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近年来许多学科和领域中的真实研究作为例子,让学生和从事研究者能经由观摩这些例子及作者对其详细的分析来深入了解这些研究的长处和弱点,使自己能逐步具备探讨有趣研究的眼界和能力。本书也特别针对学生对学位论文研究中最感困难、困惑的概念和方法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相应的作法,使学生能节省下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以轻松自学的方式培养出自己在研究工作上的实力。
作者简介
游一龙
学历
美国罗格斯大学生物心理及行为神经科学博士
经历
美国耶鲁大学分子精神医学科博士后研究员
成功大学医学院行为医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国科会吴大猷先生纪念奖获奖人
国科会杰出研究奖获奖人
现任
成功大学特聘教授兼行为医学研究所所长
着作
五十余篇SCI认证期刊论文
《普通心理学》及《航空心理学》两本专书
研究领域
古柯硷及安非他命的毒性、成瘾及复发的神经机制
性腺贺尔蒙和两性行为差异的关系
社会神经科学
程千芳
学历
美国罗格斯大学社会及健康心理学博士
经历
民航局民用航空医务中心心理研究员
美国纽泽西医学及牙医大学附设社区心理卫生中心研究员
空军官校心理谘商科助理教授、副教授兼科长
中华民国航空医学会理事
长荣大学健康科学院健康心理学系副教授、教授
现任
长荣大学教授兼健康心理学系系主任
着作
七十余篇期刊论文
《普通心理学》及《航空心理学》两本专书
Mechanisms in the Chain of Safety一专章
研究领域
飞航安全的人为因素研究
社会神经科学
儿科心理与发展及健康老化研究
第一篇 研究的准备
第01章 研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错误
作研究是一种充满乐趣的学习
作研究的过程有如走进一条寻奇探秘的临渊小径
好的研究需要达成的目标
研究者未能完全依研究结果作成最适当的结论
研究者未能根据已知的现象提出适当的假说
有关控制组的不正确观念
越复杂的研究设计越难得出清晰且有力的结论
章后活动
第02章 如何决定「对」的研究问题
研究生的论文题目和指导教授的态度有关
指导教授主导决定论文题目及研究方向的优点
指导教授的教育理念、训练标准和选定研究议题的研究生
研究生自己找寻并决定研究方向及论文题目的困难和对策
博士班后期需开始筹划日后生涯的研究题目
追求卓越的研究题目
章后活动
第03章 与指导教授、研究团队共舞
研究团队的时代早已到来
和谐的研究团队之舞最不希望看到研究生舞者的特征
研究舞团的经理有巩固团队精神的责任
研究生高远的抱负和研究成果的关系
章后活动
第04章 研究的伦理
伦理是什么?
研究的伦理又是什么?
临床研究中具冲突特性、需持观点以权衡轻重的伦理议题
本国研究者应特别多予关心的伦理议题
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伦理
章后活动
第二篇 描述式研究
第05章 描述式的研究方法
描述式研究法的范畴
取样的方法
决定样本数
描述式研究的实例
章后活动
第06章 问卷编制的技巧与步骤
问卷调查法的适用范畴
问卷设计的步骤
章后活动
第07章 问卷及量表的信、效度检定
问卷及量表之项目分析
能力测量的难度及鑑别度分析
问卷及量表的效度分析
因素分析的执行步骤
问卷及量表的信度分析
章后活动
第08章 质性研究:访谈法和焦点团体
质性研究的特性
为何执行质性的研究?
访谈法的简介与类型
访谈法的安排与规划
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步骤
焦点团体的简介
焦点团体的执行步骤
焦点团体的资料分析
质性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章后活动
第三篇 推论式研究
第09章 变异数的统计分析
变异数分析的基本概念
变异数分析的假设前提和计算方法
多因子实验设计的变异数分析
交互作用的概念
多变量变异数分析的运用时机
章后活动
第10章 逻辑式回归分析法
各类回归分析法的适用情境
逻辑式回归分析的前置作业
逻辑式回归分析的解说
实例讨论
章后活动
第11章 事前比较与事后比较
多重比较
事前比较的一个实例
事前比较(或事前检定)的用途
事后比较
章后活动
第12章 研究设计的效力比较
研究设计的原则
研究设计的「效力」
完全随机设计的「效力」
随机区段设计
拉丁方格设计
设计的效力不是研究者唯一的考量
章后活动
第13章 纵贯研究与横断研究之比较
纵贯设计和横断设计各像什么?
两种研究策略的使用有先后顺序的不同
纵贯设计的类型
最倾向採用纵贯设计的研究
一种评估疗效的研究所採用的纵贯设计
选择採用纵贯设计的限制
採取横断设计的研究必须注意的事项
章后活动
第14章 二手资料研究及综合分析研究
二手资料研究的优缺点
二手资料研究的两种策略
资料库的类型
一个二手资料研究的特别实例:综合分析研究
单一研究的效应值
对于研究效应值的假设:固定效应值模型或随机 效应值模型
综合分析研究举隅
综合分析研究的步骤
章后活动
第15章 双重分辨的应用
双重分辨的意义
双重分辨的来由
双重分辨的功能和实例
双重分辨设计包含首先分辨及其次分辨的结果
章后活动
第四篇 特定领域的研究
第16章 临床研究
什么研究才是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的种类
临床研究的设计
中途互换疗法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中途互换疗法设计举隅及各种效果的评估
如何决定临床研究需要多少参与者?
章后活动
第17章 行为生理的研究
行为生理的研究范畴
细胞外神经传导素的浓度和行为的关系
局部脑皮质区体积大小和性别的关系
神经回路的启动和行为表现关系
需要收集有「基础值」的行为生理研究
同时考量两个独变项的生理或行为研究
章后活动
第18章 具周期变化特性之独变项的研究设计
研究中的独变项是具有周期变化特性的变项
可能的挑战和解决之道
具周期变化特性之独变项其周期中的各阶段
独变项是具有周期变化特性的研究:一个椋鸟学习和睡眠的研究
章后活动
第19章 探究发展变化的研究
发展心理生物学中的研究设计典范
时间在以实验动物为对象的发展研究中所引发的设计问题
时间在以人类为对象的发展研究中所引发的设计问题
以人类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研究在设计上的其他考量
学习与记忆的研究
章后活动
第20章 实务应用的研究
实务应用研究的特性
应用研究的设计与规划
应用研究的实例一:动晕症的预防研究
应用研究的实例二:儿科急诊室的研究
结语
章后活动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印象,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它不像那些能够瞬间抓住眼球的畅销书,而是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位园艺师,精心培育着他的文字花园,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经过了精心的修剪和打磨。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探索一些我从未触及过的领域,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日常之下的奇妙之处。也许是关于某个被遗忘的历史人物的真实故事,也许是关于某种微观生命体的奇特生存方式,又或者是关于某个科学理论的诞生过程。这种“寻奇探秘”的旅程,不是一味地追逐猎奇,而是更注重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对背后逻辑的探究。“临渊小径”这个词,让我觉得它是一种对极致的追求,一种对不凡的向往。它让我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奇”?什么才是真正的“探秘”?这本书,或许能给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丽和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颇具匠心,一种复古的纸张质感,搭配上深邃而神秘的背景,仿佛瞬间将人拉入了一个未知的时空。我最先被吸引的是书名本身——“细说研究”,这四个字带着一种扎实的学术底蕴,又暗示着对事物背后细节的深入挖掘。而“一条寻奇探秘的临渊小径”,则瞬间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心。它不是那种宏大叙事的史诗,也不是惊心动魄的冒险故事,而是一条曲折幽深的小径,引领着读者去探索那些鲜为人知、隐藏在历史或自然深处的奇妙之处。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许多画面:可能是古老地图上的未知符号,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偶然发现的微小迹象,又或者是文学作品中被忽略的蛛丝马迹。这种“临渊”的感觉,既有探索未知的刺激,又带着一丝对深不可测的好奇与敬畏。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我穿越迷雾,揭开那些尘封的秘密,领略那些不为人知的奇观。它是否会涉及那些古老的传说?抑或是现代科学的最新突破?我猜想,它一定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用他敏锐的目光和深厚的学识,为我指引方向,让我在这条“小径”上,既能感受到探险的乐趣,又不至于迷失方向。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起初,我可能被书名中的“寻奇探秘”所吸引,以为它会充斥着各种惊心动魄的发现和曲折离奇的故事。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它更像是一种对“研究方法”和“研究精神”的深刻剖析。作者并没有直接列举具体的“奇闻异事”,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细说”,引导我去理解那些“探秘”背后的逻辑和过程。它不是那种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启发。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初学炼金术的学徒,跟着大师学习如何提炼纯净的精华,如何识别草药的药性。每一个章节,都像是大师指点的一个小技巧,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道理。这种“临渊”的感觉,不再是单纯的畏惧,而是多了一份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培养一种更严谨、更具批判性的思维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和分析周围的世界,而不是人云亦云。
评分读这本书的体验,我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由文字构建的精巧迷宫。它没有直接抛出震撼人心的结论,而是像一位耐心而细致的导游,带着你一步步地深入。你会发现,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将那些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知识点,编织成引人入胜的故事。每一个章节,仿佛都是一个独立的“寻宝图”,上面标记着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线索,而你,就是那个需要根据这些线索,去一点点拼凑出真相的侦探。我特别喜欢这种抽丝剥茧的过程,它挑战着我的逻辑思维,也激发着我的想象力。仿佛自己置身于一个古老的图书馆,在尘封的书卷中寻找失落的智慧,又或是走在一条人迹罕至的山林小道,偶然发现隐藏在绿叶深处的珍稀植物。作者的处理方式,让我觉得他不是在“告知”我,而是在“邀请”我一同去“发现”。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就投入了进去,渴望着揭开下一个谜题,迎接下一个惊喜。它没有那种大开大合式的戏剧性,而是充满了细微之处的精妙,就像一幅工笔画,需要你仔细品味才能发现其中的韵味。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品味一杯陈年的威士忌,初入口时可能带着一丝辛辣,但随后便在舌尖绽放出复杂而悠长的香醇。作者的文字,不像某些科普读物那样直白,而是带着一种沉淀过的思考和独特的叙事风格。他仿佛是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用一种略带哲学意味的口吻,讲述着那些关于“研究”本身的故事。我能感受到字里行间那种对知识的敬畏,以及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执着。这种“寻奇探秘”的过程,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客观事实的追寻,更是对人类智慧和好奇心的赞颂。它不是那种一蹴而就的顿悟,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理解,需要读者投入时间和耐心去消化。我猜想,这本书所探讨的“研究”,可能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也许是从宇宙的奥秘到生命的起源,又或者是人类文明的演变。但无论主题是什么,我都期待着能从中感受到一种智慧的闪光,一种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它让我思考,“研究”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它为何能如此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投身其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