想要的,那都是他的能耐与本事,如果我们不想靠其他方式再努力,也不屑向他学习,那么我们便没有立场批判,因为这是赌场的生态。
赌场,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可以说是一个适合长久待下去的地方。
许多国家要依赖赌场来挽救萧条经济及过高失业率,所以赌场对于有在地优势的员工来说,可以是一个铁饭碗。在赌场里,薪水每年也都会微调,若是肯努力,再加上一点运气,年资可以换得越来越高的职位和薪水,所以待得越久,越舍不得,也越没有勇气离开,当然,也没有必要。
至于我还会不会再到赌场去工作呢?我想,短期内是不会了。当初原本就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跳进去,两年了,够了,赌场在做些什么我都有概念了,再待下去,学习到的东西只会被侷限住。赌场这一行,待得越久,陷得越深,这是我最怕的。也许几年过后,我在这红尘俗世中打滚够了,觉得赌场还是最适合我的地方…到时端赖缘分的安排了吧。
记得有次在VIP厅发百家乐时,一位慈祥和气的客人在桌前赌了近两个小时,待他要离开时,他总结了自己的筹码,总共才赢两千块新加坡币(约合新台币4万6千元),这对VIP厅的客人来说,根本不算赢。
「安哥,不好意思,你赌这么久,结果只让你赢两千块。」对于好客人,我总是希望他们能够赢,最好赢多点,这完全是借花献佛的逢迎心态。
「没关系,没关系!」客人摇着手,脸上浮起温暖的皱纹,笑得灿烂,「享受过程!」
他这番话不仅令我深受感动,也巧妙地提醒了我当初来此的目的。
离开新加坡的前一晚,我和好友相对而坐,举杯微笑,我们从那个恍如昨日的第一个混乱夜晚开始,聊到此刻饮下离别酒的微苦,满满的回忆与故事,如梦似幻,却又如此真切。这两年流下的泪水,荒唐的事件,可憎的人性,在最后一刻,却都成了开怀大笑的无尽泉源,而且会一辈子,源源不绝。
我们只有两只手,一生注定无法拥有太多的人与事,尤其是那些费尽心思也要得到的;但却可以容纳无限的回忆和想念,那是我们生命的养分,少了那些养分,就要准备凋零。
原来真正能让人难忘的并非终于到达目的地,而是沿途所见,那属于我们的各式风景。
这本书的标题,就像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窗户,吸引着我去一探究竟。台湾女孩,赌场荷官,新加坡700天——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我一直对那些在特殊行业工作的人们的生活充满好奇,尤其是女性。她们如何在这种充满挑战和诱惑的环境中生存,又如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作者的“日记”形式,让我对内容的真实性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从中看到的是最真实的情感流露,最直接的内心感受。书名中的“爱、寂寞、学习”,更是点明了这本书的核心主题。我想象着,她在异国他乡,可能会经历怎样的情感纠葛?是遇到了让她心动的对象,还是在孤独中渴望被理解?“学习”这个词,更是让我看到了她的成长和蜕变,她在赌场中学到的,不仅仅是发牌的技巧,更是人生的智慧,是与人相处的艺术。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机会,去窥探一个女孩在特殊环境中的成长历程,去感受她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坚韧。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一开始就勾起了我的强烈好奇心。一个来自台湾的女孩,选择在新加坡的赌场担任荷官,这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我一直对那些在特殊行业工作的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想象,而赌场,无疑是一个充满神秘感和人情冷暖的地方。作者以“日记”的形式来记录,让我对内容的真实性、情感的细腻程度有了很高的期待。我希望能够通过她的文字,真实地感受到她在那700天里的喜怒哀乐,看到她在异国他乡的奋斗与挣扎。书名中的“爱、寂寞、学习”这几个关键词,更是点出了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我想象着,她在繁华的都市里,是如何去体验和处理各种情感的?是遇到了让她心动的人,还是在孤独中渴望被理解?“学习”这个词,更是让我看到了她的成长和蜕变,她在赌场里学到的,不仅仅是职业技能,更是人生经验,是与人相处的智慧。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探一个女孩在特殊环境中的成长历程,也让我对女性的坚韧和独立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吸引力,那种略带神秘感又有些诱惑的风格,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书名本身更是充满了故事性,一个台湾女孩,在异国他乡的赌场做荷官,这本身就充满了戏剧张力。我一直对那些看似光鲜亮丽但背后却有不为人知故事的职业很好奇,尤其是赌场这种充满人性博弈的地方。这本书的标题似乎就预示着一场关于成长、关于自我发现、关于在陌生环境中挣扎求生的旅程。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在这种高压、诱惑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又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成长的。700天的时间不短,足够发生很多事情,也足够让人发生深刻的改变。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她在这段经历中,有没有找到她真正想要的东西?有没有被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所吞噬?还是找到了另一种生存的智慧?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赌场的故事,更可能是一部关于女性独立、关于人生选择、关于跨文化体验的深度剖析。它让我对一个普通女孩在不寻常环境中如何锻造自己充满了期待,也让我对书中可能描绘的细腻情感和深刻思考充满了好奇。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给我一种低调而深刻的质感,仿佛一本年代久远的相册,里面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赌场女荷官日记”,这立即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想象着一个年轻女孩,身处在那个充满金钱、欲望和人性的复杂场所。而“台湾女孩在新加坡700天的爱、寂寞、学习真实记录”则进一步丰富了故事的维度,让我看到了一个具体的人生轨迹。700天,这是一个不短的时间,足够让一个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她是如何在这种特殊的职业环境中,去体验“爱”的?她是如何度过那些可能令人窒息的“寂寞”时光?又是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学习”和成长?“真实记录”这几个字,更是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看到的是最朴实、最直接的文字,最真挚的情感流露,而非经过过多修饰的虚构。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异国工作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女性独立、关于人生选择、关于在特殊环境中寻找自我价值的深刻写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组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戏剧性,让我立刻想要探究其中的故事。一个台湾女孩,在新加坡的赌场做荷官,这本身就充满了“反差”和“挑战”的意味。我一直对那些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从事特殊职业的女性的故事很感兴趣,她们的经历往往能折射出更广泛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百态。作者以“日记”的形式来记录,让我对内容的真实性和情感的细腻程度有了很高的期待,我希望能够跟随她的笔触,去感受她在那700天里,所经历的种种,去理解她内心的挣扎和成长。书名中的“爱、寂寞、学习”这三个词,更是为这本书奠定了情感基调,它们相互交织,构成了她在异国他乡的生活主旋律。我想象着,她在面对孤独时如何自我排解,在遇到爱情时如何小心翼翼,在工作中如何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赌场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女性自我发现、关于勇气和成长的寓言。
评分翻开书页,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完全没有我之前想象中那种刻意的煽情或者华丽的辞藻。作者的笔触非常朴实,却又带着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将她在新加坡700天的经历娓娓道来。从台湾来到陌生的国度,成为一名赌场荷官,这本身就充满了挑战。我很好奇,她当初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出于某种无奈,还是对未知的好奇?书中那些关于赌场内部的细节描写,想必会非常生动有趣,那些扑克牌的洗切声,筹码的碰撞声,以及形形色色的人们,共同构成了这个充满诱惑与风险的世界。但更让我动容的,是作者在描述这些场景时,透露出的细腻情感。她如何处理内心的孤独?如何在复杂的职场人际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又如何在看似纸醉金迷的生活中,保持一份清醒和自我?“爱、寂寞、学习”这几个关键词,在她的笔下,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为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触动人心的瞬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年轻女孩,在异国他乡独自奋斗的身影,看到了她在经历风雨后,逐渐坚韧和成熟的过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一个不寻常的环境中,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让我第一时间联想到了那些充满复古魅力的老电影,一种混合了现实主义和一丝浪漫主义的氛围。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奇妙的叙事张力,“赌场女荷官日记”——这本身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定,而“台湾女孩在新加坡700天的爱、寂寞、学习真实记录”则将这种张力具象化,赋予了故事具体的时空和情感维度。我尤其好奇的是“700天”这个精确的时间跨度,它暗示着一段有始有终、但足够漫长的旅程,在这段旅程中,必然会发生足够多的故事,足够多的改变。作者以“日记”的形式来记录,让我对内容的真实性和细腻程度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够跟随她的笔触,去感受她在那段日子里的喜怒哀乐,去了解她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书名中的“爱、寂寞、学习”,这三个词语,在我看来,不仅是她在这段经历中的关键词,更是构成人生百态的重要元素。我想象着,她在异国他乡,如何去体验和处理这些复杂的情感,又如何在这些经历中不断学习和成长,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书名中的“赌场女荷官”这个身份吸引住了。这是一种在很多人眼中充满神秘、甚至带有一些负面色彩的职业,而作者却以“日记”的形式,将其展现在读者面前。台湾女孩在新加坡700天的经历,听起来就充满了异域风情和人生况味。“爱、寂寞、学习”这几个词,更是精准地概括了这段经历的核心内容,也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想象着,在那个充满诱惑和压力的赌场环境中,她是如何去感受和处理“爱”的?她又是如何对抗深不见底的“寂寞”?而“学习”二字,更是让我看到了她在这段经历中的成长和蜕变,她在这700天里,究竟学到了些什么?是专业技能,还是人生智慧?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职业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女性在特殊环境中如何寻找自我、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实现成长的故事。我期待在这本书中,看到一个真实而鲜活的个体,看到她在这段经历中的点点滴滴,也看到她最终的改变和升华。
评分读这本书,我最期待的是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的文笔,我希望是那种能够将读者带入情境的,仿佛我就是那个在新加坡的台湾女孩,亲身经历着赌场里的一切。从她的视角,去观察那些来来往往的赌客,去感受荷官这个职业的独特压力和魅力。书名中的“日记”二字,让我对内容的真实性有了更高的期待,我希望看到的是最赤裸裸的情感表达,最真实的内心独白,而非经过过度修饰的叙述。700天的经历,听起来漫长而充满未知,在这段时间里,我想象她必然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而“爱、寂寞、学习”,这三个词,则像是她在这段旅程中的三条主线,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她在这700天里,是如何去体验和理解这些情感的,又是如何从中学习和成长的。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异国工作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成长、关于自我探索的旅程,我期待在字里行间,找到共鸣,也找到启发。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最先被吸引的是那种淡淡的疏离感,仿佛作者透过文字,在讲述一个发生在遥远时空的个人经历,但又有一种微妙的亲近感,仿佛我能从她的字里行间,窥探到自己曾经或可能经历过的某种情绪。书名中的“爱、寂寞、学习”,这三个词语就足以勾勒出一个复杂的人生侧面。在异国他乡,尤其是在赌场这种环境,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往往变得格外珍贵,也格外容易受到伤害。我想象着,她在繁华的都市里,可能常常会感到无依无靠,那种深入骨髓的寂寞,也许是她最常面对的敌人。而“爱”这个字,在这样的背景下,可能不仅仅是浪漫的爱情,也包括了亲情、友情,甚至是自我关怀。她是如何在这些情感的纠葛中找到方向?又是如何处理那些可能出现的复杂关系?“学习”则更是点睛之笔,它暗示着这不仅仅是一段消磨时间的经历,而是一段主动的、有意义的成长过程。她学习了什么?是专业的荷官技能,还是人情世故?是适应异国文化,还是认识自己?这本书的标题,仿佛一张藏宝图,引导着我去发掘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宝藏,那些关于人性、关于生存、关于女性力量的闪光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