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新学科开山立派之作 演化论的里程碑
写作格式严谨 参考文献将近三千种
动物行为学会评为「史上最重要的动物行为学论着」
重启「遗传/教养」之争 引发二十世纪生物学界大辩论
亚里斯多德说「人是社会动物」,然而地球上群居的社会动物绝不仅人类一种,许多生物都表现出复杂的社会行为。为什么各种生物都演化出复杂的社会行为?为了解释此一现象,生物学界出现了一门称为「社会生物学」的学问,认为所有社会行为都有生物基础,目的在帮助生存和繁殖,让生物所携带的基因更容易被天择保留。其发展的二十几年里,不仅带来生物学的革命,影响也遍及人文社会科学的领域。
威尔森的《社会生物学》正是这门学问的扛鼎之作,作者以大量案例配合行为、遗传、族群、生态等学说与证据,建构一套完整的体系,解释社会行为的脉络,最后更将讨论范围扩大,试图以相同的方式研究人类社会学。本书最后一章说明:人类跟其他动物一样,许多人类的社会行为之所以演化出来,是因为对物种的生存有益,包括道德、侵略性、爱情、宗教等。此说激怒了一群人,认为威尔森在为种族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背书,最着名的反对者就是他的同事古尔德。社会生物学的追随者强烈否认这门科学含有保守的意识形态,两派人马进行了一场大论战,堪称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学术争议。
作者简介
威尔森 Edward Osborne Wilson
◎ 当代最重要的一位生物理论学家暨昆虫学家
◎ 人称「社会生物学之父」、「生物多样性之父」、「蚂蚁先生」
◎ 《时代杂志》选为「全美最有影响力的25人之一」与脱口秀女王欧普拉并列
◎ 其科普着作两度荣获普立兹奖
◎ 13岁时发现火蚁,是美国第一个发现火蚁的人
◎ 目前他是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的名誉研究员、佩莱格里诺大学的荣誉教授。他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曾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克拉福奖(此奖项专门颁给诺贝尔奖未能涵盖的科学领域)。
重要事件
1955 得到哈佛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开始在哈佛大学任教
1969 获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75 出版《社会生物学——新综合理论》
1977 获颁美国国家科学奖
1979 出版《论人性》(普立兹奖)
1984获颁泰勒环境成就奖
1990 获颁瑞典克拉福德奖;出版《蚂蚁.蚂蚁》(普立兹奖)
1992 出版《缤纷的生命》(纽约公共图书馆世纪之书)
1993 获颁日本国际生物学奖
1994 出版《大自然的猎人》(洛杉矶时报图书奖)
1996 被《时代杂志》选为全美最有影响力的25人之一
1998 出版《知识大融通》
2002 出版《生物圈的未来》
2010出版《蚁丘之歌》(芝加哥论坛报中心奖)
我必須說,這套「社會生物學:新綜合理論」四冊套書的出版,對我這個長年在教育現場工作的老師來說,簡直是一大福音!長期以來,我在課堂上教授生物學,也經常會觸及人類的演化,但總覺得缺乏一個能將生物學的演化觀點,與人類社會行為、文化發展巧妙結合的權威性參考。這套書,正是解決了我長久以來的困擾。光是書名就充滿了吸引力,它預告著將從一個全新的、整合性的視角,來解析人類社會現象的根本原因。我尤其期待書中對於「利他行為」的演化解釋,這一直是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思考的難點,而從演化的角度切入,相信能給予學生更深刻的啟發。另外,我也很好奇作者如何將演化論應用到解釋「文化」的形成與傳承,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性,一直是我非常感興趣的議題。這四冊套書的紮實內容,絕對能為我未來的教學提供豐富的素材與理論支持。
评分身為一個長年對人類學和演化心理學抱持高度興趣的讀者,這套「社會生物學:新綜合理論」四冊套書的到來,簡直是收到了一份最棒的聖誕禮物!我一直深信,要理解人類為何如此,不能僅僅停留在當下的社會文化觀察,而是必須回溯至我們遙遠的演化歷程。市面上關於人類行為的著作不少,但真正能以嚴謹的生物學理論為基礎,並且將其應用於解釋複雜的人類社會現象的,寥寥無幾。這套書,光是書名就充滿了探索的魅力。我對於書中將會如何解析「群體行為」與「合作模式」的演化基礎感到非常期待,這解釋了為何人類能夠形成如此龐大而複雜的社會結構。同時,「兩性關係」與「生殖策略」的演化探討,也絕對是讓我躍躍欲試的章節。這套四冊的精裝版本,不僅是知識的寶庫,更是我書架上的藝術品。
评分我已經把「社會生物學:新綜合理論」這套四冊套書列為我今年必讀的書單之首!身為一位熱愛閱讀的上班族,我常常在通勤時思考,我們生活中的許多習慣、價值觀,甚至是一些看似隨機的選擇,是否都與我們作為生物的演化歷史息息相關?市面上談論人類行為的書很多,但大多停留在心理學或哲學層面,較少能將生物演化這個底層邏輯說得如此透徹。這套書的出現,正好滿足了我對這個問題的深切好奇。我對書中將會深入探討的「攻擊性」與「社會階層」的演化根源非常感興趣,究竟是什麼樣的演化壓力,使得這些行為模式在人類社會中如此普遍?而「家庭結構」和「親密關係」的演化,更是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我迫不及待想從這套書中獲得更深入的解答。
评分天啊!終於讓我等到這套「社會生物學:新綜合理論」的四冊精裝套書了!我平常就對人類行為背後的演化根源非常著迷,總覺得我們為什麼會這樣想、這樣做,一定有更深層的原因。市面上關於心理學、社會學的書很多,但真正能從生物學的角度去解析,並且能讓非專業的讀者也看得懂的,真的寥寥可數。這套書的出版,簡直就像在一片迷霧中點亮了一盞明燈!光是看這精緻的封面設計和紮實的內容預告,就讓我對即將展開的知識旅程充滿期待。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翻開第一頁,看看愛德華·威爾森這位傳奇學者是如何將演化論的基石,精準地運用在我們複雜的社會現象上的。從親緣選擇、性選擇,到利他行為、攻擊性,甚至是文化與社會結構的形成,我預感這套書將會徹底顛覆我過去的許多觀念。而且,四冊套書的份量,想必內容絕對紮實,我可以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慢慢品味,深入鑽研。這絕對是我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圖書收藏!
评分收到這套「社會生物學:新綜合理論」四冊套書,我的心情真是難以形容的激動!身為一位長年關注人類行為模式與其潛在演化軌跡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努力尋找能夠將生物學理論與人類社會學觀察相連結的權威著作。市面上雖然不乏探討人類行為的書籍,但往往側重於心理學或社會學的單一面向,忽略了深植於生物本能的演化力量。這套書的出現,恰好填補了這個巨大的知識鴻溝。我對其中闡述的「親緣選擇」理論尤其感興趣,它解釋了為何個體會為了親屬的利益而犧牲自身,這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家庭互動模式有著驚人的契合。而「性選擇」的部分,更是讓我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演化壓力,塑造了兩性之間複雜的擇偶策略與競爭關係。這套四冊的百科全書式的呈現,預示著其內容將極其豐富且具備深度,我已經準備好迎接一場思想的震撼洗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