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从美味,到本味
从美味,到本味。走了尝了好大一圈,回首回看,这味,
不在他处,自始至终,就是我们这岛这土固有固拥之味。
Part 1:食风我见
重拾,真滋味
我相信,当有足够多的人识得真正的滋味、享用真正的食物,
这世界,也许就会改变。
「尝味」?还是「品味」?
「尝味」,或许是人类自然天生的天赋本能,
然而「品味」美食,却需要更多涉猎与累积与专注才能达致。
小吃的品格
小吃的特性,当在地的连结断裂,
往往美味也随之不再。
谁能,为餐厅打分数?
食客与好餐厅、好主厨的缘会,有时还真像是小王子与狐狸、
或是有情伴侣的「遇合」一般,待得一次一次寻觅、磨合……
谁能,为葡萄酒打分数
小小一只瓶,将产区的历史、人文、风土,
甚至酿酒师的气质脾性、当地的生活方式均悉数封存在内……
美味的价格
价格,从来不应该是评判或选择美食的唯一指标。
关键应该在于,能否真正撩动你的味蕾,与心。
你真的,「吃到饱」了吗?
如何吃得精、吃得讲究、吃得健康、吃得快乐,
关键在心,不在胃。
关于,排队吃美食……
浸淫美食领域多年,渐渐领悟到,
只要弯身张眼、敞开心胸,世间美味便如恆河沙数俯拾皆是。
清鲜素滋味
直见直现,本来质地,本来面目,本来个性;
所谓美食,就当如是。
期待,专注享受美食的所在
关小音乐、扭亮灯光、洗掉香水、拿开香花、熄掉香菸……
且让我们一起打造,能够专注享受美食的空间。
美食与空间的对话
好的美食空间、美食情境、美食氛围,
与美食本身应是绝对不可分。
那一道,饮食记忆的长河
所有有形的物件总难免会旧会老会遗失会过时,
唯独食物,尝过了吃下了,点滴俱化为唯我独拥独享的回忆。
Part 2:看向世界
大家都爱米其林?
真正能够撼动人心同时自成体系的美味,
绝绝对对不只米其林一种标准而已。
直击!米其林指南总部
在这样已然风行草偃的雄大标准与典范下,究竟该用什么样的
立场、角度与态度去面对、看待、以至正确运用,值得我们细细咀嚼深思。
我看,分子厨艺
科学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追求创意颠覆解构的火般欲望里,
究竟该如何不偏不倚、不失不离,真真实实、感动人心的,美味的真谛?
乐当,新美食家
吃下每一道、每一口食物的同时,
都应思量美味的背后所付出的代价,或说,应负的责任。
单品、单一正风行
在「单品狂潮」下,调和与调配并非完全被排拒于潮流之外。
反而出现转化,更精细、更独特的调配手法与思考正在衍生。
和食美学
传统日本料理以「简约」为极致追求、
是一种极专注于「本质」的料理。
莎哟娜啦,料理东西军
「料理东西军」以生动且充满趣味的方式,
剥开饮食里主观直觉的「好吃」表象,进窥更深刻的内在层面。
Part 3:回望台湾
勾勒,台湾滋味
大巧不工,简朴寻常外貌,食之,却有感人肺腑之味;
是台湾料理数百年来始终不曾失落改易的最本质本色。
迷人台湾小吃
传统小吃以新鲜、当令、现取食材为本,点到为止烹调为辅,
与诸多名厨大师高举的「食材至上」、日本料理强调的极简意境相唿应。
小吃的时间
小吃不等人、也不迁就人。小吃,有它自己的时间。
而我们,遂也甘心情愿放慢脚步、随时随序悠悠而吃而过。
追忆,台北圆环
台湾的饮食之美与生活面貌,其实很大一部分建立在庶民文化之上。
此中自有其独树一帜自成体系的美感与情味……
最是精采,台湾食材
无论如何,总还是土地的味儿家乡的味儿,
尝来最能贴近、撩动味蕾与心弦。
台湾人爱食材
到底为什么台湾人这么爱火锅爱牛排?
一路观察下来渐渐发现,它们都是以食材为主体的餐厅。
来台湾,吃美食
美食已然成为令无数异国异邦人们衷心向往、
不惜特地远道前来一尝的台湾最具魅力项目了!
牛肉,好吃趁新鲜
原来,就像上好葡萄酒一样,牛肉也拥有一道
无形的岁月曲线,年轻之际香气滋味芬芳清鲜……
我们的,台湾牛肉面
北部辛香、南部甘甜,红烧系的丰厚、清炖系的温和,
台北桃源街系的香浓、永康街系的醇浓、中坜新明系的爽辣……
来杯,珍珠奶茶
原本纯然液体的饮品、加入固状且充满香Q口感的粉圆,
是茶、也是甜点……
谁的,中华料理?
每一可大可久可流传也能打动人心的地方料理,
都应该是原原本本根生根植于当地,一点一点孕育而成生……
是酱油,也是酱汁
黑豆酱油滋味深沉浓郁,力度与深度与回甘都更多几分,
拌烫青菜不用油葱不用肉燥,拍点大蒜一匙酱油就够圆全……
日日,台湾饮食器
懂自己做自己,立足于自己的土地上,过像自己的生活、吃自己的食物。
还希望,能够装在自己的碗里盘里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