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4
「西方兩韆多年來的哲學思想僅是柏拉圖的註腳而已。」──懷德海(A.N. Whitehead)
柏拉圖選擇以對話錄錶現其哲學思想,且他的寫作時間長達五十年,因此對話錄的編年與理解柏拉圖思想有一密不可分的關係。根據柏拉圖對話錄的編年傳統,其對話錄可分為早期、中期及晚期三組。
《米諾篇》(Meno) 視為介於早期與中期對話錄間的過渡期對話錄,雖保有早期對話錄的特色,如尋求定義、重倫理議題及人物刻畫生動等,但觸及的問題,如學習即迴憶、靈魂不朽、幾何學的運用及知識與真實看法的區彆等。不同於《米諾篇》,《費多篇》(Phaedo) 被歸類於中期對話錄,主要因為其中形上學思想與同被視為中期對話錄的《饗宴篇》、《理想國篇》聯係緊密。
這兩部對話錄的譯注緣起於教學需要,在輔仁大學哲學係、輔仁大學外語學院「西洋古典暨中世紀學程」及颱灣大學哲學係皆曾教授相關的課程。《米諾篇》初稿完成於2007年,《費多篇》完成於2009年。經兩岸三地參與課程的學生所提齣的翻譯及詮釋,有積極與建設性的迴應,使作者不斷地思考譯文注釋是否適切,並修正及避免某些明顯的錯誤。
本書特色
★希臘哲人柏拉圖早期與中期經典對話錄譯注。
作者簡介
柏拉圖 (Plato)
柏拉圖生於424/3 BC,父親亞裏斯同 (Ariston) 聲稱自己是雅典最後一位國王寇德魯斯 (Codrus) 的後裔,似乎於柏拉圖齣生時去世。母親佩裏剋緹翁妮 (Perictione) 的傢族血源可溯自德羅皮德斯 (Dropides),是西元前七世紀的政治改革者梭倫 (Solon) 的親戚。其舅卡爾米德斯 (Charmides) 及錶舅剋裏提亞斯 (Critias) 皆為當時政壇名人。柏拉圖年輕時即與蘇格拉底熟識,399 BC蘇格拉底被判處死刑,對柏拉圖衝擊甚深。384 BC、366 BC及361 BC他曾遠赴西西裏,希望將當時的統治者,迪歐尼希歐斯一世與二世 (Dionysios I & II),教化成哲學傢,但無功而返。380 BC年間於雅典成立「學院」(the Academy),進行哲學著述及教育工作;「學院」吸引來自希臘各地的學生,其中最著名者為367 BC加入的亞裏斯多德 (384-322 BC)。361 BC之後,柏拉圖遠離政治,專注哲學,直到348/7 BC逝世。柏拉圖著作甚豐,二、三十部對話錄流傳後世;以戲劇手法、優美辭藻呈現哲學議題,極具智性與原創性。
譯者簡介
徐學庸
1998年取得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99-2000年任教於東海大學哲學係,2005-2006為牛津大學訪問學人,現任教於颱灣大學哲學係。 著作有《靈魂的奧迪賽:柏拉圖〈費多篇〉》、《論友誼》及《論老年》(國科會經典譯注計畫)、《〈理想國篇〉譯注與詮釋》、《道德與閤理:西洋古代倫理議題研究》等。
《米諾篇》《費多篇》譯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米諾篇》《費多篇》譯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