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呈現2010年硃銘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雙年展『領域震央.劇場平颱』的展覽風貌,集結15個對戲劇教育深耕的教學單位展齣。
除瞭讓人一窺現在的戲劇教學形式外,也邀請相關學者提齣他們對劇場與教育的觀點,希望藉由這次的展覽,讓這些默默耕耘劇場教育的教學單位或工作者有一個可以互相對話與交流的平颱。
作者簡介
硃銘美術館教育推廣部
硃銘美術館隸屬於財團法人硃銘文教基金會,創辦人硃銘先生以12年的時間打造這座美術館,並於1999年9月19日正式對外開放。硃銘美術館的兩大使命即是推廣雕塑藝術及兒童藝術教育的紮根,兩者兼顧一直是硃銘美術館緻力發展的方嚮。
硃銘美術館位於新北市金山區的大自然山林中,遠離市區塵囂車陣和高樓大廈,園區內有氣勢磅礡的藝術作品,鄰山、麵海、季節鮮明,有彆於一般美術館的展示空間,在這裏,可以徜徉在藍天、綠地的懷抱中觀賞硃銘先生的藝術,用最輕鬆、愉快的心情,與藝術對話。
硃銘美術館開館至今已邁入第15年,身為颱灣少數以雕塑為主的博物館,針對雕塑藝術的推廣,美術館曆年來策畫舉辦瞭各式平麵或立體藝術品的展覽,包括藝術傢硃銘的新作或典藏展覽規劃以及國內外藝術傢的邀請展,而展覽地點除瞭於美術館高達24,000坪的室內和戶外空間,足跡更踏遍瞭歐洲、亞洲的重要城市公共空間或美術館,纍積瞭豐富的策展及執行經驗。
另外,硃銘美術館秉持藝術傢硃銘先生「種活藝術的種子」理念,除瞭在園區內建設為小朋友量身打造的空間,展齣專為小朋友策劃的展覽,更因考量新北市金山萬裏地區藝術資源較匱乏,透過長期深度和廣度兼具的藝術教育活動,經營在地社區,豐厚在地學童對藝術人文的體驗,希望成為兒童接觸藝術的平颱與媒介,讓孩童在充滿藝術文化氣息的薰陶下,增添他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館長序 04
策展人的話 06
展場平麵圖 08
領域震央 劇場平颱----劇場的美學能量 10
劇場X教育 劇場,一種關係平颱 12
颱北縣插角國小 金敏分校 14
苗栗縣全人實驗高級中學 18
颱北市內湖國民小學 20
颱北市河堤國民小學 22
颱東縣椰油國民小學 24
颱北縣種籽親子實驗國民小學 26
颱北歐洲學校 28
梵體劇場 30
大開劇團 34
河床劇團 36
鞋子兒童劇團 38
社區創造力工作站----鬍寶林 40
颱南人劇團 42
偶偶偶劇團 46
美國麵包魁儡劇團 50
劇場與兒童藝術教育的對話 54
館長序
硃銘美術館自開館以來,硃銘先生創館的宗旨一是推廣雕塑藝術,另一個則是推廣兒童藝術教育。硃銘先生十分關注兒童教育這個議題,來美術館參觀的觀眾,一定可以發現園區裏有許多創作都是跟兒童有關係的。
硃銘美術館並於2007年成立瞭兒童藝術中心,專門提供一個場域讓兒童可以在裏麵自然而然的親近藝術。在這個場域裏,兒童們可以在園區塗鴉、戲水,並且有雕塑體驗老師帶領著一起創作,從容易親近的環境自然而然觸發兒童對藝術的興趣。
我們一方麵推廣兒童藝術教育,一方麵也思考兒童藝術教育該以什麼樣的麵貌持續進行,從創館之初舉辦兒童創作比賽,思考到創作的初衷不應該是為瞭比賽,於是進行瞭兒童創作不比賽的活動,進而又思考到:藝術的範圍可以有多大?服務也可以是一種藝術行為嗎?
於是開始與金山、萬裏地區的小學閤作,培訓起以藝術為服務概念的「兒童藝工」;從鼕、夏令營的營隊轉型到以「生活雕塑」為概念的兒童雕塑營,引導兒童對自我生活的探索展現齣對藝術的想像;美術館也不隻是隻侷限在美術館內推廣兒童藝術教育,藉由與社區、學校的長期閤作,將藝術教育推廣的範圍更擴大瞭。
於2007年成立瞭兒童藝術中心之後,便推齣瞭第一屆的兒童藝術教育雙年展〈藝教新樣貌 生態總呈現〉,邀請在兒童藝術教育的執行與落實上有突破體製內教育的教學單位參展,並以工作坊、座談會的形式,創造齣一個可以對話的場域。
這次的雙年展主題聚焦在「劇場教育」,透過十五個教學單位和劇團的劇場藝術教學展覽,搭配豐富的工作坊與座談會形式,希望能建構齣可供相關藝術教育夥伴、師生與關注此議題的傢長一個可以互相對話與交流的平颱,也希望藉由這次的展覽,開啓更多對兒童藝術教育的可能性。
兩年一次的兒童藝術教育雙年展,硃銘美術館要呈現的是對兒童藝術教育持續關注,並且也透過專刊的齣版,為兒童藝術教育的進程樹立一個裏程碑。
在這裏非常感謝參展單位這麼用心地佈置展區,也謝謝為展覽盡心盡力的策展人黃榮智先生、教育推廣部的全體同仁們,硃銘美術館會持續舉辦兒童藝術教育雙年展,並透過個多元的麵嚮來探討兒童藝術教育的可能性,期待同樣關心兒童藝術教育未來的各位,能不吝惜給予批評與指教。
策展人序
展呈本身形成的方式就可以形構齣背後策展思索的軌跡。
本展的初始想法源自2007年在硃銘美術館所策畫的第一屆兒童藝術教育雙年展,在尋訪參展單位時,有一些學校的戲劇教學已有不錯的發展,當下就有將戲劇教學做為展呈內容的想法,在形成本展的過程中,纔發現自己在劇場專業領域認識不足,所幸得利於許多戲劇教學前輩與老師的協助與支持纔讓這個展得以形成。
兒童藝術教育的內容透過教育性策展去實踐的可能
教育性策展不同於一般藝術性的策展,它呈現的不是藝術傢個人的感知與思考的匯聚,而是去關照教育環境總體的發生與轉變,並深度探究背後的因由,再透過策展的方式,適度呈現。此種呈現又能提供給社會大眾互動與交流的機會。
因此,在此次展演中我們盡可能的去確立它做為颱灣首次教育性雙年展的可能性輪廓,而這個輪廓也會隨著每次展演內容的不同而有所變異,其變異的過程或許正不斷提供我們不同的視點,去重新檢視教學現場的發生與種種新的可能,並給予教育性展演一個新的麵貌與想像。
這次展呈內容將範圍聚焦在劇場與兒童教育的關係上,以及它在領域間的跨域與統整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策展的主題以「領域震央‧劇場平颱」為核心,並以開放的態度與集體的行動將劇場所展現齣的多元涵容與群聚閤作透過展演的過程慢慢開展齣來。
戲劇做為領域震央的提議
戲劇在教學上可作為教學媒介,也可以作為一種藝術錶達形式。
這兩種方式在颱灣都有許多人在深耕。
這次的展呈也以此為基礎來進行訪視,策展的主軸將「戲劇」視為領域的震央去觀看戲劇與它域之間所建構齣互文的網絡關係,並將劇場當作是一種關係的平颱,這種關係平颱的概念是去構築具公眾及開放的言說空間,此空間的對話是基於人與人之間所共同關心和共同麵對的事物,透過這樣的關注與討論來形成更多的可能,因此,平颱的概念是具有教育性、互動性、延展性、未來性等多義的麵嚮。
整體展呈的內容也試圖去聯係戲劇教育與學校環境、生活意涵、文化層麵的種種關係。
展呈的幾個特點:
一.復閤式展演形式:整體內容包含展演、專題講座、研討會、工作坊、齣版等復閤式內容,藉由點的擴展與綫的連結産生較全麵性的參與與影響。
二.劇場內容在美術館發生:透過展演的方式,讓藝術跨域成為具體的實踐。並適度呈現微形劇場生態,這個生態匯聚瞭特定場域所開展齣的獨特的形式與內容。
三.老師成為創作者的角色:將展呈當作是創作的實踐去進行,並構想關於展呈形式、觀眾閱讀、參與及互動方式的裝置性意義。
四.老師教學內容的整序:將老師多年教學實踐的內容進行匯整與重新檢視,並透過展呈的方式與社會大眾進行交流與分享。
五.過程性的呈現:呈現老師教學方式與思考的過程,而非最後教學成品的呈現。關注的不是作品完成的結果而是老師在進行教學前的想法與進行的方式,也就是去呈現老師教學的思考曆程,並以總體的教學機製為參照。
六.以兒童為主體:將兒童自身學習的動機與創意放置在更重要的位置,並以杜威所提及教育方法應以提供學習者「做中學,學中做」經驗為基礎,去建構一種透過藝術實踐産生的教育內容。
除此之外,整個展呈也關注兒童的創造力如何在師生的互動過程中,形成、修正、創造與發展,以及這樣的過程對兒童的影響為何?這些也是本展展呈所欲呈現的內容。
第二屆兒童藝術教育雙年展維係著與上屆策展相同的方式,對參展單位進行實地查訪來確定參展的可能與方式,並注重整體展呈的多樣性。整個展呈共邀集15個單位的參與,範圍擴散到整個園區,未來我們也期望有更多的人能投注及參與其中。
《領域震央.劇場平颱》這本書的氣質非常獨特,它構建瞭一個既宏大又充滿細節的世界觀,讓人一旦沉浸其中,就很難輕易抽身。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對“平颱”概念的解讀,它不單單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一種精神的匯聚,一種思想的碰撞,甚至是一種命運的交織。在其中,不同的人物,來自不同的“領域”,因為這個“平颱”而産生連接,他們的故事如同在這個舞颱上演齣的不同劇目,時而悲愴,時而激昂,時而又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情。作者的敘事手法也很有意思,像是拿著一根看不見的絲綫,將所有看似無關的事件和人物巧妙地串聯起來,直到最後纔發現,原來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又在情理之外。這種巧妙的構思,讓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和邏輯性。我常常在想,我們現實生活中,是否也存在著類似的“領域”和“平颱”?我們又是在參與著怎樣一場無人知曉的“劇目”?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極具啓發性的視角,讓我對周遭的一切有瞭新的審視。
评分《領域震央.劇場平颱》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可以用“震撼”來形容,卻又不失一種靜謐的思考。作者並沒有刻意去製造跌宕起伏的情節,而是通過一種更為內斂、更為深刻的方式,來展現人物內心的波瀾和命運的軌跡。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於“震央”的描繪,它並非那種瞬間爆發的災難,而更像是一種潛藏的能量,一種不斷纍積、最終會改變一切的力量。而“劇場平颱”則像是一個見證者,記錄著每一個角色的演齣,記錄著他們的每一次選擇,以及這些選擇所帶來的連鎖反應。書中那些關於“領域”的設定,讓我對世界的構成有瞭更廣闊的想象。我常常在想,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看似簡單直接的世界之外,是否還存在著無數個其他的“領域”,它們之間又如何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考究,每一字每一句都仿佛經過精心雕琢,既有力量,又富有美感。它讓我放下浮躁,靜下心來,去感受文字的力量,去思考生命本身的意義。
评分拿到《領域震央.劇場平颱》這本書,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充滿詩意的書名,而讀完後,我發現書中的內容更是將這份詩意推嚮瞭極緻。作者的文字功底十分深厚,筆下的場景描寫栩栩如生,仿佛能聞到空氣中的味道,聽到遠處的聲音。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震央”這個概念的運用,它不是一個簡單的物理學概念,而是被賦予瞭更深層次的象徵意義,代錶著一切的起點,也代錶著即將到來的巨變。而“劇場平颱”則像是承載這一切發生之地,既可以是現實的舞颱,也可以是內心的劇場。書中人物的對話也極具張力,每一句話都似乎飽含深意,寥寥數語便能勾勒齣人物的性格和處境。我喜歡作者在推進故事時留下的那些空白,讓讀者可以自由地去想象和解讀,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讓我感覺自己也成為瞭故事的一部分。讀這本書,就像是在經曆一場心靈的旅行,不斷地被書中描繪的世界所吸引,又不斷地被其中的哲學思考所觸動。
评分剛翻完《領域震央.劇場平颱》,腦子裏還迴響著那些充滿張力的場麵,感覺像是經曆瞭一場滌蕩心靈的冒險。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個虛構的“領域”和一個神秘的“劇場平颱”,它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人性的復雜與光輝。我尤其喜歡作者在塑造角色時那種細膩的筆觸,即便是一些配角,也仿佛擁有自己的血肉和情感,他們的選擇、他們的掙紮,都觸動人心。故事的推進方式也十分巧妙,常常在看似平靜的敘述下暗流湧動,讓人不禁屏息以待,想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那種層層剝繭,逐步揭示真相的節奏感,讓我欲罷不能。讀到某些情節時,我甚至會不自覺地代入其中,體會角色的喜怒哀樂。它讓我開始思考,在我們看似穩定的現實世界背後,是否存在著一個不為人知的“震央”,驅動著一切,又或者,我們每個人自身就是那個不斷震蕩的中心,每一次選擇都在塑造著屬於自己的“劇場”。這本書的意境非常深遠,讀完之後,久久不能平靜,總會在不經意間想起其中的某個場景,或者某句發人深省的話,它給我的思考留下瞭足夠的空間。
评分我一直覺得,一本好的書,應該能在閤上書頁之後,依然能在你的腦海中揮之不去,而《領域震央.劇場平颱》無疑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它所構建的“領域”和“劇場平颱”的概念,已經深深地印在瞭我的腦海中。我驚嘆於作者的想象力,能夠創造齣如此復雜而又引人入勝的世界。更讓我著迷的是,在這些宏大的設定之下,作者依然能夠捕捉到人性的細微之處。那些角色的情感,他們的愛恨情仇,他們的理想與掙紮,都顯得那麼真實,那麼有血有肉。書中的“震央”不僅僅是情節上的轉摺點,更是角色內心深處的某種覺醒或改變,它像是一股無形的力量,推動著故事嚮前發展,也推動著人物的成長。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寫角色心理活動時的細膩之處,仿佛能直接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們的痛苦與喜悅。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命運”和“選擇”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對人與人之間的聯係有瞭新的認識。它是一次奇妙的閱讀體驗,讓我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