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着心,回头是岸]
★感谢+反省=奉献
★永恆的爱+灵修的美=回家的感动!
最终我们都是自己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不是跟身边伴侣一起离开的。
可是当你可以跟你「内在的灵性伴侣」——神,一起离开这个轮回教室的时候,
那就是找到回家的路。
不能跟自己共处,就会想要活在别人的眼光中;
可以跟自己共处,那才是「回家」。
跟着心走,只要一清明,黑暗就会自动粉碎和瓦解,
你不需要「疗癒」,也会知道生活的方向该往何处。
就在接收《回家》讯息的某一次,高灵突然说,其实祂也曾经与M在生生世世中,是挚爱的另一半,就像我们现在这样!所以也曾经为生死哭泣过、为分离心碎过。然而,如同我们所亲眼看到的,祂仍与我们同在,爱无生死。
原来,高灵、M与我,就是一个在爱中团圆的故事,而《回家》这本书,则道出了这条团圆的路径。原来爱,不止一生一世,是生生世世,直到你回家。
其实要回家很简单,你只要每一件事情都跟随着心,不要被大脑控制,就是「回头是岸」了。
神不是一种在心里的信仰,当你用你的心而不是你的头脑去抉择你的人生,你会在实际人生的各种际遇里,愈来愈清楚地看到,有一份无比慈悲的智慧与大能,确实藏身在一切际遇里,帮助你更清楚、更超越、更盈满,并不分昼夜地为你「奉献」,直到你也「回家」——进入那个「合一」。你会知道,自己原来既不孤单、也不渺小,只是你必须有机会去学习今生你想学会的事情,所以这份为你奉献的大能,只会轻轻指引方向,而不会剥夺你完成此生学习的愿望。本书即提供你找到自己灵魂功课的心灵处方。
【心灵摘句】
每个人一点点的「允许分享」,造就了这个伟大的有求必应。所以,为什么有神?因为有你。
神就像:下雨的时候,你把伞打开的这个瞬间。你看到叶子上的露珠,那就是神。神就是这么简单,清静无为的。可是人只要一思考神,就会掉到头脑中,也就是掉入「条件」中了。
脱离轮回只是离开四次元到五次元的过程,其实没有很复杂或高深。脱离轮回跟世间的功绩完全没有关系,这是跟「心」有关,跟外相是无关的。
高我就是当初要下来体验人生的那个灵魂的初心。人透过感谢去分享时,就会跟自己的高我连结,带给自己盈满的喜悦。找到高我意味着找到当初的设定,也就等于找到脱离轮回的路径。
愈来愈清醒就是在走出轮回,而不是有一个「轮回的出口」,然后你只要「找对门路」往那边走去,就会走出轮回。点点滴滴的清楚和了解的提升,才是脱离轮回的路径。
当你跟着你的心走,你只要一清明,黑暗就会自动粉碎和瓦解,你不需要「疗癒」,也会知道生活的方向该往何处。
成为一个觉醒的人,你就不需要去疗癒。因为当你「了解」了,弊害自然就不见了。
练习分辨健康与不健康,然后在生活中选择与健康的人、事、物去相处,会像滚雪球一样,让自己的人生景况加速富裕——是真正的富裕,是享受得到的丰盛。
「内在的宁静」应该是,检讨和反省之后,有了新的清楚而带来的「果」,而不是能帮你解决一切问题的「因」。
其实要回家很简单,你只要每一件事情都跟随着心,不要被大脑控制,就是「回头是岸」了。
每个人都可以跟自己共处,那才是「回家」。如果不能跟自己共处,就会想要活在别人的眼光中,于是就拿出各式各样的剧本,一直想要成为别人想要的样子。
所谓「回头是岸」,「岸」是在你回头的方向,不是在你要去的方向。
作者简介
章成
国立中山大学电机系毕,曾任职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心理辅导组、警广全国网主持人,是曾获三座金钟奖肯定的资深广播人。禅修二十余年,现从事全职心灵成长课程教学及高层意识谘询工作,洞察力深刻,教学风格特别注重生活中的实修。
着作:《奉献》、《神性自在》、《与佛对话》(以上均为商周出版)、《你就是幸福的源头》、《不失去快乐的祕密》(以上均为天下文化)、《安度2012》、《2012重生预言》(与李欣频合着)、《绝望中遇见梅尔达》(以上均为方智)。
章成的好世界:blog.xuite.net/mark001tw2009/twblog
章成(心灵教室)FB:https://www.facebook.com/chengz3
相关着作
《奉献:打开第五次元意识 看见尊贵、美好的生活》
《神性自在:来自紫色天堂的以马内利灵讯》
M‧FAN先生
《与佛对话》、《2012重生预言》及本书主要灵讯之传递者。
相关着作
《奉献:打开第五次元意识 看见尊贵、美好的生活》
序、爱无生死
一、神的特别篇
01. 你终极的另一半,是神
02. 神就是在人类意识中,「我们都是一体的」的那个部分
03. 盈满的回家
二、脱离轮回
04. 了解自己的设定,就不会被轮回困住
05. 脱离轮回与世间的功绩完全无关
06. 家里有缺陷的成员,代表你的灵魂功课在加速
07. 「高我」就是灵魂的初心
08. 该怎么了解所谓的「脱离轮回」?
三、让心清楚
09. 世界上有用头脑学习无法达成的事情,那就是「回家」
10. 如何分辨脑与心?
11. 清楚的心能超越生死
12. 吸引力的开悟心法
13. 有意识的反省,才能回到「合一」
14. 熟记新模式,才能跨越平行宇宙,改变未来
四、给心灵老师的叮咛
15. 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才能带领别人成长
16. 心灵工作的本质
17. 提昇对「观念」的了解,而非破除观念
18. 灵修者是否觉得跟一般人更有分离感了呢?
19. 心灵老师的误区
20. 头脑习惯有所得,灵修就变得有自我
21. 我是否有在做灵魂下来所设定的功课?
五、回头是岸
22. 你在羡慕的是假象
23. 投生富裕地区,是为了看清假象
24. 现代人为何心灵容易生病?
25. 回头是岸
26. 回头之后,轻松的创造
27. 归于无念
六、圆满了悟
28. 佛陀在菩提树下到底悟到什么?
跋、后人开始种树了
坦白说,我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我正经历着人生中的一段低谷,感到非常迷茫和无助。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温暖的书信。它没有给我任何虚假的慰藉,而是用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关于“看见自己内在的灵性伴侣”,这部分对我影响尤其深刻。我一直以来都在渴望找到一个能够理解我、支持我的人,却忽略了,那个最懂我、最能支持我的人,其实一直就在我身边,那就是我自己。这本书教会我如何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如何去接纳自己所有的不完美,如何去与自己建立一种深刻而有爱的连接。而“完成今生功课,离开轮回教室”的概念,更是让我明白,我的人生并非是一场毫无意义的挣扎,而是充满着智慧的学习过程。它让我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再感到恐惧和沮丧,而是将其视为一次次成长的机会。读完这本书,我感觉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平和、更加清晰,仿佛我一直在寻找的“家”,原来就在我的心中。
评分这本《回家:看见自己内在的灵性伴侣,完成今生功课,离开轮回教室》对我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阅读体验。我原本对“轮回”和“灵性”这些概念抱有一定的距离感,甚至有些抗拒,总觉得它们过于虚渺,与我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但作者的叙述方式却异常的接地气,她用非常朴实却又充满力量的语言,将这些宏大的概念一一拆解,让我能够理解并感受到它们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尤其是“离开轮回教室”这个比喻,让我恍然大悟。我意识到,我们很多时候被困在重复的模式里,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学会课上的“功课”。这本书没有给我任何魔法,而是提供了一套自我觉察和疗愈的工具,让我能够真正地去面对那些让我停滞不前的“考题”。它教会我如何去识别和转化那些负面的情绪和思维模式,如何去与内在的那个“老师”对话,从而一步步地打破那些限制性的信念。读这本书的过程,让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内在自由,仿佛我一直以来背负的沉重枷锁,正在一点点地被卸下。
评分我一直是个比较理性的人,对于心灵成长类的书籍,我总会带着一丝审慎的态度去阅读。然而,这本书却以其独特的深刻性和实践性,彻底打消了我的疑虑。它没有卖弄玄虚,也没有贩卖焦虑,而是以一种极其诚恳的态度,带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自我的维度。作者在书中对于“内在灵性伴侣”的阐述,让我看到了自己一直以来对亲密关系的误解和期待,也让我明白,真正的圆满和连接,首先来自于与自己的和谐。那些关于“今生功课”的解读,更是如醍醐灌顶,让我开始审视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看到了其中隐藏的深刻的成长契机。这本书让我明白,生活中的每一个磨难,都可能是一次蜕变的契机,每一个困境,都可能是一场“功课”的考验。它没有给我直接的答案,而是引导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去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在我迷茫的人生旅途中,为我指引了方向,让我不再徘徊,而是坚定地走向“回家”的路。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对我多年来灵魂深处困惑的一个精准回应。我一直对“人生意义”和“我为何而来”这个问题耿耿于怀,总觉得生命中有些东西是需要我去完成的,但具体是什么,却模糊不清。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宏大而又细腻的视角,探讨了我们个体生命与宇宙整体之间的联系,以及我们此生功课的意义。它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通过很多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领悟,让我开始理解,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个挑战、每一个关系,甚至每一次的痛苦,都可能是为了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而设计的。尤其是“完成今生功课”这个概念,让我觉得不再是盲目的挣扎,而是有了一个清晰的“剧本”,我可以通过这本书去解读我的“角色”和“任务”。它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让我觉得我可以主动地去参与和创造我的人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读完之后,我感觉我的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看待世界和看待自己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仿佛我一直以来所做的努力,都有了一个更深远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在我迷失的时候,悄悄递给了我。我一直觉得自己像是在人生的迷宫里打转,做了很多事情,却总感觉抓不住核心,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它让我开始审视那些我一直逃避的、不愿面对的部分,那些隐藏在潜意识深处的“自己”。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场深入内心的探索。作者用一种非常温柔但又直击本质的方式,引导我一步步去剥开那些层层叠叠的防御机制,去看见那个最真实、最脆弱的自己。尤其是在关于“内在灵性伴侣”的部分,它让我明白,我一直在外求的爱与连接,其实早就蕴藏在我的生命之中,只需要我学会倾听和接纳。这种发现让我既惊喜又释然,仿佛一直以来在黑暗中摸索的手,终于触碰到了一束温暖的光。它没有给我任何现成的答案,而是教会了我如何去提问,如何去感受,如何去相信我内心的智慧。这本书更像是一位耐心而睿智的朋友,在我困惑时,用她深刻的洞察力,为我点亮了前方的道路,让我看到了“回家”的可能性,一个不再漂泊,而是回归本源的旅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