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考瞭一百張證照,若不能幫你填飽肚子,就隻是一堆紙!
但若用對方法、鎖對目標,
10、20年後,你的飯碗將依然金光閃閃!
自修一年考取美國註冊會計師執照、兩年考取日本律師資格,又取得前景看好的國際金融稽核師(CFSA)、內部稽核師(CIA)、舞弊查核師(CFE)等專業執照。
他,是怎麼做到的?又為什麼能做到?秘訣就在這裏!
學習不是踩地雷,效率纔是唯一指標!
你是不是覺得:
未來是證照和外語的時代,好像考個什麼資格比較保險?
上班已經很纍瞭,怎麼可能一邊工作,一邊準備考試?
參考書那麼多,先上網問問彆人哪一本CP值比較高!
毅力很重要,一次兩次考不上,考十次總可以瞭吧?
作者一語驚醒夢中人:
就算考瞭一百張證照,如果不能幫你填飽肚子,就隻是一堆紙!
如果有空滑手機、玩遊戲、看電視,就有空念書!
隻有你纔知道什麼最適閤自己!不先看過、讀過,怎麼做決定?
考試也要重視投資報酬率,兩年還考不上的話,就放棄吧!
佐藤孝幸靠著自修、在短時間內取得多張難度相當高的專業執照,他用自己的經驗告訴所有讀者,錯誤的觀念和方法可能讓你白白浪費時間、金錢和心力,唯有仔細設定目標和策略,以「效率」為最高指導原則,纔能在工作、進修、考照各方麵為自己集氣,還能讓纍積的能力在10年後依舊吃香!
讀者有效率好評推薦:
我們都覺得準備證照或資格考試是理所當然的,作者卻劈頭就問:「你為什麼要考試?」並且從效率的角度齣發,大大地顛覆瞭我們對目前熱門的筆記術或學習術的看法。──Ikusuke
對於想一邊工作,一邊準備考試的人來說,是相當實用的一本書,而書中某些觀點也和一般看法不同,非常值得深究。──Kimuro
開始的第一頁(其實是前半頁)就已經很清楚地告訴讀者考試之所以得不到好成果的原因,簡單易讀。身邊隻要有想準備證照或其他考試的朋友,我都會推薦他們讀這本書。──Hiranobu
作者秉持著「效率」的原則,很一針見血地告訴讀者,準備考試時,到底要搞清楚哪些事情,我想這也是本書讀來不會令人覺得厭煩的原因。──Unsum
對於一直努力念書卻得不到成果的人來說,隻要翻翻這本書,馬上就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什麼缺點需要改進,超級有效!──Yamashita
內容簡潔,條理分明。準備資格考試前,請務必讀過這本書,改善許多我們想都沒想過的壞習慣!──Sueki
作者簡介
佐藤孝幸
具有律師、美國註冊會計師(USCPA)、內部稽核師(CIA)、國際金融稽核師(CFSA)、舞弊查核師(CFE)等許多專業且取得難度相當高的執照。
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經濟係,曾任職外商銀行。由於在職場上強烈感受到證照的必要性,以取得美國註冊會計師資格為目標,一邊工作,一邊念書,僅用一年時間便取得證照。之後前往美國,於大型會計事務所任職。考量到迴國後的工作與人生,在美期間開始準備日本律師考試,曆經兩年,返日後一舉獲得律師資格。目前除瞭執行律師業務外,也提供「證照考試諮詢」相關服務。
著有《成人學習一定要想清楚的事》《不辭職,照樣考得上公職證照!》《考得上的人都是這麼準備的》《一邊工作一邊取得高難度證照!》等書。
佐藤律師事務所:satoh-bizlaw.com
譯者簡介
賴庭筠
政大日文係畢業,現為日文係助教,熱愛翻譯、撰稿等文字工作。堅信「人生在世,開心纔是正途」,其他的,都寫在網誌裏瞭。
blog:www.wretch.cc/blog/hanayu
前言
第1章 關於確立目標,一定要避免的事
001缺乏明確目標/002分不清手段和目的/003把「持續」當成目標/004沒有設定期限/005期限太長/006其實,我沒有乾勁/007為自己留後路/008太貪心/009喜歡大肆宣揚
第2章 關於學習策略,一定要避免的事
010把興趣和專業混為一談/011隻有付齣,沒有收獲/012看不見齣口/013捨不得花錢/014花太多冤枉錢/015一切憑感覺決定/016受情緒影響/017照樣跟著做/018過度依賴排行榜/019愛炫耀
第3章 關於時間管理,一定要避免的事
020擬定詳細的進度錶/021不在乎時間/022明天再做就好瞭/023愛找藉口/024加班病/025晚睡早起/026不懂得倒數計時/027對自己太好/028隻重視「過程」
第4章 關於語言學習,一定要避免的事
029先學瞭再說/030動機是「自卑」/031羞於在人前開口/032去補習班上課/033學習地方口音和腔調/034不查字典/035滿腦子隻想考多益/036就是想學外語/037不瞭解自己的國傢/038便宜行事
第5章 關於專業證照,一定要避免的事
039準備填飽不瞭肚子的證照考試/040準備民間機構的證照考試/041迷信「流行」和「權威」/042興趣:考證照/043要先念哪一本?/044不斷在網路上收集情報/045不瞭解自己的程度/046不做考古題/047在意答題正確率/048自信滿滿
第6章 關於基本素養,一定要避免的事
049隻追求實用性/050不去實體書店/051為瞭讀書而讀書/052不讀經典作品/053訂閱不會看的報紙、雜誌/054真的隻是「看書」/055追求秘訣/056資訊中毒/057以「尊重需求」為動機
第7章 關於生活習慣,一定要避免的事
058社群網站中毒/059應酬就是要待到結束/060以「交換資訊」為由聚餐/061眼鏡度數不夠/062逃避現實/063消除壓力/064一迴傢就開電腦/065看到「限定」就心動/066在固定的地方念書/067不吃早餐/068不反省
第8章 關於時間利用,一定要避免的事
069隻要閑著,就會掏齣手機/070無法立刻決定要吃什麼/071依賴智慧型手機程式/072上網打發時間/073努力經營人脈/074夜貓子/075賴床/076老是遲到幾分鍾/077喜歡方便的事物
第9章 關於記憶,一定要避免的事
078不全部背下來就不甘心/079沒有融會貫通/080忽略前因後果/081寫下來纔記得住/082把時間花在不重要的事情/083筆記魔人/084手帳魔王/085文具大魔神
第10章 關於教材,一定要避免的事
086在意教材的CP值/087教材要從頭到尾讀完/088因「購買」而滿足/089挑戰高難度問題/090教科書永遠很乾淨/091絕對不拆考古題/092開始死背/093螢光筆畫得到處都是/094無法說明今天念瞭什麼
第11章 關於筆記,一定要避免的事
095沒有筆記本就不安心/096寫筆記就像反射動作/097五顔六色的筆記/098不復習自己的筆記/099隻復習自己的筆記/100仔細收藏筆記本/101筆記術達人
第12章 關於考試,一定要避免的事
102對考試漫不經心/103臨時抱佛腳/104緊張/105心情隨分數忽高忽低/106以滿分為目標/107絕不放棄/108後悔
我一直以為,學習是年輕人的專利,直到我開始麵對職業瓶頸和技能更新的挑戰,纔不得不重新審視學習這件事。這本書的齣現,恰好解決瞭我的燃眉之急。它不是一本枯燥的說教書,而是充滿瞭智慧和實用的建議。 書中對於“學習動機的激發與維持”的深入剖析,對我觸動很大。我之前總是因為外部壓力而學習,比如領導要求,或者行業趨勢,但這種動力往往難以持久。這本書則引導我去挖掘內心深處的學習欲望,去尋找學習的內在驅動力,比如對知識的好奇,對個人成長的渴望。這種從內而外的動力,讓我感覺學習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享受。 讓我感到非常受用的是,書中關於“選擇適閤的學習模式與方法”的建議。它沒有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萬能公式”,而是鼓勵我去嘗試和探索,去找到最適閤自己的學習節奏和方式。比如,有些人適閤聽講座,有些人適閤閱讀,有些人則更喜歡動手實踐。這本書讓我明白,學習也要“個性化定製”。 此外,這本書還非常強調“學習的反饋與評估機製”。我之前學習,很少會去反思自己學得怎麼樣,有沒有進步。這本書則提供瞭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定期小測驗,或者找人給自己做評估。這種及時的反饋,讓我能及時發現問題,調整學習策略,避免走彎路。 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在“學習與生活的平衡”這一塊,也給瞭我很多啓示。它並沒有要求我犧牲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而是教我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學習的空間,如何將學習融入日常生活,讓生活因為學習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而不是因為學習而變得枯燥乏味。這本書真的是一本非常貼心的“學習伴侶”。
评分這本書的到來,就像在我迷茫的成人學習之路上點亮瞭一盞明燈。我之前總是抱著一種“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態來學習,結果可想而知,效率不高,收效甚微。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學習觀念。 書中關於“目標設定的具體化與階段化”的講解,讓我第一次真正理解瞭“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它不隻是告訴你設定目標,而是教你如何將宏大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可以執行的小目標,並為每個小目標設定明確的時間節點。這種“分解式”的學習規劃,讓我覺得學習不再遙不可及,而是觸手可及。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書中關於“學習與實踐的結閤”的強調。它並沒有鼓勵我隻埋頭於書本,而是讓我意識到,學習最終是為瞭應用。它提供瞭一些非常好的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技能的方法,比如參與實際項目、模擬操作、或者撰寫實踐報告。這一點,對於我這種想通過學習來提升工作能力的人來說,簡直是太關鍵瞭。 而且,書中關於“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反思與調整”的篇幅,也給瞭我很大的啓發。我之前總是習慣於按照既定的計劃學習,很少去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學進去瞭,有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這本書則鼓勵我定期停下來,審視自己的學習過程,分析成功與失敗的原因,並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學習方法和策略。這種“迭代式”的學習,讓我感覺自己總是在不斷進步。 最後,讓我感到特彆溫暖的是,這本書在“學習與職業發展的長遠規劃”方麵,也給予瞭我很多指導。它不僅僅是教我當下如何學習,更是引導我去思考,我的學習如何能為我未來的職業生涯鋪路,如何讓我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中保持競爭力。這本書真的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貼心的職業導師。
评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正處在人生的一個岔路口,工作已經做瞭幾年,雖然穩定,但總覺得少瞭點什麼,也萌生瞭進修或者考取新證書的想法,但現實的顧慮太多,比如時間、精力,還有就是不知道從何下手。這本書的標題《成人學習一定要想清楚的事:讓工作、進修、考照三全其美的12大重點》一下子就抓住瞭我,感覺它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明確學習目標”的那一部分。它沒有直接告訴你“你應該學什麼”,而是引導你去思考“你為什麼想學”,以及“學瞭之後想達到什麼目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彆人在學習,自己也跟著盲目跟風,結果學瞭半天發現並不適閤自己,或者目標不清晰,學習過程就變得非常被動和低效。書裏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方法,比如SMART原則在學習目標設定上的應用,還有一些案例分析,讓我能更具體地想象自己的學習路徑。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時間管理與學習效率”的章節。對於我們這些白天要上班,晚上還有傢庭責任的人來說,時間絕對是稀缺資源。這本書並沒有提供一些不切實際的“速成秘籍”,而是從如何科學地安排時間入手,比如番茄工作法、優先級劃分等等,並且結閤瞭學習的特點,教我們如何在碎片化時間裏高效地進行學習,如何利用零散的時間來復習、預習。我之前嘗試過一些時間管理的方法,但總覺得不夠落地,而這本書裏的建議,真的能讓我感覺“我做得到”。 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學習心態與應對挫摺”的探討。很多人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瓶頸,比如遇到難題卡殼,或者考試失利,這些都會嚴重打擊學習的積極性。這本書並沒有迴避這些問題,反而花瞭很多篇幅來分析這些挫摺産生的原因,以及提供瞭一些心理調適的方法。它讓我明白,學習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挫摺是正常的,關鍵在於如何調整心態,從中吸取教訓,重新齣發。這種“走心”的指導,遠比那些隻講技巧的書來得更有力量。 最後,這本書在“職業發展與終身學習”的連接上也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如何學習的書,更是關於如何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的職業競爭力和實現個人價值的書。書中很多關於如何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工作中,如何通過考證來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添磚加瓦的建議,都讓我受益匪淺。它讓我看到瞭學習的現實意義,不再是孤立的知識獲取,而是真正能為自己的人生增添色彩和厚度的重要途徑。這本書真的讓我對未來的學習規劃有瞭更清晰、更堅定的方嚮。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我們成年人的學習,真的需要一套係統性的思考和規劃。我之前總覺得,學習就是背書、刷題,或者參加個培訓班,但這本書讓我明白,這遠遠不夠。它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嚮導,把我帶進瞭一個更廣闊的學習世界。 書裏關於“評估自身優勢與劣勢”的部分,讓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瞭更客觀的認識。我之前總是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裏死磕,結果效率低下,還容易産生自我懷疑。這本書提供瞭很多測試和反思的工具,讓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哪些方麵有天賦,哪些方麵需要彌補,這樣在選擇學習方嚮和方法時,就能事半功倍。 而且,書中關於“構建學習社群與資源利用”的建議,也讓我茅塞頓開。我一直習慣於單打獨鬥,認為學習是件很個人的事情。但這本書強調瞭人際交往和資源整閤的重要性。它教我如何找到誌同道閤的學習夥伴,如何利用網絡資源,如何嚮有經驗的人請教。這讓我意識到,學習不再是孤島,而是可以藉力前行的海洋。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學習成果的轉化與應用”的章節。很多人學習完之後,知識就“遺忘”在腦子裏,很難轉化為實際的技能。這本書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方法,比如製作思維導圖、寫學習筆記、進行項目實踐等等,讓我能把學到的東西融會貫通,並能在實際工作中得到應用。這一點對於我這種希望學習能帶來實際改變的人來說,簡直是太重要瞭。 總的來說,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認識到成人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僅是教我“怎麼學”,更是教我“為什麼學”以及“學瞭之後怎麼做”。這本書的指導性非常強,可操作性也很高,我相信它能幫助我真正實現工作、進修、考照的“三全其美”。
评分這本《成人學習一定要想清楚的事》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我之前對學習的理解,真的非常狹隘,以為隻要埋頭苦學就能有所成就。但這本書讓我看到,學習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學習資源獲取與辨彆”的那一部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海量的信息,但並非所有信息都有價值。這本書教我如何有效地搜集和篩選信息,如何辨彆信息的真僞和可靠性,以及如何利用各種渠道來獲取高質量的學習資源。這一點,對於我這種每天都要麵對大量工作郵件和信息的人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 另外,關於“學習過程中的挑戰與應對策略”的討論,也讓我受益匪淺。它並沒有迴避學習中的睏難,比如遇到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或者技能瓶頸。相反,它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策略,比如分解難題、尋求他人幫助、調整學習進度等等。這些建議,讓我不再害怕學習中的挑戰,而是能積極主動地去麵對和解決。 書中的“學習成果的展示與分享”部分,也讓我眼前一亮。我之前學完東西,就放在一邊,很少去分享。這本書則鼓勵我將學到的知識通過各種形式分享齣去,比如寫文章、做演示、或者參與討論。這不僅能加深我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幫助我建立個人品牌,拓展人脈。 讓我感到特彆欣慰的是,這本書不僅僅關注個人的學習,還強調瞭“學習對社會的影響”。它鼓勵我們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為社會做齣貢獻。這種將個人學習與社會責任相結閤的理念,讓我覺得學習的意義更加深遠。這本書真的讓我看到瞭學習的更高層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