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刑事裁判评释

最高法院刑事裁判评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研究本土案例,是法律科学在地化的不二法门。裁判是案例的化身,作为台湾实务龙头的最高法院,其裁判的重要性自是不言可喻。本书收录十余篇最高法院刑事裁判的评释论文,这些论文的共同研究取径,在于挑选、归纳我国最高法院就某个重要议题的一系列(而非单一)裁判,再从学理角度评析这些系列裁判的法律见解并提出解决系争问题的可能出路。本书的裁判评释议题,以刑事证据法为主轴: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对质诘问与传闻法则、对质诘问的保障内涵及容许例外、性侵害案件的对质诘问、不自证己罪的射程距离及其于非刑事程序的前置效力、缓起诉撤销与无效及发现新事证的再行起诉、相对上诉理由与无害瑕疵、最高法院十年裁判趋势的综合评释等。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林钰雄


  【现职】
  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经历】
  司法官、律师考试及格
  政治大学法学院

  【学历】
  台湾大学法律系、法研所毕业
  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

  【着作】
  《检察官论》(1999)
  《刑事法理论与实践》(2001)
  《搜索扣押註释书》(2001)
  《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2002)
  《刑事程序与国际人权(一)》(2007)
  《干预处分与刑事证据》(2008)
  《刑法与刑诉之交错适用》(2008)
  《新刑法总则》(3版,2011)
  《刑事程序与国际人权(二)》(2012)
  《刑事诉讼法(上)(下)》(7版,2013)
  《2006台湾刑事法年鑑》(2008)
  《人权之跨国性司法实践—欧洲人权裁判研究(一)/(二)/(三)/(四)》(2007/2008/2010/2012)

  【讲授科目】
  刑法、刑事诉讼法

图书目录

◎ 严格证明法则之新纪元/1
 壹、前言:拨云见日/2
 贰、最高法院之新近裁判:以证人为中心/4
 参、相关裁判之综合评释/14
 肆、结语:超越五八二之后?/37

◎ 自由证明法则之新开展/39
 壹、前言/40
 贰、自由证明之基础理论/41
 参、最高法院之标竿裁判/49
 肆、相关裁判之综合评释/58
 伍、结语:峰回路转/69

◎ 不自证己罪原则之射程距离/71
 壹、前言/72
 贰、供述要素:非供述证据之不自证己罪/74
 参、强制要素:「依法」强制之不自证己罪?/85
 肆、刑事要素:非刑事程序之不自证己罪?/91
 伍、结语/97

◎ 不自证己罪于非刑事程序之前置效力/99
 壹、前言与案例/103
 贰、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七二三九号判决/105
 参、本文之评释/107
 肆、立法论之检讨—代结语/127

◎ 对质诘问的保障内涵/131
 壹、前言/133
 贰、我国最高法院之相关见解/137
 参、欧洲人权法院之裁判巡礼/142
 肆、综合评释/151
 伍、结语/173

◎ 对质诘问例外与传闻例外之冲突与出路/175
 壹、前言/177
 贰、本文基本立场:对质诘问观点的传闻续造/181
 参、最高法院相关裁判:对质诘问之容许例外/192
 肆、综合评释/198
 伍、结语/213

◎ 性侵害案件与对质诘问之限制/215
 壹、前言/217
 贰、我国立法与实务之鸟瞰/218
 参、欧洲人权法院之裁判基准/229
 肆、综合之评释/240
 伍、结语/246

◎ 刑事诉讼法第一五八条之四的平台定性/249
 壹、前言/251
 贰、刑事诉讼法第一五八条之四及权衡定性说/254
 参、权衡定性之质疑:以最高法院裁判为例证/263
 肆、平台定性之提出/277
 伍、平台定性之后的发展:代结语/286

◎ 缓起诉处分之撤销问题与瑕疵理论/287
 壹、前言/290
 贰、实务之见解/291
 参、本文之评释/97
 肆、立法之检讨/314
 伍、结语/17

◎ 缓起诉期间内发现新事证之再行起诉/319
 壹、前言/323
 贰、实务之见解/324
 参、本文之评释/329
 肆、立法之检讨/346
 伍、结语/350

◎ 无影响于判决之程序瑕疵/353
 壹、前言/355
 贰、程序瑕疵与法律审之救济体系/358
 参、程序瑕疵与因果关联之认定/368
 肆、瑕疵指摘之丧失:逾期、舍弃与失权/376
 伍、结语/386

◎ 相对上诉理由之程序瑕疵及其救济/389
 壹、前言/390
 贰、实务之见解/393
 参、本文之评释/398
 肆、立法论之检讨/416
 伍、结语/420

◎ 附录:THE CASE FLEXIBILITY COMPROMISES STABILITY
 OF LAW:ADECADE REVIEW OF TAIWANESE SUPREME
 COURT CRIMINAL JUDGMENT./423
 I. INTRODUCTION/424
 II. PERSPECTIVE OFTHIS PAPER/428
 III. REVIEWOF JUDGMENT/431
 IV. INFLUENCEAND THEANALYSIS OF STRATEGY/444
 V. CONCLUSIONAND PROPOSAL/449

◎ 索引/451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