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台大高材生可以卖猪肉成功
为什么薪水与努力工作无关
为什么能人怀才不遇,小人屡屡得志
为什么工资不随着工作效率增长
为什么你月薪二万他却有八万
薪水中的经济学诡计并不是教给你欺诈
而是要让你少走弯路;并不是要把你变成经济学怪才,而是让你在职场生活的陷阱中从容周旋,如果你不学这些经济学的诡计也许你会少些理性,多些冲动;少些智慧,多些愚笨。
社会需求在不断演化,旧的需求不断消失,同时新的需求不断产生。昨天的抢手货今天会变得无人问津,生活处于不断的变异之中,职业的选择应顺应就业变动规律。所以,即使你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也总得找一个适合发挥自己优势的舞台,把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的价值。方向定错了,则距离目标会越来越远,还要重新走回头路,付出较大的代价。因此,定位的决策,绝不能犯「方向性错误」。
在进行定位时,还要分析社会需求,择世之所需,否则,就会陷入不断更换工作的旋涡中,苦不堪言,自食苦果。
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如果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就会造成知识折旧。所以,我们要主动摈弃各种错误的观念,以防被错误思维误导。要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开发新技能。
此外,职业是个人的谋生手段,其目的在于追求个人和家庭幸福。在谋取个人福利的同时,也创造了社会财富,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世界,需要生存,因此做的工作必须要有合理的待遇,还要考虑到家庭的需要。谋求职业的第一动机就是使个人生活得更幸福,利益倾向支配着你的选择。
在把握定位的方向时,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明确自己只是普通的沙砾,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要盘点自己现有的职业含金量,找准可持续发展的职业通道,适时考虑职业发展的变通性。
一般情况下,定位的方向由专业确定。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人毕业后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所学的专业来选择工作,有的甚至与原专业风马牛不相及。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比比皆是,已不足为怪。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认真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有时为了就业,甚至要强制自己去从事并不喜欢的职位,只要这种职业是社会紧缺的、急需的或有发展前景的。
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明确自身优势。首先是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给自己打分数,看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进行自我分析。分析自己,旨在深入了解自身,根据过去的经验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与机会,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做什么」的问题。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顺应社会潮流,有的放矢,才能取得成功。定位,就是给自己亮出一个独特的招牌,让自己的才华更好地为招聘单位所赏识。对自己的认识分析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绝不回避缺点和短处。你的优势,即你所拥有的能力与潜力所在。
其次,要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性格的弱点、经验与经历中的欠缺,认真对待,善于发现,并努力克服和提高。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许你兴趣广泛可以掌握多种技能,所有的技能中总有你的短处,也必有你的强项。有些人善于做业务,有些人更适合做管理。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要注意选择最有利于发挥自己优势的职业,即择己所长。
薪水中的经济学诡计并不是教给你欺诈,而是要让你少走弯路;并不是要把你变成经济学怪才,而是让你在职场生活的陷阱中从容周旋,如果你不学这些经济学的诡计也许你会少些理性,多些冲动。少些智慧,多些愚笨。
作者简介
陈先云
经济学专业毕业,一直在研究所里研究社会经济学,对民生很关注,笃信佛教,乐善好施。
第一章 谁偷走了我们的工作
一、上帝为什么要和我们抢饭碗 17
二、大学生为什么不如劳工 19
三、保姆为什么难求而白领过剩 21
四、为什么不向美丽征税 24
五、为什么不把自己明码标价 29
六、为什么洋人也来抢饭碗 33
七、成功为什么与努力工作无关 37
八、为什么台大高材生可以卖猪肉 40
九、多跳槽为什么会遭专家批评 45
第二章 傻瓜为什么能领导聪明人
一、为什么能人怀才不遇,小人屡屡得志 49
二、傻瓜为什么比聪明人赚钱多 53
三、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原地踏步 57
四、补鞋匠的地位为何举足轻重 62
五、为什么妓女的收入比律师高 67
六、女模特为何比男模特收入高 73
七、为什么工资不随着工作效率增长。 77
八、为什么你月薪二万他却有八万。 79
九、为什么工资不是老板给的 84
第三章 给员工高薪,老板有没有钱赚
一、老板为何会给CEO天价薪酬 91
二、股票期权为何会成为核动力 95
三、为什么员工第一客户第二 101
四、为什么亨利•福特不是慈善家 105
五、为什么聘请专业人士帮忙 109
六、为什么晋升要看业绩而不看能力 112
七、为什么放错地方的金子就是石头 116
八、为什么行贿成本大于收益 121
九、工资为什么只许升不许降 126
第四章 拼勇气不如拼智慧
一、为什么不能第一个摘花 131
二、三个和尚为什么会没有水喝 135
三、为什么马屁股会成为火车的宽度 139
四、选美大赛为何成为选丑大赛 143
五、为什么乌龟要和兔子合作 146
六、驴子和驴夫为什么都遭受损失。 150
七、婚纱照为什么会超出预算 153
八、为什么长赌不赢不输 155
九、洛克菲勒为什么会成为超级富豪 159
第五章 小猪的生存智慧
一、小猪为什么能不劳而获 165
二、鳄鱼与牙签鸟为什么是好朋友。 168
三、为什么让朋友成仇人。 171
四、骂名为什么也会成为借力 175
五、大商店旁边为什么生意好 178
六、为什么「利他」才能「利己」。 182
七、越聪明为什么得到的越少 185
八、为什么美洲虎也有烦恼 189
九、为什么吃亏还是福 192
第六章 不可避免的盲区
一、皇帝为什么总杀重臣 197
二、老虎为什么怕毛驴 202
三、娱乐报纸为什么可以赚钱 207
四、为什么郑堂会烧掉名画 211
五、和尚为什么会买梳子 215
六、买家为什么没有卖家精 221
七、三菱为什么能拿到订单 224
八、为什么能辨别孩子的妈 229
九、难就业和难招工为什么同时存在 235
第七章 你够聪明但为何并不富有
一、为什么要送礼物给别人 241
二、为什么人脉就是钱脉 247
三、为什么多个朋友多条路 253
四、为什么利他才能利己 258
五、为什么朋友卖的东西比较贵 262
六、为什么做人要避免「零和博弈」 266
七、为什么要向落魄的人伸援手 271
第八章 管理要懂点博弈
一、联邦快递为什么能成功 277
二、好消息为什么变成坏消息 280
三、爱迪达为什么联姻体育明星 284
四、索尼公司为什么能长治久安 287
五、斯蒂芬为什么成为银行大王 292
六、为什么既要避亲又要避疏 296
第一章 谁偷走了我们的工作
一、上帝为什么要和我们抢饭碗
有人说经济危机时上帝的手失灵了,每次经济危机就会伴随着大量的失业,企业破产、公司被迫解雇员工,上帝要抢走我们的饭碗。
在西班牙马德里南部圣欧仁妮平民区全国就业登记所排队的长龙中,三十岁的厄瓜多尔女子洁西嘉说:「我离开我的国家时,从来没有想到会面对今天这样的情况。」
洁西嘉于二○○一年抵达西班牙,自此以来一直都有工作,她的最后一个合同是在马德里的批发市场当搬运工,这个合同在两周前结束,她从此就再也没有事做了。她说:「我将可以领取几个月的失业补助金,然后我就不知道。
美国劳工部表示,二○○九年七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减少了二十四点七万人,而经济学家的预期为减少三十二万人。失业率从六月的九点五%下降至九点四%,而经济学家的预期为上升至九点六%。这是美国失业率十五个月来首次下降。
一般情况下,失业率上升,便代表经济发展放缓衰退;失业率下降,代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金融风暴的降薪裁员波及房地产、航空、石化、电力、IT、证券、金融、印刷等一系列行业。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业的倒闭,也加剧了失业的严峻形势。
二○○八年冬天,因为次贷危机而显得格外寒冷。不仅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就连那些原本打算领完年终奖金或双薪然后跳槽的人,也纷纷打消了念头。调查显示,二○○八年二十七点一%的人延迟了跳槽计画,更有九点七%的人索性取消了跳槽计画,取而代之的是「卧槽」在既定职位,以避开金融海啸的「风口浪尖」。因为他们的感受与毕业生是一样的:工作太难找了。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伴随着大量的失业,所以美国总统欧巴马在上台之后,一直致力于为美国人提供工作职位,解决就业问题。而在经济危机之后,我国也把就业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充分就业也称作完全就业,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准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就业的一种经济状况。实际工资调整到劳动供求相等的水准,从而使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的状态在宏观经济学中被称为充分就业的状态。
天啊,最近真的有在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未来的收入问题,所以就跑去书局翻翻看,偶然间看到了这本《影响你薪水高低的经济学》。虽然书名听起来很硬,但封面设计还蛮吸引人的,不会让人觉得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玄机,是不是真的能解开那些让人“薪”情不好的秘密。我本来以为里面会讲很多复杂的经济模型,什么供需曲线、边际效益之类的,但翻了几页之后,发现它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像是为什么有些职业特别抢手,有些却好像怎么努力都看不到加薪的机会。这点真的让我很有共鸣,因为我身边就有朋友,做着看起来很普通的行业,薪水却比一些听起来“高大上”的职业还要高。这让我开始思考,是不是我一直以来都用错了思考方式,没有抓住一些关键的经济原理。这本书让我对“经济学”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与我们荷包息息相关的薪水问题。我真的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如此宏大的经济学概念,巧妙地与个人薪资增长联系起来的,这其中的逻辑是什么?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否有提到一些具体的策略,能够帮助像我这样的普通上班族,提升自己的市场价值,从而争取到更高的薪资。
评分最近几年,感觉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变化得很快,很多东西都跟以前不一样了。尤其是我们这些在职场打拼的人,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好的回报。所以,当我在朋友推荐的书单里看到《影响你薪水高低的经济学》这本书的时候,立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名就很有意思,直接把“经济学”和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薪水”——联系起来。我一直觉得,经济学听起来很宏大,好像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很远,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也许它能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视角,来解释为什么我们的薪水会是现在的样子,以及未来还有没有提升的空间。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会不会探讨一些关于“价值”的概念?比如,我们付出的劳动,在经济学上是怎么被衡量的?又比如,为什么有些技能特别值钱,有些却好像越来越不值钱?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比较有深度的分析,让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努力就有回报”这样简单的想法上,而是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驱动薪资增长的内在逻辑。会不会讲到一些关于“稀缺性”、“机会成本”或者“比较优势”之类的经济学概念,并且用这些概念来解释个人薪资的差异?
评分最近的职场竞争真的越来越激烈了,每天都在想,自己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在这个大环境里脱颖而出,不被时代淘汰。偶然间在网路上看到一些关于《影响你薪水高低的经济学》的讨论,感觉这应该是本能解决我一些困惑的书。我平时也不是那种特别钻研学术的人,对经济学一直停留在模糊的印象里,只知道它跟钱有关系。所以,当看到这本书名的时候,就觉得它好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特别好奇,作者会从哪些角度来剖析“薪水”这个话题?是不是会谈到一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比如学历、经验、行业选择对薪水的影响,甚至是那些我们平时可能忽略的“软实力”和“人脉”在经济学上的意义。我希望这本书不只是讲一些大道理,更能提供一些实际可操作的建议,让我明白在职场中,哪些行为是被经济规律鼓励的,哪些又可能是不被看好的。毕竟,我们上班族每天辛苦工作,最直接的反馈就是薪水,如果能读一本既有深度又能指导实践的书,那绝对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我还在想,这本书会不会也讲到一些宏观经济的趋势,比如通货膨胀、产业升级等等,这些跟我们个人薪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联性?
评分我一直觉得,自己在工作上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似乎总是在薪水的“天花板”前徘徊。这让我感到很沮丧,也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聪明,或者选错了行业。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影响你薪水高低的经济学》这本书的时候,眼睛就亮了。它好像点出了我一直以来困扰的核心问题。这本书的书名就很有吸引力,直接了当地说明了它的主题,而且“经济学”这个词,虽然听起来有点专业,但“影响薪水”这一点,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从哪些经济学的理论角度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薪水很高,而有些人却停滞不前。会不会涉及到一些关于劳动力市场供需、人力资本投资、或者信息不对称等等的概念?我希望它不是一本只有理论的书,而是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让我们明白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经济学原理是如何运作的。例如,是不是有一些职业因为技术迭代快,所以需要不断学习,这在经济学上又是如何解释的?或者说,那些创业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利用经济学原理来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我真的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拨开迷雾的启示,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在经济大潮中的定位。
评分最近真的越来越感觉到,在这个时代,光靠埋头苦干已经不够了,得学会一些更“聪明”的生存之道。所以,当我无意间在书店的架子上看到《影响你薪水高低的经济学》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它可能就是我在寻找的答案。我一向对经济学不怎么了解,只知道它跟钱有关,但没想到它竟然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薪水高低”,这一点实在太吸引人了。我特别好奇,作者会用什么样的语言和逻辑,来把经济学这么一个听起来“高冷”的学科,变得贴近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并且与我们切身的利益——薪水——联系起来。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看到一些颠覆我固有认知的观点,比如,为什么同样一份工作,不同的人拿到的薪水会差异那么大?是不是有一些隐藏的经济学原理在背后起作用?会不会讲到一些关于“市场信号”、“风险溢价”或者“网络效应”之类的内容,并且用这些来解释为什么有些行业或职位会特别受到青睐,薪水也随之水涨船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思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职场价值的形成,以及如何在经济的浪潮中,为自己争取到更高的“身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