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奎利并不完全认同密契主义(又译神秘主义),也曾毫不犹豫地批评他们某些观念。但麦奎利也同意,整体而言,密契主义从过去到今天都是有益于基督教会。本书是一本导论,分析了基督教密契主义十个特点,并按密契主义者自己的语言,阐说自《圣经》所述时期到现今的密契主义的教导。
作者简介
麦奎利(John Macquarrie)
苏格兰神学家、哲学家。曾任教于格拉斯哥大学、纽约协和神学院、牛津大学。曾与美国哲学家爱德华.罗宾逊合作,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译成英文。主要着作有《基督教神学原理》、《探求人性》、《探求神性》、《存在主义神学》等。
译者简介
吴恩扬
曾就读美国艾默里大学及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现就职于浙江基督教协会。长期从事基督教文献之翻译。
楼世波
曾就读诺丁汉圣约翰学院之神学院课程,现于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灵修博士学院。现任浙江神学院常务副院长。
前言
第一章 甚么是密契主义?
第二章 基督教密契主义的《旧约圣经》根源:摩西
第三章 基督教密契主义的《新约圣经》根源:保罗
第四章 希腊的影响?柏拉图主义:亚历山大的克莱门,奥利金
第五章 希腊的影响,新柏拉图主义:尼撒的格列高利,希波的奥古斯丁亚略巴古的狄奥尼修斯
第六章 黑暗时代:宣信者马克西姆,大马士革的约翰?爱留根纳
第七章 中世纪早期:新神学家西米昂,明谷的贝尔纳,圣维克多的理查德
第八章 中世纪鼎盛时期:波纳文图拉,艾克哈特
第九章 女性密契主义者:诺里奇的朱莉安,钖耶纳的加大利纳,热那亚的加大利纳
第十章 西班牙的密契主义者:依纳爵‧罗耀拉,大德兰,十架约翰
第十一章 宗教改革后的密契主义者:伯麦,帕斯卡尔,福克斯,劳威廉
第十二章 十八世纪:爱德华兹,伍尔曼
第十三章 十九世纪:基布尔,基尔克果?德福科
第十四章 二十世纪:柏格森,奥托,德日进,马利坦?牟敦
第十五章 结语
读《天人无间:基督教密契主义导论》的第一个章节,就深深吸引了我。作者一开始就谈到了密契主义在基督教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常常被边缘化或误解的现象。这让我联想到,很多时候,我们对宗教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教条和仪式层面,而那些更深层的、强调个人直接与神连接的体验,反而被忽视了。我记得小时候参加主日学,老师讲的都是圣经故事和戒律,很少触及到什么“密契主义”。倒是后来自己读了一些关于灵修的书,才慢慢接触到这个概念。密契主义,在我看来,就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灵性实践,它不是要去追求什么外在的神迹,而是要向内探寻,去体验那种超越语言和理性所能表达的神圣临在。作者在这一章里,引用了一些早期教会的文献,虽然我不是学历史的,但读起来也觉得非常有力量,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信徒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追求。这种直接的、热烈的与神沟通的意愿,在我看来,是宗教最本真的面貌之一。希望接下来的章节,能更深入地探讨这种“无间”的状态是如何达成的。
评分这本书我真的是拖了很久才开始读,拖延症晚期没救了。不过,最近终于下定决心,翻开了《天人无间:基督教密契主义导论》。一翻开,就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论述,但又说不上来具体是哪本。书名“天人无间”四个字,就已经充满了禅意,让我好奇基督教的密契主义是如何与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连接的。我一直觉得,东方哲学里关于“合一”的探讨非常深刻,比如道家和佛教,都强调个体与宇宙的融为一体。所以,当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就在想,基督教的密契主义,是不是也走向了类似的方向?是那种与神明完全融合,超越二元对立的体验吗?还是说,它有更偏向于个人内在的灵性旅程?我尤其好奇,作者会如何解释“天人”这两个字在基督教语境下的含义。是指上帝与人类的关系,还是指一种精神上的连接?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很简洁,一种沉静的蓝色,上面只有书名,没有任何图饰,这本身就给人一种肃穆和深邃的感觉,好像在邀请读者进入一个静谧的精神世界。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尤其是在我一直以来对不同宗教哲学中“合一”概念的探索上,希望能找到一些新的视角和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比我想象的要更加细腻和充满诗意。刚翻开《天人无间:基督教密契主义导论》的时候,我还在想,基督教密契主义会不会是一堆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但是,作者的笔触非常流畅,仿佛是在娓娓道来一段古老的故事,又像是在描绘一幅心灵的画卷。他用了很多意象化的语言,将抽象的灵性体验具象化,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丰富的联想。比如,在某个章节,他谈到了“神圣的寂静”,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在静谧的山林中,听着风吹过树叶的声音,那种宁静致远的感受。我猜想,这正是密契主义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一种超越喧嚣,回归内在宁静的状态。我特别喜欢这种能够触动人内心深处情感的书籍,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我期待作者在后续的章节中,能够继续用他独特的语言,带领我们一同体验这种“天人无间”的美妙感受。
评分拿到《天人无间:基督教密契主义导论》这本书,我立刻被它朴实却又不失深意的书名吸引了。我一直对宗教中的“神秘”或“灵性”层面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关于个体与超越性存在如何连接的探讨。基督教在我的印象中,通常与清晰的教义、严谨的神学体系联系在一起,但“密契主义”这个词,却暗示着一种更深层、更个人化的体验,一种超越理性理解的连接。我尤其好奇,“天人无间”这个概念在基督教的语境下是如何被诠释的。它是否意味着一种主客体消融、融为一体的状态?或者是一种通过个人内在的虔诚与努力,与神建立起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解答我的这些疑问,并且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引,让我了解如何去接近和体验这种“天人无间”的境界。对于像我这样,对基督教已有一定了解,但又渴望更深层灵性探索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馈赠。
评分我一直对“密契”这个词感到好奇。它听起来有一种神秘、深邃的感觉,好像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在阅读《天人无间:基督教密契主义导论》之前,我对基督教的了解主要局限于一些大众化的基督教文化符号,比如十字架、教堂,以及一些节日的习俗。但“密契主义”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我很好奇,它是否与我们常说的“神秘主义”有所关联?如果是,那么基督教的密契主义,又有哪些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哲学内涵呢?我期待作者能够详细地阐述,究竟是什么让基督教的密契体验与众不同。是通过祈祷、冥想,还是通过某种特定的仪式?书中是否有案例分析,比如一些历史上著名的密契主义者,他们的经历和思想是如何体现“天人无间”的?我猜想,这不仅仅是关于个人的修行,可能也涉及到对宇宙、生命以及神性的全新理解。我个人比较喜欢那种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籍,如果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全新认知领域的大门,那我一定会非常开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