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民国闻人金雄白以第一人称之亲身历叙,
完整还原当时纷乱不堪时局下的汪政权内幕,
书中提供了第一手的珍贵史料!
在民国近代史上一向被视为是大汉奸的汪精卫,原是国民党内的中坚分子;他为何会中途变节?其中是否又有不可告人的政治斗争内幕?或者,他的变节根本是一场安排好的戏码?
书中并有多篇精彩附录,如:艳电原文、民国二十八年一月四日汪精卫覆孔祥熙亲笔函、汪精卫在刑部狱中两次亲笔供辞全文、汪精卫晚年诗词、汪政权重要人事表、汪精卫逝世前对国事遗书「最后之心情」、汪政权大事编年表!
第一手最珍贵的史料
贴近最真实的汪精卫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
曾经是国父身旁的第一文胆,
为何却成了卖国求荣的汉奸?
他是真的受日人蛊毒而中途变节,
还是其中有另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民国史上最争议性的人物!
他的历史地位究竟为何?
本书由民国闻人金雄白执笔,亲身揭露第一手珍贵史料,告诉你你知道的汪精卫,也告诉你你不了解的汪精卫!
汪兆铭(1883~1944),字季新,号精卫,生于广东三水,中国近代重要政治人物之一。
青年时代加入革命党,一九一○年因谋刺清摄政王载澧失败而下狱问死。后在肃亲王善耆斡旋下,改判终身监禁。
翌年辛亥革命成功后获释,与妻陈璧君赴法留学。后应孙文之召,返国讨袁并参与护法。亦是国父遗嘱起草人。
汪曾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行政院长、中国国民党副总裁等。
抗日战争期间,因汪主张「和平救国」,与日本合作在南京组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后,决定了以战养战的政策。中国地大物博,战后几年,日军已佔领了中国最富庶的地区,米粮、五金、钢铁、皮革,任何与战争有关的物资,予取予求,一律在搜括之列。然而,人们只知道这是汪政权帮助日人搜括的机构,谁也不会体察到汪政权暗中所发挥的作用。
*陈璧君在粤被诱捕详情
*戴笠撞机事件详细始末
*提篮桥监狱的五光十色
*周佛海的私产究有多少
*上海第一个被接收的人
精彩附录:
◎汪精卫晚年诗词
◎周佛海狱中遗诗四十四首
◎汪精卫为什么要建立政权?
◎陈公博狱中遗作——「八年来的回忆」
作者简介
朱子家
即民国闻人金雄白。金雄白(1904~1985),资深媒体人,一九三○年任南京《中央日报》採访主任,亦当过律师。
一九三九年投靠汪政权后,历任法制、财经方面多项职务,并曾任《中报》总编辑。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以汉奸罪名被捕入狱,一九四八年获释,翌年移居香港,此后卜居香港与日本。
一九七三年创办《港九日报》,一九八五年病逝日本。
除了《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另着有《记者生涯五十年》(上下册)、《黄浦江的浊浪》、《乱世文章》(五册)、《女特务川岛芳子》及《春江花月痕》等。金雄白是最早把郑苹如谋刺丁默村事件公诸于世的,他以朱子家笔名在《春秋》杂志上连载《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颇受海内外的重视。
自白
一○七、冒险家乐园里的冒险家
一○八、为物望所归的上海三老
一○九、无意中揭露了伦常鉅变
一一○、政治上的磨擦逼送一命
一一一、特殊政权下的畸形地区
一一二、陈璧君出任粤政指导员
一一三、日本中共相表里的组织
一一四、兴亚建国运动一篇旧账
一一五、李思浩不愿做和平工作
一一六、张一鹏出山一语竟成谶
一一七、周佛海拒不听书生之见
一一八、以临终的心情赶办后事
一一九、飞下来钻出来放出来的
一二○、上海第一个被接收的人
一二一、周佛海被任行动总指挥
一二二、新任命下笼罩着的阴影
一二三、兴奋与惶惑中过了一月
一二四、戴笠出现在周佛海家里
一二五、人人自危的上海市民们
一二六、蒋伯诚向周佛海进忠告
一二七、曲终人未散的南京情况
一二八、陈公博避往日本的真因
一二九、专机中一笑飞回作楚囚
一三○、起诉书罗列了十大罪状
一三一、褚民谊甘为汪精卫牺牲
一三二、陈璧君在粤被诱捕详情
一三三、冠盖满沪滨的接收大员
一三四、天真造成了绝大的错误
一三五、毛森拍着我肩头说可惜
一三六、戴笠提出政治解决保证
一三七、军法官不断来审问我了
一三八、缪斌为何被杀得那样快
一三九、量身裁衣式的惩治条例
一四○、戴笠撞机身死情势大变
一四一、楚园以外的另一看守所
一四二、二百余囚人半年多时间
一四三、首批七十一人移解法院
一四四、提篮桥监狱的五光十色
一四五、陈公博被押上法庭就鞫
一四六、对十大罪状的逐款答辩
一四七、国家胜利就恐难免骄盈
一四八、一段结论为汪代明心迹
一四九、陈公博束身为服法范则
一五○、有面目见汪氏于地下了
一五一、梁鸿志匿居苏州铸大错
一五二、上海首被判处死刑的人
一五三、梁鸿志生前的两大遗恨
一五四、提篮桥狱中四人遭枪决
一五五、江阴之虎常熟之狼的死
一五六、有条有理无法无天数例
一五七、对一个放肆囚徙的惩罚
一五八、最后胜利属于放肆囚徒
一五九、有啼有笑的狱中人百态
一六○、褚民谊在苏狱临刑情形
一六一、陈璧君到底是怎样的人
一六二、有须眉气概有儿女情怀
一六三、陈璧君偿精卫填海之愿
一六四、周佛海的私产究有多少
一六五、渝郊特客变成虎牢狱囚
一六六、蒋氏官邸中低沉的哭声
一六七、全国一人政府下令特赦
一六八、周佛海身历兴亡感慨多
一六九、廿八天惨叫口鼻中血痕
一七○、两辆客货车数十名家丁
一七一、南京宁海路军统看守所
一七二、丁默邨殷汝耕虎桥毕命
一七三、又一个未曾揭开之谜底
一七四、梅思平从庐山得来凶讯
一七五、周作人吟诗哀悼林柏生
一七六、一个闲角也终被起诉了
一七七、一纸起诉书忙坏了家属
一七八、屈辱的生不如干脆的死
一七九、协助抗战有利人民者罚
一八○、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余言
【附录】
◎汪精卫晚年诗词
◎周佛海狱中遗诗四十四首
◎汪精卫为什么要建立政权?
◎陈公博狱中遗作——「八年来的回忆」
自白
在每一本书正文的前面,照例应该有几句废话。这次我破例用了这自白两字。「自白」就是被指为一个犯罪者的供辞,是的,我确曾为了参加汪政权而被作为罪犯;而且,又确曾于十五年前在法庭上写过自白。以自白体来为序文,因为有过这一段太宝贵的经验,我自信或许可以写得更为胜任愉快。
我曾经执业为律师,代人写过无数的自白书,而不料最后竟为自己写自白书了。我又曾经为无数的罪犯辩护,但当我为自己辩护时,却并不曾发生一丝效力。我当年写的自白书,原期获得法律公平的裁判,而结果反而被拿来作为「犯罪」证据。现在我再写自白,是呈献给我所有的读者,而且愿意接受读者们不论怎样的裁判。
我家圣叹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杀头,至痛也!无意得之,不亦快哉!」我却犯了杀头的罪名而结果并不曾杀头,不亦尤其快哉?圣叹又说:「抄家,至惨也!无意得之,不亦快哉!」而我家竟得与红楼梦之贾府媲美,亦无意得之也,又岂不快哉?为此沾沾之喜,因乐于以自白名我序。
自白书中,应该沉痛地表示出若干忏悔之意,我现在衷心忏悔:忏悔于一生中搞政治,为报人,做律师这三项无可补救的错误。
我完全不懂政治手段的人,为什么要搞政治?像我不具有政治家心肠的人,又为什么要站到政治圈的边沿?「国家事,管他娘!」他人的娘,我又为什么想管?「天坍下来,自有长人去顶。」中国既有那么多的「民族英雄」,我是什么东西?又为什么也想去帮着顶?而顾亭林害苦了我,我中了他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书毒,不问那时是什么时代,什么世界,又是怎样的一个现状?盲人瞎马,胡闯乱撞,最后的为罪犯,写自白书,还不千该万该!
过去我以为报人是一项清贵的职业,清得号称为指导舆论,贵得自命为无冕帝王。因此,我选择了这个职业。不意四十年浮沉其间,使我知道报纸只是政治的工具,有时且是一个政权的帮兇。同一个人,同一枝笔,于局势多变的时代,可于炎凉易势之中,显出臧否无常之妙。「替天行道」的法庭判你为「罪犯」——报纸更添油加酱地指责你的罪状了。我骂完了别人之后,不意竟让别人骂我。我忏悔!我得到了报应!我选择错了一个专事吠声的职业。
我一向天真地视法律为庄严神圣,甚至我费了多年的时间去加以研习。当时我做律师的时候,也俨然以保障人权自负。但我忘记了中国「法律不外乎人情」的一句话,有钱好使鬼推磨,我曾为了保障人权而向「替天行道」的法官们关说贿赂,而得邀网开一面。但至自己被指为罪犯时,一样也行贿求情,虽荷末减,却又并不能网开一面。我经过了一次体验,使我明白法律也者,以之为欺世惑众的工具则可;以之为立国之大本,社会之准绳,将无异如痴人之说梦。一场官司,却给了我十分宝贵的启迪。
际此书发行之际,我应先感谢读者对我的包容。为了偿付每天的文债,每一章都是仓卒成篇。为了顾虑周遭的环境,若干地方不得不隐约其辞。而读者厚我,本书于出版之后,更纷纷对我加以督责与鼓励;更承日本时事通信社长谷川才次先生经多方审查,尚不以我笔下所写的为臆造,要求将日文版的版权让渡,且已与我签署契约,现正延请名家,从事日译,预定赶于本年九月份在全日本发行。使汪政权的一段往事,能够让日本方面的朋友读了,于事过境迁的今日,或许为之哑然失笑。这更是我一项意外的收获。
最后,我更得对政府道达我的无限愧谢之意。当年让我置身牢狱,我是律师,恰如做医生的更多了一次临床实习的经验;我是报人,更使我有实地採访的机会。政府慷慨地让我获得那么多见闻,吸收了那么多资料,真是万分成全了我,使我于现在飘泊潦倒之中,得以摭拾旧闻,疗饥易粟。更使本书得以详叙收场之经过,而无负于读者之殷望,其亦有塞翁失马之意乎?是为白。
西元一九六○年七月 金雄白 写于香港旅次
一○七、冒险家乐园里的冒险家
上海地区长江之口,外洋巨舶直通黄浦,环绕于周遭的又是江南的一大片沃土,先天上已得地利之胜。英法等国经过近百年不断的全力经营,两租界繁荣日甚。自清末以来,虽变乱频仍,咸同间洪杨之役,东南几无一片干净土,而租界以弹丸之地,独能巍然自保。光绪末年的「红头」股匪作战,邻邑都遭蹂躏,租界以内,还是匕鬯不惊。
以后民初革命,钮永建等率党人攻打南市华界的制造局;民十三江浙督军齐燮元卢永祥构衅,民十六国民革命军驱除军阀,直捣淞沪,对租界都一例秋毫无犯。反而时局愈动盪,愈增加了租界的繁荣;国势愈衰弱,愈显出了外人的威力。
到了「一二八」的淞沪抗日,「八一三」的全面抗战,上海四周,火网交织,炮声震天,而租界以内,熙熙攘攘,笙歌不辍。居民们爬上屋顶,以悠闲的心情,遥望炮弹掠空而过,火焰直沖霄汉。租界四周的一条短短的铁丝网,楚河汉界,就划分出地狱天堂。
兵燹中,各地难民扶老携幼,从各地蜂拥而至,或求苟全性命,或图保全财产,满坑满谷,以生以息。一世纪中就把上海造成为避乱的桃源,经济的中心,工商业的集中地,全国的第一大都市,以及冒险家的乐园。但是好景不常,八一三后四年的极度繁盛,也只是回光返照。「一二八」太平洋战争爆发,一宿之间,百年的租界,立成为日军阀的佔领之地。
昔日威风凛凛的英美等国人士,都向日军登记,最初手臂上缠上一条白布,上面标明着姓名和国籍,神色沮丧,到处受到日军的盘诘与凌辱。以后一声令下,抛弃了奢华舒适的家庭,放弃了辛苦经营的事业,一律禁闭到集中营去,以等候不可知的命运的支配。
市区中心静安寺路旁的跑马厅,数十年中,一向是欧美人士驰骋豪赌之地,也成为「反英美大会」的会场,数以万计的群众,在日人指挥之下,振臂高唿:「打倒英美」「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口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