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考了一百张证照,若不能帮你填饱肚子,就只是一堆纸!
但若用对方法、锁对目标,
10、20年后,你的饭碗将依然金光闪闪!
自修一年考取美国註册会计师执照、两年考取日本律师资格,又取得前景看好的国际金融稽核师(CFSA)、内部稽核师(CIA)、舞弊查核师(CFE)等专业执照。
他,是怎么做到的?又为什么能做到?秘诀就在这里!
学习不是踩地雷,效率才是唯一指标!
你是不是觉得:
未来是证照和外语的时代,好像考个什么资格比较保险?
上班已经很累了,怎么可能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试?
参考书那么多,先上网问问别人哪一本CP值比较高!
毅力很重要,一次两次考不上,考十次总可以了吧?
作者一语惊醒梦中人:
就算考了一百张证照,如果不能帮你填饱肚子,就只是一堆纸!
如果有空滑手机、玩游戏、看电视,就有空念书!
只有你才知道什么最适合自己!不先看过、读过,怎么做决定?
考试也要重视投资报酬率,两年还考不上的话,就放弃吧!
佐藤孝幸靠着自修、在短时间内取得多张难度相当高的专业执照,他用自己的经验告诉所有读者,错误的观念和方法可能让你白白浪费时间、金钱和心力,唯有仔细设定目标和策略,以「效率」为最高指导原则,才能在工作、进修、考照各方面为自己集气,还能让累积的能力在10年后依旧吃香!
读者有效率好评推荐:
我们都觉得准备证照或资格考试是理所当然的,作者却噼头就问:「你为什么要考试?」并且从效率的角度出发,大大地颠覆了我们对目前热门的笔记术或学习术的看法。──Ikusuke
对于想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试的人来说,是相当实用的一本书,而书中某些观点也和一般看法不同,非常值得深究。──Kimuro
开始的第一页(其实是前半页)就已经很清楚地告诉读者考试之所以得不到好成果的原因,简单易读。身边只要有想准备证照或其他考试的朋友,我都会推荐他们读这本书。──Hiranobu
作者秉持着「效率」的原则,很一针见血地告诉读者,准备考试时,到底要搞清楚哪些事情,我想这也是本书读来不会令人觉得厌烦的原因。──Unsum
对于一直努力念书却得不到成果的人来说,只要翻翻这本书,马上就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什么缺点需要改进,超级有效!──Yamashita
内容简洁,条理分明。准备资格考试前,请务必读过这本书,改善许多我们想都没想过的坏习惯!──Sueki
作者简介
佐藤孝幸
具有律师、美国註册会计师(USCPA)、内部稽核师(CIA)、国际金融稽核师(CFSA)、舞弊查核师(CFE)等许多专业且取得难度相当高的执照。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经济系,曾任职外商银行。由于在职场上强烈感受到证照的必要性,以取得美国註册会计师资格为目标,一边工作,一边念书,仅用一年时间便取得证照。之后前往美国,于大型会计事务所任职。考量到回国后的工作与人生,在美期间开始准备日本律师考试,历经两年,返日后一举获得律师资格。目前除了执行律师业务外,也提供「证照考试谘询」相关服务。
着有《成人学习一定要想清楚的事》《不辞职,照样考得上公职证照!》《考得上的人都是这么准备的》《一边工作一边取得高难度证照!》等书。
佐藤律师事务所:satoh-bizlaw.com
译者简介
赖庭筠
政大日文系毕业,现为日文系助教,热爱翻译、撰稿等文字工作。坚信「人生在世,开心才是正途」,其他的,都写在网志里了。
blog:www.wretch.cc/blog/hanayu
前言
第1章 关于确立目标,一定要避免的事
001缺乏明确目标/002分不清手段和目的/003把「持续」当成目标/004没有设定期限/005期限太长/006其实,我没有干劲/007为自己留后路/008太贪心/009喜欢大肆宣扬
第2章 关于学习策略,一定要避免的事
010把兴趣和专业混为一谈/011只有付出,没有收获/012看不见出口/013舍不得花钱/014花太多冤枉钱/015一切凭感觉决定/016受情绪影响/017照样跟着做/018过度依赖排行榜/019爱炫耀
第3章 关于时间管理,一定要避免的事
020拟定详细的进度表/021不在乎时间/022明天再做就好了/023爱找借口/024加班病/025晚睡早起/026不懂得倒数计时/027对自己太好/028只重视「过程」
第4章 关于语言学习,一定要避免的事
029先学了再说/030动机是「自卑」/031羞于在人前开口/032去补习班上课/033学习地方口音和腔调/034不查字典/035满脑子只想考多益/036就是想学外语/037不了解自己的国家/038便宜行事
第5章 关于专业证照,一定要避免的事
039准备填饱不了肚子的证照考试/040准备民间机构的证照考试/041迷信「流行」和「权威」/042兴趣:考证照/043要先念哪一本?/044不断在网路上收集情报/045不了解自己的程度/046不做考古题/047在意答题正确率/048自信满满
第6章 关于基本素养,一定要避免的事
049只追求实用性/050不去实体书店/051为了读书而读书/052不读经典作品/053订阅不会看的报纸、杂志/054真的只是「看书」/055追求秘诀/056资讯中毒/057以「尊重需求」为动机
第7章 关于生活习惯,一定要避免的事
058社群网站中毒/059应酬就是要待到结束/060以「交换资讯」为由聚餐/061眼镜度数不够/062逃避现实/063消除压力/064一回家就开电脑/065看到「限定」就心动/066在固定的地方念书/067不吃早餐/068不反省
第8章 关于时间利用,一定要避免的事
069只要闲着,就会掏出手机/070无法立刻决定要吃什么/071依赖智慧型手机程式/072上网打发时间/073努力经营人脉/074夜猫子/075赖床/076老是迟到几分钟/077喜欢方便的事物
第9章 关于记忆,一定要避免的事
078不全部背下来就不甘心/079没有融会贯通/080忽略前因后果/081写下来才记得住/082把时间花在不重要的事情/083笔记魔人/084手帐魔王/085文具大魔神
第10章 关于教材,一定要避免的事
086在意教材的CP值/087教材要从头到尾读完/088因「购买」而满足/089挑战高难度问题/090教科书永远很干净/091绝对不拆考古题/092开始死背/093萤光笔画得到处都是/094无法说明今天念了什么
第11章 关于笔记,一定要避免的事
095没有笔记本就不安心/096写笔记就像反射动作/097五颜六色的笔记/098不复习自己的笔记/099只复习自己的笔记/100仔细收藏笔记本/101笔记术达人
第12章 关于考试,一定要避免的事
102对考试漫不经心/103临时抱佛脚/104紧张/105心情随分数忽高忽低/106以满分为目标/107绝不放弃/108后悔
这本《成人学习一定要想清楚的事》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我之前对学习的理解,真的非常狭隘,以为只要埋头苦学就能有所成就。但这本书让我看到,学习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学习资源获取与辨别”的那一部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的信息,但并非所有信息都有价值。这本书教我如何有效地搜集和筛选信息,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以及如何利用各种渠道来获取高质量的学习资源。这一点,对于我这种每天都要面对大量工作邮件和信息的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 另外,关于“学习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的讨论,也让我受益匪浅。它并没有回避学习中的困难,比如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者技能瓶颈。相反,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策略,比如分解难题、寻求他人帮助、调整学习进度等等。这些建议,让我不再害怕学习中的挑战,而是能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和解决。 书中的“学习成果的展示与分享”部分,也让我眼前一亮。我之前学完东西,就放在一边,很少去分享。这本书则鼓励我将学到的知识通过各种形式分享出去,比如写文章、做演示、或者参与讨论。这不仅能加深我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帮助我建立个人品牌,拓展人脉。 让我感到特别欣慰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关注个人的学习,还强调了“学习对社会的影响”。它鼓励我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做出贡献。这种将个人学习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理念,让我觉得学习的意义更加深远。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学习的更高层次。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处在人生的一个岔路口,工作已经做了几年,虽然稳定,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也萌生了进修或者考取新证书的想法,但现实的顾虑太多,比如时间、精力,还有就是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本书的标题《成人学习一定要想清楚的事:让工作、进修、考照三全其美的12大重点》一下子就抓住了我,感觉它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明确学习目标”的那一部分。它没有直接告诉你“你应该学什么”,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你为什么想学”,以及“学了之后想达到什么目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别人在学习,自己也跟着盲目跟风,结果学了半天发现并不适合自己,或者目标不清晰,学习过程就变得非常被动和低效。书里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比如SMART原则在学习目标设定上的应用,还有一些案例分析,让我能更具体地想象自己的学习路径。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时间管理与学习效率”的章节。对于我们这些白天要上班,晚上还有家庭责任的人来说,时间绝对是稀缺资源。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一些不切实际的“速成秘籍”,而是从如何科学地安排时间入手,比如番茄工作法、优先级划分等等,并且结合了学习的特点,教我们如何在碎片化时间里高效地进行学习,如何利用零散的时间来复习、预习。我之前尝试过一些时间管理的方法,但总觉得不够落地,而这本书里的建议,真的能让我感觉“我做得到”。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学习心态与应对挫折”的探讨。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瓶颈,比如遇到难题卡壳,或者考试失利,这些都会严重打击学习的积极性。这本书并没有回避这些问题,反而花了很多篇幅来分析这些挫折产生的原因,以及提供了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它让我明白,学习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挫折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调整心态,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出发。这种“走心”的指导,远比那些只讲技巧的书来得更有力量。 最后,这本书在“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的连接上也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的书,更是关于如何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和实现个人价值的书。书中很多关于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如何通过考证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添砖加瓦的建议,都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看到了学习的现实意义,不再是孤立的知识获取,而是真正能为自己的人生增添色彩和厚度的重要途径。这本书真的让我对未来的学习规划有了更清晰、更坚定的方向。
评分我一直以为,学习是年轻人的专利,直到我开始面对职业瓶颈和技能更新的挑战,才不得不重新审视学习这件事。这本书的出现,恰好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它不是一本枯燥的说教书,而是充满了智慧和实用的建议。 书中对于“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的深入剖析,对我触动很大。我之前总是因为外部压力而学习,比如领导要求,或者行业趋势,但这种动力往往难以持久。这本书则引导我去挖掘内心深处的学习欲望,去寻找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比如对知识的好奇,对个人成长的渴望。这种从内而外的动力,让我感觉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让我感到非常受用的是,书中关于“选择适合的学习模式与方法”的建议。它没有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公式”,而是鼓励我去尝试和探索,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式。比如,有些人适合听讲座,有些人适合阅读,有些人则更喜欢动手实践。这本书让我明白,学习也要“个性化定制”。 此外,这本书还非常强调“学习的反馈与评估机制”。我之前学习,很少会去反思自己学得怎么样,有没有进步。这本书则提供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定期小测验,或者找人给自己做评估。这种及时的反馈,让我能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学习策略,避免走弯路。 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在“学习与生活的平衡”这一块,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它并没有要求我牺牲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而是教我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学习的空间,如何将学习融入日常生活,让生活因为学习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因为学习而变得枯燥乏味。这本书真的是一本非常贴心的“学习伴侣”。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我们成年人的学习,真的需要一套系统性的思考和规划。我之前总觉得,学习就是背书、刷题,或者参加个培训班,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这远远不够。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把我带进了一个更广阔的学习世界。 书里关于“评估自身优势与劣势”的部分,让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我之前总是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死磕,结果效率低下,还容易产生自我怀疑。这本书提供了很多测试和反思的工具,让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哪些方面有天赋,哪些方面需要弥补,这样在选择学习方向和方法时,就能事半功倍。 而且,书中关于“构建学习社群与资源利用”的建议,也让我茅塞顿开。我一直习惯于单打独斗,认为学习是件很个人的事情。但这本书强调了人际交往和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它教我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如何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这让我意识到,学习不再是孤岛,而是可以借力前行的海洋。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学习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的章节。很多人学习完之后,知识就“遗忘”在脑子里,很难转化为实际的技能。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比如制作思维导图、写学习笔记、进行项目实践等等,让我能把学到的东西融会贯通,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希望学习能带来实际改变的人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 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认识到成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是教我“怎么学”,更是教我“为什么学”以及“学了之后怎么做”。这本书的指导性非常强,可操作性也很高,我相信它能帮助我真正实现工作、进修、考照的“三全其美”。
评分这本书的到来,就像在我迷茫的成人学习之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我之前总是抱着一种“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来学习,结果可想而知,效率不高,收效甚微。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学习观念。 书中关于“目标设定的具体化与阶段化”的讲解,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它不只是告诉你设定目标,而是教你如何将宏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以执行的小目标,并为每个小目标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这种“分解式”的学习规划,让我觉得学习不再遥不可及,而是触手可及。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书中关于“学习与实践的结合”的强调。它并没有鼓励我只埋头于书本,而是让我意识到,学习最终是为了应用。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好的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方法,比如参与实际项目、模拟操作、或者撰写实践报告。这一点,对于我这种想通过学习来提升工作能力的人来说,简直是太关键了。 而且,书中关于“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与调整”的篇幅,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之前总是习惯于按照既定的计划学习,很少去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学进去了,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本书则鼓励我定期停下来,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这种“迭代式”的学习,让我感觉自己总是在不断进步。 最后,让我感到特别温暖的是,这本书在“学习与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方面,也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它不仅仅是教我当下如何学习,更是引导我去思考,我的学习如何能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铺路,如何让我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保持竞争力。这本书真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贴心的职业导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