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金门六十年(1949-2009),两岸关系由战争而和平。经历了36年战地政务的金门,其演艺活动深受两岸关系、金门政治和闽台演艺的影响,形成一独特的演艺生态。
本书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呈现出当代金门演艺的变迁,一方面掀开了战地军旅演艺的神秘性,另方面也道出了金门县府演艺的蜕变力。
本书特色
本书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呈现出当代金门演艺的变迁,一方面掀开了战地军旅演艺的神秘性,另方面也道出了金门县府演艺的蜕变力。
作者简介
洪春柳
福建省金门人。金门高中国文教师退休,金门大学兼任讲师,曾荣获赵廷箴优良国文教师、全国Super教师等奖项。金门文史工作者,写作「老师的话」、「非台北观点」、「花言鸟语」专栏,着有《金门传奇:七鹤戏水的故乡》、《浯江诗话》、《金门岛居声音》、《不知春去》等书。
陈师序
自序-圆一个初秋的梦!
前言-当代金门
上篇:战争.金门演艺
第一章 炮下犹歌舞
第一节 金门本岛50年代,金门本土演艺没落
一、1949年前的金门戏曲
二、闽剧没落、京剧兴起
三、由张春秋到张素贤
四、由《国魂》到《牛小妹》
五、综艺杂陈的康乐队
六、无中生有的克难乐队
第二节 台湾来金50年代,来金军旅演艺荣盛
一、蒋宋美龄与劳军团
二、顾剧团和海加班
三、一流的军旅演艺
四、香港影星团与菲律宾艺宣队
第二章 歌声压倒炮声
第一节 金门本岛60-70年代,闽剧社再兴,艺工队荣盛
一、莒光闽剧社风光到台湾
二、地方戏曲的锣响、声歇
三、全岛走透透的小型康乐队
四、多次赴台的金城艺工队
第二节 台湾来金60-70年代,由军旅演艺转型电视演艺
一、军旅演艺进入鼎盛期
二、陆光京剧队又来了
三、豫剧团与台语剧队
四、由《郭子仪》到《田单复国》
五、艺工队与歌剧队
六、电视歌舞的新时代
下篇:和平.金门演艺
第三章 炮声远去
第一节 金门本岛活跃于80年代的金门文化团
第二节 台湾来金80年代后,台湾演艺来金走向多元化
一、电视劳军盛宴
二、文化上前线与艺术下乡
三、金门酬神戏的锣鼓再兴
四、永远的战地情人:邓丽君
第四章 两岸三地大舞台 139
第一节 金门本土90年代后,金门本土演艺觉醒
一、传统戏曲古调新唱
二、现代演艺萌芽了
三、本土演艺走出金门
四、金门国乐团赴台竞技
五、金门少年合唱团走遍八闽
六、蜕变为音乐岛的金门
七、金门县府演艺
第二节 台湾来金90年代后,来金台湾演艺求变多变
一、来金的台湾传统演艺
二、来金的台湾现代演艺
三、由军中话剧直接跳入儿童戏剧
第三节 大陆来金2001年金厦小三通,大陆演团来金成常感
一、叩关金门的厦门金莲升
二、循小三通来金的大陆演艺
三、来金大陆演艺的类型
四、翔安戏校唱红金厦海域
结语-战争、和平、演艺、人
一、金门演艺空间的变迁
二、金门演艺类型的变迁
三、战争.和平.演艺.人
附录
一、我把金门日报翻了一遍
二、寻访金门旧戏院
三、对谈金门本土演艺
四、1949-2009年金门演艺大事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