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一本读千万遍也不厌倦的书。
走入时光隧道,踏进回忆长廊,一幕幕遥远又如昨的画面,在眼前跳跃。推开尘封已久的记忆门扉,童年在砲火硝烟弥漫下盘旋、翻滚……。
有单打双停躲防空洞、勇闯宵禁路障、军训打靶的篇章;有荳蔻年华只身坐火车到高雄的惊险历程;有夏夜看露天电影、夜宿屋顶、捉萤火虫的诗章。有擅闯军营耙草被狼狗穷追的惊险画面;有泥地上玩弹珠、跳绳、抢金块的快乐时光。有海水广告的电视节目、……。
童年犹如防空洞上的番石榴,在缺水贫瘠的环境下,仍然能够恣意滋长茁壮,结果累累挂满枝头,散发出果实成熟的甜香。犹如战争洗礼下的金门人,有着沉毅朴实、刻苦耐劳的个性,在人们心目中永远佔有重要一席之地。
作者简介
薛素琼
私立铭传大学、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双硕士,现任教于金门县贤庵国小。八二三砲战后出生于金门,长年久居浯岛。闲暇喜爱阅读、旅游、写作。年逾不惑才开始写作,曾获浯岛文学散文首奖。着有《半闲岁月半闲情》散文集。
推荐序
自序
辑一 忆取童年时
记得当时年纪小
赴台第一回
花生成熟时
那段躲防空洞的日子
夏夜回想曲
追忆
清明扫墓
乡野打柴记
生死一线间
我家门前是泥土地
电视儿童
夜幕低垂时
囝仔爱年兜
防空洞上的番石榴
辑二 校园书香曲
让我们看海去
学校午餐另一章
放暑假啰!
蚕妈妈
沈重的教师节
初生之犊不畏虎
下课十分钟
新生症候群
玩火
我是一年级
当歌声响起时
又是下雨天
辑三 温情满人间
都是那只鸟惹的祸
同学
粽叶飘香忆老妈
有兄如父,恩情卡大天
说爱要即时
被唠叨,也是一种幸福!
有那么冷吗?
姐妹情牵一世
感动的身影
来买蚵!
饭后运动场
剪鱼尾
辑四 浮光掠心影
三盘蚵仔煎
一个半
既期待又怕受伤害
锁不住的回忆
旅游谈公厕
第一次到监狱
种花偶感
吵架的艺术
爱他还是害他?
台风无情似有情
卫生纸今古谈
卡路里情结
媒人嘴
自序
年逾不惑,才开始拾笔写作,应该归功于生命旅途中的每一个街口,犹如五光十色的街景橱窗,除了令人心动神驰的十里风光,还有诸多人事物的机缘媒合,就在那么一个电光石火的交会下,让内心潜隐多年的写作种子,得以萌芽、生根、茁壮。
闲暇从事写作,从第一篇文稿获刊,辗转迄今正好十个年头,能够一篇接续一篇的产出,实基于作品获刊的激励。十年后,回首写作一路的足迹,才发现编者、读者对我的包容。缘于这么多贵人的提携与激励,写作之路,才得以延续至今。出书前夕,剔除稚嫩之作`,每篇皆重新修稿润饰,尽量保留题旨文意,只对文句作修饰。仍有诸多篇章,理应归属删除之列,但重读之后,童年回忆一一涌现,说明它在我的回忆封匣里,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所以不忍删除。
这是第二本散文集,若以写作时间的先后来论断长幼,它应属长兄之辈。这本书大多收录刊载在金门日报「芸窗晨语」专栏中长达近三年的作品,少数则属近作。因属写作草创之期,没有扎实的国学根基,以蹒跚学步之态,在文学殿堂左顾右盼,恣意巡曳梭行,纪录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文笔浅显拙朴,每一篇浅白如水的描叙中,皆是生活週遭真实的纪录。干妹则錞多才多艺,除了委身撰文推荐,为灰涩黯淡的文本增光华,对摄影涉猎亦深的她,曾举办过摄影展,请她提供照片,亦让文本增色不少。
全书共分四辑,每辑各寓其旨,也各具声调:辑一「忆取童年时」,以母者之姿,看亲儿幼子当今所处之境,忆取小时种种,如坠童年时光回廊,横生感慨万千;辑二「校园书香曲」,以师者之势,倾听校园学童朗朗书声,记取小时读书情景,道尽截然不同的两般风景;辑三「温情满人间」,捕捉週遭亲师友朋点滴风采,感念他们的陪伴与偕行,让生命的旅程不寂寥孤单;辑四「浮光掠心影」,为自己开凿一个情感张望的窗口,用善意的双眼,窥探这民风淳朴、和善的小岛,更生惜福感恩之心。
薛素琼
防空洞上的番石榴
防空洞什么时候有的,记忆里寻不着印象。依附着三合院门前而建,不论是经常深锁的大门,或是常出入的护龙侧门,一探头,就可以看到它,像屹立不摇的磐石,如影随形的守候着这一幢屋宅,更像恪守岗位的侍卫,保护着这一家人的安危。两米入地,地面一米,不及大门围墙高,扎实的庞然水泥结构,遮了门前大半风景。从大门往外看,望不着右边广场的川流繁华;从侧门出,看不到左边将军第的官运亨通。不论是遮右或挡左,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却从来没有闪过要将防空洞移开的念头。单日晚上,砲声由远而近,一声声如雷般的轰然巨响,在心中震盪,它是全家避难的碉堡,更是我们小孩子心灵的守护神。
防空洞顶,贫瘠的沙土上,除了长些杂草,别无他物。不喜读书的二哥,书是没读出什么钉点大,但拈花惹草,爬树摘瓜,修脚踏车补破胎,他最行。跟村中阿寿,两人形影不离,如穿同条裤子,患难兄弟般。阿寿带来了几株番石榴,寻不着落根的土,光秃秃的防空洞,成了它们生长的家。几株不起眼的番石榴,像麻油菜籽般,竟在贫瘠的防空洞上生了根,发了枝,长了叶。彷彿吃苦耐劳的金门人,再怎么艰困的环境,都能生存下来。
春末初夏,番石榴雪白的花开满枝,缺了蜂蝶嗡嗡作媒,花蕊花瓣落满地,厚厚的番石榴枯叶上,一层白色的花蕊花瓣,宛如巧克力蛋糕洒上一层白色糖霜。等待番石榴由弹珠渐成鸡卵般大,随着暑假来临的脚步,每个夜晚都作着番石榴甜熟的美梦。
燠热的暑气把大地蒸腾得如烟似幻,成熟的番石榴结满枝桠,用鼻力吸,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成熟甜味。晏起的清早,几颗熟透等不及的番石榴,早已凋落掉在地,彷彿经过一夜战争烟硝,顿失母枝庇护,只得各寻安身立命之所。早起的麻雀们,在枝桠间欢乐跳跃,雀声啁啾不停,一场甜果品尝会正在进行。趁阳光尚弱,擒了脸盆或铝锅,拨枝翻叶的寻找成熟的番石榴,成了每天清早的事。低枝的果实被摘光了,长竹竿上绑个杯口大的布袋,像探照灯般伸入每个不可及的角落,寻回被遗弃冷落的孩子,给予抚慰一番。
老實說,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很「現代」的人,對於過去的歷史和懷舊的情懷,總覺得有點疏離。我是一名軟體工程師,平常的生活重心都在程式碼和科技產品上。所以,當我開始閱讀《防空洞上的番石榴》時,我並沒有抱持太大的期待。然而,這本書卻給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震撼。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她沒有刻意去追求情節的起伏,而是用一種娓娓道來的語氣,將一個個看似瑣碎的故事串聯起來。我喜歡她對「時間」的處理,那種流動感,彷彿每一個瞬間都在不斷地演變和更新。書中的「防空洞」就像是一個時間的容器,承載著過去的記憶,也孕育著未來的可能。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生命力」的描寫,即使是在最艱苦的環境中,生命依然能夠找到出路,蓬勃發展。這讓我想到了許多科技發展的歷程,總是在不斷的面對挑戰,然後尋找新的解決方案。這本書讓我明白,即使是看似陳舊的事物,也蘊藏著無窮的生命力和可能性。它讓我對「懷舊」有了新的理解,它不是單純的留戀過去,而是從過去的經驗中汲取力量,然後繼續向前。
评分讀完《防空洞上的番石榴》,我腦海裡浮現的不是一個單一的場景,而是一幅幅不斷變換的畫卷。我是一位攝影師,習慣用鏡頭去捕捉瞬間的美感和故事。這本書的文字,恰恰就給我這種感覺,它充滿了畫面感,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在腦海中構建屬於自己的視覺圖像。我特別喜歡作者對於光影和色彩的運用,雖然她是用文字來表達,但我卻能感受到那種強烈的視覺衝擊。書中的「防空洞」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戲劇性的拍攝對象,它冰冷、堅固,卻又被時間和自然的力量所侵蝕,長出了各種植物,成為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空間。這種對比,正是攝影最迷人的地方。而書中人物的互動,那些細微的情感流露,也像是一次次精彩的抓拍,捕捉到了最真實的人性。我常常會想像,如果我能親身來到書中所描寫的那個地方,我會如何用我的鏡頭去記錄它。我會如何捕捉那些從防空洞口灑進來的陽光,那些在牆壁上蔓延的青苔,以及那些在生活中默默努力的人們。這本書讓我對「地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只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情感、記憶和故事的載體。它讓我明白,即使是最平凡的角落,也蘊藏著無限的創意和生命力。
评分這本《防空洞上的番石榴》簡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我是一位身心科醫師,平常工作中接觸到許多關於壓力、創傷以及心靈修復的議題。而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溫柔且充滿力量的方式,探討了這些主題。書中的「防空洞」,就像是一個象徵,它代表著過去的創傷和壓抑,但同時,它也孕育著新的生命和希望。作者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描寫非常深刻,我能夠感受到他們在面對困難時的掙扎,以及在尋找出口時的勇氣。書中的「番石榴」,則像是一種治癒的符號,它代表著新生和希望,即使在最艱苦的環境中,生命依然能夠綻放出甜美的果實。這本書讓我明白,即使是曾經遭受過創傷,我們依然能夠在時間的療癒下,重新找回生命的韌性,並且繼續前行。它讓我對「希望」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是遙不可及的幻想,而是存在於我們內心深處,等待被發掘的力量。
评分這是我近期讀到最讓人驚豔的一本書,尤其是《防空洞上的番石榴》這個書名,就充滿了一種詩意和想像。我是一位大學的歷史系教授,對歷史事件和社會變遷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本書雖然是小說,但它卻能從一個非常獨特的角度,折射出歷史的脈絡和社會的發展。書中的「防空洞」作為一個歷史的符號,承載著過去的戰爭記憶,同時也見證了時代的變遷。作者對人物心理的細膩刻畫,以及對社會氛圍的準確捕捉,都讓我讚嘆不已。我能夠從書中感受到那種時代的痕跡,以及人們在歷史洪流中的掙扎和蛻變。這本書讓我明白,歷史並非遙遠的過去,而是與我們當下的生活息息相關。它讓我們能夠透過閱讀,去理解過去,去反思現在,去展望未來。我特別欣賞作者對「時間」的處理,那種跨越時空的敘事手法,讓讀者能夠更全面地理解一個地方,一個社群的發展歷程。
评分《防空洞上的番石榴》這本書,徹底刷新了我對「地方文學」的認知。我是一名在地文化研究者,這些年來,我一直在努力挖掘和梳理台灣各地的在地故事和文化特色。而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將一個看似平凡的「防空洞」和「番石榴」,昇華為一個充滿生命力和故事的載體。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她沒有刻意去堆砌華麗的詞藻,而是用一種貼近生活的方式,描繪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場景。我喜歡她對「社區」的描寫,那種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以及在平凡生活中蘊含的深刻哲理。書中的「防空洞」,不僅僅是一個建築,更是一個社區的共同記憶,它承載著過去的歷史,也孕育著未來的希望。這本書讓我明白,每一個地方,即使是看似不起眼的小角落,也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動人的故事。它讓我對「地方」有了更深的熱愛,它不只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情感、記憶和文化的聚合。
评分天啊,我最近才读完《防空洞上的番石榴》,手还在微微颤抖。我住在高雄,小时候住家附近就有一座廢棄的防空洞,每到夏天,洞口總是長滿了茂密的姑婆芋和不知名的藤蔓,夏天午後雷雨來臨前,那股泥土和濕熱的氣息,總讓我覺得有點不安,又有點著迷。這本書喚醒了我好多塵封的童年記憶,那種被遺棄卻又充滿生命力的角落,總有說不完的故事。作者筆下的那個地方,雖然可能不是我成長的具體地點,但那股氛圍,那種被時光遺忘的寂寥感,以及在荒蕪中尋找樂趣的韌性,我太熟悉了!尤其是書裡描寫孩子們在防空洞裡玩耍的場景,那些無憂無慮的笑聲,混合著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簡直就像把我拉回了過去。我還記得,小時候鄰居家的阿姨,她就住在防空洞附近的一間老房子裡,聽說她的兒子曾經因為好奇跑進去玩,結果迷路了好久,後來被大人們找出來,整個人嚇得好幾天都說不出話來。那個防空洞,對我們這些小孩子來說,就像一個禁忌的樂園,充滿了神秘和恐懼。書裡對這種複雜情感的細膩描寫,真的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我甚至可以聞到書中那股潮濕的霉味,看到陽光穿透藤蔓灑下的斑駁光影,感覺自己就坐在那裡,靜靜地觀察著一切。這本書不只是關於一個防空洞,它更像是對我們成長過程中,那些被遺忘、被忽略,卻又深刻影響著我們生命角落的一次溫柔回望。每一次翻開,都能找到新的感觸,彷彿跟著書中的人物一起經歷了歲月的洗禮。
评分這本《防空洞上的番石榴》徹底顛覆了我對「鄉村」或「老地方」的刻板印象。身為一個在台北出生長大,然後為了工作搬到台中的人,我對「地方」的連結,通常建立在繁華的都市景觀和便利的生活機能上。所以,當我開始閱讀這本書時,我抱持著一種「看別人過日子」的心態,想從中窺見不同生活的樣貌。然而,作者的筆觸太有魔力了,她沒有刻意去美化或渲染,而是用一種近乎白描的方式,勾勒出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場域。書中那些看似瑣碎的日常片段,比如鄰居之間的閒聊、路邊小攤的叫賣聲、甚至是空氣中飄散的食物香氣,都組合出一個立體而真實的畫面。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時間」的處理,那種流動卻又彷彿凝滯的感覺,讓我聯想到我爺爺奶奶的老家,每次回去,都感覺時間在那裡走得特別慢,每一刻都值得細細品味。而「防空洞」這個意象,更像是書中的一個隱喻,它代表著過去的傷痕、被遺忘的歷史,但也同時孕育著新的生命,就像書名中的「番石榴」,在看似不起眼的角落,卻能開出甜美的果實。我從來沒有想過,一個被廢棄的建築,竟然能承載如此豐富的情感和故事。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地方」,以及我們與土地之間,那種深刻而難以言喻的連結。我發現,即使離開了熟悉的生活圈,我們依然可以透過閱讀,找到與其他地方產生共鳴的可能。
评分坦白說,我對這類描寫「懷舊」或「地方」的書籍,曾經有點提不起興趣,總覺得有點老派,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但是,《防空洞上的番石榴》卻意外地讓我驚喜。我是一個很務實的人,平常不太看虛構小說,喜歡看一些科普或是歷史類的書籍。然而,這本書的文字有一種樸實的力量,它不是那種華麗的辭藻堆砌,也不是刻意的煽情,而是像一杯溫開水,慢慢地滲透進你的心裡。書中對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描寫,那種微妙的互動,有時的疏離,有時的溫情,都寫得非常到位。我特別欣賞作者對細節的觀察,例如某個角色無意識的小動作,或是某個場景裡的光影變化,都透露出角色內心的情感或是環境的氛圍。我常常會停下來,想像那個畫面,然後試著去理解角色的心情。書中「防空洞」的意象,我覺得很有趣,它既是歷史的見證,也是一個成長的舞台,在那個空間裡,人們的生命歷程被壓縮,被濃縮,然後又各自展開。我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對防空洞的理解僅限於歷史課本上的知識,但這本書讓我感受到,即使是那些曾經承載著恐懼的空間,也能在時間的洗禮下,長出新的故事,新的生命。這是一種很奇妙的轉化,也是這本書最讓我動容的地方。它讓我明白,即使是平凡的生活,也能充滿著戲劇性和詩意。
评分這本書《防空洞上的番石榴》的閱讀體驗,對我來說,就像是在一片久違的故土上,重新挖掘出那些被時間掩埋的寶藏。我是一位退休的國文老師,這些年來,我閱讀過無數的文學作品,對於文字的駕馭和情感的表達,我都有著一定的要求。而這本書,絕對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作品。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敘事手法也很獨特,她沒有採用傳統的線性敘事,而是將時間和空間巧妙地交織在一起,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彷彿進入了一個立體的世界。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地方感」的營造,那種濃濃的人情味,以及在平凡生活中蘊含的深刻哲理,都讓我感觸良多。書中的「防空洞」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徵,它承載著過去的記憶,也孕育著未來的希望。我記得我小時候,住家附近也有一個廢棄的防空洞,那時我們幾個小孩子,總是充滿好奇地在洞口徘徊,但又不敢真正走進去。如今讀到這本書,才明白原來那樣的空間,也可以成為孕育生命和故事的溫床。作者對細節的描寫也非常精準,例如某個老人的眼神,某棵老樹的姿態,都充滿了故事。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了「時間」和「空間」的關係,以及它們對個人生命歷程的影響。
评分這本《防空洞上的番石榴》,讓我體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沉浸感。我是一位遊戲設計師,我最擅長的就是構建虛擬的世界,讓玩家能夠在其中盡情探索和體驗。而這本書的文字,就如同一個精心設計的遊戲地圖,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細節和故事。我喜歡作者對「空間」的描寫,那種立體感和層次感,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彷彿親身走進了書中所描繪的世界。書中的「防空洞」不僅僅是一個建築,更是一個充滿想像空間的場域,它既是歷史的見證,也是遊戲的起點。我甚至能夠想像,如果將這本書的故事改編成遊戲,會是多麼吸引人。我會如何設計那些隱藏的線索,那些需要玩家去解開的謎題,以及那些在防空洞周圍發生的各種奇遇。這本書讓我明白,一個好的故事,就像一個好的遊戲,它需要有引人入勝的設定,有鮮活的角色,以及能夠讓玩家產生共鳴的情感。它讓我對「敘事」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僅僅是講故事,更是營造一種體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