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talk:行話,職業用語;指某特定行業、領域人士使用的專業用語或主題
曼布剋國際文學奬得主菲利普‧羅斯在《行話──與名傢談文學》中,與普裏莫‧列維、阿哈隆‧艾沛菲爾德、伊凡‧剋裏瑪、米蘭‧昆德拉、愛德娜‧歐布萊恩、瑪麗‧麥卡錫等作傢或對談、或魚雁往返,深入探討地域、曆史、文化、記憶,以及個人的生命軌跡如何影響作傢們的書寫與創作。最後三篇文章則是羅斯對兩位友人──作傢伯納‧瑪拉末、畫傢菲利普‧加斯頓創作生涯的描繪,以及索爾‧貝婁作品的短評。藉由與文學高手對話、交流,羅斯同時也帶齣自己對敘事和身份認同的想像和定位,不僅能讓寫作者獲得啓發與省思,也提供瞭讀者一場高水準的文學饗宴。
本書特色
1. 獲奬無數的菲利普‧羅斯與國際知名作傢的對談集
2. 文壇大傢的對話與分享創作曆程,寫作者與讀者皆能獲得許多啓發
3. 可搭配羅斯的半自傳小說《再見,哥倫布》閱讀,更深入瞭解作傢的生命經驗
名人推薦
林榮三文學首奬得主 伍軒宏 推薦
「羅斯藉提問引導受訪作傢透露齣他們對寫作誌業的信念,以及身為人的脆弱……顯示羅斯在訪談時目的清晰,且具備卓越的智慧。」──紐約時報書評
「羅斯的提問帶齣受訪者堅定、具有強烈存在感的特質……他的讀者一看便知那是羅斯獨具的慧眼。」──紐約時報
「太精彩瞭,能夠一窺二戰後文學泰鬥的創作曆程,而這些作傢們的經曆也是讓羅斯保持書寫的動力。」──洛杉磯時報書評
作者簡介
菲利普‧羅斯 Philip Roth
羅斯齣生於1933年美國紐澤西州的紐華剋,芝加哥大學英文碩士。原計畫攻讀博士,但在24歲時放棄,專攻寫作,自此筆耕不斷,創作源源不絕,在美國文壇上舉足輕重。他有旺盛的寫作精力,筆鋒猶健,每年一部高質量的作品仍持續影響文壇。
身為文壇長青樹的他,獲奬無數。自26歲發錶第一部作品《再見,哥倫布》時,即獲得美國國傢圖書奬,在寫作生涯中曾三次獲福剋納小說奬、兩次獲得美國國傢書捲奬、兩次書評奬、美國筆會╱福剋納奬、白宮頒發的美國國傢藝術奬章、美國藝術與人文學院最高奬──小說金奬的殊榮,1998年以《美國牧歌》拿下普立茲小說奬。2005年他成為第三位在世時,作品即入選美國經典文庫的作傢。2011年獲英國曼布剋國際文學奬。
譯者簡介
陳婉容
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係、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創作組畢業。曾從事英文教材編輯,現為自由譯者,譯有《綠野仙蹤》(逗點文創齣版)、菲利浦.羅斯《波特諾伊的怨訴》(閤譯,書林齣版)、《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逗點文創齣版),也偶爾寫字自娛。喜歡山嵐、N次貼,以及在街巷中迷走和電車裏的眾生相。
1 於都靈,與普裏莫‧列維
2 於耶路撒冷,與阿哈隆‧艾沛菲爾德
3 於布拉格,與伊凡‧剋裏瑪
4 於紐約,與以撒‧辛格談布魯諾‧舒茲
5 於倫敦、康乃狄剋,與米蘭‧昆德拉
6 於倫敦,與愛德娜‧歐布萊恩
7 與瑪麗‧麥卡錫的書信交流
8 瑪拉末寫意
9 加斯頓的畫
10 重讀貝婁
於倫敦、康乃狄剋
與米蘭‧昆德拉
[1980]
此訪談是我拜讀過米蘭‧昆德拉《笑忘書》的譯稿後,與他兩次進行對談的濃縮內容──一次是他首度到訪倫敦的時候,另一次則在他初訪美國時進行。他這兩次旅程的起點都是法國;自一九七五年起,他與妻子便以流亡者的身分居住在雷恩,並於當地大學任教。現在他們搬到巴黎瞭。我們對談的時候,昆德拉偶爾會講法語,不過主要還是說捷剋語。他的妻子維拉負責為我倆翻譯。彼得‧庫西將最終版的捷剋文稿譯成英文。
羅斯:你認為世界很快就會毀滅瞭嗎?
昆德拉:那得視你如何定義很快這個詞。
羅斯:明天或後天。
昆德拉:世界正急速毀滅的看法自古有之。
羅斯:這樣的話,我們就沒什麼好擔心的瞭。
昆德拉:正好相反。一種恐懼能始終長存於人心,自然有它的道理。
羅斯:不管怎麼說,我認為你新作中的所有故事似乎是以這種擔憂為背景而展開的,就連那些明顯屬於幽默調性的故事也是。
昆德拉:如果有人在我小時候對我說:「終有一天,你會看見你的國傢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我會覺得那是無稽之談,根本無法想像會發生這種事。人人都曉得自己終有一死,但還是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的國傢必會韆鞦萬世。然而一九六八年俄軍進犯捷剋後,每位捷剋子民都不得不這麼想:我的國傢可能就無聲無息地從歐洲消失瞭,一如過去五十年來,沒有人注意到四韆萬名烏剋蘭人無聲無息地從世上消失一樣。立陶宛人也有類似遭遇。你知道嗎,十七世紀的立陶宛可是歐洲強國,而如今,俄羅斯人將立陶宛人像半滅絕的部落一般圈限在保留區之內;為瞭防止外界知道立陶宛人還存在,俄羅斯人把他們封鎖起來、謝絕所有訪客。我不曉得我的國傢未來將發生什麼變故,不過俄羅斯人肯定會竭盡所能地將它逐漸吞沒進他們的文明裏。天知道他們能否如願以償,但確實有可能。而突然意識到這種可能性,便足以讓一個人對生命的全麵觀感産生變化。現在,就算是歐洲,我都覺得它不堪一擊、無法永存於世。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簡潔大氣,有一種沉靜而有力量的美感。雖然我還沒有開始閱讀,但僅憑書名《行話:與名傢談文學》,我的思緒就已經開始在腦海中勾勒齣一幅幅畫麵:或許是夏日午後,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泛黃的書頁上,幾位纔華橫溢的作傢圍坐一堂,手中端著一杯香醇的咖啡,眼神中閃爍著對文學的熱愛與執著。他們談論的“行話”,想必不是那些市井街頭的俚語,而是獨屬於文學世界的專業術語,是經過時間沉澱、大師錘煉後的語言精粹。我非常好奇,這些“行話”會以何種方式呈現?是直接的定義解釋,還是通過案例分析?我期待能在這本書中看到不同作傢對同一文學現象的不同解讀,從而碰撞齣思想的火花。例如,對於“反諷”這個概念,不同時代的作傢會有怎樣的理解和運用?又或者,他們會如何看待當代文學的發展趨勢,對於那些新興的網絡文學,他們又會持怎樣的態度?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視野,讓我不再局限於自己熟悉的文學領域,而是能以一種更包容、更開放的心態去審視整個文學世界。
评分剛拿到這本書,還沒來得及細細品讀,但光是書名《行話:與名傢談文學》就足夠吸引人瞭。我一直覺得,文學的魅力不僅在於文字本身,更在於那些字裏行間流淌的智慧和感悟。而“名傢”這兩個字,更是激發瞭我無限的好奇。想象一下,能夠偷聽到文學巨匠們私下裏交流的場景,瞭解他們是如何構思情節、打磨語言、塑造人物的,該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情。我特彆期待書裏能有關於不同文學流派的深度探討,比如現代主義的碎片化敘事,後現代的解構與反思,甚至是那些我還不甚瞭解的亞文化文學,名傢們會有怎樣的獨到見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把鑰匙,打開我認識文學的另一扇大門,讓我能更深刻地理解那些經典作品,甚至是挑戰我原有的文學認知。我也會特彆關注書中對創作技巧的討論,比如象徵的運用、意象的構建、節奏的把握等等,希望能從中汲取養分,提升自己的鑒賞能力。我預感,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文學的“行話”,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對話,一次與智慧的深度碰撞。
评分這本書的書脊和扉頁都散發著一種淡淡的墨香,讓人心生喜愛。我是一名業餘的文學愛好者,雖然閱讀量不算少,但總覺得自己在理解文學作品時,總隔著一層紗。而《行話:與名傢談文學》這個書名,恰好點齣瞭我目前最大的睏惑——那些真正懂文學的人,他們究竟在談論些什麼?他們的“行話”是什麼?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為我揭示文學世界的深度奧秘。我尤其想知道,不同年代、不同國籍的作傢,他們對於“美”的理解會有多大的差異?在他們眼中,何為“偉大的作品”?是通過技法的精湛,還是思想的深刻?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這些名傢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們創作的靈感來源,他們麵對的挑戰,以及他們如何剋服這些睏難。我更期待書中能有關於如何“讀懂”一部文學作品的指導,例如,當我們遇到晦澀難懂的詩歌或者象徵意義豐富的散文時,我們應該從何入手?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閱讀方法論?
评分拿到《行話:與名傢談文學》這本書,內心湧起的是一種莫名的激動。我一直認為,文學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種靈魂的共鳴,一種智慧的傳承。而“名傢”這兩個字,更是承載瞭無數經典作品的光輝。我無比好奇,在這本書中,他們會如何解讀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文學橋段?對於那些被奉為經典的敘事手法,他們又會有怎樣的反思和創新?我期待著,能夠在這本書中,窺見文學創作的“幕後故事”,瞭解那些不為人知的創作細節和心路曆程。比如,某位作傢是如何構思齣一個經典人物的?他的靈感又來自何處?他又是如何處理人物的內心掙紮和情感衝突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能夠以更深刻、更全麵的方式去理解文學作品。我也非常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關於文學鑒賞的“秘籍”,學習如何分辨作品的優劣,如何欣賞語言的韻味,如何品味思想的深度。
评分我個人對文學理論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那些能夠啓發思考、挑戰固有觀念的作品。書名《行話:與名傢談文學》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因為它暗示瞭一種深度對話,一種超越錶象的洞察。我猜想,這本書可能不會像通俗的文學讀物那樣,隻是簡單地介紹幾位作傢或者講述一些創作故事。相反,它更像是一次學術性的探索,隻不過是以一種更親切、更易於接受的方式呈現。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看到名傢們對於文學本質的思考,比如:文學的社會功能究竟是什麼?它是否應該承擔某種教化責任?抑或是純粹的藝術錶達?另外,對於“經典”的定義,不同時代的作傢是否會有不同的標準?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讓我對這些形而上的問題有更清晰的認識,甚至能夠形成自己獨立的見解。我也希望能從中瞭解到一些關於文學批評的“行話”,比如“互文性”、“意圖謬誤”等等,並且能夠理解這些概念在實際文學分析中的應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